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对日照海域西施舌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引入适应性管理理念,解决传统管理模式存在的弊端,提升管理有效性,以期这一研究能够对保护区管理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CTAB裂解、酚氯仿抽提法,提取了连云港、长乐、北海、胶南等地的西施舌基因组DNA,并从1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了能够显示西施舌种群遗传差异的引物835和847,对模板DNA浓度、镁离子浓度、dNTP浓度、引物浓度和Taq酶浓度等条件进行了优化,初步筛选出适于西施舌ISSR分析的最佳反应体系:在25μL体系中,加模板38ng,10×Buffer 2.5μL,镁离子浓度为3.5mmol/L,引物浓度为0.8μmol/L,dNTP为0.3μl(10mmol/L),Taq DiNA聚合酶2U,退火温度为47.2℃。  相似文献   

3.
西施舌同工酶组织特异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不连续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西施舌5种组织(肝胰脏、鳃、后闭壳肌、外套膜和足)的酯酶(EST)、苹果酸脱氢酶(MD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工酶进行了研究。同工酶图谱显示:西施舌上述组织的3种同工酶具有一定的组织特异性。其中,肝和鳃组织EST酶活性较高,闭壳肌MDH酶活性最高,而肝组织SOD酶活性略高,上述组织是进行同工酶分析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4.
西施舌器官的发生和形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叙述采用“直接法”、连续又系统地观察西族舌幼虫至幼贝器官的发生和形成的细微,变的全过程,有全套显微绘图和摄影并详细文字说明,特别是对雅贝与幼贝的晶杆囊、平衡囊和三对神经节的形成之描述,是国内,外的首例。  相似文献   

5.
西施舌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西施舌(Coelomactra antiquata)肉的水分、灰分、粗蛋白、粗脂肪及部分微量元素等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西施舌鲜肉含水量为82.31%,粗蛋白11.18%(占干基质量的63.19%),粗脂肪0.54%,灰分2.36%;西施舌蛋白质中含有18种编码氨基酸,其中含人体所需的全部8种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的质量分数为20.93%(干基),占氨基酸总量的36.28%,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和甘氨酸(Gly)的质量分数较高,分别占干基的7.80%、5.57%和6.70%;高度不饱和脂肪酸C20:4(EPA)和C22:6(DHA)分别占脂肪酸总数的20.41%和10.20%;对西施舌肉营养价值评价结果显示:Gly,Asp、Glu和丙氨酸(Ala)4种呈味氨基酸占水解氨基酸总量的44.77%,占游离氨基酸总量的72.94%;氨基酸评分(SAA)和化学评分(SC)结果都显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色氨酸,其SAA值和SC值分别为0.73和0.43,必需氨基酸指数(IEAA)为64.91,牛磺酸含量丰富,质量比为13 830 mg/kg(干基);西施舌含有较丰富的Fe和Zn,在其干基中的质量比分别为130.0 mg/kg和52.0 mg/kg。  相似文献   

6.
《海洋世界》2006,(1):24-25
中国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无论从菜肴的口味、制作方面,还是从餐具的选择、用餐的环境方面,每一处与饮食有关的地方,无不显露出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自古名人辈出,他们对饮食的厚爱与研究,不仅推动着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也推动着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并为中国的饮食文化留下了珍贵的遗产。  相似文献   

7.
本文概述长乐沿海的自然环境特点、西施舌的生态习性和资源现状。讨论了西施舌资源衰退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保护长乐沿海西施舌资源的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观察舌五针联合咽后壁放血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 例中风后运动性失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 例)和对照组(32 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舌三针治疗,治疗组采用舌五针联合咽后壁放血治疗。4周后比较2组语言功能疗效及语言功能评分(谈话流利性、谈话信息量、理解能力、复述能力、命名能力、阅读能力、书写能力)。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语言功能总有效率分别为93.94%(31/33)和75.00%(24/3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谈话流利性、复述能力、阅读能力、书写能力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谈话信息量、理解能力、命名能力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五针联合咽后壁放血对中风后运动性失语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舌三针。  相似文献   

