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性含氮化合物的演化及地化意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生油岩样品中的中性氮系列化合物含量和组成变化的系统研究。指出含氮化合物的热演化规律和形成机制。含氮化合物是沉积有机质成岩演化的产物。其含量和组成明显受控于有机质成熟度;认为1-/4-甲基咔唑,苯并[a]咔唑/苯并[c]咔唑等比值可作为成熟度参数。  相似文献   

2.
塔里木盆地群4井原油吡咯类含氮化合物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27,自引:7,他引:27  
刘洛夫 《沉积学报》1997,15(2):184-187
在塔里木盆地群4井原油中成功地分离并检测出丰富的吡咯类含氮化合物-链基咔唑类,而链基苯并咔唑和链基二苯并咔唑则未被发现。链基咔唑中以二甲基咔唑、C3-咔唑和C4-咔唑为主。在甲基咔唑和二甲基咔唑中又鉴别出多个异构体。甲基咔唑中G2 G3含量相当,而二甲基咔唑中G3占优势。在我国,原油含氮化合物研究刚刚起步。实践证明,该类化合物是研究油气运移的可靠的、专属性强的标志化合物。通过本项研究,我们认为群4井原油已经历了长距离的运移。  相似文献   

3.
塔里木塔中隆起古生界原油咔唑类化合物的分布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在运移过程中,极性含氮化合物与围岩(如孔隙、裂缝、断层等)表面相互作用。随着运移距离增加,其在原油中的含量不断降低,并发生石油极性含氮化合物的分馏作用。以前的研究表明,石油中咔唑类含氮化合物的分布受母质类型、沉积环境、成熟度的影响很小,而主要受石油运移的影响。本文主要运用咔唑类化合物的分布来研究石油的运移并迫踪烃源岩。文中对来自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6口井的7个原油样品的咔唑类化合物的类型、含量及其分布特征作了详细的探讨。得到  相似文献   

4.
石油运移研究的新方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石油运移研究的新方法刘洛夫毛东风(石油大学北京昌平102200)关键词咔唑类化合物石油运移石油含氮化合物的研究已从单一的石油化工领域延拓到石油勘探领域,这是石油含氮化合物研究的重大进展。近年来,国外学者〔1〕成功地应用中性吡咯含氮化合物中的咔唑类来...  相似文献   

5.
刘洛夫  康永尚 《地球化学》1998,27(5):475-482
在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的原油中分离和检测到咔唑类含氮化合物,并成功地将其应用于油气运移研究,烷基咔唑类化合物大量存在于所分析的样品中,苯并咔唑只在部分样品检测到且含量小,而二苯并卟唑则未发现,根据C2烷基咔唑的G1,G2和G3结构类型的分布,C3-咔唑/C2-咔唑比值以及烷基咔唑与苯并烷基咔唑的相对含量可知,塔中地区石炭系C3油组的石油分别从北西和南东两个方向向塔中4号构造的高点侧向运移,研究还表明  相似文献   

6.
原油的含氮化合物总量及其组成特征不仅受原油运移距离影响,而且还受成油母质类型和成熟度影响.对南阳凹陷27个原油含氮化合物的研究表明,其油气运移指向的规律性不强,原因主要是由于原油运移距离较短,地质色层效应不明显.魏岗南部和北部原油的成熟度差异较大,但含氮化合物组成特征总体上非常相似,表明南阳凹陷原油的含氮化合物总量及其组成主要受控于成油母质类型.  相似文献   

7.
高邮凹陷韦庄地区原油吡咯类含氮化合物运移分馏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小平  徐健 《地球科学》2004,29(4):461-466
高邮凹陷韦庄地区具有正常和轻微生物降解2类原油, 对油气运移方向一直存在争议.根据2类原油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屏蔽型含氮化合物的相对含量与反映原油生物降解的地化参数C21-/C22+、Pr/nC17等nC17物降解作用对该区原油中含氮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及其分布影响不明显, 运移作用仍然是造成含氮化合物分馏的主要因素.自东向西、东北向西南方向, 韦X11井、韦6 - 2井、韦5 - 19井、韦8井原油中屏蔽型咔唑的相对含量依次增大, 分别为11.6 2 %, 10.6 6 %, 12.70 %, 13.88%;暴露型咔唑的相对含量则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 分别为30.6 0 %, 2 8.5 6 %, 2 6.4 3%, 2 4.6 2 %.由此明确了本区油气自东、东北方向向西、西南方向注入, 深凹带和车逻鞍槽提供了主要油源.   相似文献   

8.
史权  朱雷  朱丹  王春江  王铁冠 《地球化学》2004,33(4):395-399
利用色谱氨化学电离质谱(GC-NH3CIMS)法分析了原油及烃源岩中的咔唑类含氮化合物,分析结果与普通色谱质谱(GC-MS)进行了对比与评价.结果表明,氨化学电离质谱法对含氮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在氮化物含量较低或有芳烃共逸出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定量分析.氨化学电离质谱没有碎片离子产生,质量色谱图上同系物间没有碎片离子产生的相互干扰,定量结果比较准确.  相似文献   

