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6月9日,晴空万里,惠风和畅。中国测绘创新基地繁花似锦,绿草如茵,飞瀑泻玉,红旗高扬,俊采星驰,高朋满座,喜气盈门。上午10时58分,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挂牌仪式在这里举行。在雄壮的乐曲声中,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王峰共同为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揭牌。  相似文献   

2.
李清泉教授生于1965年1月,安徽天长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武汉大学副校长,湖北省第八、九届政协委员,第二届"湖北省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湖北省青年联合会第十届委员会副主席,武汉市青年联合会第十届委员会副主席,李清泉教授先后承担了教学、科研、产业和财务管理以及大量社会工作.  相似文献   

3.
康静 《地图》2008,(2):30-32
同江位于三江平原北端,黑龙江与松花江汇流处南岸的三角地带,是有百年历史的国际口岸城市,由佳木斯市代管。清末设立临江州,1905年辟为通商口岸,1914年以黑龙江、松花江在此合一而改名同江。东接抚远,南邻饶河,北与俄列宁斯科耶隔水相望,边境线长166公里,设有国家一类口岸。同江有八岔、街津口两个赫哲族乡,这是一个只有四千人口,却在漫  相似文献   

4.
互动     
《地图》2012,(3):6-7
读者来信作为一名初级段位的茶友,拿到2012年第2期《地图》杂志时,简直如获至宝!迫不及待地直奔本期"特写"——寻访中国最美茶山,埋首读完,抬起头来深吸一口气,仿佛闻到了丝丝缕缕的茶香,嘴里又似充盈了茶的甘甜,心里像刚刚品饮了一壶名茶那样心满意足。喜欢喝茶,喜爱茶文化,但由于种种限制,却多限于入门级茶叶,对于茶文化也是浮光掠影,略知皮毛。即便如此,仍往往固执地设一陋桌于午后阳台窗  相似文献   

5.
2004年以来,河南省社旗县国土资源房产管理局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国务院《决定》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决策,积极参与宏观调控,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既有效地保护了国土资源,又满足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对国土资源的需求,取得了双赢的效果。日前,社旗县局被县委、县政府授予“2004年度优质服务单位”荣誉称号。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保证重点项目建设用地需求2004年以来,社旗县局在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加大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力度,暂停农用地转用审批的形势下,坚持以服务经济建设为中心,千方百计地为…  相似文献   

6.
基于2015年的GOCI影像数据,以黄海海域为研究区域,结合NDVI,EVI,KOSC和IGAG方法,进行绿潮信息的提取,并对绿潮的分布状况、覆盖面积、密集度和漂移路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NDVI,EVI,KOSC和IGAG方法提取2015年黄海海域绿潮的结果一致,绿潮发生于5月中旬,消亡于8月上旬,持续时间约为75 d,其中6月中下旬是绿潮的爆发期,绿潮覆盖面积和分布面积均达到最大值.从绿潮漂移轨迹来看,绿潮发生于苏北外海海域,随后逐渐向青岛近海域漂移.  相似文献   

7.
康新宇 《地图》2014,(6):68-75
湖州,古称“菰城”、“乌程”、“吴兴”,地处江浙皖三省交界处,北濒太湖,西依天目山,是太湖南岸一座有着2200多年建城史的江南古城,也是太湖流域唯一以湖命名的城市,囊有“吴越古邑、东南望郡”的美誉。隋文帝仁寿二年(602年)置湖州,因滨太湖而得名,“湖州”之名由此始,以后的1000多年,虽经多次政区变化,“湖州”之名沿用至今。千年未移的古城秦二世二年(前208年),项梁、项习习起兵,在东莒溪和西莒溪交汇处的江渚汇东北处,即现湖州市区中心广场、人民公园附近,建项王城,史称“项王故城”,是为湖州筑城之始。后因外筑罗城,故称子城,现人民路附近有湖州子城城墙遗址。此后历代,如唐、宋的州治,元之路治,明清的府治,一直都在子城,城址未变,延续至今。  相似文献   

8.
<正> 花城锦绣,璀璨妖娆;南国羊城,光辉绽放。11月12日,中国,亚洲,全世界,亿万人瞩目的第16届亚运会在广州开幕,整个亚洲的脉搏,随着飘扬的五星红旗和亚运会会旗一起跳动。  相似文献   

9.
震后十日——四川测绘局全力抗震救灾见闻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2日 灾难来时 5月12日14点过,我正在成都市人民北路四川测绘局办公楼里上班。因为最近要赶的材料挺多,我正忙着打一份文件,突然,椅子摇起来,“嘎嘎”直响。随即我就发现显示器、办公室都晃动起来,楼外有东西乒乒乓乓地掉到地上,街上尖叫声四起,一片嘈杂,“地震了!”我意识到了,但根据以前一个学地震的同学传授给我的常识,我知道成都应该只是影响区,我坐着继续打,可是楼道里人们纷纷在跑,我也跑吧!  相似文献   

