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接风的记录器出现故障时不易被直接察觉,但可以在记录纸上表现。其中的关键是掌握理论,总结实践经验,找出规律。根据体会,应从以下方面查找故障:(1)风向未划线,风速拉平线。这种现象多为电源部分的故障。(2)风向划线正常,风速前后距离大而中间突然拉平线、...  相似文献   

2.
EL型电接风仪常出现记录器风向或风速笔尖不跳、漏跳或连跳的现象,人们常常着眼于仪器的本身寻找故障原因,有时将仪器全部换新,故障仍不能排除。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几年来的临场修理实践说明,这些故障除了一部分属于机内各节点接触不良或元件损坏外,还有一部分属于非机器自身故障。反映在风仪记录器上主要是外界供电电压不稳定所  相似文献   

3.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 :“风向漏跳两次 ,在未漏跳的三次划线中 ,方向是相同的 ;风向漏跳一次 ,其余的四次或其中三次划线为同一方向的” ;“风向漏跳一次 ,在其余的四次划线中 ,前面的两次方向不同 ,后面的两次为同一方向的” ,可视为对正点记录无影响。在实际工作中若出现上述情况 ,要正确分析 ,以确定是否对记录有无影响。现以S、SSE、SSW 3个风向为例进行讨论 :(1)若挑出的风向为SSW或SSE时 ,可视为无影响。 (2 )若挑出的风向为S时 ,需要考虑两种情况 :一是SW和SE风向笔尖跳动正常 ,这 2个笔尖确实没有漏跳 ,此时…  相似文献   

4.
故障1:风向感应器八方位块锈蚀、磨损严重,造成接触不良,使风向指示灯泡不亮和风向自记记录漏跳. 处理方法:将感应器取下打开,用细砂纸将方位块磨平后,用软布或软纸擦拭.若无砂纸时,可直接用软布或软纸擦拭.本人是用卫生纸蘸无水酒精或汽油擦洗干净(不能涂油),重新装好即可.整个过程约需一个小时左右. 故障2:指示风速与自记风速误差太大. 处理方法:此故障主要是由于风速记录部件的拨钩拨不动棘轮所造成的.多是  相似文献   

5.
电接风风向自记笔尖漏跳的现象 ,在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中带有普遍性和经常性。除《地面气象观测规范》5 5页中列举的情况外 ,用“列举法”可以判定以下两种漏跳情况对正点的风向记录也没有影响。①第 1次划线漏跳 ,后 4次划线中有 2次方向不同 ,另 2次为同一方向的。例如 :某正点前的 5次划线依次为 :- (漏跳 )、E、E、S、N。漏跳的风向有 4种情况 ,即E、S、N或其它方向。若为E时 ,5次划线依次是E、E、E、S、N ,最多风向显然是E。若为S时 ,5次划线依次是S、E、E、S、N ,按照《规范》规定 ,最多风向仍然是E。若为N时 ,5…  相似文献   

6.
EL型电接风向风速计是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中故障出现较多的仪器,也是很多观测员在仪器维修中较难掌握的一部分.笔者在工作中碰到这样一例:电接风指示器的风向风速都无指示,记录器的风向风速都不跳.经检查,故障出现在感应器与指示器相联接的12芯电缆线(埋在地沟的电缆线被老鼠咬  相似文献   

7.
电接风记录器经常出毛病,常见的故障是笔尖漏跳、连跳和不跳。检修人员在检修时,测风向采用B_2线分别接A_1-A_8线逐个测试,测风速采用B_2线接A_9线测试,全是手工操作,工效低又很不方便。我们在检修中为方便起见,制作了简易的《电接风记录器的测试器》,用来代替手工测试,提高了  相似文献   

