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顾一年来重大天气过程的预报和服务,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是非常必要的,现一吐为快。初夏干旱早知道头场暴雨服务好农家无闲月,春忙夏更忙。春播之后,三夏天气如何?这是领导和群众都十分关心的“热点”问题。我局早在去年4月15日制作下发的“汛期天气趋势预报”中就分析出“6月上—中旬有初夏少雨干旱时段发生”,紧接着又在5月19日下发的“三夏天气专题预报”里报出:5月底—6月初有2到3天短时  相似文献   

2.
3.准业务试验及其评价 珠江三角洲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系统1989年进行了预试验,1990年进行了准业务试验。准业务试验共44天分三阶段进行:①4月1—20日为局地强风暴监测预报试验;②5月20日至6月10日为前汛期暴雨监测预报试验;③8月26—29日(9016台风影响)为热带气旋监测预报试验。试验区以广州为中心东西长260公里(112—114.5°E),南北宽160公里(22—23.5°N),面积41600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气象台自1985年5月1日起,进行暴雨预报专家系统试报。在每日08和20时,使用新研制的暴雨预报专家系统,预报未来12—48小时内,四川盆地暴雨的有无。至6月10日20时,共制作了73次预报,统计结果见下表:  相似文献   

4.
统计我站近 2 7年的资料发现 ,立夏日有否降水与三夏期(5月下旬~ 6月中旬 )的降水量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预报指标。1 预报因子5月 5、6日 (立夏 )两天降水量≥ 0 .0mm为有降水 ,否则为无降水。2 预报对象若 5月下旬至 6月中旬 (三夏期 )的降水量≥ 5 0 .0mm为降水量偏多 ,<5 0 .0mm为降水量偏少。3 对应关系统计 1971~ 1997年的 2 7年资料 ,结果发现 :5月 5、6日两天没下雨的为 12次 ,三夏降水量偏少的为 10次 ,立夏无雨对应三夏期降水量偏少的几率为 10 12 =83.3% ;5月 5、6日两天有降水的为 15次 ,三夏降水量…  相似文献   

5.
利用2016—2018年4月1日至6月30日三个全球数值预报业务中心(CMA、ECMWF和NCEP)的24 h降水集合预报资料和辽宁省降水观测资料,采用TS评分、预报偏差B、Talagrand分布以及BS评分等方法对辽宁省春季透雨(4—6月)CMA、ECMWF和NCEP三套全球集合预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三个集...  相似文献   

6.
利用青岛1961—2017年5—6月逐日降水量、平均气温和大雾等气象资料,采用年代际气候背景分析、相似分析结合数值模式客观预报方法,于2018年5月制作了上合青岛峰会期间包括月尺度在内的延伸期气候趋势预测。主要预测结论为:5月中旬至6月上旬降水偏多,延伸期(主要时段6月上旬)降水正常略少;气温正常略高。根据中国气象局印发的《月、季气候预测质量检验业务规定》检验,降水延伸期气候趋势预测评分为67~100分。峰会期间天气过程预测采用韵律法,对开幕式日(6月9日)前后有一次冷空气或降水过程的预报把握较好,为决策气象服务争取了主动。对大雾趋势预测也进行了尝试,采用统计分析、环流形势分析与海雾数值模式预报相结合方法,对10d内预测较准确;对延伸期(6月上旬)趋势预测出现偏差。  相似文献   

7.
对2014—2016年中国国家气象中心T639数值预报、日本细网格数值预报、欧洲中心细网格(EC thin)数值预报以及天津市乡镇指导预报产品中在天津地区降水预报分别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所有模式降水的晴雨预报准确率均随预报时效的延长而下降。降水预报准确率在秋冬春季的预报效果明显好于夏季。EC thin产品在冬季降水的预报中优势更为明显,而指导预报及T639对5月、6月及9月天津地区局地降水多发期的降水更有指示意义。针对2014—2016年天津地区的23个暴雨日按影响系统分型并统计检验结果,暴雨日降水预报晴雨成绩较好有参考价值,而降水分级检验偏差较大。相对于局地性暴雨过程,区域性的暴雨过程数值预报有更为可靠的参考性。  相似文献   

