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总理和邓大姐都在会客室里,陈赓和夫人傅涯同志也在座,见张学思进来,四个人笑吟吟地迎上前去。这时邓大姐突然问张学思:“你怎么没把爱人带来?”张学思这才发现谢雪萍没跟进来,他一笑:“带来了,我把她丢在车上了!”周总理和陈赓都大笑了起来。“你呀,你呀!”邓大姐顾不得埋怨张学思,急忙和傅涯奔了出去。一会儿,她们拉着谢雪萍走了进来。周总理亲切地和谢雪萍握手,风趣地说:“在延安的时候,就听说啦,你们俩结成一对革命的夫妻,这很好  相似文献   

2.
张治中知道学思的母亲非常疼爱自己的小儿子,去年夏天,她曾特意托宋子文,在南京陵园新村租了一幢别墅住下,为的是星期天能见上儿子一面。眼下张学思的请求合情合理,再加上张学良将军的情面,张治中将军不好不表示同意,但他再三嘱咐张学思:“悄悄离校,快去快回!”然而,张学思一去而不复返。他搭上北去的列车,千里找党。他与北平地下党接上关系之后,又受命赴保定东北军五十三军,开展党的统一战线工作……  相似文献   

3.
4月,冀中军区改编,张学思担任了冀中军区副参谋长兼一科(作战科)科长。8月,吕正操司令员奉命率三纵队挺进晋西北,冀中军区机关和晋察冀军区机关合并,张学思调任晋察冀军区参谋处长。这时,正赶上边区开始秋季反“扫荡”。晋察冀边区面临着一场恶战。恰在这时,他的爱人谢雪萍要临产了。这是她的第二胎。他们的第一个孩子生在冀中。孩子刚出世不久,恰逢敌人大“扫荡”,夫妇俩只好把孩子托付给一家好心的老乡照看。反“扫荡”胜利结束了,经过一年的转战,部队又回到了原驻地。张学思和谢雪萍欢欢喜喜地去看望女儿。可是,残酷的事实使他们惊呆了!村庄已被洗劫一空,老乡的那座房子化成了一片废墟,全家惨遭敌  相似文献   

4.
张学思用力地点点头,他相信了大哥。1933年初,热河沦陷,民怨沸腾。蒋介石政府又象丢失东北一样,把失土的责任全部转嫁到张学良将军身上。张学良代蒋受过,下野出国。张学思更加愤恨国民党的“不抵抗主义”,决心跟着共产党抗日救国。4月,他在共产党员王金镜和关成章的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张学思受党之命,打入国民党军队之中,从事“兵运”工作,以便将来为党拉出一支抗日武装。1934年春,张学良欧游结束,回到上海,住在宋子文公馆里。张学思应邀前去会晤。他一走进大门,张学  相似文献   

5.
张学思的案头,有一张自订的工作计划表,他的工作是井井有条,每日一记载,每月一小结,十几年如一日,从不间断,张学思工作非常严谨,他的办公室纸篓里,除了烟盒、烟蒂以外,从不扔片纸只字,凡带有机密字样的文件,他从不用秘书转送,总是亲自到保密室取送。凡是工作问题,从不和家属谈半句。凡经他批阅的文件,他都做到心中有数,准确无误,答案具体,处理得当。那怕有一个标点符号的错误,也逃不过他的眼睛。他的工作作风非常深入细致,只要他在司令部,就要每天亲自参加作战的交接班,随时掌握战备情况,即使外出,他也让秘书代他去参加,每天向他报告。对于基层  相似文献   

6.
1970年5月末,正当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狂潮叠起之际,红都北京,又一颗将星陨落大地——爱国将领张学良的胞弟、人民海军的好参谋长张学思将军蒙受不白之冤,含恨九泉!张学思将军逝世后,周恩来总理曾几次在和海军人员谈话中提及此事,他非常痛心地说“张学思是个精通海军专业又能亲自出海的参谋长,现在死了,海军少了一位难得的将才,真可惜呀!”历史匆匆走过了四分之一个世纪,当笔者重新翻阅  相似文献   

