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Windows Sockets实现天文终端的远程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天文观测发展的现状,作者试验了用WindowsSockets实现网络远程控制天文终端的方法,并给出了这个方法Windows9x上的VC++实现。  相似文献   

2.
天文观测科学实践中心是一个以天文观测为核心的网络实践体验中心,以网站的形式向公众提供服务。网站建设使用HTML、CSS、JavaScript和JSP/JaveBean等技术;基于B/S结构实现望远镜远程控制;采用Windows Media技术实现视频发布。建成的网站为用户提供了全新的天文观测实践体验机会,达到了传播天文知识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一种用于天文观测图象数据无信息丢失的现场实时数据压缩方法。在对原始图象数据可压缩性统计分析之后,介绍了一种适合天文观测数据现场实时数据压缩的方法"基础比特+溢出比特"编码方法。讨论了为提高压缩比而采取的各种措施。以DENIS项目中现场观测原始数据压缩为例,说明了信息保存型实时数据压缩的实现过程,最后给出了该方法的实验结果,实验表明,本文介绍的数据压缩方法在无任何信息丢失的情况下,可获得接近理论值的数据压缩比。  相似文献   

4.
针对FAST的天文观测要求,对其天文观测软件进行了设计与开发。首先介绍了FAST天文观测的原理,对天文观测软件进行了需求分析。而后提出了馈源天文运动轨迹规划算法,并进行了仿真。针对其轨迹要求给出了控制方法,对天文观测控制软件进行了设计与实现。最后通过现场实地实验,验证了本文所提的算法与软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多功能天文经纬仪是云南天文台新研制的一种基于通用CCD观测的天体测量望远镜。介绍了多功能天文经纬仪的图像处理系统,从系统的整体框架和主要功能算法两个方面说明了整个图像处理系统的实现流程和工作方法。介绍了星像搜索算法、定心算法和VC++程序设计的流程图。给出了图像处理软件的界面,以及恒星像、人造星像和轴准直星像3种星像的定心结果,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栗志  周卫红 《天文学进展》1996,14(3):259-261
概述了数字图像压缩技术在天文领域应用的必要性。针对天文观测的特点和研究的需要,经过研究,分析和比较,提出了天文图像压缩的可行方案。通过应用计算机编程及压缩实验给出相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上海天文台年刊的百年折射了中国社会的沧桑变化,反映了上海天文事业的发展里程。为了帮助读者了解有关历史情况,本刊特作为文献资料发表已故老一辈著名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奠基人李珩先生在1951年9月撰写的《余山天文台过去的历史和未来的展望》一稿,希望能以此使读者了解此前上海天文事业的状况,从而理解当时天文年刊在天文科研事业中发挥的作用,也以此缅怀李珩先生对天文年刊的指导和关心。[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目前基本上所有天文仪器都是数字化的,几乎所有天文设备与计算机都有接口问题。我们在多套系统中采用计算机打印口来控制天文终端,认为这样做有不少好处。本文介绍了利用打印机接口天文仪器控制的技术,并给出两个例子。  相似文献   

9.
随着天文观测数据的爆炸式增长以及数据网格技术等新兴IT技术的日趋成熟,虚拟天文台应运而生。虚拟天文台成为基于数据网格技术的解决复杂海量天文数据的访问和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我们对现有中国虚拟天文台体系结构底层进行设计与实现,并完成了其核心部分一天文数据结点。天文数据结点可发布和管理异构的数据资源,为用户提供统一的数据访问接口,进而为天文学家实现对各种天文数据的无缝透明访问和处理提供了方便。本文重点介绍了我们设计的天文数据结点的体系结构,以及结点各部分的功能,并讨论了其关键技术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中国虚拟天文台数据访问服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大批天文观测项目的实施,天文数据正在呈现爆炸式的增长,天文学正进入一个数据富庶的时代。虚拟天文台项目的首要目标就是要解决这些高度分散、复杂、海量的天文数据的统一访问和管理,实现全球天文数据资源的融合,使天文学家能够高效快捷的获取所需的天文数据。中国虚拟天文台项目基于目前的网格技术,设计和实现网格环境下天文数据的查询访问服务,并为客户应用提供统一的访问接口。本文重点介绍了我们采用GlobusToolkit网格开发工具包,按照国际虚拟天文台联盟最新制订的天文数据标准,完成对天文星表数据资源的网格服务封装,实现天文星表锥形查询(Cone Search)和星表查询网格两个数据服务的工作,并介绍了如何使用天文数据服务搭建其他网格服务。  相似文献   

