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辽北吉中晚中生代地层发育,植物化石丰富,并赋存重要煤层。笔者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本区晚中生代植物群的性质及组合序列特征。辽北吉中晚中生代植物群与Ruffordia-Onychiopsis植物群相一致。由于辽北吉中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本区可能成为华北、西北的陆相中生代地层与黑龙江东部海相或海陆交互相地层对比的纽带。辽北吉中晚中生代植物群具有明显的晚侏罗-早白垩世色彩。本区Ruffordia-Onychiopsis植物群可以划分为早、中、晚三期组合,早期组合大体相当于晚侏罗世;中期组合为早白垩世早期;晚期组合可能相当于早白垩世中晚期。根据植物化石组合特征,笔者将辽北吉中侏罗—白垩系界线暂置于火石岭组与沙河子纽之间。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延长油矿延223井晚古生代孢粉组合研究以及古植被的恢复,探讨了该区晚古生代孢粉植物化石组合的地层学和古气候意义。根据孢粉化石主要属种的时代分布及其在各样品中百分含量的规律性变化,自下而上建立了3个孢粉组合:Gulisporites cochlearius-Laevigatosporites minimus组合、Sinulatisporites-Florinites组合和Lueckeisporites permianus-Platysaccus radialis组合。根据对划分孢粉组合的特征分析,通过与邻区及华北地区晚古生代孢粉组合的对比,探讨了孢粉组合的时代意义。通过孢粉组合,推测了相应时期的古植被类型,并与前人在相同地质时期所建立的大植物化石带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各地质时期植被的兴起、发展、繁盛以及衰退绝灭的历史过程,研究区二叠纪植物群属于典型的华夏植物群,反映了一种温暖潮湿的热带雨林气候,二叠纪晚期随着松柏类植物所占比例的增加,气候有变干旱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山东聊城地区隐伏的晚古生代含煤地层发育,其中晚石炭—早二叠世太原组灰岩中富含类化石。由三灰、七灰、十灰共鉴定出化石11属45种,自上而下可建立1个类组合带(Pseudoschw agerina带),2个类组合亚带(Triticites paramontiparus亚带;Pseudofusulina firma-Rugosofusulina complicata亚带),该地区所产类组合与华北其他地区及国外相关组合具可比性,Pseudoschw agerina带的时代为早二叠世早期。  相似文献   

4.
山东聊城地区隐伏的晚古生代含煤地层发育,其中晚石炭-早二叠世太原组灰岩中富含鲢类化石。由三灰、七灰、十灰共鉴定出鲢化石11属45种,自上而下可建立1个鲢类组合带(Pseudoschwagerina带),2个鲢类组合亚带(Triticites paramontiparus亚带;Pseudofusulina firma—Rugosofusulina complicata亚带),该地区所产鲢类组合与华北其他地区及国外相关组合具可比性,Pseudoschwagerina带的时代为早二叠世早期。  相似文献   

5.
辽东、辽西石炭系(地台型)发育,化石丰富,是研究我国北方石炭系及矿产的理想地区。华北缺失下石炭统早已成“定论”,但笔者通过植物化石研究证实东北南部存在早石炭世地层无疑,并建立了Sub-lepidodendron-Achaeocalamites-Cardiopteridiumspetsbergense组合带。与此同时,作者又在辽东、辽西石炭系下部采到了丰富的孢粉化石共36属75种,并归结为Lycosporapusilla-Crassisporakosankei组合,时代为早石炭世晚期,即维宪-纳缪尔A期。从而孢粉、植物大化石互为佐证,进一步肯定辽东、辽西存在早石炭世地层,进而改写了华北地质史的内容,并对古构造、古地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孢粉层位还发现了丰富的叶肢介化石,这是我国石炭纪的第3处叶肢介产地,对叶肢介的起源、演化及利用多门类生物化石解决石炭系的内部界线划分积累了资料。  相似文献   

6.
西秦岭南秦岭白水江群不是单一的地层,而是由一套浅变质的碎屑岩、灰岩块体、基性和超基性岩块组成,由于缺乏古生物化石证据,多年来一直划分为早古生代志留系地层。因此,通过地层剖面的测制和微体化石采样和分析,在碎屑岩所夹的砂屑灰岩、硅质岩中,获得晚二叠纪放射虫化石和遗迹化石。结合在白水江群所夹的灰岩块体中发现的奥陶纪和泥盆纪化石,以及在火山岩块体中获得元古代的锆石U-Pb年龄,进而推断出白水江群为晚古生代最终形成的混杂岩。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近几年来柳州市1:5万区调工作中所获得石炭系较多的地层古生物新资料,对柳州市石炭系划分进行探讨。文中较详细论述了泥盆系与石炭系界线、下石炭统内部界线、上下石炭统界线和石炭系与二叠系界线划分的新证据和认识。指出位于柳州市东郊马鹿山剖面产出较丰富的(?)类、珊瑚、牙形刺化石,为当前广西碳酸盐台地相区发育良好的石炭—二叠系界线剖面之一。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甘肃省文县关家沟组剖面的系统采样,获得大量微古植物化石,鉴定出16个属28个种。依据中国南方及其他地区南华系、震旦系资料,将本区关家沟组的微古植物化石组合特征与峡东、川西北等地区的晚南华世南沱期的微古植物化石组合进行对比,确认关家沟组地层时代为晚南华世南沱期。这一结果对研究关家沟组地层对比、时代划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大连茶叶沟洞穴堆积物中含有脊椎动物化石6属、6种,时代为晚更新世。该脊椎动物群明显地反映了华北脊椎动物群和东北脊椎动物群的过渡性质,它对研究动物的迁徙、地层对比以及大连地区第四纪地层划分具有意义。人工打击过的骰骨和置问号的大连智人的发现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山东淄博地区晚石炭世和早二叠世植物化石经笔者鉴定,计有37属104种。本文对当前植物群的组成和性质进行了分析,论证了植物群显示的古气候条件。当前植物群可划分为三个植物组合,即晚石炭世斯氏鳞木—卵脉羊齿 Lepidodendron szeianum—Neuropteris ovata 组合、早二叠世早期中国瓣轮叶—尖头带羊齿 Lobatannularia sinensis—Taeniopteris mucronata 组合和早二叠世晚期三角织羊齿—椭圆斜羽叶 Emplectopteris triangularis—Plagiozamites oblongifolius 组合。  相似文献   