9.
李美俊  王铁冠 《地学前缘》2015,22(1):215-222
基于成熟度梯度和油气运移地色层分馏效应原理,油藏地球化学研究可示踪油气运移方向、优势充注路径、潜在烃源灶方位,从而定位"卫星"油气藏,直接指导油气勘探工作。目前示踪标志物已从传统的咔唑类含氮化合物和甾萜类生物标志化合物发展到含硫和含氧杂原子多环芳烃化合物。南海北部边缘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早期油藏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位于凹陷中部构造带的花场次凸已发现石油主要来自位于其北东方向的白莲次凹烃源灶,并预测位于花场次凸东部的花东、白莲构造带及凸起往白莲次凹的上游方向最有利的勘探目标区,并得到油气勘探发现和后期的油藏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证实。精细的示踪参数值等值线图不但确定了油气运移的方向,也预测了优势的充注路径,可直接指导勘探部署。  相似文献   

10.
原油中吡咯类化合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38,自引:4,他引:34  
本文分析了塔里木盆地轮南海相、松辽盆地新站淡水湖相、朝阳沟-长春岭淡水-半咸水相、柴达木盆地尕斯库勒盐湖相原油中吡咯类化合物的分布特征,发现不同成因类型原油中吡咯类含氮化合物的丰度与相对分布有着显著的差异。文中进一步探讨了沉积环境、成熟度、母源、运移作用对该类化合物的可能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原油中吡咯类化合物的丰度与相对分布可能受控于多种地球化学因素,运移分馏作用与沉积环境可能是控制该类化合物的主要因素。成熟度、原始生源对该类化合物也有一定的影响。非烃中吡咯类含氮水合物在指示油气运移方向、指相以及成熟度方面有着潜在地球化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物源分析是盆地分析和古地理分析不可或缺的内容和方法,地球化学在物源及沉积背景分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运用文献研究法对“地球化学在物源及沉积背景分析中的应用”有关文献进行了研究,分析阐述了常量元素分析、稀土一微量元素分析以及裂变径迹、K—Ar、Ar-Ar、Rb—Sr、Sm—Nd、UPb、Re-Os、S、0、Si同位素分析等方法及其优势与不足。结果表明:常量元素、稀土一微量元素分析在源区物质组成、构造背景、源区风化强度、成分成熟度及氧化一还原条件判别方面有很好的应用效果;各种同位素分析体系在不同目的的研究中具有自身优势,均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但影响岩石化学成分的因素较多,特别是对于沉积岩,很容易受外生营力的影响;物源及沉积背景分析中的地球化学方法运用单一;对研究区区域地质情况的研究不足。为此,建议在利用地球化学方法进行物源及沉积背景分析时,需要充分认识影响碎屑沉积物化学组成的因素,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物源区分析,扬长补短,同时要特别注意对区域地质情况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侏罗系沉积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侏罗系的沉积背景,沉积岩成分,结构、构造及岩性序列等综合研究表明,该区侏罗系具有较好的旋回性,可划分为6个沉积层序和两个构造层序,侏罗系沉积物具有较低的成分成熟度和中等结构成熟度,粒度概率图及沉积构造均显示其具有牵引流沉积特征及三角洲沉积序列。在研究区侏罗系发育南、北两大特源区及方向的水系,据此可识别出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正常三角洲、滑塌浊积扇和湖泊等多种沉积体  相似文献   

13.
西昆仑造山带中带上石炭统提热艾力组为一套浅变质碎屑岩沉积,四周被三叠纪岩浆岩所包围,研究其沉积环境及物源特征对揭示该区构造背景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野外详细的剖面测制、沉积相标志的观察,结合室内岩矿鉴定和地球化学等综合分析,揭示该套碎屑岩具典型的鲍马序列结构特征,岩性成分成熟度低,主要为一套近物源的斜坡重力流沉积,其物源区较为复杂,主要为切割岩浆弧、过渡岩浆弧和再旋回造山带,源区构造环境为大陆岛弧及活动大陆边缘,表现出活动大陆边缘弧后盆地的沉积特点。  相似文献   

14.
首次对羌塘盆地上三叠统土门格拉组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进行了研究,揭示了生物标志化合物对该地区有机质生源构成、沉积环境和成熟度的指示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土门格拉组烃源岩中的有机母质为混合来源,既有陆生植物来源,又有低等水生生物来源,烃源岩的沉积环境为具有一定盐度的还原环境。烃源岩成熟度参数显示,土门格拉组烃源岩有机质演化程度已达到高成熟阶段。生物标志化合物的这些特征进一步证实了土门格拉组烃源岩具有较好的生烃潜力。  相似文献   

