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兵奎 《四川气象》2007,27(2):30-31
本文利用2002~2006年6~8月的地面观测资料和常规天气图,采用多因子综合相关法进行回归统计,并采用极值剔除法对样本资料进行消空处理,建立雷暴的预报方程,统计结果及试报效果表明,该预报方程在遂宁机场雷暴的预报中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利用1987-2017年高空观测资料、地面观测资料,以及巴中市国家气象站、区域气象站资料,雷达资料,灾情资料,EC细网格预报资料,采用中尺度分析方法分析,总结了巴中地区强对流天气的四种概念模型、分类预报方法和地面要素临近预警指标。并基于EC细网格历史资料,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筛选物理量因子,通过配料法建立了巴中地区雷暴大风预报方程,实验表明当雷暴大风预报方程预报值大于60%时,巴中地区发生雷暴大风的概率很大,具有很好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首先对青云谱机场1990~2000年产生的雷暴天气与气象资料进行相关分析,找出相关气象因子;然后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对因子进行筛选,建立青云谱机场夏季雷暴预报方程,并对预报效果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4.
利用双隐层BP网络进行雷暴潜势预报试验——以太原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仲江  蔡波  刘旸 《气象》2013,39(3):377-382
利用太原地区探空资料,结合闪电定位资料,采用神经网络法对太原地区雷暴天气进行潜势预报.选取与雷暴发生相关性较好的探空因子作为预报因子,对其进行归一化处理,输出采用两级分类,构建双隐层的BP网络,并应用独立样本进行预报检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与单隐层BP网络相比,双隐层BP网络显示了其在解决分类问题上的优势;与多元统计回归法相比,双隐层BP网络获得更高的雷暴预报TS评分及更可靠的结果,显示出神经网络良好的非线性问题处理能力.并且对雷暴预报结果的规律进行了分析与讨论,说明探空因子与雷暴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用1996~2005年Micaps系统高空、地面报文资料和福建省地面气象观测站的雷暴实况资料,分析福建雷暴气候特征、雷暴天气系统类型;从产生雷暴天气的物理条件,统计分析得出福建雷暴天气的物理预报因子及不同季节的预报指标;用2003~2005年龙岩市雷暴实况资料和龙岩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CR及ET资料,统计得到不同季节产生雷暴天气的龙岩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预报指标.研制福建0~12h雷电天气预警及龙岩市0~1h雷电天气短时临近预报系统.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伊宁机场天气资料及其组合的计算,寻找一些与产生雷暴关系较为密切的因子,利用统计预测中多因子综合相关法建立预报方程。  相似文献   

7.
采用2007—2015年5—8月NCEP再分析资料和国家站、区域站雷暴大风实况观测资料,利用权重和概率统计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与雷暴大风联系紧密的物理量,统计其在所选物理量不同阈值范围内出现的概率,建立雷暴大风概率潜势预报方程,并对预报结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雷暴大风出现在白天与夜间所选物理量参数有所不同。无论白天或夜间,其在山区与其它地区的物理量阈值亦不同。(2)所选每个预报因子的概率统计结果与雷暴大风发生的环境条件基本相符,该概率由因子达到阈值范围内的样本数和在此区间内出现雷暴大风的样本数两者共同决定的。(3)该方法对08—20时和20—08时两个时段雷暴大风预报的命中率均较好,尤其2016年7月最高,预报概率为"60%以上"的命中率接近93%,可预报出雷暴大风出现的概率潜势和可能发生的区域;同时,空报率较高;预报概率为"80%"的预报临界指数更高。  相似文献   

8.
根据1994—1995年6至8月观测资料,利用基于Fisher准则的判别分析方法,对双流机场夏季雷暴天气进行统计分析,建立预报方程.并从天气学和能量的观点对统计结果作了修正和补充,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夏季雷暴天气的预报线索。  相似文献   

9.
利用双流国际机场2013—2018年的逐小时气象观测资料、欧洲中心ERA-interim逐6小时再分析资料、成都市气象局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双流机场雷暴月变化和日变化特征,并利用相关性分析筛选出双流机场雷暴天气预报因子,在此基础上基于二级逻辑回归法建立潜势预报模型(预报方程和消空方程),最后进行数据的回代检验。结果表明:对流有效位能、K指数、850 hPa比湿、850与500 hPa假相当位温差、回波顶高、1.5º仰角基本反射率、3.4º仰角基本反射率、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为雷暴天气的主要预报因子,据此建立的潜势预报模型对双流机场雷暴天气的预报具有一定指示性,且综合来看在夏季的预报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基于对长沙地区1971-2000年30年雷暴气候特征的分析研究,采用数值模式输出统计、指数与经验指标、诊断分析三者相结合的MED法,同时引入莱克力指数、修正的K指数等物理量,综合应用数值预报产品、经验指标及区域气象站资料,研究开发出该地区249个站点3-10月甚短期(6 h,6~12 h)雷暴危害度等级潜势预报模型;同时,采用MOS法,研制出短期0~48 h雷暴活动移动趋势预报模型.模型以Web GIS技术为依托,建立了集数据采集、存储、开发、管理、分析和信息传输与发布、信息实时处理等功能于一体的网络信息服务平台.长沙市甚短期雷暴危害度等级潜势预报模型两年(2006-2007年)的业务运行情况表明,该模型对雷暴落区及强度均有较强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