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蔚蓝色:中华文明的再度辉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既有因亲近海洋,在航运及船舶制造、海上贸易、海洋渔业等方面谱写下了壮丽的篇章,创造出了灿烂的海洋文明的辉煌时期,也有过因疏远海洋、丧失了世界文明领先地位,沦为“东亚病夫”而遭受任人崭割的悲惨岁月。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开发海洋、经略海洋,必将带来中华文明的再度辉煌。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海洋文化与海洋生态文明的关系,明确海洋文化的灵魂作用,提出海洋文化是海洋生态文明母体,是影响海洋生态文明程度的关键因素。探讨海洋文化对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海洋意识培养、海洋行为规范、海洋文化产业比例提升、海洋生态修复与补偿等方面的影响力,提出打造海洋生态文明国际合作机制、海洋生态监控评价共享体系和全球化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谐氛围的具体措施,来推动我国海洋生态文明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3.
中华文明是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的统一体。海洋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航海大国和海洋商贸大国的中国,无论在古代还是改革开放的今天,都是了不起的海洋大国。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要弘扬航海商贸文化,分享海洋利益,建设海洋强国。  相似文献   

4.
作为调整海洋利益相关者关系的市场化生态治理工具,海洋生态补偿是保护海洋资源环境、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海洋生态环境的公共物品性、外部性为海洋生态补偿提供了理论依据,也凸显了海洋生态价值和环境正义。随着《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福建海峡蓝色经济区建设面临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海洋生态补偿的作用日益凸显。福建海峡蓝色经济区海洋生态补偿机制改革正稳步推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必要按照福建海洋经济强省的战略部署,结合福建海峡蓝色经济区建设对海洋生态文明的客观需要,多管齐下,完善海洋生态补偿机制,创新海洋生态环境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党中央对有关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形成了关于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部署。乐清市充分认识到海洋事业改革创新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及时转变和更新观念,自觉把乐清发展放在全国海洋发展的大局中来定位。乐清市三面环山,一面靠海,最大的潜力在海洋,最大的空间也在海洋,要持之以恒地推进海洋事业创新发展,把海岸线修复作为乐清海上"两山"理念的生动实践,勇当海域综合管理创新的探路者,进一步探索完善科学管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观测预报等海洋生态文明事业的快速发展,海洋观测服务在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中的地位日益凸显。笔者结合基层一线观测业务的工作经验,对海洋观测业务管理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以期促进海洋观测业务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星火燎原"、"奋斗发现",这是地质部老部长李四光为第一代海洋地质调查船"星火号"题名时对中国海洋地质事业的寓意和心愿。作为海洋科学调查与研究的基础平台——调查船,伴着半个多世纪的风雨,装备从简陋到精良,力助调查工作从近海迈向远海、走向大洋、登上南极,在海洋地质、海底矿产、环境工程等方面研究中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一起与新中国海洋地质事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时过境迁,当时的第一艘海洋调查船是什么样,海洋地质调查船都有哪些?本刊选登主要海洋地质调查船和部分科考船图文简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今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浙江将立足区位和港口优势,建成我国大宗商品国际物流中心、海洋海岛开发开放改革示范区、现代海洋产业发展示范区、海陆协调发展示范区、海洋生态文明与清洁能源示范区.  相似文献   

9.
先秦思想家从以道观之、以人观之和以类观之三个认知向度建构了独具华夏文明特色的海洋观。以道观之揭示了海洋作为具体存在体现了某种世界原理,从形而上的层面回答了海洋"是什么";以人观之是在价值层面探讨了海洋对人"意味着什么";以类观之通过想象和联想的方式把海洋与人加以类比,探讨了海洋给予人在德性培养和政道方面的实践指导意义。能知层面的以人观之与所知层面的以道观之、以类观之彼此之间体现了事实认知与价值评价相互交错的关系。相比古希腊时期的海洋观,先秦的海洋观由于缺乏人与自然对立的认知向度,无法对海洋作更多的普遍知识的探究,所获海洋知识缺乏科学性和精确性,把海与人进行简单的比附弱化了对海洋本身的认知。  相似文献   

