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缅甸翡翠矿石的结构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缅甸翡翠矿石颗粒特征及成矿作用,将矿石结构分为三种类型。根据翡翠矿床地质特征、矿石化学成分、矿石结构、成矿物理化学条件、成矿物质来源及大地构造环境,认为缅甸翡翠矿石是在板块持续碰撞的过程中,在岩浆作用、热液交代作用基础上,发生变质作用的产物。成矿温度200-350℃,压力500-800MPa,与蓝闪石片岩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陈克樵  马春学 《云南地质》1998,17(3):350-355
翡翠是具粒状、纤维状镶嵌结构和眼球状、网状、港湾状、弧岛状和束状构造,以硬玉为主的辉石类矿物集合体宝石。其质地优劣取决于硬玉等辉石类矿物在翡翠矿石中所占的比例,以及硬玉中微量Cr^3+离子的含量、矿石的结构构造类型。从缅甸、俄罗斯和日本的翡翠物质组分、结构构造可以推断它的成因与成矿过程中的物理化学环境。  相似文献   

3.
翡翠热的兴起引起了市场对翡翠需求量的急剧增加,加速引发了对翡翠新品种的开发与研究。翡翠新品种之一——绿辉石玉(即黑色翡翠)与传统意义上的翡翠在光学性质、结构、成分等方面有一定的差异,有观点认为不应称其为翡翠。通过对黑色翡翠样品进行的一般宝石学特征观察、薄片鉴定、红外光谱分析、粉晶X射线分析、X荧光光谱分析,确认其宝石学特征和矿物学特征与翡翠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缅甸北部帕敢地区翡翠矿床地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位及 《云南地质》2002,21(4):378-390
缅甸翡翠矿床经100多年以来的研究已取得许多重要进展,但尚有不少关键问题需要解决,笔者在阅读大量资料,在缅甸观察翡翠原石和野外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提出对帕敢地区与翡翠矿床地质有关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和翡翠成矿作用的一些认识。供同仁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5.
翡翠的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颜色的翡翠进行了较系统的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研究,发现翡翠的化学成分和矿物 成分与翡翠的颜色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规律。随着翡翠的绿色由浅变深,Cr、Mg、Ca等元素的含量逐渐增 高,硬玉和绿辉石矿物成分逐渐向透辉石-钙铁辉石系列演化。  相似文献   

6.
王昶 《岩矿测试》2009,28(5):457-461
翡翠是一种重要的宝玉石资源。近年来我国学者对翡翠的研究成果丰硕,在翡翠矿物学、翡翠致色机理及颜色检测技术、翡翠成因研究、翡翠合成技术研究和翡翠鉴定技术领域,都有了很大的进展。文章讨论了上述诸方面的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7.
对酸处理后注蜡和注胶的翡翠(B货),漫反射红外傅里叶变换光谱法是一个有用的非破坏的识别手段,因此,DRIFT光谱法可用来鉴别天然的未经处理的翡翠与打蜡翡翠(A货)。DRIFT光谱中表现出的强吸收峰可用于检测胶和蜡的存在。利用DRIFT光谱法对10个翡翠样品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其中一些翡翠样品已经过了酸处理、注蜡或注胶处理。该研究结果已被基础宝石学测试和X射线光电子分光光度法(XPS)检测所证实  相似文献   

