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考查郑氏熏洗药泡腾颗粒、软膏的镇痛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昆明小鼠160只,将每80只小鼠分为8组,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郑氏熏洗泡腾药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简称为泡腾颗粒高、中、低剂量组),郑氏熏洗药软膏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简称为软膏高、中、低剂量组),每组各10只。采用热板法和扭体法观察泡腾颗粒与软膏2种剂型对小鼠热刺激致痛反应及化学刺激致痛反应的影响,评价2种剂型的镇痛作用。结果:给药后,泡腾颗粒高剂量组30、60、120、240 min的痛阈值,中剂量组30、60、120 min的痛阈值均均增高,泡腾颗粒低剂量组30 min的痛阈值增高;软膏高、中剂量组30、60、120、240、360 min的痛阈值增高,软膏低剂量组30、60、120 min的痛阈值均增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软膏高剂量组扭体反应的潜伏期较空白对照组升高(P<0.05);泡腾颗粒高剂量组,软膏高、中剂量组小鼠扭体次数较空白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郑氏熏洗药泡腾颗粒、软膏2种剂型均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软膏较泡腾颗粒镇痛作用稍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小酸枣汤和酸枣仁汤对小鼠的镇静催眠作用。方法:将80只小鼠随机分为小酸枣汤组、酸枣仁汤组、酸枣仁组、正常对照组,分别灌胃浓度为1.0g/mL的小酸枣汤、酸枣仁汤、酸枣仁水煎液,剂量分别为8.58g/kg、5.98g/kg、10g/kg,正常对照组不予处理,采用镇静催眠实验观察小酸枣汤和酸枣仁汤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以及协同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的作用。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小酸枣汤组和酸枣仁汤组均能减少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及站立次数(P<0.05,P<0.01),缩短小鼠睡眠潜伏期(P<0.05),延长小鼠睡眠时间(P<0.01);小酸枣汤组与酸枣仁汤组对小鼠自主活动次数、站立次数、睡眠潜伏期和睡眠时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酸枣汤与酸枣仁汤均具有抑制小鼠自主活动的作用,并能延长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的时间;小酸枣汤与酸枣仁汤对小鼠镇静催眠的作用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海洋鱼类的胆汁具有祛痰、镇咳及短暂的降压作用,有些海洋鱼类的胆汁还具有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急性结膜炎以及止痛等功效。但是,海洋鱼类的胆汁具有很强的毒性,而且治病的有效剂量,往往与极限含毒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胃复方进行急性毒性实验研究,观察其安全性。方法:将实验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2组,采用最大给药量法测定小鼠口服胃复方的最大耐受量,给药组24h内2次以最大浓度、最大体积的中药胃复方给予小鼠灌胃,对照组小鼠灌服等剂量蒸馏水,观察记录2组小鼠一般情况及死亡情况,对主要脏器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给药组小鼠一般情况良好,无1例死亡。与对照组比较,体质量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脏器病理组织学检测未见明显异常;最大给药量为221.7g生药/kg,相当于60kg成人临床推荐剂量的127倍。结论:胃复方无明显毒性,在规定剂量下用药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千杯少颗粒解酒作用机制。方法:取SPF级SD大鼠,按体质量分层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予海王金樽药液干预,给药剂量为0.81 g/kg)及千杯少颗粒低、中、高剂量组(予千杯少颗粒药液干预,给药剂量分别为8.1 g/kg、16.2 g/kg、32.4 g/kg)。除空白组外,各组均灌胃56°二锅头(10 ml/kg)制备醉酒模型,30 min后,给予相应药物干预,模型组及空白组灌胃等容积蒸馏水。给药1 h后将实验动物麻醉,腹主动脉采血,分离血清,测定乙醇含量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取肝组织,匀浆后,测定乙醇脱氢酶(ADH)与乙醛脱氢酶(ALDH)的活性。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千杯少颗粒各剂量组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大鼠血清中乙醇含量及ALT、AST含量,提高大鼠肝组织中ADH、ALDH的活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千杯少颗粒解酒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增强肝组织中ADH、ALDH的活性及保护肝脏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半夏不同炮制方法探究半夏秫米汤治疗失眠的效果,筛选出最佳疗效品种及剂量,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2轮进行,均采用对氯苯丙氨酸腹腔注射法复制大鼠失眠模型,后予以中药干预。第1轮实验结束后通过翻正实验筛选出最优疗效组进行第2轮实验,第2轮实验结束后检测翻正实验,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白介素-1β(IL-1β)的浓度。结果:第1轮筛选实验结果显示,雌雄大鼠体质量阳性组和姜半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睡眠潜伏期缩短时间及睡眠持续时间方面,雌性大鼠阳性组、姜半夏组、生半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其中阳性组>姜半夏组>生半夏组。雄性大鼠阳性组、姜半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其中阳性组>姜半夏组。第2轮剂量实验结果显示,雌性大鼠体质量阳性组、姜高组、姜中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组、姜高组、姜中组可明显缩短大鼠睡眠潜伏期,延长睡眠持续时间,升高5-HT、IL-1β水平,降低NE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其中阳性组>姜高组>姜中组。