8.
玉启福 《气象》1983,9(1):30-31
电接风向风速计(简称电接风)是台站普遍使用的一种仪器。它常易出故障,且各台站大部不能就地检修。我们研制了DJ—1型电接风多功能检查仪,利用它可以进行风速发电机的检查,风向接触器的检查,瞬时风速指示系统的检查,风速表内接点与接触状况的检查,自记钟内接点与接触时间的检查,风速记录机构的检查与调试,风向记录机构与风向划线的调试。经内蒙古气象学会、内蒙古气象局科教处、业务处、供应站的联合鉴定,认为它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下面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9.
刘莹  王海军  李中华 《气象》2015,41(11):1408-1416
当自动气象站观测仪器发生故障或运行性能下降,通常是利用专用设备进行维修和检定,但为安装在十数米或数十米高度的风观测仪器进行日常维护会有较大困难。为提高测风设备的维护能力,提出了基于观测记录的风向传感器故障检测方法。利用全国2009—2011年2420站逐小时极大风速的风向和瞬时风速的风向资料,基于风向传感器的格雷码盘的编码原理,设计了风向传感器格雷码失效故障的检测方法,对全国的风资料进行了质量控制,同时通过模拟格雷码失效后风向变化情况,评估了格雷码失效故障所造成的影响。检测分析结果表明:(1)采用逐时极大风速的风向和瞬时风速的风向资料,可检测格雷码失效故障;(2)格雷码第二至七位出现失效故障的台站在全国所占比例为0.4%~0.8%,格雷码第一位出现失效故障的比例为2.6%;(3)格雷码失效对风向观测数据的质量影响较大,特别是失效格雷码为第四至七位时,甚至会造成风向频率的分布完全失真。  相似文献   

10.
2002年4月初,我局EL型电接风向风速计出现故障,风速记录器笔尖不跳(划平线),但风速指示器正常。考虑到这套设备使用不久,加之风速指示器又正常,故初步判断故障出在室内。检查步骤如  相似文献   

11.
2002年4月初,我局EL型电接风向风速计出现故障,风速记录器笔尖不跳(划平线),但风速指示器正常.考虑到这套设备使用不久,加之风速指示器又正常,故初步判断故障出在室内.检查步骤如下:  相似文献   

12.
电接风已使用多年,维修方法很多,这里就使用交直流转换器后出现的问题分析如下。一、在电压较低(150—200伏)或不稳的地区,电接风纪录器工作正常,而接上交直流转换器后,风向风速出现漏跳或不跳现象。产生原因:接入转换器后(图1),使  相似文献   

13.
电接风维修方法很多,这里就使用交直流转换器后出现的问题分析如下: 一、在电压较低(150-200伏)或不稳的地区,电接风记录器工作正常,而接上爽直流转换器后,风向风速出现漏跳或不跳现象. 产生原因:接入转换器后(图1),使指示器整流输出端电压降低2伏左右,中间继电器吸合不利或不吸合所致. 解决办法:将指  相似文献   

14.
许长生 《气象》1979,5(10):39-39
电接风故障检示器主要用于记录器修理前的故障寻迹和检查修理后风速风向跳动是否符合要求。它能自发产生一种电信号,使风速、风向定时性(间隔时间为3秒)周期性的进行跳动,以便于检查。经我们使用,效果较好。 故障检示器由一多谐振荡器组成。振荡器的振荡周期设计为3秒,以保证风速风向电容器有足够的充电时间。振荡器每振荡一次,继电器J就吸合一次,通  相似文献   

15.
石泉气象站 2 0 0 2 -0 5-1 3 ,EN风极大风速为1 4.4m/s,风向为东风 ,出现时间为 2 0 :1 0 ,最大风速为 1 1 .2 m/s,风向为东南风 ,出现时间2 0 :1 9。 2 1 :0 0风速为 2 .4m/s,风向为西南风 ,2 2 :0 0风速为 2 .2 m/s,风向为西南风。针对此记录有同志提出疑问 :日最大风向风速与相邻正点风向风速相差太大 ,建议该日最大风向风速和极大风向风速按缺测处理。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判断该记录的正误。1 根据石泉站 EN风多年的使用情况来看 ,没有出现过此类乱码现象 ,感应部分也未出现过风速偏大情况 ,因此应排除仪器故障原因。2 从地面观测的角…  相似文献   

