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化探找金——多拉金矿床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拉金矿位于新疆阿尔泰地区玛尔卡库里断裂带西南侧布托别山背斜的核部.其三面被黑云母石英闪长岩体包围.本区为一反“S”形构造挤压破碎带,岩石强烈挤压破碎,劈理化、千糜岩发育.矿区出露地层是中泥盆统托克萨雷组下段(D_(2t~1)).其主要岩性为海相火山碎屑岩变成的绿片岩,千枚岩、变粒岩和结晶灰岩,有时夹碳质板岩和紫色千枚岩.其中石英脉、石英闪长岩及花岗岩脉发育.成矿围岩蚀变强烈,主要有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硅化、钠长石化等,表生蚀变有高岭土化和水云母化(图1)  相似文献   

2.
<正>1概况加多沟磁铁矿位于青海省东部地区乐都县,距省会西宁约50 km。矿区北面出露的地层为中元古蓟县系湟中群青石坡组(Jxq),整合于南面中元古蓟县系湟中群磨石沟组(Jxm)变石英质碎屑岩之上,青石坡组为一套灰色薄层粉砂质板岩夹变粉砂岩、钙质板岩、千枚岩、结晶灰岩等浅变质地层,底以巨厚层石英质变碎屑岩的消失与磨石沟组分隔。磨石沟组原生沉积构造有波状层理、交错层理、泥裂、水平层理等,该组自下而上沉积物颜色由灰色变为灰绿色、灰紫色,粒度显示由粗-细-粗的层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内蒙古塔源-头道桥拼合带西南段南东侧杜拉尔桥地区分布的奥陶系多宝山组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该组主要岩性为变质安山岩、变质玄武安山岩、变质砂岩、板岩、千枚岩、结晶灰岩、变质沉凝灰岩等。其与上覆奥陶纪裸河组呈整合接触,局部与泥盆纪泥鳅河组呈断层接触,并被中生代火山岩不整合覆盖。其安山岩类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表现出Al2O3CaO+K2O+Na2O,属于过铝型;并具钙碱性岛弧火山岩性质。其微量元素特征、稀土元素特征均表现出源区有来自消减带物质的加入的钙碱系列火山岩特征。其源区为流体交代的楔形地幔,并受到了地壳物质的混染性质。通过变质玄武安山岩LA-ICP-MS U-Pb定年,确定其岩浆活动时代为463±5.9 Ma。通过结合区域大地构造背景资料分析认为该组火山岩属于古亚洲洋板块向北西俯冲形成的扎兰屯-多宝山成熟岛弧带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新疆铜花山钴—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类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矿区地质概况铜花山钴—多金属矿区位于托克逊县库米什东南23公里处。构造上属天山地槽南天山地向斜褶皱带。区内构造复杂,断裂发育,以北西西向压扭性断裂为主,次有北北东或北东东向断裂。矿区出露地层为中泥盆统阿拉塔格组的浅海相碎屑岩。因变质作用的影响,碎屑岩变为千枚岩、绢云母石英片岩和绢云母绿泥石片岩;灰岩变为大理岩成钙质片岩。铜花山超  相似文献   

5.
在尾亚车站以东的中元古界长城系星星峡岩群,由云山岩组、菊花山岩组和剑峰山岩组组成。其中菊花山岩组为一套古蛇绿岩,按有序排列为:变安山岩、玄武岩(阳起石片岩)-变辉绿岩-变花岗间长斑岩、变暗色堆晶闪长岩-变辉长岩、变堆晶辉长岩-变橄榄辉石岩、斜长岩。通过对菊花山岩组古蛇绿岩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研究和构造环境的探讨,认为星星峡岩群的古构造环境为裂谷环境,并建立构造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6.
1980年,作者对龙首山区的中上元古界进行了概略性踏勘。其中,在烧火筒沟采集的一组Rb—Sr等时线同位素地质年龄样获得了测定数据。现予报道,以供讨论。烧火筒沟,位于兰新铁路尖山车站以北,属甘肃省永昌县,地理位置为东径101°43′,北纬38°42′。烧火筒沟发育震旦系韩母山群。该群可分成四个岩组,自下而上依次为: 1.冰碛岩组:由灰色砾状灰岩、灰绿色绿泥绢云石英千枚岩、含砾绢云千枚岩、灰色石英粉砂质绢云母板岩、板状绢云千枚岩夹少量薄层状或透镜状白云质灰岩组成。该组与长城—蓟县系墩子沟群呈假整合或微角度不整合接触。在烧火筒沟,未见底,厚度为842米。 2.含磷碎屑岩组:由含磷的砾岩、砂岩和灰岩组成,底部的粗碎屑岩与下伏冰碛岩组之  相似文献   

