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地名》2009,(2):34-35
蒙城县名源于东晋曾侨置蒙郡,县治所位于今蒙城县城关镇西北15千米处。梁、北魏或为侨置区划,或为军城,东魏复为蒙郡、县。唐代定名蒙城县。关于蒙城的名称由来主要有3种说法:一是商代此处属北冢,“北”与“冢”上下相合为“蒙”字。二是为纪念庄子而得名。旧《蒙城县定动说:“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蒙人也。尝为漆园吏。”宋·苏轼所撰《庄子祠记》也说:“庄子,蒙人也。尝为漆园吏。”北宋王安石在他的《清燕堂诗》中有“清燕新豫得自蒙,行吟如到此堂中。  相似文献   

2.
中街,沈阳著名的商业街,是沈阳最早形成的商业中心。中街,为城市中央之街,其时,沈阳只有一座方城,中衔位于其中央,于是得名。这是东北地区最早的商业一条街。在沈阳古城的中心地带,有一个由东、西、南、北顺城街路围成的区域,被称之为“方城地区”。  相似文献   

3.
板子矶,位于长江下游,安徽省繁昌县荻港镇2.5公里处芦南乡辖区内,孤阜临江,激流拥抱,明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知县邓一儒因矶滨鹊江,改名“鹊起矶”。但“人之称斯矶者终莫之易也,仍存其旧名板子矶”(《繁昌县志》)至今。著名的繁昌十景之一“鹊屿江光”即  相似文献   

4.
在安徽省北陲,有一个字义优美,字音(?)琮的县名——灵璧县。这里珠藏川媚,璧蕴山辉,钟灵秀毓,有石皆珍,是举世闻名的“磬石之乡”。古代以“灵璧”二字名县,是取“山川灵秀之钟,石皆璀璨如璧”之义。灵璧境内,美石繁多,光怪陆离,琳琐琅歼,各色纷呈,美不胜收。而就在其国际上称著,并卓有历史价值的应首推磬石。灵璧磬石即《尚书·禹贡》所称“泗滨浮磬”。其山名磬石山,在灵璧县城北35公里,北临泗水,山周多沼泽,古代洪水环绕,磬石山如浮水面,故有“泗滨浮磬”之称。《玉海注》和《文献通考》均记载甚详。  相似文献   

5.
~~有苎翁泉,又呼陆家井。唐隐士陆羽号‘桑苎翁’,著有《茶经》传世。陆家井为苎翁泉。余杭县志也有类似记载。”(《集刊》1986年第一期总第三期)于是把陆羽著《茶经》的地点进一步定格在余杭双溪。接着,又有张堂垣先生的《陆羽泉记》,称:“弟子沈君偶见《双溪十景诗》,其中记有苎翁泉,知余正苦于寻觅,乃撕下此页,辗转送来。”又说:“根据县志记载,几经查访,果在双溪附近找到苎翁泉。又据《双溪十景诗》、《苎泉怀古》诗和《余杭县志》所记,陆鸿渐隐居苕溪,当更确切。”(《集刊》1989年第一期总第六期)所谓的《双溪十景诗》被称为“古书”,…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名》2012,(4):8-8
湘江水系地处长江之南,南岭以北。东以罗霄山脉与赣江水系分界,西隔衡山山脉与资水毗邻。湘江流域跨湖南省的永州、郴州、衡阳、娄底、株洲、湘潭、长沙、岳阳8个地(市)。据《水经注》记载,“湘水出零陵始安县海阳山”,这是古文献中对湘江源头最早的记载。清《湘水考》也说:“湘水,源自广西桂林府兴安县海阳山。”另据林经注》记载:“湘漓同源,分为二水,南为漓水,北则湘川”。据考证,湘江得名于“湘漓分流”,即“相离而去”,湘江故此得名。就是在这块土地上,七十八年前发生了一场决定中国革命命运的伟大战役——湘江之战。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名》2011,(10):53-53
“碣石”之地,史书多有记载。《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二年,始皇之碣石,使燕人卢生求羡门高誓,刻碣石门,坏城郭,决通堤防。”《汉书·武帝纪》:“行自泰山,复东巡海上,至碣石。”魏武帝曹操在207年征伐乌桓于柳城(今朝阳)回军途中,东临碣石。写下千古诗篇《观沧海》。唐太宗李世民出临榆关(今山海关)征辽曾几次临观沧海至碣石.并多有诗篇与群臣唱和。那么,“碣石”之地到底在哪里?  相似文献   