8.
傅立叶红外光谱技术在翡翠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吴淑琪  郭立鹤 《岩矿测试》1997,16(4):250-254
基于透射光谱的差异,用傅立叶红外光谱研究翡翠的矿物组成;分析硬玉、霓石、霓辉石和透辉石等主要矿物,以天然翡翠的特征红外光谱为依据,鉴别市售翡翠的真伪和类别(A、B货);利用红外显微镜作微区透射光谱,鉴别通常难以鉴别的有裂缝及裂缝填充物的翡翠(B货),提出了准确的无损鉴别翡翠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翡翠是一种高档的玉石,由于其价值高,而常出现仿冒品或以次充好的情况。为此,笔者对翡翠的矿物组成、结构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矿物组成、结构对翡翠质量的影响以及翡翠的命名。研究结果表明,翡翠的矿物组成比较复杂,主要矿物有硬玉、霓石、透辉石、钙铁辉石、钠铬辉石和钠长石,其次有角闪石、绿泥石和铬铁矿等。因主要组成矿物的含量不同,翡翠的类型不同,其中以硬玉型翡翠为主。翡翠的结构以粒状变晶结构为主,它直接影响着翡翠的质量;翡翠中矿物的颗粒越细,透明度越高,质量越好,反之亦然。依据翡翠的矿物组成特征以及国际命名习惯,翡翠的英文名称应以“Feicui”取代“Jadeite”。  相似文献   

10.
黄作良  林华霞 《云南地质》1998,17(3):381-385
翡翠是一种高档的玉石,由于其价值高,而常出现仿冒品或以次充好的情况。为此,笔者对翡翠的矿物组成、结构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矿物组成、结构对翡翠质量的影响以及翡翠的命名。研究结果表明,翡翠的矿物组成比较复杂,主要矿物有硬玉、霓石、透辉石、钙铁辉石、钠铬辉石和钠长石,其次有角闲石、绿泥石和铬铁矿等。因主要组成矿物的含量不同,翡翠的类型不同,其中以硬玉型翡翠为主。翡翠的结构以粒状变晶结构为主,它直接影响着翡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危地马拉灰绿色翡翠样品进行常规宝石学测试、岩矿鉴定、X射线荧光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及红外光谱等分析,确定了其化学成分与硬玉的基本相同,其矿物组成以硬玉为主,含有少量的钠长石、白云母、钠云母及微量的黝帘石、金云母、榍石与方沸石等;主要为柱状、粒状变晶结构与粗粒变晶结构;红外光谱在1000-1100cm^-1范围内由于Ca,Mg等杂质元素替代Al引起vas(Si-O-Si)反对称伸缩振动致1071cm^-1处峰,与缅甸翡翠的相比有明显漂移。  相似文献   

12.
为详细探讨含钠长石翡翠的成因机制,笔者选取了若干来自缅甸的含钠长石翡翠,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岩相学、矿物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含钠长石翡翠样品属于豆青种,主要由硬玉、钠长石、方沸石和少量的多硅白云母、钡铝硅酸盐等矿物组成。其中的硬玉发育清晰的环带结构,成分从核部至边缘发生规律性的成分变化。翡翠同时受到两期后期流体活动的改造,第一期以钠长石为代表,第二期以方沸石为代表,流体的改造作用使硬玉呈现碎裂状、碎斑状结构和交代穿孔等结构。结果表明,含钠长石翡翠样品表现出从成岩流体中直接结晶的特点,该流体富集Na、Al、Si、K、Ba以及少量的Ca、Fe、Mg等元素,微量元素则相对富集LREE、HFSE和sr等元素。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以及该玉石中的矿物反应关系,笔者推测缅甸翡翠形成的压力和温度范围分别在6-14kbar和300℃-450℃。  相似文献   

13.
高晓英 《地球科学》2019,44(12):4064-4071
硬玉石英岩是一种稀少且与流体作用相关的变质岩,同时出露于高压或超高压洋壳和陆壳俯冲带中.通过对中国东部大别造山带中出露达50 km2的含柯石英的超高压硬玉石英岩进行研究,综合全岩主微量元素、矿物Mg-O同位素和锆石学研究.结果表明,硬玉石英岩的原岩为古元古代TTG岩石,经历过弱化学风化和强物理风化作用,然后在三叠纪时期受到围岩富黑云母片麻岩分解脱水而产生的大量重Mg同位素流体交代,从而形成硬玉石英岩.考虑到这种受流体交代成因的硬玉石英岩在大别山广泛出露,表明其在三叠纪大陆深俯冲过程中存在着大规模的变质流体活动,这项研究首次报道了大陆俯冲带有大规模的流体活动存在,同时也挑战了传统观点认为的大陆俯冲带缺乏岛弧岩浆作用主要原因是缺乏足够量的流体活动.   相似文献   

