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广泛收集西南地区VGK和DD-1短周期地震仪记录资料、测量了Lg波的4种振幅(Lg_z、Lg_h、mxz、mxh)数据及走时数据的基础上,计算得到西南地区Lg波滞弹性衰减系数γ=0.0031±0.0004km~(-1)。西南地区的m_(Lg)震级公式定义为m_(Lg)(m×h)=logA_(mxh)+q_(SW)(△)+D_h 其中震级校准函数q_(SW)(△)=5/6log△+0.00135△+C 对于DD-1仪,常数C=1.73;对VGK仪,C=1.52。当使用振幅A_(LgZ)、A_(Lgh)或A_(mxz)时,则C值分别加0.37、0.24或0.13。m_(Lg)标度基本保持了原西南地区的M_L(SW)的平均震级水平。通过振幅比计算,表明H/Z振幅比与台基有较大的关系:台基越软,振幅比H/Z越大;反之,台基越硬,H/Z越小。本文还对VGK和DD-1仪记录的17个地震的mxh振幅数据计算了平均logA值,发现DD-1仪较VGK仪的logA值平均偏低0.21级。  相似文献   

2.
选取桂、粤、湘,赣、闽五省及其附近地区16个地震31个台站的DD—1短周期地震仪记录资料。用综合回归分析法测定了Lg波传播速度为3.54Kmls,约1秒Lg波埃里相滞弹性衰减系数为r=0.0022±0.0001Km~(-1),并导出五省地区的Lg震级公式: m_(Lg)=LgA_(mxh)+q_s(△)+D_(mh) q_s(△)=5/6Lg△+0.00096△+1.88 计算了该区域内16个地震的各震级值,以及31个台站的台校值。单台震级标准差为0.13~0.15震级单位,台网震级标准差为0.02~0.03震级单位。  相似文献   

3.
本文选用东北地区27个台站短周期地震仪记录该地区及其邻近地区的21个地震资料,用综合回归分析法测定了Lg波的滞弹性衰减系数γ=2.7×10~(-3)km~(-1)。由此建立了该区Lg波最大振幅震级公式: mlg=logAh+5/6logΔ+0.0012Δ+1.81 ⑴利用上式测定了47个地震震级,结果表明;1.mlg震级基本维持了原M_L的震级水平,震中距适用范围30~1000km。2.用公式(l)测定震级比用R_1(Δ)测定震级的精度高。  相似文献   

4.
中国东部六省的 Lg 震级(上)——测定方法和结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根据 Lg 波埃里相和非埃里相衰减系数确定单台和台网震级公式、震级标准差以及台站校正值的方法.根据中国东部苏、鲁、豫、皖、冀、浙六省地区约1秒 Lg 波衰减系数的测定结果,导出六省地区的 Lg 震级公式:mLg(z,h)=lgdLg(z,h)+5/6lg+0.0019+2.09 mmx(z,h)=lgdmx(x,h)+lg+0.0013+1.27 计算了该区域内19个地震的各震级值,以及80个台站的台校值.单台震级标准差为0.15-016震级单位,台网震级标准差为0.03-0.04震级单位.此外,还测定了111个地震的 mmxz和 mmxh值,验证或补充了19个地震得出的某些关系和结果.   相似文献   

5.
最近葛焕称等测定了中国东部苏豫皖冀浙六省地区约1HzLg波的衰减,得出波的衰减系数,对于Lg波埃里相,γlg=0.00435±0.00010km~(-1):对于lg波非埃里相(MAX相),γmax=0.00305±0.00010km~(-1)。陈培善和秦嘉政(1983)用残差法测定了云南地区短周期仪器记录S波最大振幅的震级校准函数R_3(Δ)。若利用Lg波MAX相的地动振幅A随震中距Δ的衰减模式  相似文献   

6.
利用上海遥测地震台网虹桥、南汇台深井地震速度记录资料讨论地震尾波衰减与震级关系.采用统计方法求得了用垂直向地震波持续时间 L 测定震级M_v 的公式M_v 虹桥=-0.981+1.677×log(L)+0.600×log(△)±0.22M_v 南汇=-1.461+1.979×log(L)+0.506×log(△)±0.22结果表明,地震速度记录的持续时间 L 的对数加上震中距(△,单位:km)的对数与震级在近震范围内(△<5°)呈线性关系,说明用地震速度记录同样可以测定地震震级,这有助于提高深井速度记录资料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葛焕称  倪岳伟 《地震学报》1991,13(2):171-178
讨论了四种不同方法测量的Lg振幅,以及选取不同的几何衰减系数值(=5/6或1),对计算Lg波值的影响. 重新测定的中国东六省地区=0.00340.0001km-1(当=5/6),由此修订的mLg/(mxh)震级校准函数qE(△)=5/6lg△+0.00147△+1.81.   相似文献   