11.
中国虚拟天文台可视化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天文台将使天文资料和相关资源的获取更加方便,阐述了可视化对虚拟天文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着重说明了coneSearch界面可视化的内容以及实现方法和开发工具。  相似文献   

12.
王安国 《天文学进展》2001,19(2):326-330
综述近30年来我国内外天文导航技术及其相关理论和方法的进展,介绍世界各军事大国对天文导航的认识,并就天文导航在导航战背景下的显著优势进行论述。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天文导航设备的历史和现状;(2)天文导航理论的新成果;(3)各军事大国对天文导航的态势;(4)天文导航的优势性;(5)天文导航自动化的主要关键技术,(6)天文导航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数字图象压缩的方法,分类和原理以及该技术在天文领域应用的必要性。针对天文观测的特点和需要。经过分析比较,提出了天文图象压缩的可行性方案。通过应用计算机编程压缩实验得到相应结果。  相似文献   

14.
项英  张秀忠 《天文学进展》2004,22(2):95-103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信号处理芯片的速度越来越快,这为高速数字滤波的实时实现提供了可能。简要阐述了数字滤波的原理,并对两种数字滤波的实现方法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数字滤波较模拟滤波的优势;介绍了数字滤波在射电天文测量中的各种应用。  相似文献   

15.
天文学是一门观测学科, 其发展受观测技术及仪器进步所推动, 而天文科学发展同样不断对观测仪器提出新的要求. 天文学发展至今, 对观测仪器的要求逐渐走向极致和极端, 这在实现成本及难度两方面均带来极大挑战. 为应对上述挑战, 基于新原理、新技术的下一代天文光学技术及观测仪器已成为天文学发展的内在需要. 近年来, 集成光子学的发展为天文光学技术带来了新的变革性机遇, 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新兴交叉学科天文光子学(Astrophotonics)可为天文观测提供低成本、高度集成化(芯片化)的新一代高性能光学终端仪器, 这类仪器将在空间天文观测、大规模光谱巡天、高分辨高精度光谱成像等应用中起到关键作用. 主要从仪器/器件功能出发介绍天文光子学主要研究内容及现状, 并简要讨论其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最后对其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6.
随着天文技术的不断发展,远程观测和自主观测逐渐成为天文观测的主流趋势,自动调焦技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电动调焦器是天文望远镜不可或缺的附属设备,是实现自动调焦的关键设备。为实现云南天文台丽江观测站10英寸米德望远镜的自动调焦,自行研发了一套天文电动调焦器,设计相关控制电路,制定串口通信协议,并编写了一套开源天文公共对象模型(Astronomy Common Object Model,ASCOM)驱动程序SS Focuser,详细介绍了该电动调焦器的结构原理和实现方法,实测结果表明,电动调焦器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完全满足设计要求,为天文电动调焦器设计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主流的天文数据发布主要使用基于Web页面和基于REST风格的Web服务两种发布技术,但存在诸多不足,特别是不利于自动化工具实现机器识别并调用。WebService技术作为一种日趋成熟的分布式计算模型,拥有跨平台与松耦合等很多优势,通过Web服务实现天文数据发布可以提高天文研究工作的灵活性和自动化程度。对Web服务在虚拟天文台中的应用情况及目前主要的天文数据发布技术进行了系统的调研,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实现符合IVOA规范且面向Web服务的天文数据发布服务进行了分析,针对一个天文数据发布实例,设计并实现了同时支持SOAP风格和REST风格的锥型检索服务,测试结果表明服务设计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8.
高精度天文测量与天文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述精密天文测量和天文动力学的关系、发展和展望。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大气湍流理论始于大约30年前。湍流理论的发展使得天文学家对大气湍流对天文观测的影响有了很好的认识,尤其是它为天文台选址和天文高分辨率技术提供了基础。近年来新的天文观测对已传统的大气湍流理论提出了挑战,并可能给地面天文观测带来一场革命。在回顾了大气湍流理论的发展历史后对传统大气湍流理论的基本特性及其应用作了系统的综述,并介绍了新的天文观测事实以及为此而提出的新的大气湍流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20.
《天文爱好者》2009,(11):14-15
近十年来,我国业余天文界在彗星发现上,一改过去沉寂,默默无闻的现象,有了质的跨越。这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开放,经济的繁荣;国家专业天文机构,国家和各地有关部门,比如中国天文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特别是2002年以后,对天文普及,业余天文发现的重视、推动和支持;以及各地天文爱好者的积极交流(包括与境外,两岸三地)和全身心的投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