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陆地和海洋统筹联动发展的趋势下,多尺度、多时相、多源的陆海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交互共享变得越来越重要;然而陆海地理要素的空间差异给二者的融合和使用带来了困难。以地形图和电子海图为例进行对比分析,着重从二者的空间表现角度进行差异比较,并深入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为解决陆海地理数据空间差异和实现数据融合共享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综合考虑不同来源空间数据的相关标准,对地理概念进行规范化;然后对不同数据标准建立相应的地理本体模型,同时建立不同本体模型中概念之间的映射和关联关系,并使用概念格算法来完成概念及其关系的有效管理;最后在陆海地图一体化显示中对地形图和海图数据融合的研究中进行了应用。  相似文献   

3.
陆海地理信息数据融合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亭颖 《测绘通报》2015,(7):99-102
21世纪世界进入海洋世纪,海洋与陆地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实现陆海一体化成为必然。陆海地理信息数据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是测绘部门职能的设置及部门间信息沟通的缺乏。本文总结了国内外陆海测绘部门的主要职能及其数据采集和处理的基准、投影,确定了陆海数据不统一的具体表现;针对这些表现,归纳了陆海地理信息融合实现的关键技术:语义特征融合和空间特征融合。  相似文献   

4.
数字地形图和海图具有不同的数据格式、数据结构和坐标系统,两者之间的数据转换是海陆数据共享与融合的前提。本文从数字海图陆域地形要素编制的实际需求出发,对数字地形图数据向海图数据的转换方法进行了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5.
开放共享是地理信息应用的重要研究方向,是实现陆海空地理信息融合的有效方式之一,是地理信息进一步融入信息行业的重要趋势。电子海图作为一类重要的海洋地理信息,却一直处于行业封闭状态,在术语、数据标准与显示方法等方面未能很好地融入地理信息主流。针对电子海图的图示表达问题,剖析了IHO S-52和IHO S-100两个标准中的图示表达模型,提出了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ve markup language,XML)的电子海图图示表达实现方法,通过对IHO S-57数据、S-52符号定义集合和S-52符号化指令的重构,构建了一种全开放式的电子海图可视化模式,为电子海图和其他地理信息图示表达机制的升级完善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提供了有效的地理数据框架和本底数据,为自然资源管理"两统一"职责提供了基础保障。为了解决因地理信息数据的多样性差异而导致的融合效率低下问题,提出了一种一体化动态更新方法。采用统一的数据库模板、提取规格、提取流程和融合入库标准,利用一体化的生产平台对地理信息数据的动态更新进行了研究,极大地提高了数据融合效率,进而充分发挥了地理信息数据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海洋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高精度的沿海滩涂地形数据作为海洋工程规划实施保障的背景下,本文基于浙江省海洋测绘工程的实践,提出了一套基于机载LiDAR技术进行滩涂地形图制作的方法。通过对滩涂地形图的表达形式、制作流程以及高程要素提取和多源数据融合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研究,在全国率先完成了全省高精度滩涂地形图的绘制,实现了浙江省地形图的陆海一体化,相关经验对国内类似项目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是电子政务、公众服务等领域地理信息服务的重要数据支撑,是各行各业最公共、最基础的空间信息资源。为了解决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生产、管理、应用、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提出采用要素简约、属性标准化、实体编码等方法,对交通、水系、行政区划等框架数据进行抽象、建模,建立框架实体索引,构建由框架实体数据、分精度全要素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标准比例尺地形图数据等共同构成的基础地理信息资源。通过框架实体索引,实现数据资源的集约、共享、融合。  相似文献   

9.
海岸带是影响人类活动的重要地带。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海岸带专题图的需求日益增加。详细介绍了目前海岸带地区地形图和海图表示方法的各种差异,分析了产生这些差异的根本原因;阐述了消除地形图和海图差异的办法即新建海岸带地形图,编制海岸带地形图测量和编绘规范,编制海岸带地形图图式,统一海岸带地形要素的表示内容和表示方法。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的需要测绘海岸带地形图,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海岸带地区陆海图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海岸带是影响人类活动的重要地带.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海岸带专题图的需求日益增加.详细介绍了目前海岸带地区地形图和海图表示方法的各种差异,分析了产生这些差异的根本原因;阐述了消除地形图和海图差异的办法即新建海岸带地形图,编制海岸带地形图测量和编绘规范,编制海岸带地形图图式,统一海岸带地形要素的表示内容和表示方法.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的需要测绘海岸带地形图,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志愿者地理信息(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VGI)已经成为地理空间数据中最为重要的来源之一。为了充分利用志愿者地理信息,需要进行VGI与传统地形图数据的匹配与融合。开发了一种全新的数据自动匹配与融合算法,其目的是将ATKIS道路网数据(由德国联邦测绘局所采集的官方数据)与AOSD数据(由大量志愿者携带定位仪器进行户外徒步或骑行所获取的轨迹数据)匹配并融合起来,从而丰富传统地理信息数据的内容,并实现数据的增值。考虑到ATKIS数据与AOSD数据在空间表达上的差异很大,所开发的算法包括了道路要素的智能化分割、道路要素匹配、道路网数据融合以及融合后道路网内部要素间的匹配运算与数据集成等4个过程。大量实地数据的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匹配成功率高、准确率高、运算速度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雷林辉 《地理空间信息》2013,(4):134-136,142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是"数字惠州"地理空间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数字惠州"的应用推广,不同行业和部门对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现势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数字惠州"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过程中,设计了一种地形图数据更新入库方法,用于将日常采集或修补测的地形图数据更新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中。  相似文献   

