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图片报道     
游健 《海洋世界》2006,(12):F0002-F0002,1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青岛”号导弹驱逐舰和“洪泽湖”号综合补给舰组成的舰艇编队。在北海舰队副司令王副山少将率领下.于2006年8月21日启程.横跨太平洋.对美国,加拿大和菲律宾三国四港进行了友好访问。图为“青岛”号导弹驱逐舰和“洪泽湖”号综合补给舰在太平洋的晚霞中航行。  相似文献   

2.
2001年11月16日上午9时30分,上海吴淞军港彩旗飘舞,军乐高奏。由高挂满旗的“深圳”号导弹驱逐舰载着“直九”型舰载直升机和“丰仓”号综合补给舰组成的海军舰艇编队圆满结束了对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四国”的首次友好访问返回祖国。  相似文献   

3.
《海洋世界》2009,(1):18-22
2008年12月26目,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舰艇编队开赴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这是新中国的舰队第一次渡海“远征”,也是自15世纪初郑和下西洋之后600年来中国海军的首次远洋作战行动。中国海军护航舰艇编队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武汉”号、“海口”号导弹驱逐舰和“微山湖”号综合补给舰组成。编队主要任务是:保护中国航经亚丁湾、索马里海域船舶、人员安全,  相似文献   

4.
动态·信息     
凯旋“大洋一号”船完成南海综合海试任务11月16日上午10时,我国“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完成第18航次大洋科学考察任务暨南海综合海试任务后胜利返回青岛,受到了热烈欢迎。“大洋一号”船此次任务分两个航段,历时189天,航行26000多海里。期间,于8月5日完成DY115-18航次大洋科考  相似文献   

5.
青岛海洋大学的“东方红2”号海洋综合调查船是一艘在我国海洋界乃至世界海洋界知名度颇高的海洋调查船。这艘船的建造和开发使用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和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这艘船的开发使用逐步走出困境,奔向繁荣的过程。“东方红2”号海洋综合调查船开发使用的实践给我们留下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希望通过对这艘船的开发使用的实践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促进我国海洋调查船管理使用的改革进一步深化。 1.投入巨资建造的“东方红2”号海洋综合调查船缘何一度大部分时间停泊码头,生存难以自保…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五月,大地鲜 花开遍、海洋惊涛拍岸。 15日上午10时,青岛军港 己是花的海洋,人的海 洋,欢声笑语的海洋,由 “青岛”号导弹驱逐舰和 ‘太仓”号综合补给舰组 成的中国海军舰艇编队, 在这个激动入心的时刻,  相似文献   

7.
陆基保障工作是依托“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以下简称“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开展的一项兼具日常公务办理和应急事件处置的综合事务性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包括:跟踪航次动向、保障海陆联通、协调船舶靠港、落实航次宣传以及为“蛟龙”号试验性应用工作领导小组和海上现场指挥部提供技术支撑等。文章回顾了“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陆基保障工作开展情况,分析了工作特点和存在问题,针对下一步多机构联合和多潜水器协同作业模式下的深远海科考航次特点,提出了陆基保障工作的数字化建设和保密机制建设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8.
1941年4月,希特勒军队侵占了巴尔干,控制了北非,开始加紧东侵苏联的准备。希特勒把侵苏的“巴巴罗沙计划”的执行日期定为6月22日。为了策应这一行动,将盟军注意力集中于大西洋,德国海军总司令雷德尔元帅决定派遣海军上将吕特晏斯率领超级战列舰“俾斯麦”号、重型巡洋舰“欧根亲王”号和“沙恩霍斯特”号、“格奈森诺”号组成舰队,分兵两路出击北大西洋,夹攻盟军海上运输线。“俾斯麦”号和“欧根亲王”号在北路;“沙恩霍斯特”号、“格奈森诺”号为南路。然而,机警的英军发现“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诺”号停泊在布勒斯特港,便不断派出飞机进行空袭,重创了这两艘袭击舰。南路舰队两舰不战  相似文献   

9.
马继瑞  林春发  李斌 《海洋学报》1985,7(2):131-142
本文主要根据“第一次全球大气试验”(FGGE)期间“向阳红09”和“实践”号海洋调查船两个航次观测的海面风、海流、温度和盐度资料,讨论调查海区(5°N—5°S,160°—175°E)表层流同风场的关系,分析温度、盐度水平分布特征及其与海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8月1日下午,国家海洋局在京组织召开今年第九号、第十号台风“苏拉”和“达维”风暴潮、海浪灾害防御工作部署会议。国家海洋局党组书记、局长刘赐贵出席会议,并对做好灾害防御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国家海洋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宏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11.
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的“露露”号调查船自1964年以来,一直是深潜器“阿尔文”号的母船,负责对“阿尔文”号的运送、吊放和回收,“露露”号是一艘64米长的双体船,排水量470吨。现在,“阿特兰蒂斯Ⅱ”号经过彻底检修、改装后,将取代“露露”号,成为“阿尔文”号深潜器的母船。改装期间,将在船上安装吊放和回收深港器用的起重设备,建造一个存放深潜器的舱室。“阿尔文”号深潜器重16330公斤,建于1964年,属美国海军所有,由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管理使用。1969年,“阿尔文”号在一次意外事故中,从“露露”号母船上滑落到新英格兰的外海,沉入1600米深的海底,三年后才被打捞上来,1973年进行了大检修。新“阿尔文”号的外壳采用高强度钛合金制造,她的潜水深度由原先的1800米增加到3700米°“阿尔文”号深潜器自建成后作了许多工作,最著  相似文献   