15.
刍云深水凹陷高成熟原油芳烃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白云凹陷采集的27个原油样品的芳烃组成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其分布特征和相对含量表明,原油母质具明显的陆源高等植物输入特征,沉积环境以氧化环境为主,根据萘系列、菲系列、二苯并噻吩系列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分布差异,优选有效的烷基萘、烷基菲、烷基二苯并噻吩成熟度指标,综合分析了白云凹陷原油成熟度特征。原油总体属于成熟一高成熟原油,结合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可划分为A、B两类,A类原油的成熟度高于B类原油。还选用有效的成熟度参数探讨了白云凹陷油气运移规律,如三甲基萘比值,该参数指示油气运移方向沿白云主洼中心向周围运移,且邻近番禺低隆起,运移方向由西向东,即沿着成熟度由高到低方向运移。  相似文献   

16.
印支期秦岭造山活动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沉积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沉积时区域古构造活动规律、沉积地质背景研究以及延长组沉积特征和沉积相序演化规律分析,重点探讨了延长组沉积特征及沉积环境变化与印支期秦岭造山活动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印支期秦岭造山活动对盆地边界性质、盆地内延长组沉积物源、碎屑搬运和沉积机理的影响,以及沉积体系类型及沉积相带展布规律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依兰—伊通地堑和松辽盆地在沉积特征方面相似,巨大的沉积厚度,粗—细不同的碎屑岩系及碎屑成分成熟度低,反映了强烈下陷快速堆积的特点。沉积物中韵律性、旋回性在横向及纵向上岩性、岩相和厚度都有急剧的变化。通过该断陷内伊通大孤山油页岩矿地质特征的认识与了解,对研究省内其他盆地油页岩矿的成矿规律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Sedimentology》2018,65(5):1761-1776
Grain shap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extural analysis of sedimentary grains. Textural analysis helps to determine the formation, transportation and deposition processes of sedimentary rocks. However, there is a lack of standardized methodology for quantitative characterization of grain shapes. The utility of fully automated image analysis for grain shape measurement is assessed in this paper. This research aimed to identify the most useful shape parameters for textural characterization of populations of grains and determine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the parameters. A key aspect of this study is to determine whether, in a particular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textural maturity of the samples can be ranked based on their grain shape data. Furthermore, discrimination of sedimentary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s is explored on the basis of grain shape. In this study, 20 loose sediment samples from four known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s (beach, aeolian, glacial and fluvial) were analysed using newly implemented automatic image analysis methods. For each sample, a set of 11 shape parameters were calculated for 200 grains. The data demonstrate a progression in textural maturity in terms of roundness, angularity, irregularity, fractal dimension, convexity, solidity and rectangularity. Furthermore, statistical analysis provides strong support for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samples grouped by environment and generates a ranking consistent with trends in maturity. Based on novel application of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s, angularity and fractal dimension are found to be the two most important parameters in texturally classifying a grai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ndicate that textural maturity is readily categorized using automated grain shape parameter analysis. However, it is not possible to absolutely discriminate between different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s on the basis of shape parameters alone. This work opens up the possibility of detailed studie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xtural maturity and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which may be more complicated than previously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19.
关于塔里木北缘南华-震旦纪的构造演化存在争议,本文研究了其东北缘库鲁克塔格地区南华系阿勒通沟组的沉积环境、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揭示其源区风化、物源类型和构造背景等信息,以期为塔北同期构造演化及古地理环境恢复提供更多证据。阿勒通沟组由底部的冰碛砾岩和之上发育细密纹层的细砂-粉砂-泥岩组成,砂岩中发育丘状交错层理、渠模等典型风暴沉积构造,可识别出3种风暴沉积序列,为风暴浪控浅海陆棚沉积,是阿勒通沟组冰期和特瑞艾肯组冰期分属两个冰期的有力证据。该组宽广陆棚相的沉积环境,砂岩较高的结构成熟度及V-Cr-Ni-Sc负异常、Ti-Hf-Zr-Y正异常等地球化学特征皆显示其处于被动大陆边缘。物源判别图解、过渡族元素含量和稀土配分特征显示该组砂岩主要碎屑物质为来自南部塔里木克拉通的长英质岩类,另有古老沉积岩的加入。砂岩样品CIA值、A-CN-K图解和Th/U比值等显示其源区经历了微弱-中等的化学风化,碎屑物质具沉积分选、沉积物再旋回特征,且在成岩过程中钾交代明显,这些特征也与被动大陆边缘一致。在此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库鲁克塔格自贝义西组裂解至阿勒通沟组演化为被动大陆边缘,且至少持续到震旦系扎摩克提组。  相似文献   

20.
基于测井资料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储层精细描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岩心观察、常规测井和成像测井等资料,对库车坳陷大北克深地区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储层特征进行了精细研究。结果表明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发育的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等构成了主要的骨架砂体类型。通过岩心刻度测井建立了一套较完整的岩性和沉积构造识别模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不同沉积微相的测井识别与划分标准,并探讨了不同沉积微相对储层物性的控制。然后根据粒度中值和成分成熟度指数将沉积微相进一步细分为水下分流河道中砂岩、水下分流河道细砂岩等不同的岩性岩相类型,并分别建立了粒度中值和成分成熟度指数的测井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以成像测井为主,辅以常规测井和岩心资料及粒度参数和成分成熟度指数,实现单井连续的岩性岩相识别与划分。研究成果可为后续沉积储层精细评价乃至天然气勘探开发综合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