8.
赣州“八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州大地 ,山川锦绣 ,风光旖旎。不少城市、风景名胜区、园林乃至村镇 ,有所谓“八景”、“十景”……因其文化内涵丰富 ,突出了这些景点的特色 ,而为人们所钟爱。很多人以为 ,北宋画家宋迪的“潇湘八景”是中国八景文化的鼻祖。其实 ,千里赣江第一城赣州才是“八景”文化的发源地 ,大文豪苏东坡就是“八景”的始作俑者。不过 ,潇湘八景四字一句的命名方式形象生动 ,取法自然 ,诗情韵味浓厚 ,为世人普遍喜爱和采用 ,从而推波助澜 ,形成了我国独特的“八景”文化。据《赣州府志》、《赣县志》记载 ,北宋嘉礻右年间(公元1056—1063年…  相似文献   

9.
河苏的刻石题勒,除镇江焦山和连云港云台山外,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盱眙第一山也遐迩闻名,驰誉省内外。 山川林木,一旦渲之于文采,便平添几分魅力。绵亘耸秀于淮河之滨的第一山,风光绮丽,是都梁(盱眙古称)十景荟萃之地,历代墨客骚人在这里登临题咏、勒石抒怀,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文和飘逸隽秀的墨宝。第一山相传因北宋大书画家米芾吟诗题字而得名。米芾于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从汴京(今天封)南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名》2011,(12):64-65
关于五女山的名称由来,最早的文字记载是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出版的《怀仁县乡土志》。书中称,光绪三年(1877)始建怀仁县。民国三年(1914年),因与山西省怀仁县重名,将辽宁省的怀仁县改桓仁县,以古桓州得名。该志在《地理类·山脉》中记载:“五女山,在县城之北,形如石屏,屹立佟佳江岸,相传古有五女屯兵其上,因此得名。”宣统元年(1909年)、民国十九年(1930年)出版的《怀仁县志》均沿袭此说。  相似文献   

11.
段文宁 《地理教学》2012,(21):47-49
常言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对于地理教学同样适用,只是这里的台上是指40分钟的课堂而台下则是教师上课之前的备课过程。若按此来算,短短一节课需要教师400年的时间来准备,如果每周教师多上几次新课,那么备课的时间相当的惊人,当然,这也相  相似文献   

12.
上海电视台《智力大冲浪》“说三道四”,有一道题目问四川省的“四川”指的是哪四条河流,答案为长江、岷江、沱江,嘉陵江。其实,四川省的得名并非如此。   春秋战国时代,今四川是巴国和蜀国所在。秦统一后,分全境为三十六郡,巴郡和蜀郡是其中的两郡。汉朝分全境为十三州,今四川属于益州。唐朝地方区划为道,今四川大部分属于剑南道,以在剑阁之南得名。宋代地方区划为路,先在今四川设西川、峡西二路,后又改设益州 (成都 )、利州 (广元 )、梓州 (三台 )、夔州 (奉节 )四路,合称川峡四路,简称“四川”。元代在四川设行省,以后…  相似文献   

13.
长沙一名是怎么得来的,历来众说纷纭,史籍记载各异,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说: 第一,得名于长沙星。古代天文学家观测天象时选择一批星象作为定位观测的标志,创二十八宿之说。认为上有星象,下有相应的“星野”。《史记·天官书》云:“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州域。”二十八宿中轸宿有一附星名为“长沙”,古人按星象分野的理论,将长沙之地以应长沙星,认为长沙地名源于星名,故长沙  相似文献   

