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狄家坡滑坡为一大型深层古滑坡,为非标准圆弧型,表部和局部稳定性欠佳,该滑坡治理采取以排水为主,支挡为辅,前缘反压,后缘减载的综合方案。  相似文献   

2.
成都第二绕城高速K51+400~700段以开挖路堑方式通过,在2013年06~07月间的多次连续强降雨后,路堑边坡发生沿基岩滑动的推移式滑坡变形。通过现场调查及地质分析,确定了降雨、前缘减载作用为本次滑动的重要因素,并提出了坡体后缘减载、前缘抗滑桩及挡土墙支挡、地表截排水的综合治理措施,为今后线路工程路堑边坡滑坡治理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高原斜坡软土地区抗滑支挡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原斜坡软土是在特定的地质条件和特定的气候环境下形成的具有成分复杂性、隐蔽性、膨胀性、蠕滑性等特殊性质的软土。对建筑其上的路基工程具有明显的危害性。通过内昆铁路老锅厂-李子沟区间高原斜坡软土地区抗滑支挡施工的实践,总结分析了高原斜坡软土对路基工程的危害,研究了适合高原斜坡软土路基抗滑支挡的技术措施,从实践过程中总结提出了治软、削坡减载、降水、加强支挡的关键技术,确保了本区路段基工程的安全稳定施工。其工程案例和研究成果对类似工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项目地处长江一级斜坡,属于易滑地层,附近曾发生过滑坡、变形体不良地质现象,按建筑方案切坡以后分台地形成3级较高的人工边坡,高层建筑位于各阶边坡平台,距离坡顶较近,建筑修建后在地震、风荷载、竖向荷载作用下会有部分水平力通过斜坡岩土体传递到支挡结构,造成作用在支挡结构上的剩余下滑力增大。通过理论公式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斜坡整体稳定性及人工边坡局部稳定性进行了验算,肯定了支挡方案的合理性,分析了建筑水平荷载对边坡支挡结构内力的影响趋势,提出支挡结构设计应适当考虑建筑传递水平力的不利影响,建议采取加强建筑边桩、地梁刚度和桩顶增设抗拉锚杆等措施增强建筑自身抵抗部分水平力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某赤泥堆坝近几年出现严重裂缝与渗水、泄泥现象,坝体边坡基本处于临界稳定状态。在不利因素触发下,可能出现大面积滑坡。在充分研究堆场地质条件和堆坝的土层结构、裂缝现状与成因、变形过程与破坏趋势、稳定性等主要影响因素基础上,通过数值试验与模拟分析,提出了排水-改良滑带土-削坡减载-反压坡脚-加筋支挡-挂网喷射护坡的综合加固方案。通过加固施工过程仿真分析,验证了这种综合加固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某长江大桥引道K11+580~K11+725段原设计为填方,在填筑的过程中,填筑路堤及斜坡面出现不规则的裂缝,经现场勘察确定该段填方路堤筑于古滑坡上,填方加载作用引起古滑坡局部复活;结合支挡、减载、排水等处治措施,制定了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普通抗滑桩、桥梁三个方案,从经济、合理的角度考虑,采用锚索抗滑桩方案。  相似文献   

