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闫平主任医师运用滋肾畅神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经验。闫师认为本病病因病机主要为肾阴亏虚,心神受扰,肝气不疏,治疗上以滋肾养阴为主,配合疏肝调神,注重情志的调节,自拟滋肾畅神汤加减,疗效显著。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2.
介绍林咸明教授采用针刺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经验。林教授认为面肌痉挛的病位在经筋,病机为感受风邪、经络不通,或正气亏虚、虚风内动导致面部经络不和,出现头面部肌肉不自主痉挛。其临床采用经络辨证、病因病机相结合的辨证取穴思路,同时重视安神、治神、调神,在治疗手法上强调进针深度达经筋部,提出“轻补”“轻泻”的操作手法,形成了“经络取穴位-经筋定病位”的特色治疗思想,临床疗效颇佳。并附验案1则,加以佐证。  相似文献   

3.
介绍孙阁主任医师运用调神疏风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的经验。 孙师认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发生与正气不足、复感风邪等因素有关,病位在面部经筋,其基本病机为经气痹阻,经筋功能失调。临床应重视调神、安神、治神,同时辅以疏风治疗,形神同治,疗效较佳。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4.
总结章薇教授运用少阳筋结治疗郁病的经验。章教授认为郁病的主要病机为肝气郁结,少阳经气不通,结聚于足少阳经循行区域呈长条状或点状分布,按之有酸胀感,触之如琴弦,则为筋结。治疗采用火针为主的“温通”法以温通解结,并注重对患者情绪的疏导,揣穴治神,取得较好疗效。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5.
介绍李心沁运用综合疗法治疗焦虑症经验。李教授认为素体阳虚为本病发病基础,脾胃虚弱、神失所养、气机失衡乃病机关键所在,病位在心、肝、脾,继而提出“阳为神之母,神为阳之用”“阳不足则鬼神扰之”“治疗当以脾为重”等理论;治疗上遵循扶阳健脾、理气调神的治则,采用针刺调气、安神,运用中药从阳入手,以扶阳之弱、开阳之路、益阳之源,并配合隔药灸脐、督灸等方法综合治疗焦虑症,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张锡纯大气理论对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DCI)的中医病机及治疗进行探讨,认为本病病机以“大气虚陷,神失所养”为本,“大气虚滞,神机不利”为标,提出“调补大气,顾护五脏”是本病防治的关键原则,以期为临床有效干预DCI的发生与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张智龙教授运用养血柔肝针法治疗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经验。认为卒中后睡眠障碍的基本病机为肝郁克脾,脾失健运,痰瘀内生,气血生化不足,肝无所藏,肝血不足,魂无所归,痰浊上扰及久病气血亏虚,阳不入阴所致,证多属肝郁痰瘀,临证从肝论治,因肝脾同居中焦,生理及病理关系密切,故强调培土荣木法,创立养血柔肝针法运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8.
介绍陈国忠教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经验。阐述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病因病机为脾胃枢机不利。在临证辨治中紧扣病机,提出以疏调枢,疏调气机、化湿升降,遂其本性的治疗方法。在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升降汤基础上创化湿升降汤加减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介绍朱剑萍治疗疑难病的临床经验。认为疑难病病因病机错综复杂,症状变异多端,治疗应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灵活施治,紧扣核心病机,厘清主次兼证,敢于突破常规,用药不拘一格,配伍巧妙严谨,多方多法内外合治,临证获效良多。  相似文献   

10.
介绍冶尕西主任医师运用针灸治疗肿瘤后抑郁的经验。冶师认为本病病机为气机郁滞,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其在“醒脑开窍”针刺法的基础上配合手法量学、耳穴压豆治疗,以醒脑开窍、疏肝解郁、养心调神,突出了鲜明的针灸特色,取得了显著疗效。另附验案2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1.
从“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的内涵、病机及其在妇科领域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脾胃虚则九窍不通”的病机包括不荣而不通、闭塞而不通两个方面,妇科疾病多由阳明津液不足,不荣而不通所致,病机重在胃腑内伤、胃阴不足,故治疗上以补养阳明津液为主。  相似文献   

12.
介绍赵纪生教授治疗慢性肾炎的经验。赵教授认为慢性肾炎的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肺脾肾三脏亏虚,标实为湿热、风湿、瘀血。治疗时主张“抓主症、识病机”,提倡早期及时治疗,针对不同证型提出祛风除湿、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健脾益肾、清热解毒之法,临床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13.
介绍闫雪洁主任医师运用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经验。闫雪洁主任医师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病机错综相连,但病性多为本虚标实,病机为脾胃虚弱,外邪内陷,从而导致脾胃运化失职,升降失常。治疗以健脾和胃、清润通降为主,辨证分为肝郁气滞证、脾胃虚寒证、湿热阻胃证、寒热错杂证论治,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介绍徐云生教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经验。徐教授认为本病病因病机错杂,在疾病的不同阶段,病机表现不同,应辨证论治。初期治以疏肝解郁、理气化痰为主,兼以滋阴清热;中期治以清肝泄火、理气活血与滋阴降火并重;后期治疗应以补气养阴为主。在治疗手段上,擅长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获效较佳。  相似文献   

15.
介绍吴官保教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经验。吴教授认为“瘀、虚、痹”为本病的主要病因病机,“肾虚血瘀、腰络痰瘀”为其病机核心,确立“补肾、化瘀”为其治疗大法,临证因人用药、因证用药,采用中药内服和理疗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取得良好疗效。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6.
介绍庞鹤教授治疗雷诺氏综合征的临床经验。庞教授在临床实践中,辨本病基本病机为阳虚寒凝、血瘀、气郁,治疗以温阳散寒、活血化瘀通络、行气解郁为法。其认为治疗本病时应综合认识“痹证”及“脱疽”的病因病机特点,“顾实”不“忘虚”,整体辨证,随症加减,内服外用结合,辨证选用经方进行治疗,灵活选用活血化瘀药,获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介绍熊之焰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经验。熊教授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病机错综复杂,病性多为本虚标实,病机为水湿之邪蕴藉肠道,伤及脾胃,局部肠络气血壅滞不通,从而导致脾胃运化失调,水湿之邪并走肠间。治疗上常以通立法,着重于芳香化浊、调畅气机,中医证型以大肠湿热、脾气虚弱多见,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介绍张娟教授运用五苓散加减治疗手足汗症的经验。从燥热内盛、湿热蕴蒸、阴虚火旺、气血两虚4个方面论述了手足汗出的病因病机,提出了阳虚津泄病机的独特见解,治以温阳化气敛汗,方用五苓散加减。  相似文献   

19.
通过翻阅大量古文献,从吞咽的生理机制、咽喉部经络分布及吞咽障碍的病机、病性、病位、经络辨证选穴等几个方面来阐述从经络辨治吞咽障碍,认为咽部经络气血功能失常为吞咽障碍的核心病机,此病的发生多与大肠、小肠、脾胃、肝、肾、心、三焦经及督、任脉有关,其治疗可以根据患者的症状重点选择上述经脉上的穴位,并遵循“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菀陈则除之”的原则,选取针灸处方进行相应的补泻治疗。  相似文献   

20.
介绍师会从肾虚痰浊血瘀论治血管性痴呆的经验。分析该病病机以肾中精气亏虚为本,瘀血痰浊阻滞脑络为标,自拟补肾活血方和化痰活血方以补肾益精、活血化痰治疗,疾病早期以痰浊血瘀阻滞脑络为主要病因病机,故用化痰活血方治疗;待痰浊瘀血症状基本消除后,病情以肾虚为主时,方用补肾活血方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