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利用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的野生动物资源数据,探讨了31个省(直辖市或自治区)湿地中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类学特征和数量特征。在31个省(直辖市或自治区)湿地中,共有32科44属60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58科123属184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其分别占全国国家一级和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物种数的54.05%和55.76%。31个省(直辖市或自治区)湿地中的国家一级和二级保护野生哺乳类物种数分别与河流湿地面积、湖泊湿地面积显著正相关,鸟类物种数与人工湿地面积显著正相关,因此,为了有效地保护湿地野生动物资源,在加强对河流湿地、湖泊湿地等天然湿地保护的同时,应该关注库塘、输水河等人工湿地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正>2008年12月25至27日,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全国湿地保护管理工作处长会议,并举办了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技术规程培训班。来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系统的湿地办主任(保护处长、站长)参加了会议,相关技术支撑单位和2009年开展湿地资源调查省份的管理、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承办了培训班。  相似文献   

3.
从湿地认定标准、调查对象尺度、遥感影像数据的时期和时相、湿地是否被开发利用和基础底图尺度角度,分析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与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得到的甘肃省湿地分布和面积存在差异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得到的甘肃省湿地面积为1688220 hm^(2);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与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分类中的湿地与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中的河流水面、湖泊水面、水库水面、坑塘水面和沟渠合并,称之为“三调湿地”)得到的甘肃省空间分布完全重合的湿地面积为961793.33 hm^(2),甘肃省“三调湿地”面积明显小于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的湿地面积;两次调查得到的甘肃省湿地面积的差值为726426.67 hm^(2),在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中,这726426.67 hm^(2)的湿地主要为沼泽湿地(占72.08%)和河流湿地(占25.86%),而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中,其都为非湿地。由于第二次全国湿地调查与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在湿地认定标准、调查对象尺度、遥感影像数据的时期和时相、基础底图尺度存在明显差异以及有些湿地已经被开发利用,导致两次调查得到的甘肃省湿地数据存在较大差异,即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中的部分沼泽湿地、河流湿地、人工湿地和湖泊湿地,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中已经变为草地、林地、其它土地和耕地。  相似文献   

4.
2021年12月24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02号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自2022年6月1日起施行。从湿地生态系统整体性角度,探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中湿地定义的内涵;《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中关于湿地的定义总体上来源于《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其中,“具有显著生态功能的”是指被列入生态保护红线之内的或者生态保护红线范围之外分布有国家级重点保护动植物物种或者省级重点保护动植物物种的;从中国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现实需要角度考虑,“水田以及用于养殖的人工的水域和滩涂”被排除在湿地范畴之外;在介绍常见湿地分类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中的湿地分类系统,湿地包括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滨海湿地和人工湿地;分析了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中的湿地数据,与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数据相比,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得到的湿地面积略有增加,主要原因是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的最小调查面积为8 hm2,而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的最小调查面积为600 m2;最后,从湿地的定义、管理体制、基本制度、特殊规定和法律责任等方面指出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湿地保护法规修订和配套制度建设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5.
以往的研究利用第一次、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和解译遥感影像得到的湿地面积,在1992年至2019年期间,先后13次估算了中国自然湿地(包括近海与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和淡水沼泽湿地)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其中,中国自然湿地甲烷排放总量的平均估算值为(7.87±6.50)Tg/a碳,中国沼泽湿地(淡水和咸水沼泽湿地)甲烷排放总量的平均估算值为(2.04±1.00)Tg/a碳,中国湖泊湿地甲烷排放总量的平均估算值为(0.96±0.86)Tg/a碳;估算的中国湿地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存在不确定性,即各种方法统计出的中国沼泽湿地面积存在差异,除了《中国沼泽志》给出的中国沼泽湿地面积(94000 km^(2))外,解译遥感影像得到的中国沼泽湿地面积为82000~138000 km^(2),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得到的中国沼泽湿地面积分别为137000 km^(2)和217300 km^(2),全球湖泊与湿地数据库的中国沼泽湿地面积为337000 km^(2);采用外推估算法得到的中国湿地甲烷排放总量存在不确定性。在湿地保护意识加强和实施退耕还湿政策的背景下,未来应该开展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影响研究和湿地与大气的净碳交换能力研究,为了得到精度更高的全国湿地面积数据,第三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的湿地起调面积应该小于前两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  相似文献   

