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城市两型社会发展评价与对策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价两型社会发展状况,提出其构建模式、途径和制定相应政策措施,是当前两型社会建设面临的理论与方法难题。在分析两型社会发展背景基础上,构建了两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并以常德市为例开展了城市两型社会发展程度与对策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2005—2010年,常德市两型社会发展程度呈现出线性增长的良好态势;(2)发展度、协调度与社会综合发展程度之间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86,0.988,P<0.05);(3)可持续度呈现出波动上升趋势,但与社会综合发展程度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显著。可见,2005—2010年间常德市两型社会建设成果主要受益于当地经济发展;但与此同时,能源资源消耗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仍然突出,经济发展可持续性有待增强。  相似文献   

2.
不同时空尺度下,生态承载力对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变化会作出不同程度的响应。利用可持续发展指数测度模型和生态承载力响应模型,对洞庭湖区2001-2010 年经济、社会和环境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响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 2001 年以来洞庭湖区经济发展度和社会协调度一直呈上升趋势;生态系统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向良性转变;环境可持续度则呈波动性下降态势。② 洞庭湖区17 个县域的经济发展度和社会协调度均呈上升态势,可持续性呈现差异性地向弱可持续转变;岳阳市区、常德市区和益阳市区的经济发展度和社会协调度高于其他14 个县域,环境可持续度则下降最明显。③ 洞庭湖区生态承载力的响应状态分为强超载、超载、弱低载和低载4 类,不同时段县域生态承载力的响应状态差异明显;岳阳市区、常德市区和益阳市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而其生态承载力响应状态则处于强超载,在区域发展水平上反映出湖区县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利用和环境质量的协调性较差。④ 环境可持续度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提高生态承载力的重要基础,现行的“掠夺式”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成为提高生态承载力的阻碍因子,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过于依赖资源开发以及生态环境干扰,使得环境可持续度对于生态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指数的影响相对较弱,其实质往往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相似文献   

3.
第 2 2卷 第 1期  2 0 0 2年·专家访谈·中国科学院院士施雅风谈“冰臼”与“壶穴” ( 1)………………………………………………………………………………………………………·区域研究与可持续发展·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趋向和措施范 宇 ,姚士谋 ,KamWingChan ( 3)………………………………………………………………………珠港合作发展高科技产业研究蔡人群 ( 9)………………………………………………………………………………………………………………常德市与环洞庭湖经济区一体化发展赵建国 ,董明辉 ,庄大昌 ( 14 )…  相似文献   

4.
海绵城市建设被认为是解决城市内涝、水污染和水资源短缺、热岛效应等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中国自2015年起共确立30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区,为今后海绵城市建设在全国范围的推广提供示范。基于实地调研、查阅资料并对比分析穿紫河流域海绵城市建设前后的水文、植被和气候等自然要素变化。结果表明:常德市城市内涝有效缓解,但在暴雨发生时局部仍出现积水和内涝现象;穿紫河水质总体上由劣Ⅴ类转变为Ⅲ类,但在冬季周期性恶化及污染物富集;穿紫河流域生物多样性显著增加,同时也表现出植物种类单一、具有环境净化功能的植物种类较少、生态系统不完整和管理不善等问题;常德市夏季的热岛效应有一定程度缓解。常德市2004-2019年的海绵城市建设显著提升了穿紫河流域的生态效应,为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居环境改善提供了重要的生态基础,也为合理评价其他试点城区海绵城市建设效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城乡一体化对中国乡村振兴和城市—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落实有重要意义,但当前快速城镇化发展进程中涌现了一批收缩型城市,其城乡一体化发展有什么特征、城市收缩是否对城乡一体化产生影响、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等,成为新时期推进全民共同富裕目标研究中的核心科学问题。论文据此基于“城镇发展带动—产业发展与投入城乡协调—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和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的“动力—路径—目标”对城乡一体化内涵进行界定、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以东北三省为例,从收缩城市与非收缩城市、收缩城市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发展类型视角,对2010—2019年期间的城乡关系展开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 东北三省城乡一体化发展情况整体呈上升趋势,但整体发展水平较低且内部空间分异明显。② 城市收缩对城乡一体化发展表征出较为明显的影响,收缩城市的城乡一体化水平整体较非收缩城市要低、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更为明显。③ 收缩城市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存在收缩类型、收缩发展阶段的差异性:其城乡一体化水平由收缩初期阶段向收缩后期阶段逐渐降低,收缩类型上表征出资源依赖型收缩城市<综合型收缩城市<虹吸型收缩城市<区位制约型收缩城市的发展特征。故此得出收缩城市源于发展要素被“空间剥夺”而对城乡一体化发展产生影响,收缩城市的涌现不利于区域协调、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东北振兴中应充分考虑收缩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6.
北京城郊农业区在不同时期因产业化、城市化的不同而承担着不同的发展目标, 其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及空间格局也出现了差异。本文运用历史沿革分析和数理分析方法对城乡一体化的功能结构及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自1988 年以来, 处于近郊至远郊内缘的农业区(23~57 km处)的产业化、城市化分别出现了辐射式→飞地式、等级转移式→团块+扇状式+辐射式的空间发展;不同时期生态、经济、社会功能的组合和实现情况各有侧重, 多功能评价值相应地在“W”、“M”型空间格局之间转变。总体上, 北京郊区农业区的城乡功能及其综合效益都在增强, 但相对而言经济功能的作用在降低, 生态、景观功能在上升, 社会功能存在波动但总体趋强, 城乡功能的空间布局更加复杂, 而且这种发展态势直接影响着北京“十二五”期间多层次、多中心的城乡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城乡一体化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成都市从2003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城乡一体化试点.正确认识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内涵、准确把握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机制是深化理论研究、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以成都市作为城乡一体化研究的实证对象,采用因子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法,对成都市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水平、社会人口动力因素是其主要驱动力.并对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8.
中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在湖南常德市举行@王群英中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在湖南常德市举行中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于1997年7月10日~14日在湖南常德市举行。这次会议由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中国地理学会、湖南省旅游局、湖南省地理学会、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  相似文献   