12.
2008年5月2日,一场罕见的热带风暴袭击了缅甸,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国际社会立即展开了大规模的人道主义救援行动,美国、法国等西方国家也企图派军队强行进入缅甸进行救灾,由此打开缅甸政府长期对西方关闭的外交之门。美国海军的“埃塞克斯”号两栖攻击舰战斗群、法国海军的“闪电”号两栖登陆舰编队在缅甸领海附近集结,扬言要派直升机群向缅甸灾区“强行”空投救灾物资,还要派遣海军陆战队深入缅甸的伊洛瓦底江三角洲重灾区抢救灾民等。  相似文献   

13.
日前,我国首艘自行研制的天然气水合物综合调查船“海洋六号”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造船厂建成下水。据悉,该船是具有综合导航系统、电力推进系统、动力定位系统等先进设备的远洋综合调查船,它的建造将填补国内空白。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调查船“金星”号战狂风、斗恶浪,历时38天,全面地提前完成了华主席、党中央批准的1978年东海大陆架及其邻近海域的综合调查任务。这是各级党组织正确领导、亲切关怀的结果。这次综合调查使我们第一次获得了东海127°E以东广阔海域的比较系统、完整的标本和资料。这些标本和资料不但促进了海洋科学基础理论的研究,而且,也为东海大陆架特征的研究提供了比较丰富的科学依据,同时,这次调查还为向深海、大洋进军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5.
科学钻探船“地球号”于2001年4月份开始建造,2005年夏季竣工。船体总长210 m,总吨位57 087 t,位于船中部的钻塔其顶部距海面有121 m,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科学钻探船。“地球号”不仅船体庞大,同时也综合了科学钻探定位和分析的集成技术,这包括可以在水深2 500 m(将来可达4 000  相似文献   

16.
我国第一艘半潜式海洋石油钻井船“勘探三”号,最近在上海造船厂整体安装成功,不久即将出海试航、试钻。“勘探三”号钻井船,总长度91米、宽71米、高100米,工作排水量两万吨以上。钻井船上面是一个足球场大小的钻井平台,下面为两个潜艇式形状的沉垫,中间用六根直径为9米、高24米的大立柱将平台和沉垫联成一体,从沉垫底部到平台甲板的高度相当于一座十二层大楼。 半潜式海洋石油钻井船“勘探三”号体积庞大、结构复杂、设备特殊、质量要求和技术难  相似文献   

17.
一、“海利”号案提出了我国是否有管辖权的问题 1984年5月11日,自天津驶往曼谷的巴拿马籍货船“海利(Sea Carrier)”号(船东为香港东方航务有限公司),在温州市南麂列岛东南25海里处(北纬27°、东经121°13′,为我国领海外部界限以外的海域)与山东省海运公司货船“金线泉”号在大雾中碰撞,“金线泉”号船首受损,“海利”号沉没。“海利”号载有自用燃料油176吨、柴油66吨、润滑油3640公升。在风向、海流和潮汐的作用下,溢出的油类逐渐扩散,污染了南麂渔场和南麂列岛养殖场所。此外,沉船还载有苯酚11.135吨,硫化钠51.34吨,氯化铵80.48吨和其他化学  相似文献   

18.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北极海冰快速融化,北极航道的全面开通成为可能。受航道内冰情与气象海洋等综合因素影响,航道航行存在较大风险。本文主要基于北极海冰密集度卫星遥感观测结果,综合风速、温度、能见度与水深等数据信息,利用权重和风险等级划分法建立了无破冰能力船只在北极航道航行风险评估体系,计算得到日平均航道航行风险度。通过与“雪龙”号科考船在西北航道航行线路与航道航行风险度比对,发现“雪龙”号科考船均沿低航行风险度航道航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北极航道航行风险评估体系计算日平均北极航道航行风险度是可行的,可为极地科考或航道选取提供准确的航行风险评估信息,对积极推进“冰上丝绸之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10月18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向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移交了“海洋六号”船舶适航证书。这标志着中国第一艘自主研制的可燃冰综合调查船正式入列,使得中国海洋地质调查装备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海洋六号”总造价近4亿元人民币,采用国际先进的电力推进系统、动力定位、全回转舵桨等技术及设备,配置了深海水下遥控探测系统、深海取样分析和高分辨率地震调查系统等多种高科技调查设备。  相似文献   

20.
法国国家海洋开发中心和DTCN于1984年联合研制成功了“SM97””号新型载人潜水器,1985年正式投入使用。由于该潜水器的下潜深度为6000米,能直接考察世界上97%的洋底,故命名为“SM97”号。它能以1节速度在海底潜航15公里,同时采集岩石、泥沙、热液矿床样品等,亦可进行水下摄影和录像。该潜水器是在法国著名的载人潜水器“西亚纳”号的基础上,总结了十多年的实践经验,经过改进设计的。“SM97”号潜水器从制造工艺和基本性能上都大大优于法国著名的载人潜水器“西亚纳”号,并将接替法国海军的“阿基米德”号潜水器的工作,成为法国深海调查,作业的主要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