8.
陈培善 《地震学报》2002,24(1):109-110
本目录中的地震参数来自“中国地震台临时报告”(简称“月报”) .其中 ,国内及邻区给出 M≥ 4.7的事件 ,全球给出 M≥ 6的事件 .“月报”由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九室按月做出 .本目录中的发震时刻采用协调世界时 (UTC) ;为了方便中国读者 ,也给出北京时 (BTC) .震中位置除给出经纬度外 ,还给出参考地区名 ,它仅用作查阅参考 ,不包含任何行政意义 ;还给出测定震源位置的台数 (n)和标准偏差 (SD) .面波震级 MS是对中周期宽频带 SK地震仪记录 ,采用北京台 1 96 5年面波震级公式 MS=lg(AH/T) +1 .6 6 lg(Δ) +3 .5 (1°<Δ<1 3 0°)…  相似文献   

9.
陈培善 《地震学报》2002,24(3):333-334
本目录中的地震参数来自“中国地震台临时报告”(简称“月报”) .其中 ,国内及邻区给出 M≥ 4.7的事件 ,全球给出 M≥ 6的事件 .“月报”由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九室按月做出 .本目录中的发震时刻采用协调世界时 (UTC) ;为了方便中国读者 ,也给出北京时 (BTC) .震中位置除给出经纬度外 ,还给出参考地区名 ,它仅用作查阅参考 ,不包含任何行政意义 ;还给出测定震源位置的台数 (n)和标准偏差 (SD) .面波震级 MS是对中周期宽频带 SK地震仪记录 ,采用北京台 1 96 5年面波震级公式 MS=lg(AH/T) +1 .6 6 lg(Δ) +3 .5 (1°<Δ<1 3 0°)…  相似文献   

10.
陈培善 《地震学报》2001,23(4):449-450
本目录中的地震参数来自“中国地震台临时报告”(简称“月报”) .其中 ,国内及邻区给出 M≥ 4.7的事件 ,全球给出 M≥ 6的事件 .“月报”由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九室按月做出 .本目录中的发震时刻采用协调世界时 (UTC) ;为了方便中国读者 ,也给出北京时 (BTC) .震中位置除给出经纬度外 ,还给出参考地区名 ,它仅用作查阅参考 ,不包含任何行政意义 ;还给出测定震源位置的台数 (n)和标准偏差 (SD) .面波震级 MS是对中周期宽频带 SK地震仪记录 ,采用北京台 1 96 5年面波震级公式 MS=lg(AH/T) +1 .6 6 lg(Δ) +3 .5 (1°<Δ<1 3 0°)…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震级是地震最基本的参数之一,它的精确测定对于地震研究和预报无疑都很重要。目前甘肃地区测定大量中小地震震级的方法,都是利用S波两个水平分向最大地动位移的平均值Aμ,由公式M_L=lgAμ+R(Δ)+S (1)求得,然后取多台平均,再由 M_L=1.13M_L-1.08 (2)换算为面波震级;仅少数较大的地震用中长周期仪器资料直接求取面波震级Ms。(1)式中R(Δ)为震级起算函数,它反映了地震波振幅随震中距的衰减特性,在震级测定中则是一个距离改正值。多年来,甘肃地区使用的起算函数R(Δ)是根据全国资料得出的大范围内的平均结果。  相似文献   

12.
洛阳地震台面波震级的偏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洛阳地震台1985 ~ 2003 年记录的1755 个地震的面波资料,采用与国家地震台网中心相同的面波震级公式,研究了该台测定的面波震级与国家地震台网中心测定面波震级之间的偏差。结果表明,洛阳地震台测定面波震级的偏差与震中距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在1°≤Δ≤130°范围内面波震级由偏小0. 1 逐渐变化到偏大,Δ≥20°时偏大0. 2 ~ 0. 3;在130° < Δ≤180°范围内偏大0. 2。  相似文献   

13.
陈培善 《地震学报》2001,24(6):669-670
本目录中的地震参数来自“中国地震台临时报告”(简称“月报”) .其中 ,国内及邻区给出 M≥ 4 .7的事件 ,全球给出M≥ 6的事件 .“月报”由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九室按月做出 .本目录中的发震时刻采用协调世界时 (U TC) ;为了方便中国读者 ,也给出北京时 (BTC) .震中位置除给出经纬度外 ,还给出参考地区名 ,它仅用作查阅参考 ,不包含任何行政意义 ;还给出测定震源位置的台数 (n)和标准偏差 (SD) .面波震级 MS是对中周期宽频带 SK地震仪记录 ,采用北京台 196 5年面波震级公式 MS=lg(AH/ T) + 1.6 6 lg(Δ) + 3 .5(1°<Δ<13 0°)…  相似文献   