6.
广西现有湿地75.43万hm2,占国土总面积的3.18%。湿地类型有滨海、库塘、河流、湖泊等5类24型。广西湿地资源丰富、类型独特、湿地生态系统多样。在全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的基础上,阐述了广西湿地生态系统的组成及特征,分析了湿地保护与受威胁现状,提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的主要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第一、二次全省湿地资源调查结果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次湿地资源调查,云南省有100 hm2以上各类湿地总面积23.53×104hm2,以河流湿地和湖泊湿地占绝对优势;第二次调查云南省湿地总面积56.43×104hm2,其中自然湿地39.31×104hm2,占湿地总面积69.66%,人工湿地17.12×104hm2,占湿地总面积30.34%。与第一次相比,第二次全省湿地资源调查湿地面积增加32.50×104hm2;第二次调查增加了季节性河流、喀斯特溶洞湿地、洪泛平原湿地、灌丛沼泽、森林沼泽、淡水泉、运河/输水河及水产养殖场8种湿地型,增加湿地面积2.34×104hm2;全省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无论数量还是面积都呈现增加态势,数量共增加12个。  相似文献   

8.
利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和第二次全国湿地调查所用的合肥市遥感影像数据和实地调研资料,采用分层抽样法,在合肥市选取了41处小微湿地,进行重点调查;建立了小微湿地生态状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和德尔菲方法,对合肥市被重点调查的41处小微湿地的生态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合肥市被重点调查的41处小微湿地中,生态状况为优秀、良好、一般和较差的小微湿地的数量分别为8处(占19.51%)、11处(占26.83%)、15处(占36.59%)和7处(占17.07%),合肥市小微湿地的生态状况整体一般,部分小微湿地存在环境污染、水质恶化和人类活动干扰严重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湿地分级体系建设现状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作用下,一些湿地遭到严重破坏,湿地保护与管理已经成为涉及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问题。为了促进中国湿地分级体系的进一步规范,通过对湿地分级体系、重要湿地认定标准和湿地名录等资料整理和比较,分析了中国湿地分级管理的必要性和现状,探讨了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重要湿地认定标准及其名录进展等。结果表明,首先,在有限资源和条件下,中国建立湿地分级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其次,通过10余年的湿地分级管理探索,中国提出了建立包括国家重要湿地、地方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的湿地分级体系;有1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通过法规、文件的形式,明确了其湿地分级体系,13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已经公布了其重要湿地名录,同时,多个省级行政区分别从湿地生态系统、物种、湿地文化等方面制定了重要湿地认定标准。建立湿地分级体系是对中国现有湿地保护管理的有益补充;指出了目前中国湿地分级体系建设出现的主要问题,认为中国的湿地分级体系总体上是科学合理的,但是应该进一步明确其细化分级等级,协调地方湿地分级管理与国家要求的关系,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应该尽快制定地方重要湿地认定标准及其名录,正确处理湿地分级体系与湿地保护管理体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利用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数据和2013年、2015年和2016年遥感影像数据,提取出宁夏回族自治区各类型湿地信息,辅以地面验证,研究基于网格空间抽样调查的湿地面积估测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宁夏回族自治区内的湿地分布呈现由北向南递减的趋势;利用210个4 km×4 km的抽样网格单元,估测得到的宁夏全区湿地总面积为21.85×104hm~2,大于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的相关结果(20.72×104hm~2),预测精度和抽样精度分别为94.53%和99.78%,可靠性较高,但是抽样精度随着湿地抽样面积比例的下降而降低;在宁夏的5个地级市中,吴忠市的湖泊和沼泽面积都相对最大,利用吴忠市61个4 km×4 km大样地网格的前后两期湿地斑块数据,预测2016年吴忠市的湿地总面积为52 320.67 hm~2,比2013年净增了731.78 hm~2,总预测精度为98.58%。湿地空间抽样方法的抽样效率较高,湿地面积总体预测精度较好,降低了遥感影像购买和使用成本,减少了湿地斑块区划工作量,提升了湿地变化的动态监测能力,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以贵阳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的范围和功能区的优化调整为例,系统分析了城市建成区内国家湿地公园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从明确调整目标、创新调整方法、统一技术要求等方面深入探析,形成科学合理的调整方案,提出坚持生态区位重要性底线、坚持城市公园基本属性的建议和思考,以期为城市建成区国家湿地公园的科学合理调整提供参考,有助于城市建成区内国家湿地公园的升级发展。  相似文献   

