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该书由张进德、张作辰、刘建伟、张德强等人编著,于2009年3月由地质出版社出版,定价60.00元。该书是在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项目成果基础上编著的,书中系统地分析了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现状,以及矿产开发所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的类型、特征及其危害;通过建立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指标体系,探讨了基于大空间尺度的矿山地质环境评估方法,并对我国矿山地质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2.
该书由张进德等编著,由地质出版社于2009年3月出版。本书是在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项目成果基础上编著的,书中系统地分析了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现状,以及矿产开发所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的类型、特征及其危害;通过建立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指标体系,探讨了基于大空间尺度的矿山地质环境评估方法,并对我国矿山地质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估;划分了我国矿产资源主要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和一般治理区,  相似文献   

3.
<正>该书由张进德、张作辰、刘建伟、张德强等人编著,于2009年3月由地质出版社出版,定价60.00元。该书是在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项目成果基础上编著的,书中系统地分析了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现状,以及矿产开发所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的类型、特征及其危害;通过建立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指标体系,探  相似文献   

4.
<正>该书由张进德、张作辰、刘建伟、张德强等人编著,于2009年3月由地质出版社出版,定价60.00元。该书是在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项目成果基础上编著的,书中系统地分析了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现状,以及矿产开发所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的类型、特征及其危害;通过建立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指标体系,探  相似文献   

5.
该书由张进德、张作辰、刘建伟、张德强等人编著,于2009年3月由地质出版社出版,定价60.00元。该书是在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项目成果基础上编著的,书中系统地分析了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现状,以及矿产开发所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的类型、特征及其危害;通过建立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指标体系,探  相似文献   

6.
我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该书由张进德、张作辰、刘建伟、张德强等人编著,于2009年3月由地质出版社出版,定价60.00元。该书是在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项目成果基础上编著的,书中系统地分析了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现  相似文献   

7.
<正>由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张发旺、陈立、张胜等撰写编著的《能源开发与地质环境互馈效应研究》一书,已由地质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不仅是一部针对鄂尔多斯能源基地地质环境问题研究的专著,也是一部集作者多年研究矿山  相似文献   

8.
陈社斌 《西北地质》2006,39(2):178-178
由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徐友宁等编著的《中国西北地区矿山环境地质问题调查与评价》一书历时3年而成,并由长安大学李佩成院士作序,已于2006年4月由地质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七章:第一章介绍了西北地区社会经济、自然地理,划分了四类地质环境分区。第二章简述了西北地区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开发利用现状、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等。第三章介绍了矿山环境地质发展研究现状,建立了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分类系统,着重论述了不同工业类型矿产资源开发、不同开发方式及不同地质环境分区内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及其特点,分析了导致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严重…  相似文献   

9.
邹光富  毛英 《西北地质》2003,36(C00):51-54
西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矿业开发已成为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之一。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矿产资源的开发引起了环境污染、资源环境破坏和矿山地质灾害等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本文在论述西南地区矿产资源概况、由矿产资源开发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对这些环境地质问题进行防治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徐友宁 《地质通报》2008,27(8):1235-1244
矿产资源开发引发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正成为影响矿山正常生产和人居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因素,为了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的绿色矿业目标,需要在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减轻矿业开发对矿山地质环境的负面影响。依据8年来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工作的经验和体会,简述了矿山环境地质的兴起与发展、研究意义和方法、现状与进展,提出了今后矿山环境地质研究的主要方向和内容,旨在推动矿山环境地质研究工作的同时,推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1.
矿山环境调查评价与综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进德  马军 《西北地质》2003,36(C00):168-171
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矿山环境基本状况,分析了当前矿山环境工作面临的主要任务,指出了矿山环境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做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与综合研究工作的总体思路,主要阐述了矿山环境调查、评价与综合研究的工作重点.包括组织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专题研究、矿山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整治、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相似文献   

12.
白喜庆  沈智慧 《西北地质》2003,36(C00):161-164
矿产资源的开发必然对自然环境造成改变和破坏,产生一些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本文扼要总结介绍了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的程序、技术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遥感技术在辽宁省矿山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辽宁省矿产资源丰富,开发程度较高,但部分矿区开发秩序混乱,矿山生态环境破坏严重。通过2011—2014年4 a的矿产资源开发环境遥感监测,基本查明了全省矿产资源开发状况,矿山开发占地、矿区地质灾害、矿山环境污染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以及全省矿产资源开发规划执行情况; 总结分析了辽宁省矿山开发易出现违法开采的区域、矿种和开采方式; 开展了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圈定出矿山开采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严重区、较严重区、一般区和无影响区。监测工作为辽宁省矿产资源有序、高效开发和环境保护提供了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为辽宁省矿山环境遥感监测的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西南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地质问题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毛英 《四川地质学报》2003,23(2):106-108
西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矿业开发巳成为西南地区各省、区经济发展的支拄产业之一。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引起了环境污染、资源环境破坏和矿山地质灾害等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本文在论述当首西南地区由矿产资源开发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对这些环境地质问题进行防治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张进德  袁西龙 《西北地质》2003,36(C00):201-207
全国矿山环境地质信息系统是为了配合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元的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工作而开发的应用程序。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录入、数据存储、数据查询、数据统计、数据分析、数据报表、图形数据组织、显示与管理、多媒体链接等。该系统界面清晰,操作简单。可扩展性强。可作为省级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实施单位的信息系统平台.也可以直接应用于矿山企业管理部门或者矿山企业本身。本文首先介绍了系统的设计,包括系统总体框架设计、数据库设计、图形库设计、系统界面设计等,并简要介绍了程序代码设计、开发与实现,最后对信息系统作了展示。  相似文献   

16.
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综合评估技术方法探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就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的技术方法进行了探讨。介绍了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的内容、技术路线和工作方法,在调查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的指标体系和方法,并结合6省的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数据,按照不同的矿类对采矿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进行了分区评估,为下一步开展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综合研究及成果集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张春  李洋 《吉林地质》2011,30(3):108-111,127
矿山由通化县远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开发,由于矿山生产对周边地质环境造成危害,需对矿山活动引发或加剧的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影响做出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  相似文献   

18.
何昆英 《地质学刊》2005,29(4):249-249
为摸清矿山地质环境现状,编制矿山地质环境整治规划,全面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积极探索矿山环境保护工作的新思路,日前,江苏省赣榆县全面开展全县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  相似文献   

19.
矿山环境五大问题亟待解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地质与勘探》2005,41(3):70-70
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司长姜建军近日指出,我国矿山环境问题突出,需加强治理,以保持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姜健军认为,目前我国矿山环境问题突出表现为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中国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区域分布特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芳  徐友宁  乔冈  刘瑞平 《中国地质》2010,37(5):1520-1529
为了了解中国不同区域矿产资源开发产生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分布特征,为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规划提供基础资料。笔者依据近几年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成果资料,首次对全国矿山地质环境区进行了系统划分和地质环境条件分析,通过研究不同地质环境区开发的主要矿产资源类型、开发强度、不同类型矿产开采产生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类型、分布、危害、需要防治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对矿山开发产生的土地占用与破坏、地质灾害、环境污染的区域分布特征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中国中东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强度、矿山环境地质问题重于西部地区,煤矿山问题重于金属矿山、金属矿山问题重于非金属矿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