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5 毫秒
1.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扩大退耕还林还草。严格保护耕地,扩大轮作休耕试点,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这是一个重大决策,表明对耕地要实行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保护机制。为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精神,努力做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我们必须  相似文献   

2.
正在部分地区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我国农业发展突出矛盾和国内外粮食市场供求变化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既有利于耕地休养生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又有利于平衡粮食供求矛盾、稳定农民收入、减轻财政压力。为有序推进试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  相似文献   

3.
《国土资源》2016,(3):16-18
正"民以食为本,粮以地为先"。作为一项事关治国安邦国计民生的大事,保护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在国家发展战略中举足轻重。守"红线"——从严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守好"饭碗田""地之不存,毛将焉附?我国人口众多,用有限的耕地养活十几亿中国人,土地的贡献很大。"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两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说。3月5日,李克强总理作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强化农业基础支撑,探索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制定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方案,  相似文献   

4.
正2012年以来,广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认真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扩大退耕还林还草、扩大轮作休耕试点、严格保护耕地,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有效经验和显著成绩。迈入新时代,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必须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面加强国土生态保护,  相似文献   

5.
动态     
正今年全面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全面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并实行特殊保护,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增加深松土地1.5亿亩。李克强要求,强化农业基础支撑。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00万亩。探索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制定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方案,今年退耕还林还草1500万亩。积极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对家庭农场、专业大户、  相似文献   

6.
各国轮作休耕制度有何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相比于已经在轮作休耕上取得较好成果的国家,我国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耕地、草原、河湖资源是最重要的农业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耕地、草原、河湖资源总量较为丰富,但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区域分布不均、资源匹配度差,长期高强度开发、超负荷利用,已经危及资源永续利用和生态安全。2016年11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同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等  相似文献   

7.
正休耕不仅关乎生态保护,还涉及耕地保护、粮食安全、农民生计等一系列问题,必须在做好休耕规划的基础上有序开展。耕地休耕首先要摸清耕地家底,特别是不同质量等别的耕地的粮食单产水平,以及全国耕地的总的粮食生产能力是多少。只有保持一定面积、质量和  相似文献   

8.
近日,从福建省国土资源厅获悉,自福建省实施低丘缓坡地开发利用“以奖代补”政策以来。在引导各地少征占耕地。支持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土保持、植被恢复和地灾防治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3年累计向52个县(市、区)下达补助资金7201万元。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南宁市2010年耕地利用数据为依据,从耕地投入强度、利用程度、产出效果和可持续利用状况等4个方面构建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对南宁市各地区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并对不同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原因进行探究,结合制约耕地集约利用的因素,就如何提高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探索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的有效路径,划定质优、集聚耕地为永久基本农田,有效配置耕地资源,对耕地保护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济南市“三调”成果,从多维度构建耕地综合质量和“可恢复”耕地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评价结果将济南市耕地划分为优质、较优质、良好、一般、较差、不稳定与生态保护6种类型,将济南市“可恢复”耕地潜力划分为优先恢复区、适宜恢复区、不宜恢复区。客观反映了耕地综合质量和“可恢复”耕地潜力状况,得到济南市耕地和“可恢复”耕地的资源时空配置,为济南市及其他市县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提供借鉴,为耕地资源差别化管控和耕地“进出平衡”方案编制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华北国土资源》2014,(3):25-25
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目前发文,要求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区规划编制工作。文件要求编制项目区规划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严格遵循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村镇规划。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不得占用基本农田,尽量避免占用一般耕地。坚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  相似文献   

12.
构建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是全面贯彻落实藏粮于地国家战略,落实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的主要举措之一.浙江省于2009年开始探索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并于2012年启动省级试点.2014年,试点范围由9个县(市、区)扩大到17个县(市、区).在试点基础上,2016年3月,在总结多年试点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原浙江省国土资源厅会同省...  相似文献   

13.
森林过火区植被遥感参数的变化与恢复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遥感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监测森林火灾火烧迹地的植被遥感参数变化,分析植被对火灾的响应与恢复特征,为防灾减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首先基于森林火灾前后的Landsat5 TM数据,利用差分归一化燃烧指数(the Differential Normalized Burn Ratio,dNBR)来提取2009年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火烧迹地的范围,计算过火区面积及火烧强度;其次基于时间序列的全球地表特征参量(Global Land Surface Satellite,GLASS)产品中的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吸收光合有效辐射比例(Fraction of Absorbed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FAPAR)数据,利用距平分析法对比不同火烧强度过火区植被与未过火区植被受森林火灾的影响状况与植被恢复特征。结果表明,森林火灾发生后,LAI、FAPAR值迅速降低,火烧强度越大,LAI、FAPAR下降程度越大,高火烧强度过火区的LAI、FAPAR最大降幅分别为中火烧强度、低火烧强度过火区的1.2、1.3倍;随时间推移,LAI、FAPAR值逐渐上升,在2-3年内恢复至未过火区水平。LAI、FAPAR恢复至未过火区平均水平的时间与森林火灾规模、火烧强度密切相关:维多利亚州森林火灾过火区域中大过火斑块、高火烧强度林地的植被遥感参数恢复时间相比小过火斑块、低火烧强度林地滞后1-2年。植被遥感参数LAI、FAPAR能很好地反映过火区植被的受损状况及恢复过程。  相似文献   