16.
丁国超 《气象》1985,11(7):24-24
当EL型电接风速仪电磁铁中的衔铁被磁化后,便可出现风速不跳的故障。 检查办法:风速笔尖不跳时,如发现风速电磁铁吸住不放,在用手扳开衔铁时略感到有吸力,但在  相似文献   

17.
王天义  朱克云  张杰  刘煦 《气象科技》2014,42(2):231-239
利用成都地区2010年8月和北京沙河地区2011年7—8月风廓线雷达以及多普勒天气雷达的风廓线探测资料,结合对应时段的天气现象相关记录,通过对比分析得到以下结论:①弱降水条件下,在300~2100m高度内,风廓线雷达与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具有很好的相关性,风向相关系数平均值为0.596,风速相关系数平均值为0.736,在做预报时两者可以同时应用,互为补充;②强降水天气条件下,风廓线雷达与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的风向、风速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特别是在300~2100m之间各个高度上风向、风速相关性较好,风向相关系数平均值为0.573,风速相关系数为0.508,且风廓线雷达比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到的各层风向、风速变化更为详细、直观;③阴天条件下风廓线雷达与多普勒天气雷达的风向、风速相关性低层比高层好;④晴天条件下,风廓线雷达更适合用于预报和监测天气。  相似文献   

18.
CFL-06型风廓线雷达与L波段探空雷达测风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风廓线雷达资料的准确性和可用性,将2016年5月2017年4月张家口的风廓线雷达与L波段探空雷达测风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张家口站大多高度层二者风速呈显著正相关,00:00的相关性优于12:00的,8km以上未通过显著性检验。2)4.11km以下风廓线雷达较L波段探空雷达水平风速偏大,平均误差为0.00~1.50m/s;4.11km以上风廓线雷达较L波段探空雷达水平风速偏小,平均误差为0.00~22.13m/s,并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3)水平风速有效样本率(风速差≤3m/s)整体随高度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中低层(1.23~3.63km)的有效样本率较高,为60.0%~70.0%。4)2.196.03km各高度层水平风向的有效样本率(风向差≤20°)较大,稳定在70%~80%,有降水时风向有效样本率随高度的增高而增大,且各高度层波动较大。两个时次风向有效样本多集中在风向差为10°的范围内,28km各高度层有效样本率(风向差≤10°)可达到40%~60%。  相似文献   

19.
利用2019年6月至12月威宁县边界层风廓线雷达数据和威宁探空数据,预设二者风速偏差<=3m/s、风向偏差<=20°为有效数据样本,研究两者在不同风速、风向范围和不同高度、时次、降水条件下风向、风速数据对比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风廓线雷达和探空的风速、风向均具有较好的正向相关性;(2)在不同高度下,且无论有无降水或任意时次,风速有效样本比率大体上高于风向有效样本比率,500米左右高度以下有效样本比率总是最小(不足50%),而中高层较大;(3)不同时次对风速、风向数据有效性影响不大;(4)有降水时风速、风向有效样本比率比无降水时偏小且变化剧烈;(5)除东北(20°-40°)和西南(200°-260°)风向外,其他方位风向数据一致性较差;(6)除大于24m/s的风速外其他大小风速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0.
郑复基 《气象》1991,17(6):37-37
经预审发现,在整理自记风向划线不正常或中断的记录时,虽然《规范》55页已有规定:“如属下列(四种)情况,可视为对正点记录无影响。”但是,在整理的具体过程中,仅对其中的第(1)—(3)种情况,因规定较明确,不易产生错误,而对第(4)种情况,即:“(4)风向记录有中断、连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