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雷击风险评估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介绍了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风险评估的意义及评估方法,并对小浪底建管局微波站机房进行了雷电风险评估及防雷措施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安装SPD可提高设备的允许雷击次数;安装直击雷防护装置、电源线路屏蔽接地,可减少可能发生的雷击次数。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由于网络线多,电子设备的耐压水平低,雷击对信息系统的危害越来越大,防雷日益显得重要。雷电对信息系统的危害主要是雷击电磁脉冲(LEM P)造成的,包括沿线路传导的雷电过电压波、雷电流在接地线产生的高电位反击、雷击电磁场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LEM P  相似文献   

3.
陕南西部一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针对高速公路电子信息系统的特点,从防雷环境因数、雷电活动规律、雷击事故受损原因、系统设备的重要性及发生雷灾后果的严重程度等因素,结合考虑了高速公路电子信息系统防雷工程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提出了比较全面的高速公路的防雷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4.
对雷击风险评估在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工程和防雷检测中的作用和评估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季海 《广西气象》2006,27(A02):14-16
对雷击风险评估在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工程和防雷检测中的作用和评估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针对气象信息系统雷电防护存在的信息系统未采取任何防雷措施,信号线路屏蔽措施不合格,安装了电源保护器仍会遭受雷击,信号SPD安装后影响系统正常工作,未进行等电位连接等问题,从信息系统需要采取屏蔽措施、正确安装电涌保护器、做好设备的等电位连接和合理敷设信号线路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气象信息系统雷电防护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视频电子监控系统遭受雷击电磁脉冲侵入的主要途径和所存在的防雷安全隐患进行分析,结合建筑物和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和设计规范,提出了电子监控系统雷电防护设计方案及具体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8.
通过工程实例,采用“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雷击风险评估计算方法”计算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防雷装置拦截效率E,确定其电子信息系统的雷电防护等级,从而实现对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雷击风险评估,最大限度降低雷击风险,为防雷设计提供科学根据.  相似文献   

9.
潘竑  刘崛  谢俊英 《贵州气象》2012,36(Z1):51-53
该文综合考虑凯里市兴隆煤矿雷击环境特征、煤矿布局结构,雷击该煤矿的可能性和侵入途经,电源及信息系统的重要性等因素,对建筑物雷电防护等级划分、外部防雷措施和内部防雷措施等技术和方法进行了研究.针对该煤矿设计了一套综合防雷的方案,在采用已完善直击雷防护措施的前提下,着重考虑雷击电磁脉冲对建筑内部的信息系统的影响,提出采用屏蔽、共用接地系统、等电位连接、合理布线、加装浪涌保护器等综合技术.实施该方案可使该煤矿的雷击损害降到最低程度,为内部的信息系统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0.
某局业务楼机房综合防雷整改案例剖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天气气候资料和广东省雷电定位数据库系统的相关雷击数据资料对2009年8月10日某局位于山顶的业务楼综合机房的设备遭到雷击事件进行分析,找出了雷击事故的发生原因,提出了一套较全面的防雷整改方案,包括防直击雷措施、设备防雷电感应措施及防雷电波入侵措施。整改后,经过一年多的检验,该机房各项设备运行正常,再也没有因为雷击而...  相似文献   

11.
杨足明  汪旭东  张艳 《湖北气象》2009,28(2):186-191
利用金沙大气本底站2006年7月至2007年12月雷电观测资料及2006-2007年闪电定位资料、咸宁市1960-2004年的雷电观测资料.通过实地考查、气象资料论证和分析,对金沙站雷电特性、雷电活动规律和雷击风险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金沙大气本底站雷暴日数接近于咸宁市,雷电流强度最大幅值和雷击密度郜高于周边地区,建筑物、电气线路和活动人员处于易落雷区,发生直接雷击的风险较大.运用防雷的理论技术结合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提出了金沙站的防雷应从直击雷保护、电涌保护、地网设置、等电位措施、屏蔽措施、综合布线等方面综合考虑,要遵循有关规范并适当提高标准进行防护,建筑物应按二类防雷标准进行设计,站区内的建筑物、设备、线路及活动人员均应处于LPZOB区,电子信息系统防雷等级确定为A级,SPD设计不少于3级,第一级SPD的通流量50~80 kA(10/350μS波形)为宜.  相似文献   