13.
《测绘通报》2007,(12):73-77
标题作者期-页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和数据库建设基于ArcSDE的云南沿边境地带生态环境数据库建设研究郭朝辉,等3—53分布式栅格数据库的一体化管理王伟,等3—57武汉市城市网格化管理与服务系统建设与应用李德仁,等8—1超特大城市地形图数据建库分区设计张保钢,等8—8基于XML的地理信息元数据及空间数据安全孙志东,等9—61空间数据库的更新技术研究操震洲,等11—23空间数据融合在海图中的应用吕蓬,等11—43北京市数字线划图数据库增量更新技术的应用研究罗晓燕,等11—57我国城市地下管线信息化建设工作进展江贻芳12—1基于语义制导的空间数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用户对基础地理信息的迫切需求,以及传统的地形图在用户使用的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和应用情况,对基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开发形成的新一代地形图模式进行了研究。本文在新模式地形图的要素内容、分类以及要素内容的表达方式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方案或方法,并对新模式地形图的装帧、整饰以及工艺模式等进行了一些初步的设计。  相似文献   

15.
测绘地理信息是统筹陆海资源管理的基础资料,开展陆海多源数据集成整合,可以充分地利用现有资源,快速地形成陆海一体的基础地理信息,为国家社会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测绘保障。本文通过对几种常用陆海地理信息的集成,探讨以地理实体为基础的陆海一体化集成技术路线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由于技术与国家数据标准的不完善,导致许多早期地形图数据很难满足GIS专题信息提取、数据挖掘与应用的要求,为节约资金充分利用现有的数据资源,对这些数据进行加工整理,使其满足当前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和应用的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新疆1∶10 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加工整理项目,描述了加工整理1∶10 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方法与过程,总结了其中的难点以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主要探讨了CASS地形数据到GIS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转换方法,对地形图数据入库的步骤和内容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技术方法,包括地形图数据整合处理、要素分类代码转换、图形要素质量检查等,并将该方法成功运用于鹤岗市1:1000数字化地形图数据入库生产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为了克服传统地形图修测更新模式中存在的效率低下、数据获取困难等诸多现实问题,在地理信息产业数据高度融合的背景下,综合应用低空遥感、机载LiDAR以及移动车载激光测量等先进测绘技术进行大比例尺地形图修测更新。在数据获取、数据处理等方面较传统地形图修测更新模式的效率有较大提升,将测图工作从“外”搬到“内”,通过融合多种数据获取手段构建立体地形图绘制环境。将设计的多种数据融合的地形图更新模式应用于具体项目中,试验结果表明该作业模式绘制地形图精度满足规范要求。本文设计的大比例尺地形图修测更新作业模式可为测绘先进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李鹏  王萍  杨正银 《测绘》2014,(2):82-85
合成孔径雷达具有全天候全天时的数据获取、有效地识别伪装和穿透掩盖物等独特优势。本文以四川若尔盖地区1∶10000地形图生产为例,阐述利用机载雷达影像获取地理信息要素的过程与方法,应用研究表明合成孔径雷达测图技术在解决多云雾地区地理信息数据获取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0.
面向浙江省现有省级基础地理空间要素数据与海洋基础地理空间要素数据开展数据融合这一问题,剖析了两者之间存在的数据特征差异性,提出了基于空间相似性的同名实体匹配方法和基于数据特征的要素融合方法,以辅助实现陆海基础地理空间要素数据的无缝融合。基于上述方法,在浙江省海洋地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中研发了陆海基础地理空间要素融合工具,并进行了试生产,建立了相适宜的数据融合技术路线,为最终建立陆海一体的基础地理空间要素数据库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撑和宝贵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