结论:高剂量姜半夏组成的半夏秫米汤治疗失眠效果最优,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通路上神经递质的含量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敏宁颗粒对变应性鼻炎(AR)大鼠行为以及鼻黏膜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成6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辛芩颗粒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鼻敏宁颗粒高、中、低剂量组(简称为高、中、低剂量组),每组各10只。造模成功后于局部激发第5次当日开始干预,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服2 、1、0.5 g/kg的鼻敏宁颗粒,阳性对照组给予5 g/kg的辛芩颗粒,空白对照组与模型组灌服同等容积的0.9%氯化钠注射液,连续干预7 d。观察大鼠行为以及鼻黏膜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干预后高、中、低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均能降低大鼠的分泌量、喷嚏及搔鼻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高剂量组与低、中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鼻敏宁颗粒各剂量组黏膜炎症浸润明显比模型组轻。结论:鼻敏宁颗粒可改善AR大鼠模型的过敏性行为,降低AR大鼠模型鼻黏膜的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温肺降浊方对血管性痴呆(VaD)大鼠Nogo-A和NgR 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每组各10只。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方法制作Va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中药组予温肺降浊方灌胃,假手术组、模型组予以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疗程均为4周。采用Morris水迷宫行为学测试大鼠学习记忆能力;RT-PCR、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Nogo-A和NgR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透射电镜观察神经元突触结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1或P<0.05);海马中Nogo-A和NgR蛋白及mRNA表达增多(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加(P<0.05);海马中Nogo-A和NgR mRNA及其蛋白减少(P<0.05)。海马神经元突触及细胞器完整、突触间隙及小泡正常。结论:温肺降浊方可改善V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降低Nogo-A和NgR mRNA及蛋白表达含量,促进神经突触再生,改善海马突触可塑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强骨颗粒对骨质疏松大鼠血清胃动力(MTL)、胃泌素(GAS)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36只骨质疏松大鼠模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强骨颗粒组、骨疏康颗粒组和尼尔雌醇片组,每组各6只。强骨颗粒组予以强骨颗粒灌胃;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分别予等剂量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骨疏康颗粒组和尼尔雌醇片组分别给予等剂量的骨疏康颗粒和尼尔雌醇片灌胃。灌胃13周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MTL、GAS 的含量。结果:大鼠MTL、GAS含量,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强骨颗粒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骨疏康颗粒组、尼尔雌醇片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骨颗粒可促进骨质疏松大鼠血清MTL、GAS 的表达,改善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丹荔输通汤对慢性输卵管炎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方法:84只SD大鼠按体质量编号,随机抽取11只为空白组,余73只采用苯酚明胶造模法制备输卵管炎性阻塞性模型。将造模成功的66只实验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模型组、中药高剂量灌胃+灌肠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灌胃+灌肠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灌胃+灌肠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灌胃组(中药灌胃组)、西药对照组(西药组),每组各11只。模型组灌胃等容积0.9%氯化钠注射液,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及中药灌胃组分别给予灌胃、灌肠丹荔输通汤,对照组灌胃阿奇霉素混悬液与等容积0.9%氯化钠注射液。连续干预30d。观察各组大鼠的输卵管形态、组织病理学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干预后,肉眼观察发现,与模型组相比,各用药组输卵管组织形态可见不同程度的改善。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中药高剂量组输卵管形态及功能基本正常,中药中剂量组、中药灌胃组、西药组输卵管轻度炎症表现。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TNF-α、IL-6表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TNF-α、IL-6表达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西药组比较,中药高、中剂量组TNF-α、IL-6表达降低(P<0.05);中药高、中剂量组TNF-α、IL-6水平低于中药低剂量组、中药灌胃组,中药中剂量组TNF-α、IL-6水平低于中药灌胃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丹荔输通汤治疗慢性输卵管炎可能通过调节TNF-α、IL-6而抑制炎性反应,从而改善全身及局部组织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