10.
国土资源新闻宣传是国土资源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土资源报刊是国土资源新闻宣传的主阵地、主渠道。部领导在中国国土资源报社成立八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第37页)中,就加强国土资源新闻宣传工作、报刊工作,提出三点意见。一是国土资源事业的发展,要求新闻宣传和报刊工作始终走在前面。孙文盛部长常说,国土资源工作是干出来的,也是说出来的。“说”就是宣传,不仅要宣传自己,更要宣传社会。加大国土资源新闻宣传力度,传播新观念、新经验、新知识、新文化、新信息,增强系统凝聚力,提高队伍的战斗力,创造和谐的国土资源舆论环境,对于我们更好地完成国土资源工作任务至关重要。二是要精心策划,创造精品,不断开拓新闻宣传的深度和广度。宣传工作和报刊工作要真正走在前面,就必须紧紧围绕国土资源中心工作,精心策划,增强宣传工作的计划性和主动性,有重点、抓热点、拨亮点,紧紧围绕领导重视、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国土资源重大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宣传。要把运用新技术、拓展新领域摆到国土资源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日程,增强宣传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大力搞好典型宣传和专题宣传,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切实把握好中央精神、上级部署与本单位、本地实际的结合点,基层实践的创新点,社会大众的关注点,推动工作的关键点,创造更多的优秀作品,使宣传工作有声势、有特点、有亮点、有创新,形成有利于国土资源工作的舆论保证。三是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进一步繁荣国土资源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国土资源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国土资源事业的重要保障,也是“完善体制、提高素质”的重要内容。全系统都要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的意义,积极探索其中的规律,积累经验,形成富有国土资源工作特色的核心价值体系和文化建设工作体系。国土资源新闻宣传,是国土资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系统的共同事业,是做好国土资源工作的有力工具,也是提高队伍素质的日常性教材。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把宣传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工作全局,统筹谋划。宣传什么,怎样宣传,要认真研究,细心琢磨,做到心中有数。对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管理工作的难点问题、社会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等的宣传,要周密部署。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学好用好报刊的重要性,对报刊宣传工作要多支持、多配合,舍得投入。要用好报刊,扩大报刊的宣传覆盖面,凝聚全系统的力量,同时向社会广泛作宣传,使党中央、国务院的大政方针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1.
全国1:1万土地利用数据库建库探讨与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1万土地利用数据库建库工程在各县(市)顺利开展,积累了一定的建库经验,但由于数据量庞大,时间有限,在各地的建库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如原始底图和资料的质量、变更数据及时入库、建库完成后的管理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措施供今后参考。并阐述建设成功的土地利用数据库,可为地方图件更新、土地资源调查、土地资源评价、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划分、土地利用规划、建设用地审批、土地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2.
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的外业调查和县级数据库建设即将结束,为实现对二调成果的集中管理,保证调查成果充分应用于国土资源管理日常业务,为土地资源宏观规划和管理决策提供快速、准确、翔实的基础数据,满足市级对县级土地调查数据管理和应用的迫切需求,市级数据汇总及数据库建设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笔者根据自己参加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外业...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实际生产的角度阐述了城镇土地权属调查的工作流程、调查的工作程序、宗地划分的一般原则,并结合各地一些宗地处理的特殊方式以及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对实际生产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胡俊昌 《东北测绘》2012,(3):205-207
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土地分类与已有的土地分类不同,在调查中对土地分类的判定方法有偏差就会在土地详查、土地利用更新调查中产生差异。因此,如何准确、合理地判定每块土地的分类,对全面查清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十分重要。本文在分析《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的土地分类基础上,结合辽宁省实践提出了一些想法,为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进行地类调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城镇土地估价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介绍了城镇土地估价的基本方法和建立城镇土地估价信息系统 (ULEIS)的途径。包括系统分析、系统总体框架设计、功能模块的设计等。结合我国土地估价和土地市场的现状 ,对建立实用性土地估价信息系统的方法和思路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对新疆土地生态环境保护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幅员辽阔,总面积为1.6×106km2,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1/6。但新疆远离海洋,气候干燥,沙漠面积7.3×105km2,占全国沙漠总面积的2/3。生态环境脆弱,直接威胁人们的生存环境。本文叙述了新疆土地荒漠化的现状及成因和危害;开荒造田的历程;开荒造田中的经验和教训,指出了新疆土地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并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探索科学的城市土地合理利用评价框架,从协调性、集约性和可持续利用性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采用2001~2010年重庆市社会经济和土地利用统计数据,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确定土地利用的协调性、集约性和可持续性评价体系的权重,评价结果显示,2010年度重庆市土地利用比较协调、基本集约和比较可持续。因此,重庆市在土地利用方面应当注重科学引导城市空间布局,合理地确定城市人口与建设用地规模,从而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优化城市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gives some guidelines of land use planning firstly. A framework of agriculture land use planning is designed based on land use suitability evaluation using integrated technologies of RS and GIS. Further work expected is also given.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gives some guidelines of land use planning firstly.A framework of agriculture land use planning is designed based on land use suitability evaluation using integrated technologies of RS and GIS.Further work expected is also given.  相似文献   

20.
遥感和GIS支持下的中国退耕还林还草决策分析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1998年的特大洪水灾害,以及2000年京津地区的沙尘暴,使得中国政府对生态环境的建设更加重视。为了改善中国的生态环境,就需要恢复植被,一些耕地就需要退耕还林还草。哪些耕地需要退耕还林还草,这些耕地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如何?为此,探讨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确定需要退耕还林还草耕地的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包括4个步骤。首先,建立土地利用、土壤侵蚀、数字高程、坡度、坡向、植被指数、降雨和温度等数据库,并对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从而得到生态环境质量数据库;其次,从土地利用数据库中提取旱地的数据,并与坡度数据、土壤侵蚀数据、植被指数数据和生态环境质量数据进行叠加分析;再次,确定退耕还林还草的原则,并在GIS的支持下,确定需要退耕还林还草的面积及其空间分布;最后,利用降雨数据进一步分别确定退耕还林或还草的面积及其空间分布。该研究结果可以为中国的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