7.
高崇民先生激动地即席作诗一首,诗的最后两句是:“座中诸君都健在,一人憔悴在东南。”周总理读罢说:“‘憔悴’二字鸿极,不符合张学良将军的性格,我看应改为‘一人奋斗在东南’!”众人热烈鼓掌叫好!张学思是个十分重感情的人,今天的场面,使他激动和感伤过度,未能终席。散席时,周总理还特意到休息室看望了张学思,安慰再三。敬爱的周总理生前对张氏二兄弟关怀备至,评价甚高。他赞张学良将军是“抗日的千古功臣”,赞张学思是“海军的好参谋长”!  相似文献   

8.
组建人民海军1989年11月22日,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总参谋长迟浩田等20多位高级将领莅临享誉“中国海军军官摇篮”的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参加建院40周年庆典。将军们走进院史陈列馆,一堵挂满历任校领导肖像的“将军墙”扑入眼帘,上面依次排列着:肖劲光、张学思、刘华清……刘华清上将感慨地对随行人员说:这所学院是张学思同志一手创办的,他是我的前任。学思同志虽然不在了,但他为人民海军作出了贡献.功不可没!……(一)  相似文献   

9.
张学思之死     
原来,林彪集团和“四人帮”一伙要调查的,是指1961年12月12日由周总理主持举行的西安事变二十五周年招待会。张学思夫妇和扬拯民夫妇,应周总理邀请而出席,他们就坐在总理的一左一右。席间,周总理代表毛主席和党中央,表达了对西安事变,对张学良、杨虎城两位爱国将领的怀念之情。张学思感情异常激动,在给周总理敬酒时竟泣不成声。总理也难过  相似文献   

10.
张学思之死     
张学良胞弟、原海军参谋长、海军少将假案是经不起调查的,即使在那个极“左”的年代,张学思的所谓问题,经过多次内查外调,搞了几年也无任何证据。连“专案组”也泄了气。他们打报告,请示排除张学思的“特嫌”问题。但林彪在海军的一个头目×××却批示道:“年长日久了,问题搞不清,也不要轻易否  相似文献   

11.
希尔维亚·厄尔是一位美国著名的海洋生物学家。她虽然几乎整天与海洋打交道,但从不吃一点海味。正像她说,追求金枪鱼和箭鱼的美味就好比吃美洲狮和白头海雕等濒危动物的肉一样残忍。她这样说是为了教育人们不要做危害海洋的过量捕捞、污染和其他活动。这也是她长期从事研究和保护海洋环境及其资源工作的目的。这位59岁的女海洋生物学家,可以说把她的整个身心都献给了海洋。她是世界上最有成就的海洋科学家之一。她在水下逗留的时间已长达6000多个小时,并曾连续在水下逗留过2个星期。她创造了好几项潜水世界纪录,其中包括无系绳单独下潜的最深纪录。她还是首位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局的女首席科学家,目前,她还想要成为下潜到达海洋最低点的第一位女性。希尔维亚不但自己不吃海味,而且还反对别人用竭泽而渔的方法来捕获海洋生物。她说若在墨西哥湾和大西洋中捕获一磅对虾,就等于杀死4~5  相似文献   

12.
塞尔维亚·A·伊尔莉博士是一位把毕生精力都贡献给水下事业的女科学家。她曾在内、外各种潜水系统、水下居住舱和调研潜水器中孜孜不倦地工作了多年。1971年,她曾带领第一批由姑娘们组成的“水下少女”潜水组,在美国维尔京岛附近的“特克泰特2号”水下居住舱中生活和工作了两个星期。以后她又身着杰姆单人常压潜水眼首创下潜380米的潜水纪录。迄今为止,她的潜水纪录已超过5000小时,在妇女潜水行列中名列前茅。她还领导过  相似文献   

13.
1993年、1994年我国对虾养殖连续两年大面积欠产、绝产。大连市普兰店丰荣办事处五里台村养虾专业户曹淑媛饲养的虾圈却获得了空前的丰收。她是怎样获得了丰收的呢?记者日前采访了曹淑媛。这位名叫曹淑媛的女养虾专业户,今年46岁,原先是一位普通农村妇女。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使她萌生了走出家门、离开锅台、干点事业的念头。她选择了养虾这个行  相似文献   

