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坠理”考     
正前两年在拍卖会上捡漏"拿"了一幅《坠理图》。《坠理图》有800年历史了,被王致远带到苏州刻石上碑距今也有773年,原碑早已被保护,碑拓已难获得,所以这件于史有载的著名古地图算是一件不错的收藏。包括《坠理图》在内,苏州碑刻博物馆内有《天文图》《帝王绍运图》《平江图》等"四大宋碑",宋代国土大规模变动,地图制作非常发达,传世的《禹跡图》《九域守令图》《华夷图》都是宋代地图的重要代表。  相似文献   

2.
马王堆帛书整理小组将帛书古地图分别定名为《地形图》和《驻军图》,其绘制年代当在文帝初期以前。谭其骧先生则提出把《驻军图》定名为《西汉初期长沙国深平防区图》。其年代问题也属“汉初说”。另一种意见,以吴承国同志为代表,他认为“马王堆地形图系秦代江图”。我同意马王堆帛书整理小组的看法,将古地图分别定名为《地形图》和《驻军图》,地图绘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的《1:50万华北地台太古界变质岩原岩建造图》(简称《原岩建造图》)属中比例尺区域专题地图,它是专题科研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简要介绍《原岩建造图》编制技术方法和成图过程,重点阐述其地理底图各要素的绘制和综合特点。  相似文献   

4.
席会东 《地图》2019,(3):82-89
宋人编绘的都城图既有描绘当朝都城的地图,如《京城图》,又有表现前朝都城或文化圣城的历史地图,如《长安城图》《东京旧城之图》《鲁国之图》。当朝城图主要描绘代表皇权和中央权力的都城宫阙、衙署布局、城防,历史城图则主要描绘前朝都城宫殿、古迹、山水、盛景,或用于展示都城繁华,或用于通经明史、追忆盛世、缅怀圣贤,寄托政治理想。这些地图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宋代地图学的发达与文化的繁荣。  相似文献   

5.
张德梅  尹贡白 《地图》1998,(2):36-40
虽然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帛地图及天水放马滩木板地图的发现,改变了“宋代地图为我国现存最古老地图”的观点,但宋代地图品种和数量之多,质量之高,使宋代地图不仅在中国地图学史上,而且在世界地图学发展进程中都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一、宋代地图学的成就1.宋代地图数量众多,品种齐全宋代以前中国古代各朝代遗留的地图,总共不过十余幅,而宋代一朝存留至今的著名地图则有《华夷图》、《禹迹留》、《地理图》、《舆地图》、《九域守令图》、《平江图》、《静江府城池图》、《地理之图》及《禹贡论断》中的中国西部水系图、程大昌的《禹…  相似文献   

6.
摘要:《陕西省地理省情监测系列图》是陕西省地理省情监测成果的展示,对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益参考。主要介绍《陕西省地理省情监测系列图》的内容结构和设计特点,论述《陕西省地理省情监测系列图》编制的重要性和意义及其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贵州省经济地图集》(以下简称《图集》)在作者、编辑和制图人员两年多的共同努力下,于国庆40周年前夕,在贵阳出版发行了。《图集》为八开本,展开页为四开。分综合图组、农业图组、工业图组、基建图组、交通邮电图组、财贸金融图组、科教文卫图组以及州市地区图组等8个图组,共有不同比例尺的地图185幅(其中主图102幅,附图83幅)、统计图表318个、剖面图15个,还有30多万字的文字说明。《图集》发行以来,受到了省各级领导和广大用户的普遍欢迎,正在省情研究、各有关部门制订  相似文献   

8.
《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为明建文帝四年(1402)朝鲜人根据中国的《声教广被图》和《混一疆理图》,画于丝织物上的地图。在这幅图中,不仅阿拉伯半岛画得相对准确,也画出了大体的非洲。《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为明建文帝四年(1402)朝鲜人画于丝织物上的地图,长一百五十厘米、宽一百六十三厘米,原藏日本京都西本愿寺,后归京都龙谷大学图书馆。1910年,京都大学教授小川琢治摹写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人们把苏州保存的南宋绍定二年(公元1229年)石刻的城市平面地图——《平江图》,当成我国最早的城市平面石刻地图。殊不知还存有比它早数十年的城市平面石刻地图,那就是《鲁国之图》。据《湖北通志》和《湖北金石录》记载:兴国(今湖北省阳新县)州学中存有一块石刻地图——《鲁国之图》,为南宋  相似文献   

