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博海 《中国地名》2014,(4):28-29
砚,也叫砚台,是一种用于研墨,盛放墨汁和掭笔的用具,与笔、墨、纸合称为文房四宝。由于其性质坚固,传百世而不朽,又被历代文人作为珍玩藏品之选。  相似文献   

2.
黄石 《中国地名》2014,(4):26-27
砚,也叫砚台,是一种用于研墨,盛放墨汁和掭笔的用具,与笔、墨、纸合称为文房四宝。由于其性质坚固,传百世而不朽,又被历代文人作为珍玩藏品之选。  相似文献   

3.
砚,也叫砚台,是一种用于研墨,盛放墨汁和掭笔的用具,与笔、墨、纸合称为文房四宝。由于其性质坚固,传百世而不朽,又被历代文人作为珍玩藏品之选。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名》2009,(7):74-80
清宫御砚始制于康熙年间,从1691年(康熙三十年)康熙皇帝亲自设计、监制第一方松花石砚开始,到1758年(乾隆二十三年)乾隆皇帝撤拼松花石砚作,限制雕制,松花石砚在宫内只生产了67年,共计产砚近二千方。仅作为皇帝御用、供奉先祖、赏赐重臣之用。  相似文献   

5.
古往今来,多少有名望的书法家和画家,都渴望得到一块宝贵的青州红丝石砚。然而,这种“宝贝”又确实得之不易!追溯青州红丝石砚的历史,不能不牵扯到北宋嘉年间一位很有名望的书法家。他姓唐名询,字彦,杭州钱塘人。唐彦官至翰林侍读学士,在朝廷也算得上是屈指可数的人物了,可是他清简寡欲,很讨厌官场里那种尔虞我诈、你争我夺的腐朽风气,经常独自一人躲在屋子里写字、画画、吟诗、品茶,一坐就是一整天,也不觉得厌烦,因为斗室里的清静总比社会上的污气浊浪更宜人些呀!爱屋及乌,唐彦因为好写好画,因而也就酷爱文房四宝。他搜集到两块名砚,一叫“…  相似文献   

6.
我国四大名砚之一的澄泥砚,不少人都说是产于江苏吴县。不少报刊乃至书籍也如此说。其实,澄泥砚的产地应该是山西省新绛县。最近,见有一份报纸的“收藏”版里这样讲:“澄泥砚,出于山西新绛,现以江苏  相似文献   

7.
笔乡新貌     
湖笔发源于浙江湖州善琏,迄今已有2000余年历史,被誉为笔都。改革开放20余年来,这里已发生了巨变,过去全镇共有制笔工厂2家,如今已发展到60余家,除善琏湖笔厂外,其余均为个体私营企业;从事制笔的工人从1000余人发展到2000余人,全镇年产湖笔从300万支发展到600万支;品种从300余个发展到600余个,几乎都翻了一番。深厚的湖笔文化底蕴,使小镇又出现新的风景。从蒙恬堂到中国湖笔博物馆善琏制笔人一直将秦代大将蒙恬恭奉为笔祖,曾建有蒙恬堂,后毁于战火。如今红红火火的制笔业,使镇容镇貌焕然一新。新建了300米长的中兴路,1995年,镇委镇政府决定…  相似文献   

8.
陈玲 《地理教学》2001,(4):23-24
地理教材中有很多适合多媒体教学的章节,笔运用多媒体技术,对“北美概述”一课进行教学时,深感学生兴趣浓、情绪高涨、思维活跃,教学效果很好。笔认为,“北美概述”一课教学过程的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伏成云 《地理教学》2013,(11):50-51
正常言说:听过不如看过,看过不如做过,做过不如错过。错误能启迪思维,开悟心智。错误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在课堂教学中错误也是一笔重要的资源,课堂可以因"错"而精彩。不重视学生的错误资源是一种浪费。叶澜教授说:"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无论是以言语,还是  相似文献   

10.
陈晓滢  邓钧 《地理教学》2023,(18):62-64+19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构建更贴合学生学习和发展需求的区域地理课堂,以学生为探究主体,推动地理课堂转变。然而,目前初中区域地理教学面临课前学情把握不精准、课中地理教学程式化、课后教学反思隐形化三大问题。点阵笔作为一种实时记录书写信息的智能技术产品,能够为精准把握学情、实时调控学习思维、科学评价教学效果提供新的可能。基于此,本文以广州乡土地理为例,提出基于点阵笔的区域地理教学模式并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11.
开店办厂,先要取名,别看一个小小的名你,它是经营者的脸,外地人的眼,一个别具匠心的名称,它体现了经营者的文化素质和品位,浸透着经营者的一种情结,往住能够潜移默化地滋润着消费者的想象力、亲和力,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是企业的隐形资产,是商店的软件包装,可以说,好名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一笔无形的资本。  相似文献   

12.
第一时间拿到2010年第一期《地理教学》杂志,我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感觉耳目一新,亮点颇多,不由地拿起笔直抒胸怀。  相似文献   

13.
在“形成气候的因素“教学中,笔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运用问题法.引导学生对地理事实材、料进行探究、归纳,收到了明显效果。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14.
1.勾图:用色笔按照方位分别在课本上勾出东北、北部边疆、黄河中下游等七大区域范围,以分解记忆块、方便记忆。  相似文献   

15.
在一些地理教研活动中笔经常听到一些中学地理教师抱怨:现在地理学科在学校没有地位,学生上地理课不认真,布置的作业也不愿意做。地理已不知道怎么教了。于是乎有许多地理老师多有同感,都对中学地理的教学现状感到忧虑,甚至部分地理教师感到地理学科已无发展前途。笔认为解决  相似文献   

16.
《地理教学》2013,(2):6+41
正1.奥陶纪-志留纪生物大灭绝:4.43亿年前奥陶纪的大部分生命还生活在海洋里,因此诸如三叶虫、腕足类和笔石类等海洋生物的数量急剧下降。大约有85%的海洋生命灭绝。2.晚泥盆世大灭绝:3.59亿年前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的地理讲评课教学中普遍存在机械地采用逐题对答案、改正错误、就题论题、面面俱到的问题。对此课型少有探讨,笔在此谈点体会,以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锋 《地理教学》1999,(3):34-34
几年来,笔在地理教学中探索了一种“结合实际提出问题→引导观察、展开联想→组织讨论、启发思维→分析、归纳、得出结论→练习检测、获取反馈”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它可带来四个方面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每节课的开始,由于翻书、取笔、课间嬉闹余兴等因素,学生的注意力往往不够集中。这时用小黑板出示一、两道小练习,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即使还有个别学生仍在做其他事情,教师在巡视中也可以及时纠正。  相似文献   

20.
黄燧 《中国地名》2013,(12):52-53
在林林总总的笔类制品中,毛笔是中国独有的品类。传统的毛笔不但是古人必备的文房用具,而且在表达中华书法、绘画的特殊韵味上具有与众不同的魁力。其实,毛笔作为我同一种独特的传统书写和绘画的重要工具,早已被列为“文房四宝”之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