7.
万县市豆芽棚滑坡的特征及治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豆芽棚滑坡系太白岩崩滑体部分复活的产物。根据其基本特征,豆芽棚滑坡综合治理采取减载、排水、加固及支挡等综合措施分级治理,两层滑体一并治理。治理工程竣工后,经多次大雨、暴雨考验,系统监测资料表明:变形体得到控制,工程治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永泰旗山滑坡是福建省少见的深层中型岩质滑坡之一,2010年"5.18"强降雨诱发,滑坡中后缘拉张裂缝发育,前缘出现剥落、掉块、鼓胀、小滑坡,出现较明显的滑动征兆,采取应急卸方减载11×10~4 m~3,对滑坡稳定性起了重要作用。为彻底消除滑坡隐患,对滑坡进行了详细勘察、监测以及施工图设计。文章基于旗山滑坡变形活动特征,采用抗滑桩联合预应力锚索支挡+削坡减载联合坡面防护+微型桩局部加固+截排水(地表及地下)综合治理方案,为福建省相关类型滑坡防治提供参考案例。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祥(云)-临(沧)公路红土坡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变形严重,洞内数次冒顶、产生地面陷落,并诱发滑坡,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并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文章根据现场勘查及变形监控量测资料,详细论述了隧道变形特点,从地层岩性、构造、地应力条件、地下水作用、施工工艺、滑坡影响等方面综合分析了隧道变形原因。红土坡隧道变形是软弱的地层岩性、地应力条件改变、地下水作用、施工工艺以及滑坡偏压等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且隧道变形诱发滑坡,滑坡又促使隧道进一步变形。基于此,文章提出了首先对滑坡进行支挡,再对隧道围岩进行加固的整治思路,并提出具体工程方案。整治工程实施后,红土坡隧道变形已得到完全控制,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浙东某山区危石的危害、规模、分布特征和稳定状况,提出了支撑加固方案,经过比选优化,根据施工反馈信息的调整,最终采用人工挖孔桩支挡柱加固方案,施工后效果良好。本文详细介绍了治理的设计思路与施工过程。  相似文献   

11.
对三峡归州老城滑坡的区域地质环境、工程地质特征作了介绍,分析了影响滑坡的各种因素,并对该滑坡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和评价,当库水位上升到156 m以上,该滑坡处于欠稳定状态。在此基础上针对该滑坡设计了两套治理方案,支挡方案1:抗滑桩(一排) 截排水沟,支挡方案2:抗滑桩(两排) 截排水沟,并从这两套方案的工程投资、施工条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治理后的工程可靠性等方面综合比较,最终确定方案1为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2.
以缓倾红层软岩地区某新建高速公路路堑开挖滑坡为例,通过对该滑坡形成过程、致灾因素及变形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前缘开挖临空条件、大气降雨是滑坡产生的主要因素,高边坡开挖形成临空面,降雨使岩体处于饱水状态,在裂缝扩张力及静水压力作用下,形成垂直裂隙并向岩体深部发展,剪断岩层局部层面结构面,最后贯通形成滑面滑动致灾。滑坡前缘反压堆载、后缘裂缝遮盖防雨,坡面截排水、位移监控等应急措施止滑效果较好,推荐采用支挡工程+清方方案处治滑坡。建议缓倾红层软岩边坡加固设计贯彻分级支挡思路,以提高边坡稳定性及施工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张家铭  林峰  路为  刘俊  李宗长 《岩土力学》2006,27(Z2):413-416
通过对朝阳坡滑坡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调查,在室内外试验及破坏形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该滑坡滑动的成因。分析表明,特定的地形、地质条件是滑坡产生的主要原因。在对该滑坡现有稳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滑坡进行整坡、削坡减载、分级支挡、局部反压、排水等综合治理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4.
徐碧学校滑坡处于沉积碎屑岩与侵入岩接触带上,属中层中型土质滑坡,由工程开挖形成高陡临空面、持续降雨诱发,表现出较明显的牵引式滑坡特征。为消除滑坡隐患,对滑坡进行了勘察、设计及工程治理。滑坡工程治理设计主要依据滑坡特征及破坏模式,结合在建徐碧学校规划设计,滑坡前缘采取抗滑桩支挡措施,中后部采取削方减载形成宽平台,后缘采取放坡+坡面防护+排水综合治理方案,滑坡治理工程取得了较好效果,为福建省相关类型滑坡防治提供参考案例。  相似文献   

15.
岩土锚固技术是岩土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着重介绍了锚固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主要涉及隧道与地下工程、坝基工程、边坡工程、深基坑支挡工程、结构抗浮抗倾、以及载简试验等。  相似文献   