14.
为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浙江省政府的有关规定,德清县从1998年起着手开展土地整理。先后经历了试点探索、逐步推广、大规模开展、结合村庄整合4个阶段。特别是  相似文献   

15.
农业土地利用遥感信息提取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用地占到全球土地面积近一半,农业土地利用(包括耕地及作物分布、种植制度、土地管理等)变化直接影响到粮食安全、水安全、生态安全和气候变化。遥感已经成为土地利用信息获取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中分辨率遥感卫星如Landsat、Sentinel以及中国高分卫星等的免费开放为国内外农业土地利用信息提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进展。本文从耕地分布、作物类型识别、农业种植制度以及农业土地管理4个角度分析了土地利用信息提取的最新研究进展。结果发现:① 耕地分布产品已经由过去的粗分辨率提升到10~30 m,耕地现状数据较为丰富,但挖掘遥感数据实现耕地变化历史回溯的能力有待加强;② 作物分类方面多采用地面调查数据和卫星遥感(Landsat和Sentinel-2为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北美和欧洲得到了业务化运行,但对作物种植面积早期监测的能力有待加强;③ 基于遥感的农业种植制度信息获取(如撂荒)研究多集中在东欧等地区,在中国由于经济和政策因素导致的撂荒、轮作、休耕等现象也十分普遍,但具有针对性的遥感监测研究目前还相对缺乏;④ 农业土地管理措施信息提取方面,区域灌溉面积产品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仍有待提高。在此基础上,我们结合遥感大数据、深度学习算法、云计算平台的发展对未来农业土地利用信息提取研究进行了展望:① 融合多源数据形成更高维度空间、光谱和时间信息的遥感大数据,提升特征提取和数据挖掘能力;② 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等智能化方法与基于地理学和物候信息的专家知识方法的耦合;③ 遥感云计算和大数据挖掘等前沿遥感和计算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人类活动对表层耕地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 SOC)影响强烈,但目前大范围复杂地貌地形区的耕地SOC数字制图对人为因素的空间刻画不足。本文以福建省西部耕地为研究对象,基于Sentinel-2/MSI时间序列数据提取轮作模式分类信息(Crop Rotation, CR),以及可反映轮作模式信息的植被特征变换变量(Harmonic Analysis of Time Series, HANTS),分别作为农业活动定性和定量因子,将常规气候和地形因子作为自然环境因子,并对不同类型环境变量进行组合(气候+地形、气候+地形+轮作模式、气候+地形+HANTS变量、气候+地形+轮作模式+HANTS变量)。基于随机森林模型(Random Forest, RF)对不同环境变量组合驱动的耕地表层SOC空间预测精度进行对比分析,探索以轮作模式为例的农业活动因子提高耕地表层SOC数字制图精度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同时加入两种农业活动因子的RF模型表现最佳,其模型预测精度相较于纯自然环境变量驱动的模型有明显提高(R2提高了89.47%,RMSEMAE分别下降了10.66%和12.05%)。轮作模式类型(CR)和HANTS变量两种农业活动因子均被保留参与建模,尤其是轮作模式类型显著影响耕地SOC,在最佳模型的环境变量重要性中排序第四。由此可见,轮作模式相关农业活动因子可有效提高耕地SOC空间预测精度。在所有RF模型中,年降水量(Annual Rainfall, Rainfall)的重要性排名都是第一位。通过最佳模型反演得出该区耕地土壤有机碳均值为18.22±2.99 g/kg,范围为8.25~30.69 g/kg,双季稻和烟稻种植区域SOC含量高于稻菜种植区域。研究结果为复杂地貌地形区耕地土壤有机碳协同变量的更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正不久前,中央深改组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拓展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的请示》,在已经试点的33个县(区)的基础上,再次拓展宅基地改革试点范围,并且提出新的要求,要严守"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的底线,不能借宅基地改革试点的噱头非法利用宅基地,通过改革试点总结出适合复制推广的有效政策,为下一步继续深化改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2017年以来,四川省达州市国土资源局围绕全市国土资源工作主线,努力提升国土资源保障和服务能力. 一是强化综合整治,建设美丽国土.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大力实施土地整理、增减挂钩试点、工矿废弃地复垦、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地灾避让搬迁等国土资源项目,实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整治,新增耕地1200公顷,确保全市耕地总量不减少、质量有提升.  相似文献   

19.
为促进耕地保护、建设用地整治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拓展建设用地空间,近日,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印发《河北省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管理暂行办法》,试点的县(市)将对历史遗留的工矿废弃地以及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废弃地加以复垦利用,逐步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办法》规定,试点县(市)国土资源局应做好复垦地块土地权属管理,复垦后的土地原土地使用权人可优先使  相似文献   

20.
辽沈大地     
正大连成立首个耕地保护协会试点为更好地做好基层耕地保护工作,调动基层农民自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大连市在金州新区向应街道大石棚村成立耕地保护协会试点。据了解,耕地保护协会是村民自发组织的保护耕地、维护百姓权益的基层服务协会,大石棚村3300名村民入会,涉及耕地1.1万亩。协会将在深入宣传耕地保护法律法规、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加强基本农田保护与建设、大力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和违法占用耕地巡查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逐步实现保护耕地由"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转变。(朱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