8.
从梅雨预测的业务需求出发,系统开展了CFSv2模式对2018年浙江梅雨期降水预报能力的多时间尺度评估。结果发现3月1日—5月31日的起报结果整体上未能较准确地预测6月浙江大部降水偏少的趋势、仅5月31日的预测结果与实况相符;在延伸期尺度上,CFSv2预测的梅雨期总降水量较实况偏少30%左右;基于相关系数、均方根误差和新定义的综合预报技巧指数等指标分析模式的延伸期预报性能,发现对梅雨期总降水量、逐日区域平均降水量和逐日全省各站降水量的预报技巧有限,对浙江梅雨区的预报水平总体高于浙江全省。评估结果表明CFSv2预报产品表现出显著的系统性干偏差;在延伸期尺度上,随着预报时效的缩短,预报效果并非逐步提升、而是客观存在一个最佳预报时效,各起报日也分别对应着不同的最优预报时段,整体而言梅雨降水的延伸期预测可能对初值并不敏感。  相似文献   

9.
1991 年江淮暴雨的定量预报检验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Threat Score方法,对1991年6月12—15日,6月29日—7月12日江淮持续暴雨的定量预报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对于大雨和暴雨预报,目前主观预报优于客观预报。数值预报在降雨定量预报的某些方面有了一定突破。  相似文献   

10.
华北地区极端温度MOS预报的季节划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极端温度MOS (Model Output Statistics) 预报中的季节划分问题,通过聚类分析方法以华北地区为例进行试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MOS温度预报方程季节分类方式:2月11日—3月20日和11月5日—12月4日定义为早春晚秋类,5月1日—9月30日定义为夏季类,3月21日—4月30日和10月1日—11月4日定义为晚春早秋类,12月5日—2月10日定义为冬季类。由于上述季节分类与传统的季节划分在3—5月和9—11月时间段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利用2009年进行试报,就两种时间分类进行对比分析。检验结果表明:利用新分类方法制作的极端温度MOS预报的整体效果好于传统的季节划分得到MOS极端温度预报效果,说明新的分类方式更适合于极端温度MOS预报。  相似文献   

11.
受低涡切变和弱冷空气共同影响,2010年5月31日至6月2日南宁市出现了一次强降雨天气过程,本文主要分析此次过程的天气形式、云图及雷达演变等.并将数值预报产品的雨量预报进行对比分析,得知:在长江流域以南地区为较强盛的偏东气流,对系统的南移无明显的推进作用;同时受到副高北抬和暖低压的抑制作用,地面锋面及850hPa低涡切...  相似文献   

12.
对2006年6月2—3日陕西出现的突发区域性暴雨分析,由于环流、卫星云图征兆和数值模式预报结果均不明显,使预报在强度和范围上与实况偏差较大。结果表明:造成偏差的主要原因是2日20时700 hPa的偏东急流突增所致;孟加拉湾维持稳定的热带风暴对过程强度影响不可忽视;未能较好的释用WRF数值模式预报结果也是预报出现偏差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气象》1985,11(3):44-44
日本气象厅现在每天发布2—3次降水概率预报,效果较好,受到用户的欢迎。今后的发展动向是: 1.增加预报发布次数:现在降水概率预报每天发布2—3次,计划今后每6小时发布一次。 2.增加预报时段:现在降水概率预报仅预报当天9—15时、15—21时及第二天9—21时的降水概率。拟再增加其他时段的概率预报。 3.增加不同类型降水概率的预报:现在的降水概率是指6小时或12小时时段内1毫米以上降水的概率。但是,很多用户需要10毫米、20毫米以上等不同降水等级的概率。现行的降水概率是“地点概率”,但像大雨这类现象,“地点概率”难以应用,不如使用“地区概率”更合适。  相似文献   

14.
在浙江的气候条件下,茶叶采摘期为4—10月,其中4—5月采春茶,6月采夏茶,7—10月采秋茶。一般来讲:春茶产量高(约占全年产量的45—50%)、品质好(高级茶叶的比重大),适时开始采摘茶叶可以促进春茶的优质高产。本省春季冷暖空气活动频繁,天气变化多端,使春茶的开采期年际之间的差异很大。如南湖林场大面积茶园的开采期,自1957—1980年的24年中,最早为4月12日,最晚为5月2日,差20天之多。因此,对春茶的开采期进行预报,对  相似文献   

