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2 毫秒
1.
列入地矿部“八五”科研计划的秦巴地区重点片第一次协调会议,于1991年4月20日至24日在郑州市召开。来自湖北、四川、甘肃、陕西、河南等省地矿厅(局)和地质科学院、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西安地质学院的代表们,在河南省地矿厅的主持下,经过充分热烈的讨论,产生了“八五”秦巴地区重点片协调委员会和联络员名单。会议选举河南省地矿厅为“八五”秦巴重点片组长单位,我院为协调委员会成员单位之一。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及信息化工程》是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下达的国家“九五”支持地方开展地质工作计划与国家“九五”国土资源大调查遥感地质工作计划项目 ,由河南省遥感中心承担实施。该项目于1997年 10月批准立项 ,1998年 3月至 8月完成了项目总体设计和二级课题与专题设计 ,1998年 9月起正式开始实施 ,历时三年 ,于 2 0 0 1年 8月提交了项目成果 ,计有 :项目综合调查研究报告、工作总结报告、技术总结报告和课题与专题研究报告等 ,共计 80余万字 ;并提交了 1∶5 0万全省性国土资源系列图件电子版 93份、1∶2 5万区域性国土资源…  相似文献   

3.
笔者从2003年1月20日~21日在郑州召开的“河南省地质调查院国土资源大调查2002年度成果展评会”上获悉:去年,我省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又取得一批新成果。 国土资源大调查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国家根据实现现代化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对资源与环境的需求组织实施的。我省的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开始于1998年12月。4年来,足迹遍布河南、西藏、新疆、青海4省区,共承担国家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近60项,取得一批大调查成果。其中豫西南地区银铅锌多金属矿找矿项目成果被列入我国2001年度地质工作十大重要进展之一;青藏铁路沿线铜铅锌金等找矿成…  相似文献   

4.
日前,河南省地质调查院承担完成的《西藏丁青县列索卡——尼拉拉卡金矿评价》项目,经中国地质调查局评审验收获得通过。该项目为国家国土资源大调查战略性矿产资源调查评价项目,项目工作周期从2000年至2004年。该项目部署于藏东北昌都地区的西部,位于著名的“三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上游地区。工作区平均海拔标高4300—5200m,相对高差达2000余米,  相似文献   

5.
正日前,从平顶山市国土资源局传来消息,河南省煤田地质局四队成功中标平顶山市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综合治理规划编制项目。该项目是煤田四队承揽的首个市级规划类项目,项目的实施将对系统掌握平顶山市地质环境现状和趋势,统筹规划治理目标及治理工程总体布局,为全面推进矿产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近年来,河南省煤田地质局四队秉持"职能转变、融入国土"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6.
《南方国土资源》2014,(4):64-64
近期,河南省平顶山市国土资源局对2014年度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作出安排部署,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率”的要求,重点抓好4项工作。  相似文献   

7.
日前,从首都北京传来喜讯,河南省区调队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光荣称号。对此,我们谨向他们表示热烈的祝贺! 众所周知,河南省区调队是一支有着光荣传统和辉煌历史的队伍。多年来,他们发扬“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主,以找矿立功为荣”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三光荣”、“四特别”精神,为国家及河南、西藏的地质找矿事业和矿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人民不会忘记他们,祖国不会忘记他们! 值此“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我们在此发表《情系大峡谷》一文,以表达我们对河南区调队广大干部职工的敬意,并祝愿河南区调队的精神在中原大地结出更多硕果!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黄金生产跃上年50万两新台阶金矿是河南省的优势矿产资源之一。自1964年河南省地质局发现小秦岭金矿之后,河南省地矿厅以及其他各系统、各部门广大地矿工作者经过30多年的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艰苦努力的普查找矿,相继在小秦岭、崤山、伏牛山、熊耳山、桐...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国际上先进的CDS/ISIS文献管理软件及其与“中文地质文献库”的接口试验。作者在中国地质矿产信息研究院中文地质文献库的基础上,建立了河南省地矿厅的中文地质文献库,成功地将微机应用于中文地质文献检索中。利用微机进行文献检索可大大提高文献检索的查准率和检索速度。  相似文献   

