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广东省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专委会、第四纪地质与环境地质专委会、广东省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委会、广东省海洋湖沼学会和珠海市科委联合召开的《华南沿海经济开发区环境地质与区域稳定性分析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2月20—23日在珠海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省内和广西、湖北地区的生产、科研及高校等22个单位38名代表。会议收到论文51篇,会上宣读论文21篇。会议除进行学术交流外,还组织了野外考察。 会议由省地震学会常务理事、构造地质专委主任刘以宣研究员致开幕词,省地质学会副秘书长陈君拔高工代表地质学会致贺词,省地质学会与地震学会副理事长黄玉崑教授致闭幕  相似文献   

2.
由福建省地震局和福建省地震学会主持召开的福建省减轻地震灾害学术讨论会于1990年12月26日至28日在福州举行。来自地震、地质、气象、建筑等部门的70多位专家、学者在大会上交流了70多篇学术论文。国家地震局震害防御司副司长王国治、福建省科委主任吴诚和福建省科协等有关单位的领导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3.
《地震地质》1986,8(3):32
中国地质学会构造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福建省地质学会和福建省地震学会,于1986年5月7—15日,在福建省联合召开了“全国东南沿海大陆边缘构造实地考察学术讨论会”。有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150多名代表参加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4.
1989年9月11日—19日在苏联南萨哈林斯克举行了太平洋地区地质地球物理编图国际会议。会议由苏联科学院远东分院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和美国夏威夷地球物理研究所C.E.Helsley博士主持。来自苏联、美国、加拿大、日本、联邦德国、挪威和中国等国的约200名科学家参加了会议,其中中国科学家13名。  相似文献   

5.
1992年10月19日至20日,广东省地质学会、省海洋湖沼学会、省地震学会和省地理学会的有关学科专委会联合在三水县召开“三水盆地中更新统现场考察”会议。参加这次学术活动的有中山大学、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科院地质新技术研究所、广州地理研究所、地矿部第二海洋地质调查大队、省地矿局水文地质二队、省地震局等共52人。省地质学会名誉理事黄玉昆教授、省海洋湖沼学会海洋地质专委主任刘以宣研究员、省地震学会理事长丁原章研究员等专家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6.
1986年11月7—10日,福建省地震局在著名侨乡福清县召开了全省地震群测群防会议。参加会议的有福建省地震局副局长余兆康、申生才和原局顾问高铮惜及有关处室负责人、业务干部,省内各市、县地震办领导和测报点代表以及会议专门邀请的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国际地震动态》编辑部和江苏、河北、天津、汕头等部分兄弟省、市地方地震工作的领导和代表。这次会议气氛热烈、畅所欲言,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刘光鼎教授,受地质矿产部的委派,一行10人,参加了1989年9月2日—11日在苏联远东伯力召开的。西北太平洋地区能源与矿产资源会议”,刘光鼎教授还应博士之邀参加了1989年9月11日—20日在南萨哈林斯克召开的“太平洋地区地质地球物理编图会议”,同时分别访问了伯力的苏联科学院远东分院大地构造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南萨哈林斯克的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相似文献   

8.
西藏当雄(1951年)、察隅(1950年)两次8级以上地震现场考察是国家地震局和西藏自治区科委组织支持的四川省人民政府援藏重点技术项目。考察队伍的组建以四川省地震局地震地质人员为主,西藏自治区科委地震办公室、国家地震局直属的分析预报中心及地质研究所派员参加。考察任务将于1985—1986年内完成,1985年4月—8月已完成当雄地震震中区及察隅、波密等县的考察工作,行程一万八千公里,经过认真艰苦的努力,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福建省自然灾害防御研究委员会、台友经济发展公司(厦门)、福建省地震局、厦门市地震局,于1993年3月22日至24日在福州联合召开了1993年天灾预测研讨会。来自全国地震、气象、水利、地质、地理、环保、天文等部门和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44人参加了会议,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主任翁文波主持了会议,福建省副省长王良溥、省科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磁测量、编图及应用”学术交流会,于1982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在福建省厦门市举行。参加会议的有部队、地质、石油、冶金、海洋、地震、大专院校及科学院等系统,共六十多人。 这次会议共收到论文30篇,涉及的内容有:地磁测量技术和资料的通化处理,地磁图的编绘、应用和基本磁场长期变化等方面的分析工作成果。会议采取大会报告和分组讨论的方式,对上述论文进行了系统的报告和广泛讨论。代表们认为:1980·0年中国地磁图和青海省及其邻近地区地磁图的编绘,  相似文献   

11.
广东省地质学会构造地质委员会与广东省海洋湖沼学会、广东省地震学会联合召开的华南沿海经济开发区构造地质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8月25至30日在深圳市召开。由构造专委主任、广东省地震学会常务理事刘以宣研究员主持了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和来宾有来自我省及京、津地区的生产、科研及教学等20个单位37个代表与来宾,会议收到论文摘要37篇,在会上宣读22篇。会议进行学术交流两天半,野外考察和参观两天。  相似文献   