10.
2O02年在海域使用管理上创造了三项“全国之最”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意识在政府官员和公众当中明显增强,对海洋管理工作的重视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4月22日至23日,经自治区政府批准的广西海洋工作会议在北海市成功举行,这是广西迄今规格最高的一次海洋管理工作会议。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常务副主席王万宾,广西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黄方方,广西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广西海洋局局长黄日富出席会议并分别作了讲话、会议总结、工作报告。北海市、钦州市、防城港市和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中国海监南海总队、自治区人大环资委、自治区政协环资委的领导到会指导。会议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根据国家海洋工作会议精神和自治区关于海洋工作的意见,全面回顾了2OO2年广西海洋管理工作,并对2003年广西海洋管理工作作了精心部署。新一年的海洋管理工作部署表明,广西海洋管理工作者对广西海洋事业的再度辉煌充满期待和信心。为了帮助读者了解会议精神,唤起社会各界对广西海洋事业的关注和支持,本刊特将工作部署情况摘要编发。  相似文献   

11.
Chinese had noticed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ancient times and thus arouse the concept of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hich was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delta cultivation and civilization. Over the long term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regional exchange, much experience therefore was accumulated based on coastal zones, toward both inner land and open ocean. Regionalization, a basic job preced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 region, has also been carried out in China since ancient times. More important, patterns of regionalization were retained, these presents serve as references even today. Reflections on China’s historical enlightenment can assist us in locating the breakthroughs in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the 21st century: facing the oceans with the seaport cities as nucleuses.  相似文献   

12.
1 INTRODUCTION China is a country with many nationalities. The western China includes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of Guangxi, Guizhou Province, Yunnan Province, Chongqi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Xizang(Tibet) Autonomous Region,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of Xijiang, Qinghai Province, Hui Autonomous Region of Ningxia, Gansu Province, Shaanxi Province and the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these places are densely populated with 46 minorities out of a total of 55 minorities of C…  相似文献   

13.
日本古代民族来源复杂,但是中国大陆擅长舟楫的各个民族漂洋渡海到达日本列岛的事实早为人共识.作为东亚海洋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中日舟船文化、民俗的交流的历史点滴被《古事记》《日本书纪》记录下来.日本记纪神话所涉及到的对芦苇、楠木、竹等植物的崇拜与中国原始宗教信仰密不可分.通过对上述日本“船”神话的研究,探讨了中日古代人民在涉及江河海洋以及船的信仰上的渊源与异同  相似文献   

14.
为了明确南海西南次海盆V型尖端地壳岩石圈发生最终裂解的特征及其演化过程,通过精细的构造解释、断层活动性定量分析、不同构造演化阶段盆地原型分析、沉降速率分析、沉降史模拟等方法综合分析表明,南海西南次海盆V型尖端临界破裂区为远端带和洋陆转换带构成的地壳岩石圈强烈伸展区,依据地壳岩石圈几何形态,该区域可进一步划分为箱型域和楔型域。楔型域内盆地原型可划分为断陷盆地(Tb-SD)、拆离盆地(SD-PD)和拗陷盆地(PD-Bi);箱型域在古新世-渐新世(Tb-SD)盆地原型为断陷盆地,之后该区域进入被动沉降期。新生代以来,南海西南次海盆V型尖端在构造演化过程中,盆地沉降中心由陆向洋方向逐渐迁移,岩浆作用在断拗转换幕发育最强烈,致使岩石圈地壳最终发生裂解。区域资料对比分析表明,南海西南次海盆V型尖端在不同构造带内,盆地构造-地层格架具有差异性,且南海西南次海盆V型尖端经历"双拆离作用"后地壳发生破裂,岩浆侵入,形成原洋洋壳。该认识对南海西南部深水盆地内油气勘探具有重大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伴随人类文明与进步发展起来的。在城市建设飞速发展的今天,对古近代城市发展演变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其中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借助于城市地图。城市地图可相对准确地反映出当时城市的空间形态,对于研究城市历史平面布局变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以近代城市地图(明、清、民国时期的城市地图)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其对传统城市地图的继承与受西方文化及先进测绘制图技术影响发展的角度,探究近代城市地图的类型特点、发展方向与价值。近代城市地图一方面既没有完全摆脱传统城市舆图在绘图手法和表现内容上的特点,另一方面又受到西方制图技术和文化的冲击与推动,在继承与发展中逐渐趋向多样化、专题化和近代化,并且能充分反映该时期城市发展的特点与地域特色。本文分别从同一城市(以北京为例)不同时期的城市地图和不同城市典型的城市图2个角度进行分析,讨论并总结了近代城市地图在表现手法、内容和绘图技术等方面的特征及地图本身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海洋资源特性及其管理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洋资源属于公共资源 ,具有多宜性、共享性 ,开发利用的兼容性和外部性 ,因此 ,海洋资源的开发管理必须采取公共管理的方式 ;海洋公共管理正符合新公共管理的理念 ,除了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外 ,必须采取市场化和社会化管理方式 ,可以实现资产化、有偿使用和市场机制 ,分权管理 ,并动员公众参与管理 ,培育海洋文化和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7.
China is a country with many nationalities. Each of them has formed its own special culture,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mainstream of majority Han nationality, by adapting to geo-environment during history. Due to different backgrounds,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al model of minorities in the western China is different from the Han nationality and western countries. Combining a knowledge-based civiliz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minority areas can seek the systematic integration of culture-economy-ecology. Based on this, the paper suggests that the minority areas in western China should take the way of emphasizing developmental quality rather than developmental quantity for a harmonious system of culture-economy-ecology. Some approaches for developing minority areas in western China have been put foreword. Foundation item: Under the auspices of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 49261001). Biography: LU La-chang (1963 —), male, a native of Shaanxi Province, Ph. D., professor. His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urban and regional studies. E-mail: lachanglu@163.net  相似文献   