11.
中国沿海西施舌5个自然群体形态差异和RAPD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5个西施舌自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在选择的20个随机引物中共检测到168条标记条带.每个引物扩增谱带数在3~15之间.片段长度250~3 000 bp不等.利用Popgen1.32和PHILIP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确立了5个群体间的亲缘关系,并对3个形态参数进行了方差分析,探讨了与RAPD结果的关联.结果表明:5个群体内和群体间遗传距离都较大,广西北海群体由于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无论是外部形态和遗传距离与其他4群体有较大差异,可能已经形成了地理种群.5个群体多态位点比例和平均遗传杂合度都较高,平均值为78.97%和0.308 7,香农多样值在0.301 8~0.367 3之间,聚类分析显示,山东群体与江苏群体亲缘关系最近,然后依次是浙江群体和福建群体.我国西施舌遗传多样性处于较高的水平,种质资源良好,西施舌养殖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西施舌外套膜蛋白质组双向电泳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田美  申欣  程汉良  孟学平 《海洋科学》2009,33(11):32-36
建立了西施舌(Coelomactra antiquata)外套膜蛋白质组的双向凝胶电泳体系,比较分析了不同pH梯度胶条、水化条件的优化及不同染色方法对双向电泳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用pH 4~7的非线性胶条,水化时加上除盐步骤,采用硝酸银染色,即可获得高分辨率、高重现性的双向电泳图谱,为进一步研究西施舌外套膜蛋白质的组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L-DOPA对西施舌眼点幼虫附着变态诱导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试验水体中添加化学诱导物的方法研究L-DOPA(L-多巴)对西施舌(Coelomctraantiquata)眼点幼虫附着变态的诱导作用。结果表明,L-DOPA能诱导西施舌眼点幼虫变态,但对其附着的诱导效果不明显。用直径小于1 mm的细沙为附着基质,1×10-6mol/L的L-DOPA处理西施舌眼点幼虫12 h,变态率为73.3%,对照组为62.6%。浓度为1×10-7mol/L的L-DOPA处理西施舌幼虫12 h,生长速率为25.6%,对照组为14.7%,表明适当浓度的L-DOPA能促进西施舌幼虫的生长。在无沙附着的条件下,西施舌幼虫可正常附着变态,但生长速率较低且变态后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舌针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干预中风后吞咽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60 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联合舌针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运动想象疗法干预,以1周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观察2组的综合疗效及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标准吞咽功能(SSA)评分、特异性吞咽障碍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并评定不良反应与并发症。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3.33%(25/30),对照组为63.33%(19/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洼田饮水试验、SSA、SWAL-QOL评分干预前后组内比较及干预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舌针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可有效改善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西施舌3 个自然群体杂合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广西北海、福建漳港和江苏启东3个西施舌(Coelomactra antiquata (Spengler))自然群体杂合性进行了研究.共检测分析了7个酶,获得12个位点,25个等位基因.其中4个位点是多态的,分别是Sod-1、Mdh-1、Est-1、Est-3,这些位点分别有1~7个等位基因.结果表明,福建漳港群体的Sod-1和Est-1位点、广西北海群体的勋Sod-1位点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江苏启东群体的多态位点中所有位点、福建漳港群体的Mdh-1、Est-3位点,广西北海群体的Mdh-1、Est-1、Est-3位点均非常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P<0.01).另外,除了江苏启东和福建漳港群体的Est-1位点表现出杂合子缺失(F>0)外,各群体中每个位点均表现出杂合子过量(F<0).结合各群体中每个多态位点的观察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认为中国东南沿海西施舌的种质资源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16.
2018年4月在“福建省长乐海蚌资源增殖保护区”及其邻近海域布设31个站位进行底拖网调查取样,共鉴定渔获物45种,其中甲壳类21种、贝类14种、鱼类10种。西施舌(Mactra antiquata)的站位出现率为38.71%。站位的质量密度平均为975.68 kg/km2(0~23 384.53 kg/km2),个数密度平均为2.983×104个/km2(0~59.607×104个/km2)。西施舌种群在渔获物中的IRI值高达 1 556.5 \[仅次于截形白樱蛤(Psammacoma gubernaculum)],为优势种,表明西施舌在保护区生物资源组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保护区内西施舌的站位出现率及质量密度明显高于区外,表明西施舌资源主要集中分布于保护区范围内;西施舌种群的年龄组分布较广,年龄结构较为合理。大部分西施舌均达到性成熟年龄和大小,表明资源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与2006年和2012年的调查结果相比,保护区2018年西施舌资源比2012年有显著提高,分布范围亦有明显扩大,但尚未恢复到2006年的总体水平。综上可以看出,西施舌资源保护区范围总体界定合理,西施舌资源保护显见成效;“福建省长乐海蚌资源增殖保护区”范围内不同区块实行不同程度的禁捕、限捕管控,2011年以来累计放流西施舌种苗253.07万粒,对于西施舌资源恢复和养护管理是有效的举措。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不连续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广西北海、福建漳港和江苏启东3个西施舌自然群体的7个等位酶12个位点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西施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高,平均每位点等位基因数目(A)范围为1.5833-2.0000、平均每位点有效等位基因数目(Ae)范围为1.2850-1.5373、多态位点百分数(P)为33.33%、观察杂合度(Ho)为0.2389-0.3083、期望杂合度(He)为0.1496-0.2041之间.西施舌群体间有一定的遗传分化,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0719,福建漳港群体与广西北海群体之间的FST为0.0413,但福建漳港群体和广西北海群体与江苏启东群体之间的FST为0.0505.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不连续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广西北海、福建漳港和江苏启东3个西施舌自然群体的7个等位酶12个位点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西施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高,平均每位点等位基因数目(A)范围为1.5833—2.0000、平均每位点有效等位基因数目(Ae)范围为1.2850—1.5373、多态位点百分数(P)为33.33%、观察杂合度(Hc)为0.2389-0.3083、期望杂合度(He)为0.1496—0.2041之间。西施舌群体间有一定的遗传分化,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0719,福建漳港群体与广西北海群体之间的FST为0.0413,但福建漳港群体和广西北海群体与江苏启东群体之间的FST为0.0505。  相似文献   

