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使人神秘死亡的住宅,被称为“凶宅”。世上真有“凶宅”吗? 早在几年前,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的地质生物学家通过对美国、英国、比利时、印度、埃及等国家的20多座“凶宅”进行实地勘探,得出了这些结论: “凶宅”现象与电磁污染有关欧美科学家经过对“凶宅”长达数十年的科学考察发现:形成“凶宅”现  相似文献   

2.
珠峰!珠峰!     
杨浪  理池图 《地图》2014,(3):140-140
1865年,几个英国人从大约241公里外的印度平原测量珠穆朗玛峰,测定珠峰的高度为29002英尺(相当于8839.8米),从而“发现”了这座世界最高峰。  相似文献   

3.
新华社10日讯 中印边界问题资料中印边界共长约二千公里,全部未经划定。中印边界问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复杂问题,是英帝国主义侵略政策的产物。在英国统治印度时期,英国对中国西藏地方抱有侵略野心,极力制造西藏的“独立”或者半“独立”状态,以便把西藏置于英国的控制之下。与此同时,英国还以印度为基地,广泛地向中国的西藏地方甚至新疆地方进行领土扩张。英国并不断纂改地图,致使中国和英、印出版的地图对中印疆界画法的出入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4.
有新加坡人曾经说过:新加坡人去马来西亚的各个城市旅行是别有快乐的,因为在新加坡几近消失的“战前”(即“二战”之前)建筑和生活形态,依然存活在马来西亚很多城镇的生命当中. 大约槟城人听到这样的话,总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英国在马来半岛的事业开端,便是发轫于一南一北的新加坡与槟榔屿.掐着欧洲、中东、非洲、印度与东亚(主要是中国和日本)贸易的咽喉,独立后的新加坡,在几十年内成为了世界摩登之都,而槟榔屿上的槟城,则成为了世界遗产.“遗产”与“摩登”哪个更好?这个问题,有着复杂无穷尽的答案.  相似文献   

5.
期刊博览     
《中国测绘》2006,(1):87-87
数字地图带来地图学新观念《测绘科学》2005年第6期数字地图的诞生和发展带来了地图学领域内的诸多观念的更新和改变。首先,要求我们从“拥有数据”的想法变为“访问数据”的想法,即在网络时代不可能所有数据集中在一个中心,而是分布式的网络数据体系,因此应有把自己拥有的数据拿出来与人共享的现代观念。其次,要从“产品”的想法变为“服务”的观念,即要建立面向用户的观念,一切考虑为用户服务。第三,从考虑局部到考虑全球。即从全球观念出发,建立全球地理制图学。  相似文献   

6.
蔡天新 《地图》2014,(4):136-137
那是一个夏天,在游历了印度的新德里、阿格拉(以泰姬陵闻名)后,我经由两座人口稠密的城市坎普尔和勒克瑙,向恒河边的圣城瓦拉纳西进发.中午时分,火车到达了瓦拉纳西,这里是印度教徒最著名的朝圣地.印度共有七座圣城,比较有名的还有乌贾因和马杜赖,前者是古印度最重要的学术重镇,后者曾是达罗毗荼文化的中心.我在《牛津英汉词典》里发现,解释“pilgrim”(朝圣)一词用的例句就是“往贝拿勒斯朝圣”,“贝拿勒斯”即是瓦拉纳西的旧称.阿根廷诗人博尔赫斯年轻时曾以此城为标题作过诗,可惜他没有机会来到日本以外的亚洲国家.不过,在《贝拿勒斯》这首诗的开头,博尔赫斯想象了他心目中的东方城市:“猛烈的阳光/撕破了黯淡的心情/在庙宇、粪坑、牢狱和/庭院之间,攀上墙壁/在一条圣河中闪耀”.诗人的感觉基本上是准确的,但瓦拉纳西最具特色的ghat,全诗却没有提及或作任何暗示.那是一种上下河岸的石台阶,其主要功能并不是停靠船只的码头,而是供全城和来自印度各地的民众沐浴.  相似文献   

7.
《地图》2008,(4):13-13
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和加拿大著名的国际调查公司环球扫描(GLOBESCAN)近日公布了一项用于衡量和比较消费者个人行为与环境关系的“绿色调查”报告,结果表明,巴西人和印度人的生活方式最有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紧随其后名列第三,而最差的则是美国人。  相似文献   

8.
《中国测绘》2005,(5):171-171
据统计,截至2002年9月8日,在珠峰登山中遇难死亡人数为175人。其中,尼泊尔57人,印度21人,日本13人,英国13人。  相似文献   

9.
席会东 《地图》2014,(2):132-133
古地图不仅是地理状况的反映,也是地理观念和政治权力的表达.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地图常常被用来表达政治权力和国家观念,《低地雄狮地图》(Leo Belgicus)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文艺复兴时期的拉丁语“Belgica”(低地,复数形式为Belgicus)译自日耳曼语“Netherland”(尼德兰),低地地区包括今天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以及法国北部的部分地区,自1 6世纪初开始一直处于西班牙哈布斯堡王室的统治之下.1 568年,低地地区爆发了反抗西班牙的集权统治、争取独立的“八十年战争”(1568-1648年,又称“尼德兰革命”).在此背景下,欧洲地图学家根据低地国家的地理轮廓,参照低地国家各成员共有的雄狮徽章形象,将整个低地地区绘制成雄狮地图,生动展现了尼德兰革命与荷兰共和国建立的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国家遥感中心和日本遥感协会联合举办的第二次亚洲遥感会议于1981年10月29日至11月4日在北京科学会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日本、印度、泰国、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孟加拉、菲律宾、中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香港、美国,联合国粮农组织等14个国家、地区和组织的代表共164人(其中  相似文献   