10.
笔者从2003年1月20日~21日在郑州召开的"河南省地质调查院国土资源大调查2002年度成果展评会"上获悉:去年,我省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又取得一批新成果.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地质调查院成立于1998年12月30日。建院五年来,该院在上级领导的直接指导支持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公益性服务、为国土资源管理提供业务基础支撑、为地矿经济发展提供技术保障”的服务方针,科技强院、创新发展,各方面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地质大调查  相似文献   

12.
一、国土资源科技工作取得的成绩与面临的形势 长期以来,特别是“十五”期间,全省国土资源系统以科技工作者为生力军,调动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组织实施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发展“十五”规划,应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在国土资源调查评价、开发利用与保护、地质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以及国土资源基础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13.
从地质矿产经济管理角度,简要叙述和分析了河南省地矿厅“八五”前期金矿储量承包现状、作法及与计划经济体制的差异。指出了因承包储量价格偏低、资金到位率低和拨款滞后,给地勘单位造成的困难和损失;提出了净化环境、有效利用资源、创造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问题。  相似文献   

14.
2004年,河南省地质调查院共安排各类公益性地质工作项目54项,其中承担国家国土资源大调查计划项目25项,项目总经费2500余万元。通过半年来的工作,在成果、质量、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相似文献   

15.
近日,河南省地矿局第二地质勘查院传出喜讯:2006年,该院承担的省两权价款专项资金、矿产资源补偿费矿产勘查、国土资源大调查、市场矿产勘查等29个项目均已基本完成,地质找矿成果丰硕。  相似文献   

16.
9月4日,从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豫西南地区铅锌银矿评价报告评审会上传来消息,经过河南省地调院广大地质队员7年的艰苦努力,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河南省朱阳关—湍源地区铅锌矿评价”取得地质找矿的重大进展,提交新发现板厂、土地庙沟、上庄坪3处大型矿产地和东山洼、双庙2个小型矿产地,估算铅锌资源量187万吨,铜19万吨,银3561吨,金11吨,圈出和发现了一批有较大找矿远景的化探异常和矿点。该矿区位于华北地台和秦岭造山带结合部,地跨南阳、洛阳两市六县一区,面积15600平方公里。横跨华北地块和秦岭褶皱带,地层发育齐全,岩浆活动强烈,地质…  相似文献   

17.
西灶沟铅锌矿,经河南省地矿厅第二地质调查队详查评价,证实为一中型铅锌矿床,并发现金的单独矿化。科研所提出该矿床是一个金矿新类型,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该类型金矿产于熊耳群火山岩中,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金矿为小型矿床,品位中等,以银金矿为主。金赋存于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等矿物中,与铅锌矿关系十分密切,多产于铅锌矿体中。该类金矿在区域上有明显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8.
近日,河南省地矿局第二地质勘查院传出喜讯:2006年,该院承担的省两权价款专项资金、矿产资源补偿费矿产勘查、国土资源大调查、市场矿产勘查等29个项目均已基本完成,地质找矿成果丰硕。  相似文献   

19.
为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方和行业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的意见》(国土资发[2003]358号)和温家宝总理关于“积极推进地质工作的根本转变,使地质工作更加紧密地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相结台,更加主动地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的指示精神,河南省地质调查院在总结五年来承担国家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对夸后的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巩固“两个战场”、打造“六大品牌”、抓好“三项重点”、做好“三个到位”和“三项服务”。  相似文献   

20.
日前,在国土资源部公布的“2003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上,河南省地质调查院《西藏1∶20万波密幅、墨脱县幅区域化探》项目成果荣获二等奖,成为河南省唯一获奖的单位和项目。 该项目为国家地质工作重大专项,共计完成测量面积7938平方公里,系统采集各类地球化学样品2102件,测试分析包括金、铂、钯、银、铅、锑等化学元素达42种之多,获得基本数据63252个。首次获得了大峡谷地区控制密度最大、研究程度最高的地质资料。这是我国乃至人类历史上首次对大峡谷进行大规模、深层次、网格式、系统性地质大调查的国家级科学考察。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