12.
西藏自治区多庆错国家湿地公园湿地资源及其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分析,分析了西藏自治区多庆错国家湿地公园的湿地资源现状,在分析其湿地资源的特征、存在问题及其驱动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多庆错湿地资源保护对策和具体措施,以期为西藏自治区多庆错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提供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13.
回顾了国内关于城市湿地公园及国家湿地公园的概念,结合目前政府对我国国家湿地公园的界定,提出了建设和规划湿地公园的“三圈四区七层”新理念,并结合东江湖国家湿地公园、莲花湖湿地公园等概念性规划实践,提出了这种理念的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中国湿地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etland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cosystems in the world, possessing important functions such as hydrologic regulation, degrading pollutants, adjusting climate, preventing erosion, maintaining geochemical cycle and providing habitats for important species, etc. (Chen, 2001; Mitsch; 2000; Chen, 2003), and has enjoyed the reputation of "earth's kidney" and "biology supermarket".1ThecharacteristicsanddistributionofwetlandsinChinaChina has a wetland area of 65.94 million ha (not including riv…  相似文献   

15.
Progress and prospect of wetland research in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raditional wetland study in China mainly focuses on mire resources investigation and utilization. At present, environment, resources problem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 have infused new driving force into the wetland development. Since wetlands have huge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functions, they are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by academic circles. The key field in wetland study at present is the natural process of wetlands, including hydrologic process, biogeochemical cycle process, and biological process, the relation between wetlands and global changes, wetland function evaluation and wetland rehabilitation. The paper reviews the main study progress of wetlands in China, analys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wetland researches in China, and puts forward the main direction of wetland science researches in China.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人为活动对城市湿地公园内鸟类的影响,对铁岭莲花湖湿地公园湖心岛建设进行调查分析,湖心岛建设在保护湿地鸟类资源及丰富湿地景观多样性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根据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理念,提出了湿地公园中湖心岛建设的原则,初步探讨了湿地湖心岛建设过程中的基础填筑、岛上生物栖息地建设及岸边护坡等关键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湿地保护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5,自引:8,他引:15  
印红 《湿地科学》2003,1(1):68-72
我国湿地正面临着来自人类的巨大威胁,生存型扩张的压力依然没有减轻,发展型扩张又严重威胁着湿地,导致自然湿地数量继续减少、湿地生态功能退化乃至丧失,已难以满足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需求。根据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现状,我国的湿地战略应当是有限目标的国家战略。在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总目标下,近期国家湿地战略以湿地保护为重点,即以保护自然(原生)湿地为主,对退化湿地进行生态恢复、重建和合理利用的示范为辅。  相似文献   

18.
湿地公园建设管理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陈克林 《湿地科学》2005,3(4):298-301
湿地公园是指生态旅游和生态环境教育功能的湿地景观区域兼有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它的特点是湿地景观典型,自然风景优美,可供人们观赏、旅游、娱乐、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教育活动。湿地公园的宗旨是,科学合理地利用湿地资源,充分发挥湿地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人们提供游憩和享受优美的自然景观的场所。发展建设湿地公园,既有利于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又有利于充分发挥湿地多种功能效益,同时满足公众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通过社会的参与和科学的经营管理,达到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维持湿地多种效益持续发挥的目标。对改善区域生态状况,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湿地公园建设处于初始阶段。规划建设湿地公园是一项新的工作,牵涉面广,政策性强,我们既要大胆实践,又要积极稳妥地做好各项工作,使之统筹有序,积极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面向遥感监测的中国湿地区划初步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遥感技术作为对湿地进行监测的现代空间信息技术,在对湿地研究和管理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我国国土面积广大,在不同地带分布有不同类型的湿地。现有的湿地分类工作尚不能满足对全国开展湿地监测的需要,也缺少地理区划理论的支持。为满足全国湿地遥感动态监测的需要,以现有湿地相关研究为基础,对湿地区划的指标体系、区划的原则、方法以及区划的等级体系进行了讨论,旨在为湿地区划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若尔盖湿地面临的威胁、保护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若尔盖湿地是中国残存面积最大的高原泥炭沼泽,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资源。然而长期以来,这片湿地明显萎缩,生态环境极度脆弱,正面临着空前的生态危机。在分析了若尔盖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基础上,总结了若尔盖湿地保护现状,包括建立保护区、加强宣传、开展科研调查活动、以及各种保护项目和工程,并从国家层次、地方层次和保护区层次上提出了有效缓解若尔盖湿地面临威胁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