19.
利用长PCR扩增漳州西施舌线粒体DNA(ZZ-mtDNA),用引物步移法测序,获得线粒体基因组DNA全序列,研究其基因组特点。结合双壳类49个物种线粒体全基因组,分析基因间核苷酸和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差异,构建系统进化树,探讨漳州西施舌系统演化地位。研究结果表明:漳州西施舌线粒体基因组DNA全长17 199 bp,A+T含量为64.2%,编码36个基因,其中12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2个转运RNA基因(tRNAs),2个核糖体RNA基因(lrRNA srRNA),全部基因均位于重链上,tRNASer为单拷贝,tRNAMet为双拷贝;非编码区占10.9%(1 882 bp/17 199 bp),其中,主非编码区为882 bp,与RZ-mtDNA主非编码区差异明显,另有一个较大(400 bp)的非编码区为漳州西施舌特异性非编码区;以双壳纲帘蛤目文蛤属3种贝类、贻贝目贻贝属4种贝类、珍珠贝目牡蛎科的6种贝类为参照,对编码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和蛋白质氨基酸序列进行差异分析显示,漳州西施舌与日照西施舌达到了种间差异水平。线粒体基因组编码的基因、tRNA组成、非编码区均揭示漳州西施舌是腔蛤蜊属的一个新种。  相似文献   

20.
硫化物和氨对西施舌幼贝的毒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硫化物和氨对西施舌Coelomactra antiquata幼贝的急性毒性试验表明,硫化物的96h半致死浓度(LC50)值为4.131mg·L-1,安全浓度(SC)值为0.413mg·L-1;总氨氮的96hLC50值为14.220mg·L-1,SC值为1.422mg·L-1,其中NH3N的96hLC50值为0.903mg·L-1,SC值为0.090mg·L-1。硫化物和氨同时存在时表现为相加作用,在等毒条件下其96hLC50值分别为2.001和10.048mg·L-1(NH3N0.870mg·L-1),SC值分别为0.200和1.005mg·L-1(NH3N0.087mg·L-1)。30d的生长试验表明,在硫化物和氨同时存在、硫化物和总氨氮的浓度分别为0.10—0.20和0.50—1.00mg·L-1时,对西施舌幼贝壳长生长和成活率影响不显著,但硫化物和总氨氮浓度达0.25和1.25mg·L-1时则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