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6 毫秒
1.
朱志成 《气象科技》2007,35(Z1):93-95
区域防雷是防雷领域的一个新课题,其与常规防雷最大区别在于所需保护的范围和对象存在差别.针对山地景区区域点多面广、人员高度分散和相对集中的特点,从前期勘察和风险评估、尊从躲、防、消结合,突出重点的区域防雷设计理念,采取安装避雷针、景区内重点防治、建设避雷站、接地等全面、合理的雷电防护措施,并从健全机构和规章制度、普及防雷知识、雷电预警预报、防雷装备管理和应急响应管理等方面做好景区防雷减灾工作,以最有效的措施将雷击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2.
作者通过几年避雷装置检测及安装工程的实践,提出了关于雷电现象及防雷装置方面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3.
通过统计广东省开平市1996—2018年发生雷电灾害情况,及实地走访调查开平市农村重点区域防雷设施安装情况,分析了开平市及其农村地区重点区域防雷现状和雷灾原因,提出了通过加强农村防雷知识宣传、推进农村重点区域防雷隐患整改和加快雷电监测预警网络建设等方面做好农村防雷减灾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安陆市气象局在进行建筑物常规避雷设施的安全检测时,发现很多企事业单位或住宅中的现代微电子设备,如微机、电视机等安装较多,其中大部分用户对这些设备未采取任何防雷措施,致使现代微电子设备被雷电击坏现象时有发生.为减轻或避免雷电灾害,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安陆市气象局科技人员开展了对微电子产品如微机等的防雷服务尝试,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古建筑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雷电灾害是威胁古建筑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首先较完整地介绍了古建筑雷电灾害的总体研究进展,分别综述了古建筑构件的雷击破坏特征和机理,以及古建筑雷击起火灾害成因、方式和影响因素等方面研究现状,建议在雷击模拟试验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分析方法研究雷击破坏基础性问题。分析了古建筑绝缘避雷与采用防雷装置接闪泄流两种方法,认为后者科学合理。通过归纳古建筑雷电防护技术研究进展、古建筑防雷新技术方法和装置,分析了古建筑防雷技术标准现状。最后,提出古建筑防雷有待深入研究的方向,包括开展古建筑雷击破坏机理、实用的防雷新技术、古建筑雷击选择性、雷击精细化监测预警等,特别是加强古建筑防雷新技术研究,尽量减小对古建筑原貌的影响,做好古建筑的防雷保护是非常关键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一般建筑防雷设施的技术环节包括以下八个方面,即接地体、引下线、避雷网格、避雷带、避雷针、均压环、等电位、避雷器。每个环节在实际应用时都有一定的规则或规律才能比较好的完成雷电防护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雷电活动与防雷工作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阳生 《干旱气象》2000,18(3):42-44
根据 1 993~ 1 998年取得的避雷检测、安装工程资料 ,通过统计分析 ,对兰州近 6年防雷工作现状、进展、存在问题及前景等方面做了比较全面、系统地总结分析。并对甘肃省各地区雷暴活动情况、雷电灾害实例及其原因等方面进行了整理、归纳和分析 ,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对指导今全省防雷工作有一定参考价值。1 统计事实要做好当地防雷减灾工作 ,首先要了解当地雷暴活动情况 ,如雷区划分标准、雷击灾害情况、雷暴活动规律等。1 .1 多雷区与少雷区划分标准年平均雷暴日数 :≤ 1 5日为少雷区>40日为多雷区≥ 90日为特殊强雷区1 .2 甘肃省…  相似文献   

8.
李红梅  时瑞琳 《山西气象》2006,(1):19-19,26
移动通信的迅猛发展,普及全国每一个角落,移动通信基站在任何状况下保证正常工作状态是移动通信的关键,本文介绍了基站完整的防雷系统,供大家参考。1完整的防雷系统传统上,人们为保护建筑物免遭受雷击安装避雷针或避雷带将雷电引入地,在使用电气设备时为保障生命安全安装接地装  相似文献   

9.
根据衡水市1972—2013年雷暴日资料、2009—2020年闪电定位数据及衡水湖湿地景区实地勘查资料,选取评估区域面积、评估景区级别、地形地貌和区域防雷安全管理等18个评估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估指标的权重比,建立湿地景区雷电灾害区域风险评估模型,对衡水湖景区开展雷电灾害区域风险评估研究。结果表明:除闾里古镇区域风险等级为中等外,其他4个区域风险等级均为较高风险;影响其风险值的主要指标为土壤电阻率、地形地貌、相对高度、人员密度、材料结构、区域雷电防护水平和区域防雷安全管理;找出了衡水湖景区的雷灾易发区、隐患点和防雷措施薄弱环节,有助于更加科学地防雷减灾。  相似文献   

10.
法国防雷工作现状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法国雷电监测预警系统AMEO 340和防雷业务管理工作,并借鉴其经验,从做好雷电灾害调查与评估和雷电灾害区划,规划建设雷电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和预报平台,实现全省雷电业务集约化发展,开展雷电科学技术研究,建立雷电灾害应急处置机制等方面,探讨如何做好防雷业务工作.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法国雷电监测预警系统AMEO 340和防雷业务管理工作,并借鉴其经验,从做好雷电灾害调查与评估和雷电灾害区划,规划建设雷电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和预报平台,实现全省雷电业务集约化发展,开展雷电科学技术研究,建立雷电灾害应急处置机制等方面,探讨如何做好防雷业务工作。  相似文献   