16.
基坑开挖对下卧运营地铁既有箱体影响的实测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刚  刘庆晨  邓旭  张立明 《岩土力学》2012,33(4):1109-1116
天津西站交通枢纽西青道下沉隧道工程上跨于已运营天津地铁1号线区间既有箱体,其上跨段隧道底板距既有箱体顶板仅0.3 m,需对其可能引起的既有隧道变形进行严格控制。设计中对运营线路有针对性地提出地基加固、分段开挖、及时堆载回压等施工方案及措施。通过对西青道下沉隧道下邻近既有地铁隧道的抗浮桩、三轴水泥搅拌桩施工和基坑开挖阶段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了不同施工阶段的地铁箱体及轨道变形规律及特点。实测结果表明,在邻近既有地铁隧道处施工钻孔灌注桩可引起既有隧道下沉,基坑开挖可引起既有隧道上浮。分块开挖、分段压载并结合信息化施工可有效控制因开挖卸荷引起的既有隧道竖向位移及隧道箱体之间的差异变形。  相似文献   

17.
为避免地下水对支挡结构的不利影响,需设置反滤层排除支挡工程背后岩土体的渗水。目前支挡工程多采用混凝土浇筑施工,受墙后空间狭小影响,常规的砂砾石反滤层不易压实,影响支挡工程受力和使用功能。文章结合反滤层的隔离挡土、过滤、排水等基本作用原理,研制开发了一种由隔水层、排水层、透水层相结合形成的具有墙背模板功能的PFF整体式复合反滤层,以适应混凝土支挡结构浇筑施工工法。试验工点排水试验表明,该新型反滤层排出水数量和效率均优于传统的砂砾石反滤层,可在支挡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滑坡段隧道加固技术主要包括滑坡治理和隧道衬砌结构加固,且滑坡治理措施中以抗滑桩应用最为广泛。本文以襄渝线某隧道工程为依托,一方面利用FLAC3D计算分析下托式抗滑桩支档结构的加固效果;另一方面通过有无支挡结构隧道开挖工况监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下托式抗滑桩支挡结构加固作用下,隧道开挖后衬砌变形明显减小,且改善了隧道衬砌的受力状态,尤其对衬砌仰拱处的受力模式改变显著,减小仰拱的变形破坏。(2)下托式抗滑桩支挡结构对隧道以下滑体的滑移和沉降有一定的限制作用,并对隧道与滑面相交处的土体受力状态有一定的改善。(3)下托式抗滑桩加固作用下,隧道衬砌的受力状态有一定改善,尤其对隧道与滑面处变形控制有较好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隧道发生剪切变形破坏。(4)桩-隧间距对隧道衬砌、滑体地表沉降以及滑带的变形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但与其位置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9.
年丰沟滑坡为一大型堆积层滑坡,引发因素除堆积层结构松散、渗透性好及下伏含有高岭石、水云母的安山质凝灰岩之外,其上新建蔬菜大棚频繁灌溉也是一个重要的引发原因。根据该滑坡体特征和主要引发因素,提出了水浇地重新改为旱地,截排水、削方减载和支挡等工程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基于支护参数优化的强震区软岩隧道变形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艺  何川  汪波  邹育麟 《岩土力学》2013,34(4):1147-1155
为探明强震区千枚岩地层中长大山岭隧道支护参数变化与衬砌结构变形的相互作用关系,基于新奥法施工理念,结合强震区在建杜家山绢云千枚岩隧道现场试验段的实际施工过程,根据采取的三台阶施工方法,以试验段设置的5种支护方案为依托,对各种情形下隧道变形及主体结构内力进行现场动态跟踪测试,探讨隧道施工过程中随各部开挖不同支护方案下拱顶沉降、周边收敛、地表沉降及结构内力的变化关系,分析初步认定支护强度及刚度大的F5方案更适用于震区千枚岩隧道施工。对5种方案的施工过程进行三维有限元弹塑性模拟,通过对开挖后隧道变形、支护受力与现场监测值的对比分析,对施工过程中隧道结构的安全性和围岩稳定性做出评价。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综合分析表明,仅有两种(F4、F5)方案适用于隧道开挖,而F5方案的隧道变形及结构受力较其余4种方案更为合理,该方案的成功运用也验证了这一方案的合理、有效性。在该基础上总结提出的软岩隧道支护参数技术要领及方法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