9.
回顾上世纪90年代以前俄罗斯社会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历程,阶段性和二元性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且受意识形态影响较大。1990年代以来,受西方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学说和研究方法以及国际大环境的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社会和人文因素逐渐被重视;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地理二元化的现状正逐渐转向一体化发展的道路;经济化、社会化、人文化和生态化是当前俄罗斯社会经济地理学发展的主要特征。与此同时,科学理论研究不足、实践性不强和微观领域研究不足等是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进入持续快速发展时期, 各级城市都开始重视城乡统筹发展。在经济 发达的地区, 应该及时制定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战略, 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文章在阐述新 时期对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战略的新认识基础上, 认为制定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战略, 应该秉承 "系统分析, 全面协调; 扬长补短, 发挥优势; 统筹城乡, 引导与调控兼顾; 产业、空间、生态战略并 重”的观点, 全面掌握研究区域的发展现状和主要问题, 有针对性、有步骤、有重点地制定相关的 发展战略。针对双流县而言, 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和经济基础, 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条 件和外在发展环境, 积极稳妥地推进“稳步推进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北部带动与圈层发展战略、因 地制宜和重点突破战略", 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论交通运输在经济时空推移和结构演变中的宏观作用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荣朝和 《地理学报》1995,50(5):394-401
交能运输一向是重要的区位影响因素,但它在经济空间结构演变中的作用具有一定阶段性,这种影响在发达国家经历了由强化到逐渐弱化的过程。本文从时间、空间和结构几个角度分析了这种作用的变化。我国经济空间结构的变化中总体上还处于重要的先导地位,所以必要加快我国运输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I.HistoricalAssessmentonTumenRiverGrowthTriangleSincethelate1980s,Asiahasbeenreputedforitseconomicdevelopment,economicgrowthtriangleshaveemerged.AhostofcountrieshavejoinedhandsinSoutheastandlaterinNortheastAsia.Althoughtheyarestillintheincipientstage,they…  相似文献   

13.
阿勒泰地区旅游区划及开发战略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本文在简要介绍阿勒泰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和主要景区,景点后讨论了该区旅游区划的任务及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依据阿勒泰地区旅游资源,社会经济,交通状况等基础条件,将其划分为布尔津-哈巴河旅游小区,福海旅游小区,阿勒泰市旅游小区,青河-富蕴旅游小区,并提出了全区旅游发展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三峡库区经济发展存在主要产业经济效益低,国有产业亏损大,产业规模小,城镇经济中心作用弱等突出问题.库区开发必需是持久战和持续发展相结合,将库区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重要地位,搞好资金、行业、所有制之间的优化组合,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要准备用几十年的艰苦奋斗,才能赶上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5.
湖南区域经济布局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湘满 《热带地理》1996,16(2):160-166
本文在分析湖南经济布局的现状基础上,根据“据点开发,轴线开发,网络开发三阶段”理论,提出了湖南区域经济布局的战略构想,确立了发展极,产业带和经济发展圈,文章认为,对各产业带和经济发展圈的开发应实施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近期应选择湘东产业带,环洞庭湖经济发展圈和长株潭经济发展圈为重点开发地域。  相似文献   

16.
物流场论及其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王志国 《地理学报》1990,45(1):90-101
本文提出存在于人类生产活动中的一种“场”现象——物流场及其运动规律的一种概念体系和分析方法。利用物流场与对应区域的生产和社会发展相互关系,来分析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地理、交通经济方面的问题。并对我国和世界主要国家的物流场以及交通运输经济若干问题作了一个探讨性分析。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经济繁荣,长江三角洲地区逐步成为国家建设的重点区域,特别是90年代以来。在过去的几年中,这个地区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并将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发挥其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决策,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到2000年,这个区域可望成为一个现代化地区。为了区域的现代化,城市规划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由于传统的主体规划以计划经济体制为基础,因此,我们在城市规划中要来个转变,重组方法和内容,再建新的法规。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粤港经济合作中的区域矛盾与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丽丽  闫小培 《热带地理》2004,24(4):346-349,360
在分析粤港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特点基础上,剖析了新时期粤港经济合作中可能存在的矛盾与冲突因素.指出制定统一的产业发展规划,展开全方位的产业经济合作,营造适宜的制度环境以及促进粤港文化整合等是新时期促进粤港经济一体化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厦门经济特区城市发展与布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厦门是座海岸一港岛复合型城市。为中国“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有机结合带,它又是全国计划单列城市和福建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区。多层次的对外开放和多元结构的改革试验,为区域开发、城市空间布局和多功能构建注入了新活力。台湾海峡两岸关系的改善使之成为投资热点,提高了它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中的特殊战略地位。本文以地理学的观点,分析了世界经济特区的基本模式和中国经济特区城市的基本职能,探讨了厦门设置特区的因由、吸引腹地、城市性质、产业开发、城市空间格局,并对特区城市的高新技术开发作了初步论证。  相似文献   

20.
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兴起和发展之我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国际经济一体化日益成为世界经济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更显方兴未艾之势。本文通过对世界区域经济合作状况进行分析认为,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兴起的宏观背景为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不平衡发展,其首要目标为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优化和改进经济福利,其适宜环境为均质性空间,其发展动力为适宜的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新的国际形势下我国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