10.
《兴庆宫图》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离宫——兴庆宫的宫院地图,刻于石碑上。图碑高70厘米,宽62厘米。据考证此图系北宋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吕大防命刘景阳、吕大临、张佑绘制。现存陕西省碑林博物馆。 在一些文献中,屡屡提及吕大防之《长安图》,而吕大防《兴庆宫图》就鲜为人知了。其实这两幅图有着密切关  相似文献   

11.
编读互动     
《地图》2006,(6):4-5
今年上半年由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主办的《中国千年历史档案第一展》曾在西安展出,其中展示的《大明混一图》引起了很大反响,遗憾的是《中国测绘史》、《中华古地图集珍》等诸多测绘出版著作中均未曾提及此图。作为一个测绘工作者,我见到此图后很有感触,在这里做个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系列世界地图》的发展概况,重点描述了在《系列世界地图》基础上衍生出的专题图种《系列世界地势图》,从"地势图与地貌图、地形图的比较"、"专题内容的确定"、"地名标注原则"、"立体景观效果"4个方面,对地势图编制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对编制世界地势图的工作实践进行有效归纳和总结,并为编制其他类型世界专题地图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3.
何忠莲 《地图》1998,(2):49-50
1997年7月1日,我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成立了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这是中华民族的一件盛事。这一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21号同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区域图》(以下简称《香港特别行政区域图》)。我社承担了该图的设计、编绘、制版、打样任务,作为一名制图工作者,我为能参与编制首版《香港特别行政区域图》并且亲自听取了国务院港澳办领导和国家测绘局领导的指示而感到十分荣幸。一、任务概况《香港特别行政区域图》是国务院港澳办委托国家测绘局编制的,是国家公布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及其范围所需…  相似文献   

14.
孙果清 《地图》2007,(1):108-110
《广舆图》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综合性地图集,系明代罗洪先以元代朱思本《舆地图》为基础,收集了元代李泽民的《声教广被图》,明代《大明一统图志》,许沦的《九边小图》,杨虞坡、徐斌的《水图》等14种资料作参考,汇集增补并改编成地图集的形式,名为《广舆图》.  相似文献   

15.
方华 《地图》2002,(2):26-28
杨守敬从20岁起,便与地图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以个人之力编绘巨著《历代舆地沿革险要图》、《历代舆地图》、《水经注图》,可谓独有千古。他的成就也成为了中国历史地图编绘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相似文献   

16.
信息广场     
尘封70多年的孙中山《建国方略图》被发现福建省德化县文史专家近日在德化县水口镇久住村调查时,意外发现一张尘封70多年的孙中山先生《建国方略图》。该图长37公分、宽52公分,正面为彩绘的当时中国全图,图标比例尺为一千零五十万分之一。并配有改良广州河汊计划图、改良广州为南方大港计划图、整治扬子江水路计划图、改良上海为东方大港计划图、建筑乍浦为东方大港计划图、建筑青河口为北方大港计划图等6幅附图。《建国方略图》背面有近万言的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撮要》。据介绍,最引人瞩目的是孙中山在“水力之发展”里提出了开发长江…  相似文献   

17.
<正> 近年来国家为了查清药材资源的蕴藏量状况,进行了全国性的全面普查。普查资料以文字和地图两种形式编辑成册。《中国药材地图集》以下简称《药材图集》就是药材普查资料的地图形式。《药材图集》是一本八开无图框的满数图集,共有84幅图,81个四开展开页。全图集共有四组图:序图组、专题综合图组、药材产量图组和省区药材分布图组。图幅前背页为统计图表,后背页为文字说明。  相似文献   

18.
《数字化测图》野外实习在《数字化测图》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就《数字化测图》野外实习基地建设中的实习基地的选址、实习基地的功能定位、实习基地的技术实现、实习基地的维护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在实习基地的建设中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大型综合实习基地,并且要发挥技术优势,多方面整合资料,力求最低成本,最大效率的建设和利用野外实习基地。  相似文献   

19.
<正> 乾隆内府舆图图名:乾隆内府舆图。版本: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镌制铜版,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故宫博物院重印。图幅尺寸:39.3×66.3cm,共103幅。《乾隆内府舆图》义称《乾隆十三排图》。它与康熙年间绘制的《皇舆全览图》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好地表达地理与地形的结合效果,竖版《世界地图》采取将2005年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2005年印制的1︰3 300万《系列世界地图(南半球版)》与竖版《世界地势图》相融合,根据线划图与地形图在世界地图相套合的基本特点,选择典型的地貌与其对应的地理单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线划图与地势图精确地融合在一起,不存在明显的形变误差,完美地展现了世界地理与世界地形的结合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