12.
雷电对变电站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西陆川县东山110kv变电站雷击事故为例,从雷电的基本特性及雷电对变电站弱电设备的危害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采取合理、安全可靠的防雷措施能有效防止变电站雷击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根据汕头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系统信息接收处理中心的环境因素、信息系统设备的重要性和发生雷击事故的后果严重程度等因素,综合已经设计的防雷装置情况进行雷击风险综合评估,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以某电视台计算机机房为例,通过现场勘察,分析了计算机机房的特点、雷电侵入的途径以及产生的影响,着重阐述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综合防雷措施,具体的防雷措施有直击雷防护、电源和信号系统的防护、机房的等电位连接、屏蔽及接地,通过这些具体的防雷措施,有效地降低了计算机机房发生雷击事故的可能性,确保计算机机房内的各种设备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5.
根据智能大厦建筑体、内部设备和该地区年平均雷电日数,分别计算出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可接受的最大年平均雷击次数、防雷装置拦截效率,计算出该智能大厦的雷电防护等级,并以此为依据对电源、信号系统设置SPD保护和接地等电位连接,为智能办公大厦综合防雷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张少虎  阳宏声 《广西气象》2006,27(A02):97-97,94
随着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由于网络线多,电子设备的耐压水平低,雷击对信息系统的危害越来越大,防雷日益显得重要。雷电对信息系统的危害主要是雷击电磁脉冲(LEMP)造成的,包括沿线路传导的雷电过电压波、雷电流在接地线产生的高电位反击、雷击电磁场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LEMP的防护措施有拦截、分流、等电位连接、屏蔽、接地、合理布线等。在信号线路上安装浪涌保护器(SPD)是信息系统防LEMP的一个重要措施,它可以同时起到拦截、分流、等电位连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雷电是严重威胁电站安全的最大自然灾害,通过研究南阳回龙抽水蓄能电站雷电发生规律和发展过程,并对电站多次雷击进行分析,判定发电设备雷击的原因,经理论计算,提出发电设施综合防雷设计方案,以达到电站管理控制系统和设备安全防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武汉市计算机信息系统中主要雷击隐患及其消除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使用湖北省(武汉市)防雷中心在2003-2004年对武汉市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防雷检测所获得的相关技术资料,指出了其雷击安全隐患主要源于计算机信息系统无电源浪涌保护器、无信号浪涌保护器、设备无接地、无防静电接地、单级浪涌防护不力、机柜设备接地阻值超标和天线接地阻值超标,并结合有关防雷技术规范,从防雷检测角度上提出了消除其雷击安全隐患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该文综合考虑地税稽查征管征收中心所在地雷暴活动特点及其内部信息系统的重要性等因素,对建筑物雷电防护等级划分、外部防雷措施和内部防雷措施等技术和方法进行了研究.针对该中心大楼设计了一套综合防雷的方案,在采用完善的直击雷防护措施的前提下,着重考虑雷击电磁脉冲对建筑内部信息系统的影响,提出采用屏蔽、共用接地系统、等电位连接、合理布线、加装SPD等综合技术.实施该方案可使建筑物的雷击损害降到最低程度,为大楼内部的信息系统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0.
电子信息系统的雷电防护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电对电子信息系统的危害越来越严重.电子信息系统的雷电防护应该对防雷保护系统因雷电造成的损害进行风险评估,确定该系统的雷电防护级别,划分防雷保护区,将外部防雷措施和内部防雷措施协调统一,构建一套安全、合理、经济的电子设备雷电防护系统,将雷电能量限制到信息系统所容许的安全范围之内,确保电子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