15.
孟祥翼 《气象科技》2017,45(6):1049-1057
利用2000—2014年5月1日到6月10日河南省121个气象观测站点的逐日观测数据、欧洲中心模式预报资料,对河南省干热风天气进行分析,总结了干热风天气形势分类模型,同时利用多元回归法建立了河南省干热风天气的客观预报方法。分析结果得出:河南省干热风天气发生主要形势为西北气流型、高压脊型和纬向环流型3类;通过多元回归分析筛选出日最高温度预报因子为前一日最高气温、当日最低气温、08:00气温、EC850hPa 24h温度预报,相对湿度预报因子为EC850hPa 24h相对湿度预报、前一日14:00相对湿度、当日08:00露点温度,风速预报因子为EC细网格过去3h10m阵风预报,建立温度、湿度和风速3要素的预报方程;利用预报方程对2014年预报时段的天气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对于轻干热风预报的TS评分为62%,重干热风预报的TS评分为64%。  相似文献   

16.
曾雪华 《气象》1991,17(1):1-1
雷达回波数字图可以较直观地显示天气系统和降水区域的位置,是一个有用的预报工具。该图的播发时间是4—8月。我们根据不同时间的天气气候特点,将该时期划分为4—5月、6月和7—8月三个时段进行统计分析。 1.关键区 (1)4—5月和6月同为雨季结束前,主  相似文献   

17.
从短期气候预测业务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针对月尺度气候预测,通过多元逐步回归统计方法对1981~2010年贵州省降水主分量与NCEP/NCAR再分析资料的500 h Pa高度场建立预报模型,进而将该预报模型分别应用到2007~2013年5月16日、21日、26日起报的DERF产品500 h Pa高度场中,以检验不同起报时间DERF产品的预报能力。结果表明:贵州83站6月降水量EOF前5个模态的方差累积贡献率均达到了65%以上,PC1与同期6月降水量标准化序列的相关系数达0.955。贵州6月降水量与副热带高压位置以及中高纬度大气环流密切相关。释用DERF产品发现,该产品对贵州6月降水主分量具有一定的可预报性,其中5月26日起报的预报效果较好,其与同期NCEP/NCAR拟合值和实况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6和0.53。对2007~2013年5月26日起报6月的DERF产品释用预报结果进行Acc和Ps评分检验,发现除2008年预报评分较低外,其余6 a预报评分较好,Acc平均为0.45,Ps平均为82.0,尤其是2007年和2009年DERF产品释用的预报Ps评分分别达83.9和83.5,表明DERF产品在贵州降水主分量逐步回归预报模型中的释用具有较好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8.
基于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提供的CFSv2未来45 d的气候模式产品资料、NCEP/NCAR再分析逐日资料和贵州省85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的逐日降水资料,评估了CFSv2延伸期时段降水量预报产品对贵州省2019年6月5—9日区域暴雨过程的预报能力。结果表明,CFSv2在提前15~10 d时段对贵州区域暴雨过程的预报能力较好,对6月8日最大降水日的预报信号稳定、持续。通过500 hPa环流形势的预报场与实况场的对比分析,发现影响暴雨过程预报量级偏小的原因主要在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预报的强度偏小、位置偏南。  相似文献   

19.
利用青岛1961—2017年5—6月逐日降水量、平均气温和大雾等气象资料,采用年代际气候背景分析、相似分析结合数值模式客观预报方法,于2018年5月制作了上合青岛峰会期间包括月尺度在内的延伸期气候趋势预测。主要预测结论为:5月中旬至6月上旬降水偏多,延伸期(主要时段6月上旬)降水正常略少;气温正常略高。根据中国气象局印发的《月、季气候预测质量检验业务规定》检验,降水延伸期气候趋势预测评分为67~100分。峰会期间天气过程预测采用韵律法,对开幕式日(6月9日)前后有一次冷空气或降水过程的预报把握较好,为决策气象服务争取了主动。对大雾趋势预测也进行了尝试,采用统计分析、环流形势分析与海雾数值模式预报相结合方法,对10 d内预测较准确;对延伸期(6月上旬)趋势预测出现偏差。  相似文献   

20.
青岛地区雨季大部分开始于6月下旬,本文利用1982—1983年6月15日至8月31日的日本传真数值预报资料建立0、1数重回归的MOS预报方程作青岛市区的晴雨预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