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砂爆裂普查法是一种新的矿物学普查找矿方法。我所对其进行了可行性试验和开发性应用研究,先后填制了1/1万、1/5万重砂轻组分爆裂活度异常分布图,分别圈出潜在矿化异常区段,缩小了找矿靶区,提供了找矿信息。  相似文献   

2.
徐万臣 《辽宁地质》1996,(3):227-233
通过对石柱子花岗闪长岩体重砂爆裂法研究,发现其轻组分爆裂频次有明显差异,并确定区内重砂轻组分爆裂频次异常下限值为4200次,据此确定了8个重砂爆裂活度异常区,圈定并小了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扩大金刚石勘查成果,提交新增金刚石矿资源量,以辽宁省瓦房店地区金伯利岩型金刚石原生矿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总结归纳了应用地球物理、水系重砂、地球化学、遥感及三维地质等技术方法的找矿模型,建立了周期短且经济的3种找矿方法组合模型,即重砂法+地面高精度磁测+工程揭露(化探)找矿方法组岩模型、航空物探+地面高精度磁测+重砂法+工程揭露(化探)找矿方法组合模型以及遥感+重砂法+地面高精度磁测+化探+工程揭露找矿方法组合模型。研究成果可对辽宁省金刚石勘查工作起到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滇黔桂成矿区金矿资源预测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牛翠祎  王科强  李绍儒 《中国地质》2011,38(6):1576-1583
滇黔桂地区是近年来金矿找矿的重点、热点地区之一,并不断取得找矿突破。在广泛收集地质、物探、化探、遥感、重砂等资料的基础上,基于GIS建立了本区地学空间数据库。通过对区内控矿地质条件和成矿规律的总结,建立了该区金矿找矿预测模型,选取了地质、化探、重砂、矿产等六大类57个标志信息,运用"矿床位置预测系统(DPIS)"的信息量预测法,获得了信息量异常,结合区内成矿地质条件,圈定了找矿远景区,并对找矿远景区进行了简要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依托于"北京市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自然重砂和化探专题,结合北京黄松峪地区的金矿分布特征,对已有的1:20万自然重砂和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数据处理后,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黄松峪地区金矿物自然重砂异常与地球化学异常,两者的吻合程度高,自然重砂异常完全在地球化学异常的范围内,且93%的范围存在于地球化学异常II级与III级富集带中,所圈出的自然重砂和地球化学异常能直接指示相应地质体的含矿性。同时,自然重砂异常亦表明,在一级异常点密集的区域,是寻找金矿的最有利部位。从而验证了,利用自然重砂对寻找金矿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金自然重砂异常在区域上区带性分布特征明显,在空间分布上划分6个区带.它们受较大规模的构造、赋矿地层、构造岩浆岩带等条件控制.自然重砂异常的形成受控于地质条件、矿物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并与地形、地貌、水文等自然条件有关,但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金矿床的空间分布.重砂异常在空间上与原生矿体或含矿岩体密切相关,远较原生矿或含矿岩体范围大.可以利用重砂异常评定一个区域的含矿性和成矿特征,指导找原生矿和砂矿.  相似文献   

7.
结合蓟县地区矿产分布特征,应用1∶20万自然重砂和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找矿方法,在蓟县地区金矿、钨矿、钼矿中进行区域找矿方法效果研究。研究其异常分布特征,发掘出了新的找矿信息。研究发现,所圈出的自然重砂和地球化学异常能直接指示相应地质体的含矿性,特定矿物组合的自然重砂异常和区域地球化学异常在某些区域分布上比较吻合,二者均具有找矿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湘西地区勘查金刚石矿的自然重砂和人工重砂样中,发现了较多的铂族矿物,且铂族矿物与金刚石及砂金紧密共生。湘西地区共发现铂族矿物出土点7个,为寻找潜在矿产资源提供了新信息。  相似文献   

9.
重砂测量是矿产普查最有效的工作方法之一。粤北某汞矿田即是运用此法而找到的。自一九五八年根据一比二十万重砂测量发现区域汞矿分散晕开展普查工作迄今,分别在矿田内及其外围进行了一比五万、一比一万与一比二千重砂测量,采集了上万个样品,从而圈定了矿田范围及其中17处分散  相似文献   

10.
本文较详细研究了小西南岔铜金矿自然重砂矿物的异常分布特征,通过与化探异常的综合研究,确定了小西南岔铜金矿自然重砂异常的矿致性质以及重要的找矿指示意义,同时对小西南岔铜金矿自然重砂的区域找矿预测模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花崗岩和花崗偉晶岩广泛发育的地区,钶钽鉄矿和钛鉄矿在重砂中是很常见的。过去在重砂鑑定中对这兩种矿物的分离特别感到困难。当顆粒很粗大时还可以在双筒显微鏡下挑选,只是速度慢一些;但当这兩种矿物的顆粒很小时(100—150目以下)钶钽鉄矿和钛鉄矿就很难分辨,要  相似文献   

12.
李六权 《陕西地质》2009,27(2):12-20
小秦岭地区具有寻找变质岩型等钛矿的地质条件,并已发现有多处金红石、钛铁矿线索。研究认为,小秦岭地区中元古界熊耳群及高山河组地层为寻找变质岩型钛矿有利层位,洛南西沟是碱性岩型钛矿成矿有利区;洛南石门-瓦子坪地区、兰田坝塬-洛南洛源地区和洛南白楼-西沟地区等3个钛矿找矿远景区;石门盆地深部存在一个变质喷发岩型钛铁矿床。应运用重砂测量、高精度重力测量、高精度磁法和电法测量等工作方法开展普查,强化深部钻探找矿,将获得可喜的找矿成果。  相似文献   