12.
针对气象信息系统雷电防护存在的信息系统未采取任何防雷措施,信号线路屏蔽措施不合格,安装了电源保护器仍会遭受雷击,信号SPD安装后影响系统正常工作,未进行等电位连接等问题,从信息系统需要采取屏蔽措施、正确安装电涌保护器、做好设备的等电位连接和合理敷设信号线路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气象信息系统雷电防护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3.
马英 《湖北气象》2001,(2):35-36
根据《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办法》中的有关规定 ,安装在各种建 (构 )筑物和设施上的避雷装置必须接受一年一度的安全性能检测。此项工作对科学地开展防雷减灾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其不仅是雷电灾害防御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职责 ,而且是拓宽防雷市场的一种主要手段。对避雷装置进行检测其技术要求较高 ,其检测数据看似简单 ,却是判断某一工程整个防雷系统能否有效防止雷击的科学依据。如何搞好防雷检测工作 ,并向用户提供具有科学性、准确性和权威性的数据 ,关键在于其现场检测操作要规范。笔者从事防雷检测工作多年 ,在实践中 ,摸…  相似文献   

14.
叶卫华 《浙江气象》2011,32(2):43-45,F0003
随着遂昌县旅游事业的不断发展,旅游景区防雷安全问题日益受到重视。根据遂昌县南尖岩旅游景区中南尖岩山庄存在的防雷安全隐患,对地处高海拔、峡谷上口、强气流、雷电活动频繁区域的建筑物,依据雷击机理,摸清雷云和雷击走向的探析;提出用避雷针进行拦截接闪雷电,是减小雷击强度,减少建筑物遭受雷击风险,减少人身伤亡事故的有效方法;同时辅以屏蔽、等电位及安装电涌保护器(SPD)等内部防护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过电压,以保护弱电设备和室内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15.
探讨农村雷电灾害的成因及防雷减灾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总结了农村雷电灾害事故发生的现状;分析阐述了农民防雷科学知识贫乏、观念淡薄,防雷设施滞后,防雷管理不到位及雷电预警信息发布不畅等因素是导致农村雷电灾害事故频发的根本原因;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做好农村防雷减灾工作的四点对策是加强防雷知识宣传,创新管理模式,加快雷电预警信息发布和强化责任落实,对加强农村防雷减灾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雷电对黑火药制造公司的危害一般有三个途径:直击雷、感应雷、雷电波侵入。针对其特点所涉及的防直击雷方案主要是采用避雷带、引下线、接地体等组成防直击雷系统。防雷电感应措施:建筑物内的设备较大金属物和突出屋面金属物都接到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上,实现等电位连接。防止雷电波侵入措施:低压线路全线采用电缆直接埋地敷设。  相似文献   

17.
通过江门市农村地区近来年发生的典型雷击伤亡事故,分析江门市农村地区防雷减灾的现状,提出从防雷科普宣传、雷电知识普及教育、防雷措施以及雷电监测预警预报等方面做好农村防雷减灾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我县防雷减灾工作已进行 4年多了,我觉得我们需要不断地完善和充实防雷理论,向群众大力宣传防雷知识,搞好防雷设计、检测及设施改造工作。  我们知道雷电危害分两类:一类是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上,雷电的高压、大电流产生的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效应使建筑燃烧、爆炸、倒塌、崩毁。第二类危害是雷电二次危害,即雷电电流产生的电磁感应、静电感应和雷电波等。现代防雷技术措施有:躲、均压或搭连、传导或拦截、分流、接地、屏蔽。其中接地是分流和排泄直接雷击和雷电电磁干扰能量的最有效手段之一。目前避雷检测把测量接地体电阻放在…  相似文献   

19.
老君山中灵索道,不但架空线路长,而且位于雷暴多发区。其控制系统多为弱电设备,一旦索道的防雷措施不到位,人员和索道设备很容易遭受雷击。依据当地景区索道的雷灾历史、景区的地形特征、小气候特征、雷暴的气候学特征和2009-2011年的闪光电定位资料,通过对雷电可能对栾川老君山景区索道造成的危害、雷电侵入途径以及致灾原因的分析,提出了根据景区地理、环境、气象和雷电活动特点,将外部的直击雷防护与内部的防雷电过电压、等电位、屏蔽以及完善的接地防护技术措施协调统一、进行综合防护的解决方案。该方案在栾川老君山风景区中灵索道防雷工程实施后,防雷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老君山中灵索道,不但架空线路长,而且位于雷暴多发区。其控制系统多为弱电设备,一旦索道的防雷措施不到位,人员和索道设备很容易遭受雷击。依据当地景区索道的雷灾历史、景区的地形特征、小气候特征、雷暴的气候学特征和2009-2011年的闪电定位资料,通过对雷电可能对栾川老君山景区索道造成的危害、雷电侵入途径以及致灾原因的分析,提出了根据景区地理、环境、气象和雷电活动特点,将外部的直击雷防护与内部的防雷电过电压、等电位、屏蔽以及完善的接地防护技术措施协调统一、进行综合防护的解决方案。该方案在栾川老君山风景区中灵索道防雷工程中实施后,防雷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