11.
原老末 《地图》2014,(5):80-89
在印度富饶的西北大邦旁遮普内,有一个位于印巴边境的小城叫“阿姆利则”.在梵语中,阿姆利则意为“盛满花蜜的池塘”,这可不仅仅是一座简单的边塞城市,同时还是印度少数民族锡克族的根据地、大本营,城内有一座通体鎏金的巨大庙宇,那是锡克族的圣地——哈曼迪尔寺,也就是人们口口相传的“金庙”.  相似文献   

12.
迪戈加西亚(Diego Garcia)岛是印度洋中部查戈斯群岛的主岛.1 532年,葡萄牙人迪戈加西亚在他的印度之行中途经这里.这本来是无意之间的事情,但西方仍然把这笔“发现”的“功劳”算到他的头上,称这里为“迪戈加西亚岛”.迪戈加西亚其实属于“籍籍无名”之辈,没有多少事迹遗留人间.只因有这么一宗“发现”,居然在世界地图上“永存”了,就他个人而言,也算“三生有幸”.因而,我们在探索这座岛屿的命名原委时,只能简单交代一下,没有多少内容可挖掘,更难有什么“名人轶事”可作谈资.至于“发现”的细节,就越发无踪迹可寻.不过在偌大的印度洋里,来自欧洲人姓氏的地名寥若晨星,而这又是唯一以葡萄牙人姓氏命名的岛屿,也就“物以稀为贵”,格外地引人注意了.  相似文献   

13.
中国崛起是一个五千年文明与现代国家重叠的"文明型国家"的崛起。如果历史上的古埃及文明、古两河流域文明、古印度文明都能够延续至今,并实现现代国家的转型,那么它们今天也可能是  相似文献   

14.
国外土地征用公共利益原则的界定方式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如何界定“公共利益”,决定了不同国家的土地征用范围,这与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土地资源的禀赋及潜力、国体政体、法律制度等等有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界定“公共利益”的方式主要有两类。 一是列举式。在与土地征用有关的法律中详尽地列出在哪些“公共利益”的情况下方能发动征用权。最典型的是日本、韩国、我国台湾省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印度、波兰等等。实行这类方式的大体以大陆法系国家为主,但也并不绝对。  相似文献   

15.
目前,印度空间研究组织正在建造自己的太空卫星导航网——“地区导航卫星系统”,它将为印度提供不依靠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系统,独立的区域导航定位能力.  相似文献   

16.
印度测绘的历史是伴随印度文明本身发展的历史。从古印度地图,到现代空间技术的使用,古印度在地图生产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地图生产的艺术性和科学性上,古印度地图和具有对称性的古代建筑就是最好的证明。古印度和现代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都对测绘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767年,印度最高制图机构印度测量局(Survey of India(SOI))的建立是印度次大陆测绘领域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印度国域涵盖不同的地形,从喜玛拉雅雪峰到恒河平原,从印度东北部茂密的雨林到拉贾斯坦邦沙漠,绘制古印度地图这个挑战性的工作由印度测量局…  相似文献   

17.
朱炳贵 《地图》1997,(3):38-39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地图生产部门由国家投人经费进行地图生产,地图工作者“坐等上门”、“等米下锅”,不存在市场竞争的压力。如今,随着经济体制的转换,大部分地图生产队伍进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战场,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竟争,这对广大地图工作者来讲是压力,也是机遇。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我们要转变思想观念,遵守市场经济的规律,将市场营销的观念贯穿于地图生产中,运用市场营销的理论、方法和策略指导地图生产与营销,在市场竞争中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市场营销学作为研究企业市场营销活动及其策略的学问,研究的不仅仅…  相似文献   

18.
有档案材料为证:自1921年英国人首次发现“雪人”以来,前苏联曾是世界上惟一一个寻找雪人最积极的国家。连科学院和国家上层领导都曾给予高度重视。但是.几年的努力未见成效,未能获得具有说服力的科学证据,赫鲁晓夫还批评过科学家们不务正业,于是大张旗鼓的寻找活动在上个世纪60年代告一段落。不过仍有人对此矢志不渝。  相似文献   

19.
黑马 《中国测绘》2011,(1):26-31
天涯海角康沃尔 外国人估计来康沃尔旅游的不多,因为这里没有闻名世界的名胜古迹。但这里却是英国人蜂拥而至的度假胜地.皆因为这里有英国难得的亚热带气候和温暖的大西洋海水沙滩.还有所谓英国的“天涯海角”-Land’s End。这里是英国的西南角顶端,树有标志牌,引得人们纷纷在此留影。  相似文献   

20.
印度是个民族众多,语言复杂,文化灿烂,宗教复杂的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在近代历史上,又有遭受过葡萄牙、法国的入侵,沦为英国殖民地的苦难历史。这当中尤其是民族语言因素给印度一级行政区划的形成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