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6 毫秒
1.
针对我国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古树名木等不可移动文化遗产普查现状,详细地论述了普查标准及文物"三线"划定的基本要求,系统地阐述了三维激光扫描、可量测实景影像、移动GIS等3S技术的特点及在普查中的应用重点,并通过广州市第五次不可移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实践经验,验证了该方法的适应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及城市的快速扩张,文物保护管理规划无法与城市规划对接,不利于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的开展。本文以陕西省文物保护区划项目为背景,选取铜川市延昌寺塔保护范围为试验区,对延昌寺塔保护区划进行实测,并结合无人机航测、三维激光扫描、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手段,探讨综合现代地理信息技术方法在文物"两线"精准划定中的作用与优势。通过本文的研究示范,为提升文物保护规划权威性,提高文物管理水平提供了新思路,其技术方法及手段可以在同类项目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激光扫描技术为馆藏文物的数字化保护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为文物的数字化存档、数字化展示、数字博物馆的建立及文化遗产的保护开辟了新的思路。本文阐述激光扫描技术的数据获取设备、具体作业流程、数据成果类型、技术难点,并总结其在馆藏文物数字化保护中应用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吴樊  李娟娟  张波  王超  张红  陈富龙  李璐  许璐 《遥感学报》2021,25(12):2431-2440
全球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降雨、洪涝灾害是导致不可移动文物受损的重要破坏因素。合成孔径雷达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具有全天时、全天候、大范围周期性对地观测的优势,是大区域水体监测的重要手段,对不可移动文物水域淹没及风险监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时间序列SAR图像提出基于残差U-Net的不可移动文物水域淹没及风险监测框架。首先,基于双峰阈值分割法结合专家知识辅助进行水体样本生成,提高样本制作效率;其次,引入残差模块建立U型卷积网络,综合残差结构及U-Net的特点,缓解梯度更新时的弥散、消失等现象,通过卷积层之间累加和跳跃链接,保留多尺度的地物特征信息,以实现水体快速、高精度的语义分割;最后通过将结果与不可移动文物点位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实现对不可移动文物水淹状况的监测。选取鄱阳湖及南昌市昌邑北垱遗址作为试验研究对象。获取了21景覆盖鄱阳湖区域不同时相Sentinel-1 SAR图像,并结合Sentinel-2光学图像进行结果分析与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鄱阳湖试验区对水体提取总精度优于95%,相较于FCN(Fully Convolutional Networks)与U-Net方法具有更好的精度。利用不同时相SAR图像获得时间序列水体分布范围变化图,与昌邑北垱遗址点位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得到不可移动文物水域淹没长时间序列监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提取水体范围,对不可移动文物水域淹没及风险监测可以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地面3维激光扫描技术的迅速发展,该技术在历史风貌保护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以表面复杂的优秀历史建筑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研究海量点云数据管理方法以及激光扫描建模数据制作流程,并以"上海市不可移动文物管理地理信息系统"为例,介绍了针对激光扫描建模数据的管理系统与应用平台。  相似文献   

6.
利用激光扫描、无人机航摄等测绘手段对靖江王陵陵墓遗址建立了三维数字化信息系统,将数字化保护与考古研究有机结合,设计了系统的技术路线,研究了涉及的激光点云球面投影的三角网构网、高保真度纹理映射、多源数据融合的陵墓三维场景建模和文物信息组织与查询等关键技术,采用高真实感仿真和高效信息查询技术可逼真表现文化遗产场景、查询文物信息。通过本文工作建立的靖江王陵三维数字化系统在靖江王陵文化遗产的保护、考古、旅游、文化传播、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对文物资源的有效保护成为相关部门关注的话题。本文以安徽黄山市范围内的不可移动文物监测项目的运作过程为例,论述了遥感技术在文物监测中的应用,并验证了其可行性。最后,详细地总结出批量加载图片和统一设置图片大小的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李宗飞  董友强  侯妙乐  王坚  信泰琦 《遥感学报》2021,25(12):2365-2380
数字化方式是传播遗产价值的重要手段之一,长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线型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长期发展中,以往人们较多关注考古器物、字画、文稿等可移动文物和大型佛龛、壁画等不可移动文物领域的数字化修复,但是对长城遗址的数字化修复研究极少。本文立足于数字化修复中多源证据的重要性,结合长城的原貌价值及真实性保护理念,总结了长城数字化修复的基本概念;提出了从领域知识构建、证据转化、证据融合、语义建模到知识服务整个过程的长城数字化修复总体思路,并分析了面临的3个基本问题,包含长城认知、数据采集及证据转化、复原理念及实现问题;继而从长城领域知识构建、数字化修复关键技术和面向需求的知识服务3方面阐述了长城数字化修复的研究方向与重点;最后以九眼楼为例,介绍了数字化修复框架下的修复成果。  相似文献   