11.
秦巴地区的构造单元若按习惯以五条深断层带为界划分成四个褶皱带,就使早古生代构造特征显得模糊不清。但若以下部构造层的特征为依据,以靖口关—丹凤—商南断裂带为界,划分为南北两个构造单元,就显得十分明晰。在早古生代推覆构造的控制下,晚古生代使南部构造单元中形成山间槽,发育了泥盆系层控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2.
根据北秦岭地层新知,讨论它的地质演化史。元古亩到古生代,它是陆内裂陷环境,经加里东期特别是海西期的转折,至中、新生代结束了陆内造山阶段。迄今未在北秦岭找到洋壳存在的确凿证据,板块构造机制应用于北秦岭,必须解释己知的地质事实。  相似文献   

13.
文章综述了近年来桂西地区基础地质研究的重要进展。阐述了桂西晚古生代深水沉积的分布特征 ,简介了深水相地层序列并对桂西晚古生代的构造沉积背景作了新的解释。对长期以来认为是侵入岩的广泛分布于桂西晚古生代地层中之基性岩浆岩 ,认为应属火山岩 ;文章还对右江海盆晚生古代以来的地质发展史提出了与“右江再生地槽”理论完全不同的观点 ,并对桂西地区特殊的地质观象———“化石脉”的成因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天山博罗霍洛地区构造是以中—上元古界为主体组成的赛里木地块为核部,以古生界为两翼的复式背斜构造为骨架,以两翼的扇形逆冲断裂推覆构造十分发育为特征。总结其演化历史,可归纳为:早元古代古陆壳的形成;中—晚元古代稳定型大陆边缘的发育;早古生代大陆裂谷作用;晚古生代活动大陆边缘的形成与造山;中—新生代断块升降、滑脱推覆构造叠加、改造、而形成极其复杂的构造形态。  相似文献   

15.
辽东半岛南部早古生代地层发育,其中馒头组—冶里组的沉积过程,具有完整的陆源碎屑岩—碳酸盐岩堆积特点。从层序划分、沉积环境演化、古气候变迁等方面分析,馒头组—冶里组反映了一个完整的碳酸盐岩台地的发展过程,可划分出准备阶段(形成碎屑岩垫板)、生长—发育阶段(形成碳酸盐岩缓坡)及衰亡阶段(发育白云岩盖层)。  相似文献   

16.
秦昆接合部鄂拉山地区形成时限为拉丁期—卡尼期的地层,下部砂砾岩段具有较典型的磨拉石相沉积特点,是晚印支阶段西秦岭海域与东昆仑陆块对接造山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山西沁水盆地南缘晋城一带广泛出露寒武系一三叠系地层,其中奥陶系一石炭系地层主要为一套碳酸岩一陆相碎屑岩系沉积,反映了该地区从早古生代到晚古生代由海相向陆海交互相到河流相、湖泊相沉积的演化过程。笔者等对该地区奥陶系一石炭系地层做了初步的地球化学分析,认为该地层中具有生油岩条件,但有机质演化成熟度较高,对找油是不利的,而对找气是比较有利的,有可能成为有希望的新的天然气勘探区.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东北地区晚侏罗世煤盆地有内陆断陷山间(或山前)盆地和滨海山间断坳盆地两种。内陆盆地具同一演化过程;含煤地层中部深水湖泊相的上、下均含有煤层。滨海盆地另具同一发展过程;含煤性与盆地基底结构、海水进退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9.
依据全省 11个 1∶2 0万重力调查区实测的岩石密度数据 ,按《辽宁省区域地质志》划分的地层、侵入岩及混合岩进行系统整理、归纳 ,统计出全省密度参数 ,并划分出岩层主要密度界面 ,为重力资料解释提供了地球物理前提和依据。  相似文献   

20.
研究区属中天山褶皱断裂隆起带的一部分,北邻准噶尔阿拉套晚古生代岛弧,南毗伊犁地块。博罗霍洛褶断带的发展演化与天山造山带密切相关,它的雏型可追溯到晚元古代已展现出东西向隆起带,早古生代成为大陆裂谷,到晚古生代随着天山地槽的封闭开始褶皱隆起,中新生代以升降运动为主,造成强烈的构造复活并产生大量新断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