12.
地电自动测量系统国产化研究成果(简称C—ATS)验收评议会于11月9日在广东省河源市新丰江地震中心台圆满结束。会议开了2天,会前测试小组用了2天时间对C—ATS系统进行了技术指标测试。参加会议的有国家地震局科学基金会办公室、科技司、分析预报中心、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地震研究所、河北、四川、广东省地震局等单位派出的专家代表11名。河源市科委、地震办领导代表地方政府到会祝贺。所在地台站代表列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3.
第三次全国古地磁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1月6日—1月10日在广州举行,这次会议是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和中国地质学会联合召开的,来自67个单位15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朱岗崑、常务理事谭承泽、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地质力学所崔盛芹和陈庆宣教授主持了会议,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高由禧教授到会并讲了话。 古地磁学是研究过去地磁场方向、强度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五十年代中期,海洋古地磁取得了重  相似文献   

14.
南海地质与地球物理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月9日—13日在广州举行。来自美国、英国、联邦德国、日本、意大利、马来西亚、中国等国家和香港地区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的专家、学者共80多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共收到论文61篇,宣读32篇。学术交流内容包括九个方面:现代沉积学特征;区域和深部地球物理特征;岩浆活动特征;地球化学研究;古构造的恢复和重建,南海起源与演化的新模式;海洋地球物理研究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热流、重力、地磁和地震研究);东南亚国家滨海油气勘探的新进展;区域石油地质和碳氢化合物潜力以及大陆架油气运移的规律。  相似文献   

15.
《在城市发展中地质学的作用—东南亚地区讨论会》在国际地质科学协会(IUGS),地学工作者国际发展协会(AGID)、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学院的支持和赞助下于1986年12月15—20日在香港举行。香港地质学会(GSHK)组织并主持了这次会议。参加会议的有17个国家或地区的百余名代表,其中包括中国代表17名。国家地震局系统参加会议的有丁原章、汪良谋、张虎男、章淮鲁等4人,他们都在会上作了学术报告。大会  相似文献   

16.
1992年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秋季大会12月7—11日在旧金山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约5000名地球物理学家参加了会议.中国没有派团参加,但少数学者,如地质科学院赵文津等参加了会议.笔者估计,中国大陆和台湾留学生与会者有三、四百人.会议分构造  相似文献   

17.
国际地质合作计划(IGCP)第206项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予部分资助的活动断裂对比项目。此项目由中国、美国发起。1984年6月4日—8日在日本神户举行了第一次工作会议。中国代表以我国的郯庐、山西—黄河、二台,鲜水河、红河等五条活断层为例向会议提出了对比研究样本。第二次工作会议于1985年11月5日—7日在北京举行。 出席这次会议有中国、美国、日本、英国、新西兰,土耳其、印度、尼泊尔、秘鲁等九个国家的代表。我国国家地震局及其下属的北京地质研究所、兰州地质研究所和山东、新疆、内蒙、山西、宁夏、陕西、江苏、安徽、云南、四川等省、自治区地震局的代表参加了会议。马杏垣、徐煜坚、邓起东等地震、地质界的专家和工作者应邀列席了会议。与会代表共40多人。  相似文献   

18.
计算地球物理进展学术讨论会于1984.11.5—11.9在福州举行,这次学术讨论会是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和福建省地震学会联合举办的,有31个单位72人参加,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傅承义教授和常务理事曾融生教授参加了会议并作了报告,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王宠教授也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大会收到论文53篇,其中33篇在大会上进行了交流。  相似文献   

19.
2006年华东地区地震工程院(所)长研讨会于2006年8月9日至13日在山东省威海市召开,本次会议由山东省地震工程研究院主办,威海市地震局协办。上海市地震地质工程技术研究院、江苏省地震工程研究院、安徽省地震工程研究院、浙江省工程地震研究所、福建省地震地质工程勘察院、江西省防震减灾研究所的负责人出席了会议。中国地震局震害防御司领导,上海市地震局、江苏省地震局、安徽省地震局、山东省地震局的分管局领导,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电力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的有关人员应邀参加了会议。河南省地震局地震工程勘察研究院以观察员的身份应邀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20.
平潭宣言     
《地球》2017,(10)
<正>2017年9月21日,以"蓝色经济·生态海岛"为主题的中国—小岛屿国家海洋部长圆桌会议在福建平潭召开,共有来自4大洲12个岛屿国家的代表参加会议。各国代表呼吁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框架、亚太经合组织等有关国际和地区组织中不断加强协调与合作,共同推进全球海洋可持续发展。会议通过了《平潭宣言》。我们,中国和安提瓜和巴布达、佛得角、斐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