13.
江苏宁芜北段自然重砂异常特征及其对铜金矿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芜火山岩盆地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重要的铁、硫、铜、金成矿区。基于宁芜北段自然重砂建库数据,通过ZSAPS2.0软件GIS平台,选择与火山热液充填型铜金矿相关的特征矿物,圈定了自然重砂组合异常。通过自然重砂组合异常特征发现,铜矿物(黄铜矿、斑铜矿、蓝铜矿、辉铜矿、孔雀石)、自然金、黄铁矿、重晶石等重矿物组合对火山热液充填型铜金矿响应明显。在组合异常的基础上,圈定自然重砂综合异常,以成矿地质条件、与已知矿床的对应关系、异常强度、异常规模、重砂异常套合程度等为指标,对综合异常进行评价,从而为宁芜火山岩盆地北段铜金矿找矿远景区的划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杨振华 《云南地质》2010,29(1):61-63,60
腊坪地区TiO2区域高值,有利于钛铁矿形成富集。对三类主要岩浆岩中TiO2含量与重砂淘洗砂矿样含矿率比照,认为辉长岩是钛铁砂矿含矿母岩,且与地形地貌及风化次生堆积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15.
上宫-吉家洼矿集区位于河南省西部的熊耳山地区,区内发育上宫、干树、吉家洼等金矿床,是河南省重要的黄金产地。在充分收集、整理矿集区地质、矿产、物探、化探、重砂、遥感等资料的基础上,总结矿集区的金矿成矿规律并建立了找矿模型。提取和构置断裂构造、剩余布格重力异常、Au化探异常、Ag化探异常、Cu化探异常、Pb化探异常、Mo化探异常、重砂异常、燕山期花岗岩体等9个预测要素作为证据因子,基于MRAS证据权重法进行了成矿预测并圈定18个最小预测区。依据后验概率和找矿标志将最小预测区分为1级、2级和3级,针对不同的级别提出了相应的勘查建议,为矿集区下一步的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
许美辉  陈火炮 《福建地质》2002,21(3):127-129
在前寒武纪变质岩区开展黄金异常查证的工作中,摸索出一套实用,快捷的综合重砂找金方法,工作过程为河流重砂加密缩小靶区,坡积重砂及简易人工重砂追索矿化蚀变带或矿(化)体风化露头,地表踏勘检查及简易人工重砂鉴定初步圈定矿(化)体,山地工程揭露与评价4个阶段。  相似文献   

17.
基于MORPAS平台的甘南PbZn矿床远景区预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文章首先建立研究区1∶ 20万地质、物探、化探、遥感及重砂地学空间数据库,阐述了MORPAS系统的特点和主要功能,系统地研究了甘南地区铅锌矿的成矿规律与控矿因素.在此基础上,从中优选出与矿床关系密切的7类20个变量,遵照一定的预测流程,在MORPAS平台上利用证据权重法对甘南临潭-宕昌地区铅锌矿远景区进行了圈定,共圈出10个一级远景区和9个二级远景区,为在该区进一步找矿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了矿物热释氡找矿中氡的来源问题。我们对七五二花岗岩中铀矿床的无矿及含矿花岗岩用闪烁射气法进行了各种温度间的矿物热释氡量的测定;用包裹体爆裂法进行了爆裂温度及相对爆裂次数的测定。通过实验发现,加热样品在包裹体爆裂以前,能释放出大部分氡,在包裹体大量爆裂的温度区间热释氧量反而很少。磨破包裹体放出氡后,再加热仍然有氡气释放出来。用包裹体中的铀含量计算出的氡量低于测定方法的灵敏度,无法测出,说明矿物热释氡量与包裹体无关。样品又做了化学铀分析和放射化学镭分析。明显看出热释氡量与铀、氡含量成正相关关系。各种实验均证明氧气不是来自包裹体,而是来源于整个矿物。  相似文献   

19.
辽南瓦房店地区袁家沟金刚石原生矿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月新 《地质与资源》2010,19(2):119-122,92
通过对瓦房店袁家沟地区地质特征、遥感影像特征、物探异常特征、化探异常特征和重砂金伯利岩副矿物特征的综合分析,发现上述特征与头道沟矿区十分相似.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近期辽宁省第六地质大队首次提出的金伯利岩墙成矿概念,打破了传统的金刚石岩管成矿的说法,对金刚石的成因、赋存规律有了新的认识,扩大了隐伏矿的找矿空间.通过总结袁家沟地区成矿规律,分析找矿前景,认为在袁家沟地区有望实现金刚石原生矿找矿突破,并具有找寻隐伏矿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20.
刘玲 《地质与勘探》1995,31(6):36-40
通过地质、物探、化探、重砂、遥感等多种信息的综合研究与有机关联,从三度空间划出了该区的基本构造格架,揭示了构造与异常的关系,总结了断裂控矿(化)的基本规律,采用“专家量化法”与“特征分析法”相结合,进行矿产资源预测,取得了明显效果。该法对我国矿产地质研究程度不高地区的成矿预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