14.
昌吉地名考     
1 地名演变昌吉是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驻地。唐代称张堡城,属庭州所辖。据史学家岑仲勉考证:“张堡即于田文Cammaidi Badaiki取其两字之首音”而得名。宋元称“彰八里”(qanbalik)。在《元史、李进传》也称“掺八里”,《元史、耶律希亮传》又称“昌八里”,《长春真人西游记》(上)还称“昌八刺”。实际上这些都是一音之转,一地异译。  相似文献   

15.
“图们”之名,在古籍中用字很不统一,有“统们、驰满、土们、豆满”之称,皆同音而异字,都是指图们江。据《中国古今地名辞典》记载:图们江,出自满语“图们色禽”。“图们”意为“万”、“众”,“色禽”意为“源”、“河源”,“图们色禽”即“万水之源”之意,后来略去“色禽”,简称“图们”。图们市图们市位于吉林省东缘,以地濒图们江而得名。隔图们江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为邻,是我国东部的口岸城市。商周时,图们为肃慎族生活栖息之地。秦汉之际属挹娄和北沃沮(勿吉)领地。南北朝时为高句丽所据。唐代属渤海国中京显德府卢州境。辽时属…  相似文献   

16.
三、宁新中更名安阳之所在1、安阳城和宁新中今焦作市东北17公里处有一村庄,名叫安阳城。曾是安阳城人民公社管委会驻地。此名称的历史,至少在北魏时就有了。《魏书·地形志》载北修武县已有安阳城。《修武县志》载南阳城曰:“春秋南阳城在县北三十里,又名安阳城。”《水经注·清水》云:“修武,故宁邑,亦曰南阳矣。”这里说明“修武”、“南阳”、“宁”和“安阳”似乎是一地。又《括地志》云:“怀州获嘉即古之南阳。”清吴作信撰《汉书地理志补注》载获嘉县条云:“环宇通志:获嘉县在卫辉府西南百里。本殷之宁邑,周之修武也。…  相似文献   

17.
辽阳得名考     
辽阳得名于唐代辽阳,古称襄平,曾是我国东北地区最古老的都邑,也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城市之一。关于今辽阳(1)的得名,一般认为是在辽代。这种说法系根据《辽史·地理志》中有“天显(辽太祖年号,太宗继位后沿用)十三年(公元938年)改南京为东京,府曰辽阳”的记载。但在笔者看来,这只能说是辽阳在历史上的正式命称,却不是辽阳得名之始。虽然唐辽东都督高藏反唐后建府易辽东郡故城为辽阳之说没有明证,但唐中宗时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及唐玄宗时契丹大贺氏联盟长吐于被封为辽阳郡王事则在《旧唐书·李多祚传》及《新唐书·契丹传》…  相似文献   

18.
文游台记     
文游台记文/周游不游文游台不能成为作家。文游台在江苏省高邮城北隅的土阜上,原为北宋东岳行宫后院园林,始建于太平兴国年间。旧传苏轼与秦观、王巩、孙觉载酒论文于此,“时守以群贤毕至,扁曰文游”(宋应武《重修文游台记》)。从此,文游台一直吸引四面八方的文人...  相似文献   

19.
“章华台”之名最早见于《左传》、《国语》,当时称“章华之台”,为楚灵王所修。三国吴韦昭(公元204—273年)注:“章华,地名”。但没有指在什么地方。西晋杜预(公元222—284年)明确指出“台在今华容城内”(《左传·昭公七年》注)。华容为汉县,隶南郡。属荆州刺  相似文献   

20.
花都 洛阳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古称豫州,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重点旅游城市。有3000多年的文明史,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起,先后有13个朝代在此建都。自古以来,这里墨客骚人云集,因此有“诗都”之称。洛阳牡丹香气四溢,又有“花都”的美誉。“天下名园重洛阳”,“洛阳牡丹甲天下”,洛阳园囿,数以百计,或凤阁龙楼,上连霄汉;或剔透玲珑,姹紫嫣红。历代文人骚客,泼墨古刹,挥毫岩壁,为古城增添诗情画意。洛阳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道德经》,《汉书》,《资治通鉴》等无不在此著成。龙门石窟为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