14.
通过薄片鉴定、阴极发光、LIBS、LA-ICP-MS等手段,确定了危地马拉紫色翡翠的矿物组成有硬玉、钠长石、钙铝榴石、榍石与金红石,这些矿物的结晶顺序为金红石+榍石-白色硬玉-蓝紫色硬玉+钙铝榴石-钠长石,具有从温度降低的流体中结晶演化的特征。蓝紫色硬玉的Ti含量较高。在外观上,危地马拉紫色翡翠含有钙铝榴石造成的淡红色团块、含Ti硬玉造成的蓝紫色团块以及伴随这些团块的无色透明的钠长石,与缅甸产的紫色翡翠有较为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15.
翡翠的结构特征及其对宝石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翡翠的结构是决定翡翠质量的重要因素.翡翠中常见的结构可分为3类:变晶结构、交代结构、碎裂及变形结构.变晶结构是翡翠的主体标型结构,交代结构、碎裂及变形结构对翡翠质量也有很大的影响.翡翠结构的复杂性导致了翡翠质地的多样性变化,同时翡翠的结构直接影响翡翠工艺价值.  相似文献   

16.
通过走访翡翠市场得知存在无机材料充填的翡翠,目前与其相关的研究资料较少,对无机材料充填翡翠缺少鉴定依据.本模拟实验使用水玻璃和硅溶胶这两类无机材料对低档翡翠进行充填以了解其鉴定特征.利用常规宝石学测试、钻石观测仪荧光观察、红外光谱分析(FTIR)、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分析(LIBS)对无机充填翡翠样品进行测试.结果表明:①...  相似文献   

17.
采用便携式近红外矿物分析仪鉴别注胶翡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采用传统的中红外光谱技术鉴别不透明注蜡与注胶翡翠有一定的难度。采用便携式近红外矿物分析仪检测鉴定了翡翠、注蜡与注胶翡翠样品,对其近红外反射光谱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同时对微透明样品作了中红外透射光谱的比对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BJKF-1型便携式近红外矿物分析仪,能获得较好的透明或不透明翡翠、注蜡与注胶翡翠样品的近红外反射光谱,三者的近红外光谱特征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利用这些特征可有效地鉴别翡翠、注蜡翡翠与注胶翡翠。  相似文献   

18.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具有翡翠成分的玻璃料,再对其进行高温高压处理,实现玻璃体向晶质硬玉的转化,从而得到合成翡翠。从金属醇盐浓度、pH值、去离子水的添加量、水浴温度四个方面探讨了最佳凝胶条件。常规宝石学特征测试、偏光显微镜下岩矿薄片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明,合成翡翠与天然翡翠的常规宝石学性质相近,其结晶矿物为硬玉,样品的结晶转化程度较好,具有硬玉的标准红外特征吸收峰。  相似文献   

19.
以危地马拉蓝水料与缅甸油青种翡翠为研究对象,通过显微镜观察、岩石薄片观察、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扫描电镜分析、电子探针分析等测试手段对两者进行了常规宝石学特征、结构特征、杂质矿物、化学成分等方面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危地马拉蓝水料发育等粒变晶结构,主要成分为硬玉,含有绿辉石,硬玉环带以2~3层为主,绿辉石分别以自形颗粒、交代残余、沿微裂隙充填3种形式存在,其中白色点状物为钠长石,绿色点状物为霓辉石和绿辉石的混杂物;缅甸油青种翡翠以硬玉为主颗粒相对粗大,呈柱粒状镶嵌结构,硬玉发育3~5层环带结构,绿辉石以脉状充填硬玉颗粒间隙或被硬玉颗粒交代呈孤岛状。危地马拉蓝水料硬玉颗粒与脉状绿辉石的CaO含量均高于缅甸油青种翡翠,另外由于霓辉石的存在,推测两产地翡翠结晶环境中的Ca、Fe含量可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