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宁省近48年来气候变化研究   总被引:53,自引:2,他引:51  
赵春雨  刘勤明  李晶 《气象》2000,26(5):32-35
利用 1 95 1~ 1 998年辽宁全省 2 5个气象站的月平均气温、降水量、平均最高、最低气温等资料 ,对辽宁省近 48年和近 1 0年的气候变化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使用鄂东地区5市24站1961-2008年逐日降水资料,采用合成法、线性趋势、滑动平均、Morlet小波分析以及M-K突变检验等方法,分析近48 a鄂东汛期暴雨日数的气候特征和年际、年代际变化规律及其周期变化.并对该地区近48 a不同时间段暴雨日数进行突变检验.结果表明:1)与20世纪90年代前30年相比,90年代后1...  相似文献   

3.
鄂尔多斯市近48年气候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鄂尔多斯市11个站点48年(1961--2007年)气温、降水、日照、蒸发量等气象资料统计分析,得出:鄂尔多斯地区近48年气温显著升高;降水逐年减少,但进入本世纪后有所增多。日照时数年代际变化不明显:蒸发量70年代后呈逐年减少趋势等气候特征。  相似文献   

4.
通过一元线性回归、滑动平均等方法,对锦屏县1961-2008年近48 a来的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及平均最低气温变化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近48 a来,锦屏县的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0.132℃/10 a),特别是90年代增温明显,且冬季变暖趋势大于夏季。年平均最高气温与年平均最低气温也呈上升趋势,但最高气温的增速(0.075℃/10 a)慢于最低气温的增速(0.204℃/10 a)。  相似文献   

5.
1961—2008年华南区域寒潮变化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华南三省(广东、广西、海南)192个台站1961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的逐日平均气温、日最低气温资料,分析了华南寒潮频次的气候特征及其变化;定义了一个表征华南寒潮强度的指数,由此分析了华南寒潮活动的强度变化。气候分析结果表明:华南在近48年中出现了221次寒潮过程,主要分布在10月至次年4月,以12月、1月、2月、3月为主,占88.7%;华南区域单站寒潮的年均发生频次和平均降温持续天数从内陆向沿海递减,平均最低气温从内陆到沿海逐渐增加,单站寒潮过程平均最大降温幅度在11.5~16.0℃。近48年来,华南寒潮活动在减少的趋势上还具有频数和强度上的月际、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发生特强寒潮和中等寒潮的比率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渐减少,而发生弱寒潮比率显著增加,但2008年出现了近48年华南最强的寒潮。  相似文献   

6.
1957~2004年盘锦芦苇湿地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57~2004年盘锦湿地常规气象资料,分析了盘锦湿地的日照、温度、降水和风速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日照时数的月变化呈双峰曲线,5月和9月表现为日照高峰,7月为日照低谷;近48 a盘锦湿地的年平均气温呈显著的上升趋势,冬季增温最明显,其次为春季,夏季增温最弱,年平均极端最低温度呈显著的上升趋势;近48 a的年平均风速呈显著的下降趋势,月平均风速变化趋势呈双峰曲线。  相似文献   

7.
田菊萍  黄艳  顾欣 《贵州气象》2010,34(4):11-14
利用黔东南州1961—2008年近48 a冰雹日数资料,采用统计、小波分析、线性倾向估计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黔东南冰雹是典型的春季冰雹区,春季冰雹日数占年冰雹日数的62.7%;20世纪80年代后存在6~8 a和24 a的周期变化;日变化十分明显,多出现在午后到傍晚;地理分布是西北区域和东南区域多,东北区域和西南区域少;近48 a黔东南冰雹呈减少趋势,主要表现在黔东南的西部区域。  相似文献   

8.
近48年柳州市侯温度及季节变化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利用柳州市1961~2008年的侯温度及年平均温度资料,采用张宝篋出的侯温度季节划分法,对柳州市近48a来的侯温度及季节变化进行了分析,用M-K法对年平均温度作了突变性分析检验.结果表明,近48a来柳州市的侯温度年平均温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在1996~1997年年平均气温存在一个突变区域,突变后与突变前的时段相比,各侯平均温度普遍偏高,随着年平均温度的升高,柳州市春秋季时间缩短,夏季时间延长,冬季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9.
利用辽宁48个站1961~1999年基本气象资料 ,计算了近 40a辽宁玉米生育期内平均气温和玉米光温生产潜力 ,并分区讨论了气候变化对玉米光温生产潜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2009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定位和业务预报精度评定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占瑞芬  汤杰  余晖 《气象》2010,36(10):114-121
依据《台风业务和服务规定》分析2009年热带气旋(TC)业务定位和业务预报精度,主要包括:6个方法的定位精度,12个综合预报方法、3个客观预报方法和6个数值预报方法的路径预报精度,以及4个方法的强度(近中心最大风速,下同)预报精度评定。结果表明:各方法的平均定位误差均小于21 km,平均17.1 km,较2008年有所改进。国内综合预报方法的24小时、48小时和72小时路径预报的平均距离误差分别为115.8 km、217.5 km和357.1 km,与2008年相比有所偏大;客观预报方法略优于综合预报方法,24小时和48小时预报的平均距离误差分别为113.0 km和211.4 km;4个官方综合预报方法比较发现,中央气象台对我国近海海域的TC路径预报具有明显优势。强度预报仍然以统计方法为主,2009年24小时和48小时近中心最大风速预报的平均误差分别为4.90 m·s~(-1)和7.43 m·s~(-1),相比近10年的平均水平,预报性能没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利用民丰县近48a霜冻气候资料,分析了初、终霜冻日及无霜期历史演变特征,提出了相应防御对策措施熏分析结果呈示:民丰县近48a来初霜期呈偏晚趋势,终霜期略偏早趋势,无霜期呈延长趋势。这种变化趋势与气候变暖理论相一致。  相似文献   