14.
本文据Bruce A.Bolt等提出的方法,处理了辽宁省抚顺地震台记录的39个海城余震共66张记录图,以及沈阳地震台记录的16个海城余震共32张记录,得到地震矩与地震图上记录的S波的最大振幅,震波持续时间和震中距三要素的乘积的对数关系表达式为: LogM_o=(15.24± 0.79)+(0.75± 0.15)Log(C×D×Δ~p)(1) LogM_o=(15,88±1.09)+(0.58±0.20)Log(C×D×Δ~p)(2)并利用(1)式求得辽宁省鞍山台记录的59个海城余震(1977—1978年,M_s2.0-3.2)的地震矩,得到地震矩M′o与M_s的关系表示为; LogM′o=16.8+0.7M_s (3)结果表明,用该方法测定地震矩,结果稳定。 本文同时还对其中42个海城余震的初动半周期和初动振幅进行了测量并求出这些地震的震源参数,对二种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应力降的测定结果表明1977—1978年4月海城余震的应力降似乎高于1975年2—5月余震的应力降。  相似文献   

15.
马宝柱  徐戈 《内陆地震》1997,11(1):62-69
利用乌鲁木齐地震台1985、1986年SK中长周期地震仪记录到的279次和763长周期地震仪记录的385次世界各地地震事件(Ms≥4.0,6≥6.0°,h≥80km),计算得出乌鲁木齐台763仪面波震级的平均偏差八M=0.033,标准误差S=±0.211;SK仪面波震级的平均偏差凸M=0.021,标准误差S=±0.238。分析得出震级偏差与震中距离有关,计算了新的起算函数,求出厂部分区域震级偏差值。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 1986年7月10日和8月12日盐源发生Ms=5.1和Ms=5.4级两次地震,是继1976年11月7日和12月13日盐源—宁蒗一带发生6.7和6.4级地震之后,10余年中不断发生的强余震之一——属晚期强余震。其震级的最大差值ΔM_(max)=1.6,其震级的最小差值ΔM_(min)=1.0,与巴特(M·(?)ath)的余震定律:ΔM=1.2±0.5是吻合的。  相似文献   

17.
陈培善 《地震学报》2001,23(3):334-335
本目录中的地震参数来自“中国地震台临时报告”(简称“月报”) .其中 ,国内及邻区给出 M≥ 4.7的事件 ,全球给出 M≥ 6的事件 .“月报”由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九室按月做出 .本目录中的发震时刻采用协调世界时 (UTC) ;为了方便中国读者 ,也给出北京时 (BTC) .震中位置除给出经纬度外 ,还给出参考地区名 ,它仅用作查阅参考 ,不包含任何行政意义 ;还给出测定震源位置的台数 (n)和标准偏差 (SD) .面波震级 MS是对中周期宽频带 SK地震仪记录 ,采用北京台 1 965年面波震级公式 MS=lg(AH/T) +1 .66lg(Δ) + 3.5(1°<Δ<1 30°)求得 …  相似文献   

18.
陈培善 《地震学报》1999,21(6):665-666
本目录中的地震参数来自“中国地震台临时报告”(简称“月报”) .其中 ,国内及邻区给出 M≥ 4.7的事件 ,全球给出 M≥ 6的事件 .“月报”由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九室按月做出 .本目录中的发震时刻采用协调世界时 (UTC) ;为了方便中国读者 ,也给出北京时 (BTC) .震中位置除给出经纬度外 ,还给出参考地区名 ,它仅用作查阅参考 ,不包含任何政治意义 ;还给出测定震源位置的台数 (n)和标准偏差 (SD) .面波震级 MS是对中周期宽频带 SK地震仪记录 ,采用北京台 1 965年面波震级公式 MS=lg(AH/ T) +1 .66lg(Δ) +3.5(1°<Δ<1 30°)求得 …  相似文献   

19.
陈培善 《地震学报》2003,25(4):449-450
本目录中的地震参数来自“中国地震台临时报告”(简称“月报”) .其中 ,国内及邻区给出M≥ 4 .7的事件 ,全球给出M≥ 6的事件 .“月报”由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九室按月做出 .本目录中的发震时刻采用协调世界时 (UTC) ;为了方便中国读者 ,也给出北京时 (BTC) .震中位置除给出经纬度外 ,还给出参考地区名 ,它仅用作查阅参考 ,不包含任何政治意义 ;还给出测定震源位置的台数 (n)和标准偏差 (SD) .面波震级MS 是对中周期宽频带SK地震仪记录 ,采用北京台 196 5年面波震级公式MS=lg(AH/T)+ 1.6 6lg(Δ) + 3.5 (1° <Δ <130°)求 得 …  相似文献   

20.
陈培善 《地震学报》2003,25(6):672-673
本目录中的地震参数来自“中国地震台临时报告”(简称“月报”) .其中 ,国内及邻区给出M≥ 4 .7的事件 ,全球给出M≥ 6的事件 .“月报”由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九室按月做出 .本目录中的发震时刻采用协调世界时 (UTC) ;为了方便中国读者 ,也给出北京时 (BTC) .震中位置除给出经纬度外 ,还给出参考地区名 ,它仅用作查阅参考 ,不包含任何政治意义 ;还给出测定震源位置的台数 (n)和标准偏差 (SD) .面波震级MS 是对中周期宽频带SK地震仪记录 ,采用北京台 196 5年面波震级公式MS=lg(AH/T)+ 1.6 6lg(Δ) + 3.5 (1° <Δ <130°)求 得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