18.
胶东金矿成矿构造背景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编制1∶50万山东省大地构造相图基础上,通过对大地构造相研究显示:胶东微地块是经多期增生和碰撞而形成的,其漫长的板块构造演化明显具有阶段性。侏罗纪是该区板块构造演化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换期,构造演化由原来的南、北分异转变为东、西分异,胶东地区NE向新生构造起了主要作用。胶东地区中生代有2次重要的碰撞造山事件,印支造山作用主要表现为扬子板块向华北板块俯冲,形成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带及同造山花岗岩及后造山高碱正长岩;燕山造山作用的大陆动力学环境起源于中亚-特提斯构造域向滨太平洋构造域转化和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在胶东地区表现为3次造山和3次伸展。晚侏罗世造山早期玲珑片麻状花岗岩组合是区域构造挤压导致地壳增厚引起地壳重熔的产物,代表了大陆弧花岗岩特征;早白垩世造山中期郭家岭花岗闪长岩-花岗岩组合代表了造山期大陆弧花岗岩的特点;造山晚期伟德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花岗岩组合表现为大陆弧花岗岩,后造山A型崂山晶洞过碱性碱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组合为大陆造陆隆升花岗岩与后造山花岗岩,代表燕山构造的结束。胶东地区构造-岩浆事件和金矿成矿作用受控于特提斯、古亚洲洋和太平洋三大构造域的相互作用,金矿形成的动力学背景是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折和岩石圈减薄,起因与太平洋板块向华北板块的俯冲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9.
高精度大地测量中倾斜及应变观测的海潮改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卫星测高资料得到的CSR4 .0全球海潮模型精度已明显优于早期海潮模型 ,采用精度高的海潮模型重新计算海潮改正是当今高精度大地测量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利用CSR4 .0全球海潮模型顾及中国近海海潮图计算了海潮引起中国测站的倾斜及应变海潮改正 ,此结果对我国倾斜及应变观测数据处理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另外 ,文中还比较了不同地球模型对应的格林函数对倾斜及应变海潮改正的影响 ,认为在计算中国测站的海潮改正时 ,用中国近海海潮图取代全球海潮的中国近海部分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讨论5个全球海洋潮汐模型NAO99b、FES2004、GOT4.7、TPXO7.2和EOT11a在中国区域的差异性和适用性,并基于这些全球海潮模型和高分辨率区域海潮模型,分析中国区域GPS站海潮负荷形变特征。采用GIPSY软件对中国区域GPS站长时间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高精度区域海洋潮汐模型对中国沿海GPS站高精度位置时间序列的影响。分析表明,加入区域海洋潮汐负荷形变后,对GPS时间序列垂向的影响最大可达5.01 mm,可能会引起GPS时间序列中包含15 d和173 d 的虚假周期信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