12.
琼中近48a雨量气候变化特征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线性倾向估计、Yamamoto等方法诊断分析琼中1960~2008近48a的雨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琼中的年、汛期雨量虽然有减少趋势,冬春降雨量虽然趋于上升,但趋势都不明显;琼中年雨量、汛期雨量没有出现过突变。  相似文献   

13.
利用辽宁48个站1961~1999年基本气象资料,计算了近40a辽宁玉米生育期内平均气温和玉米光温生产潜力,并分区讨论了气候变化对玉米光温生产潜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我县从1982年7月开始接收东京气象厅发送的部分形势、要素及物理量预报图(500mbH、24~S、48~S预报,地面 P、R24~S、48~S预报,850mb T、风、700 mb。ω24~s预报),北京气象中心发送的部分原始方程模式形势预报图(500mb48~s预报,700mb36~s预报,和国内降水24~s、48~s预报)。经过近一年的使用,我们感到效果较好。我们利用前汛期雨日频繁及大雨较多的机会,根据模式输出预报图提供的各种信息,分别建立了81、82年6月份和83年5月份的晴雨、大雨MOS预报方程。  相似文献   

15.
北京地区沙尘天气的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54~2001年北京地区(20个气象站)逐月沙尘资料,重点对北京地区沙尘天气的空间分布特征、沙尘日数的年际变化规律、沙尘日数的月变化进行分析;分析了近3年北京地区出现的沙尘天气特点及成因;对近48年的沙尘天气出现日数变化规律进行了小波分析,浮尘天气有12~14年超长周期和2~4年短周期,扬沙天气有8-12年超长周期。  相似文献   

16.
利用1961—2008年内蒙古中西部地区5—9月逐日最高气温资料和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北半球500hPa高度场(5×10网格距)资料。定义了3种不同强度的最高温度日。统计了近48年5—9月各月不同强度最高气温发生频率,进行时空特征分析。分析日最高气温日数高发期的夏季(6—8月)强日最高气温日数典型年北半球500hPa高度距平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近48年5—9月各月日最高气温日数高发期在夏季(6—8月);7月最多,9月最少;气候变暖使得日最高气温日数有明显增加;日最高气温日数典型偏多年和典型偏少年的北半球500hPa高度距平场在欧亚大陆出现明显相反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7.
齐齐哈尔市雷电灾害分析及防御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59~2006年齐齐哈尔市10个气象观测站雷电日资料,统计分析齐齐哈尔市区及各县近48a雷电日数空间分布及年变化、季节变化、月变化特征.并利用2005~2007年齐齐哈尔市雷电灾害统计资料与雷电日的时间分布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提出雷电灾害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一、概述寒潮强降温天气是我区冬半年主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通过对我区近三十年历史资料的普查分析,规定全区六站中,有一站或以上24小时日平均气温下降10℃(48小时下降12℃)以上,为一次区域性寒潮天气过程;24小时日平均气温下降8℃(48小时下降10℃)以上,为一次区域性强降温过程。由于地理分布,年际变化和季节的不同,各站出现的寒潮强降温天气的强度、频  相似文献   

19.
新龙站近48年气温、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龙县位于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面上,平均海拔3500m,研究新龙站的气候变化,对揭示青藏高原的气候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对新龙站1960~2007年气温和降水量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新龙站近48年平均气温略有上升的趋势,近10年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冬季气温有上升趋势,夏季气温变化基本平稳;年平均气温有显著的15年左右的周期变化。降水量变化略有增加的趋势,无显著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近年来强降水出现的频率增大。   相似文献   

20.
新龙县位于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面上,平均海拔3500m,研究新龙站的气候变化,对揭示青藏高原的气候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对新龙站1960~2007年气温和降水量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新龙站近48年平均气温略有上升的趋势,近10年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冬季气温有上升趋势,夏季气温变化基本平稳;年平均气温有显著的15年左右的周期变化。降水量变化略有增加的趋势,无显著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近年来强降水出现的频率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