14.
龙涎香之谜     
正像大象因其象牙,犀牛因其鼻角而遭人类猎杀一样,抹香鲸则由于它腹中珍藏的龙涎香而成为捕猎者的首选目标。今天这种庞然大物正处于濒临绝种的境地了。关于龙涎香,我国有很多传说。龙涎,顾名思义,是龙的唾液。中国古代的炼丹士认为“龙”的唾液凝固后就变成了龙涎香,在未凝固前,谁碰上它就会给国家带来来亡国之灾。在《东周列国志》中,就记载着有一位14岁的姑娘不小心踩到了龙涎,未婚而孕,怀孕48年才产下一女。此女长成后貌若天仙,被周幽王纳为宠妃。但这个名叫褒似的美女终日不笑,为了搏她一笑,幽王竟烽火戏诸侯,失信于民。后来犬戎入侵,诸侯均不来救援,幽王与褒似被杀于骊  相似文献   

15.
如果说男人闯北极是英雄的话,那么女人独闯北极可谓是杰中之杰了。她就是新西兰籍的美国探险家海伦·撒耶。这位9岁便奇迹般地登上海拔2517米的艾格蒙特山峰;之后,她用了40年的时间,攀登了世界上100多座著名高峰。这位登山女英雄可能是对爬山感到厌倦了吧.在她50岁时,决心实现另一个人生的目  相似文献   

16.
背景了解东海之滨有一群美丽的小岛,号称百岛之县的洞头县就坐落在这些小岛上。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小说《海岛女民兵》和电影《海霞》风靡全国,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守卫海防前哨的英雄事迹也广为人知,被传颂至今。"不爱红装爱武装"的思想,在解放之初就扎下了根。那时洞头还遍布渔村,当红旗飘扬到洞头的时候,看到部队中英姿飒爽的女军人,这让渔村姑娘们  相似文献   

17.
海神     
渔家姑娘在海边,织呀织鱼……"那个"网"字在看见一辆奥迪车停在门口后被咽了下去,本来欢快的脚步也变得有些慢。唱歌的姑娘悄悄地转身,刚想看看背后有没有人,头已经被打了一下。姑娘抬头,看着面前的中年男人,脸上露出讨好笑容:"爸。"男人的脸色并没有因为女儿讨好的笑容变得轻  相似文献   

18.
库斯托传奇     
1936年9月一个浓雾的晚上,初露头角的法国海军飞行员杰克一伊夫·库斯托,驾车在法国中部一条弯弯曲曲的路上行驶。忽然,汽车的前灯熄灭了。库斯托紧急刹车.车子随即冲进田里。当这位年轻人苏醒过来时,他发现自己躺在一滩血上。经过医生的精心治疗和长时间休养,他的两条臂膀都保住了。可是,他的飞行生涯却就此结束了。然而,这位因车祸险些丧命的飞行员,后来成为世界著名潜水专家。  相似文献   

19.
许多动物对音乐颇感兴趣,在海洋世界中也不乏名副其实的“发烧友”、“演奏师”和“演唱家”呢!克劳斯是美国费城一家海产批发公司的经理,他酷爱弹钢琴。一天,他在存放水产品的库房里发现了一架旧钢琴,便兴致勃勃地弹奏起来,不料发现水桶中的虾纷纷向桶边聚拢,它们似乎对悠扬的钢琴声很感兴趣。37岁的英国女小提琴手菲奥娜,住在英国北部的艾莱岛。每当她早晨在海边练琴时,附近的海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个真实的“睡美人”的故事,无数人的爱心加上现代医学奇迹,使一个昏睡了17年的美丽姑娘终于睁开了眼睛……1999年12月21日,当20岁的美丽姑娘格丽特·斯图格勒终于睁开眼睛时,她已经睡了整整17年。“睡美人”醒来了,然而她对世界的认识和了解却还停留在3岁孩子的水平,于是,一系列有趣的事情发生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