9.
文物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历史、艺术及科学价值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文物数字化是对文物进行保护、修复和重建的重要环节。作为传统文物数字化手段的重要补充,高光谱遥感技术能够快速无损地获取文物材质、颜料和加工痕迹等信息,可为文物资源数字化提供文物表面物理、化学属性信息。本文首先对文保领域高光谱信息采集设备和方式进行了总结分析;然后对文保领域高光谱信息处理关键技术进行了回顾,总结为信息增加、信息提取、信息分类和可视化4个方面,对常用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目前高光谱技术在文保领域的典型应用,包括颜料种类分析识别、隐藏信息提取和修复痕迹识别3个方面;最后,对高光谱文物应用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基于长城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内在需求和长城学理论,首先明确信息技术作用于长城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内涵。然后运用数字孪生理论与方法,结合新型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探索长城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信息技术方法框架。该方法框架以“循证分析”与“科学推演”两部分为关键内容,涵盖长城文化遗产数据采集技术方法、模型构建技术方法、定量分析技术方法、虚拟修复技术方法、展示传承技术方法等5个方面。基于该方法框架进一步构建面向长城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的技术方案,并以山西省老牛湾堡为例说明该技术方案的具体应用路径。方法框架和技术方案的提出不仅立足于解决长城文化遗产数字化表观与外形的问题,更要揭示长城文化遗产的内涵与实质,有助于从根本上实现长城文化遗产体系的有效保护与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11.
运用ArcGIS空间分析方法,结合SPSS软件,对房山区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房山区不可移动文物资源在空间上为集聚分布,具有区域内集中程度高、分布均匀度极低的特点.②沿河北镇、南窖乡、石楼镇、韩村河镇和张坊镇连线形成"S"型分界线,该分界线以东呈组团密集状分布,该分界线以西成离散状分布.整体上呈多核心分布格局.不同历史时期的空间分布特征也不相同.③房山区不可移动文物的分布与地形、河流、交通布局高度相关,同时也受人口分布、特殊时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针对移动数字城市应用平台服务端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总结出系统的功能性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并在对移动数字城市应用平台服务端系统整体架构的基础上,依照功能使用将该系统划分为数据整合模块和网络服务模块两大功能应用模块。  相似文献   

13.
在简单阐述无人机倾斜航空摄影技术内容和特点的基础上,介绍了我国采用无人机倾斜航空摄影技术援助柬埔寨进行吴哥古迹保护与修复的情况,从方案设计、影像获取和数据整理等角度阐述了高精度文物实景三维模型重建工艺流程,对无人机倾斜航空摄影实景三维建模方法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4.
无人机遥感在大型不可移动文物三维重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大型不可移动文物三维重建技术存在的困难,本文基于无人机遥感等平台,利用基于图片的三维重建技术,设计了一种低成本、简便高效、较高精度的大型不可移动文物的表面精细几何纹理获取与三维重建的技术流程,对建模中的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对其精度和实用性进行了评价。其结果较好地满足了文物测量的精度要求;为文物保护与展示等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能全方位、近距离面向公众做三维展示;结果带有精确的地理位置信息,可作为三维GIS平台新的数据采集方法和数据源。  相似文献   

15.
新形势下建筑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实践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以世界文化遗产地鼓浪屿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BIM+理念的建筑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方法。首先通过三维激光仪采集点云数据,生构建绘图纸;再构建文化遗产建筑信息模型(BIM),并集成历史建筑的综合信息;最后结合VR技术实现效果展示,通过复原和再现将建筑文化遗产转换成可共享再生的数字形态,以全新的视角加以解读和利用。通过实际案例,系统全面地构建了以BIM为核心的建筑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方法和实践路径,搭建了信息技术与文化遗产保护的信息桥梁。  相似文献   

16.
刘丹丹 《东北测绘》2014,(1):89-92,95
数字城管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应用数字化、信息化的手段来进行城市管理能够提高城市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及时解决城市基础部件出现的问题。城市部件是数字城管的基础要素,数字阜新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围绕数字城管部件信息的采集、巡检、回传等问题展开研究。基于移动地理信息系统,在.Net Framework框架下,以Windows Mobile为开发平台,运用面向对象的语言C#语言开发了数字城管基础部件巡检系统。初步实现了城市部件数据的加载,移动数据采集和属性更新的实时性,通过Socket通讯技术与后方服务器进行实时的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17.
提出一种将遥感技术应用到线性文化遗产的自动化监测方法,即基于多时相数字正射影像图(digital orthophoto map,DOM),运用多波段差值法以及面向对象分类监测方法,对线性文化遗产(以苏州宝带桥段遗产保护区为例)进行了自动化监测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可用于线性文化遗产自动化监测,但面向对象的分类监测法对连续的、大面积的地物变化更有效,多波段差值法对离散的地物变化更加敏感。该研究为我国线性文化遗产自动化监测与保护提供了思路,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薛彩霞  杨威  张璟 《现代测绘》2011,34(5):53-55
运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实现园林三维数字化测绘。以苏州园林为对象,通过对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园林三维数字测绘中的方法和数据处理过程研究,实现复杂的古典园林数字化精准测绘,取得了满意的结果。该应用将会对有效保护我国丰富的园林文化遗产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民俗文化面临社会转型和信息浪潮冲击的形势下,以锡伯族大西迁及其民族文化遗产为研究背景和具体实例,收集整理了大西迁相关的资料和数据,运用天地图Web API作为关键技术,提出了锡伯语版本和移动设备运行等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案,最终设计并实施了以保护锡伯族民俗文化遗产为主题的WebGIS,有益于促进对锡伯族大西迁、锡伯族语言等锡伯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扬,研究并实践了运用互联网和WebGIS的技术对传统民俗文化进行保护发扬和创新发展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世界上著名的文明古国,有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地上、地下文物特别丰富。为综合反映我国文物工作已有的学术成果和重大发现;全面纪录已知现存的不可移动文物的状况,以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国家文物局于1986年决定编制《中国文物地图集》。广东文博工作者在多次开展全省文物普查获得的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在图集总编委的指导下,与广东省地图出版工作者通力协作,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