7.
西秦岭阳山金矿带安坝矿床热液蚀变作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张志超  李楠  戢兴忠  韩忠  郭耀宇  李在春 《岩石学报》2015,31(11):3405-3419
安坝金矿床是阳山金矿带内已探明金资源储量最大的金矿床,矿体受NEE向的区域性安昌河-观音坝断裂带及其次级断裂-裂隙系统控制,主要赋存于紧邻断裂带的千枚岩和斜长花岗斑岩中。围绕断裂-裂隙系统的赋矿围岩硫化、硅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和粘土化蚀变发育,其中前三种蚀变与金成矿作用关系最为密切。论文在厘定安坝金矿床热液蚀变类型、矿物组合特征、以及断裂变形与蚀变空间变化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对蚀变岩及其原岩的地球化学分析,剖析了热液蚀变作用过程与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硅化蚀变贯穿发育于成矿前、成矿期和成矿后,绢云母化蚀变为成矿前和成矿期的产物,碳酸盐化蚀变主要发育于成矿晚阶段和成矿后,而粘土化蚀变为成矿后的产物。在长石蚀变为绢云母的过程中,有少量Al2O3带出,而TiO 2在蚀变过程中相对稳定,为此选取TiO 2作为不活动组分,开展质量平衡计算得出:在硅化过程中,明显带入的组分有SiO 2、Fe2O3、FeO、MgO、CaO、C、S、Au、As、Hg、Pb和Zn,而被带出的元素为Rb和Ba;在绢云母化过程中,明显带入的组分为SiO 2、Fe2O3、CaO、C、S、Au、As、Hg、Pb、Zn、Rb和Ba,带出组分为Na2O。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千枚岩原岩稀土元素含量比硅化和绢云母化千枚岩的稀土元素含量高,表明在蚀变过程中有稀土元素的流失。此外,千枚岩原岩的δEu=0.70,δCe=0.95;硅化千枚岩的δEu=0.72,δCe=1.00;绢云母化千枚岩的δEu=0.76,δCe=0.95。硅化、绢云母化千枚岩与千枚岩原岩的REE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曲线变化趋势相似,表现为明显的Eu负异常、无Ce异常的富轻稀土的右倾型曲线。含矿流体沿断裂带运移并与围岩反应,形成了石英和绢云母等蚀变矿物。硅化过程中,含矿流体中还原硫活度降低导致金沉淀;而绢云母化过程中,含矿流体的pH增大及K+和H+含量的减少和CO2含量的增加,致使载金黄铁矿、毒砂和金的沉淀。  相似文献   

8.
周至马鞍桥金矿床成矿控制条件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鞍桥金矿床是产于南缘秦岭泥盆系中的大型微细浸染型金矿,沉积-叠加改造成矿特征典型矿体沿上泥盆统上部层位稳定分布,多与围岩整合产出,矿石类型有破碎蚀变岩型,蚀变千枚岩型,炭质片岩型和含金石英脉型,矿石构造有浸染状,细脉浸染状,细脉状和角砾状,矿物成分主要为黄铁矿,磁黄铁矿和石英,绢云母等,金主要呈呈微金,超显微金分布于矿物粒间或被吸会于矿物表面,矿床由多种地质作用经过多期多阶段形成,主要采构造,沉  相似文献   

9.
<正>芦子园铅锌矿矿区主要出露地层有上寒武统保山组(3b)含钙质绢云板岩、质粉砂岩夹结晶灰岩,沙河厂组(3s)大理岩夹板岩、绿泥石英片岩。两翼地层为奥陶系-三叠系碳酸盐岩和细碎屑岩。矿体赋存于上寒武统沙河厂组第二段和第三段。含矿层主为大理岩与板岩(片岩)互层,层间破碎带是铅-锌矿体的主要赋存部位(沙河厂组为一套大理岩、大理岩化灰岩、板岩  相似文献   

10.
藏东满总-聪古拉成矿远景区内,广泛分布的侏罗纪花岗岩,具备金、铜钼及铁等成矿专属性。东部岩基内构造裂隙和硅化、黄铁矿化、黄铁绢英岩化蚀变极其发育,矿 温热液交换-充填型金、铜钼、多金属矿为主。西部花岗岩呈小岩体侵入晚古生界来姑组、雄错为质砂岩、板岩、结晶灰岩和上三叠统谢巴组安山岩中,在接触带形成交代矽卡岩型铁铜矿和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