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EV Globe为基础三维平台,分析了三维栅格数据模型、三维矢量数据模型及混合型模型的优点和不足,设计了基于实体的数据模型,实现了矢量数据在三维环境中符号化显示、分类分级显示.该方法能够满足矢量数据在三维环境中的显示绘制要求.  相似文献   

2.
MicroStation是进行地图生产的图形编辑平台.把地图矢量数据在MicroStation中进行全要素符号化是实现其地图生产出版的首要条件.文中就符号化的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内容包括属性编码研究,符号库建立,分层规定,符号化控制表定义等,最后通过MDL编程实现了地图全要素的符号化.  相似文献   

3.
杨杰  廖胜利 《四川测绘》2007,30(2):56-59
地图符号是地图的语言,是地图可视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本文基于ArcGIS Engine实现了地图符号化功能,对地图中的矢量目标数据(点、线、面)和栅格目标数据进行了符号化、参数设置及可视化。  相似文献   

4.
MicroStation环境下地图矢量数据全要素符号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MicroStation是进行地图生产的图形编辑平台。把地图矢量数据在MicroStation中进行全要素符号化是实现其地图生产出版的首要条件。文中就符号化的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论述 ,内容包括属性编码研究 ,符号库建立 ,分层规定 ,符号化控制表定义等 ,最后通过MDL编程实现了地图全要素的符号化。  相似文献   

5.
如何在三维地形表面无缝叠加矢量要素是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三维制图等领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矢量要素与三维地形无缝叠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矢量数据基于三维地形的实时显示上面,面向三维制图的研究相对较少,导致矢量要素的显示过于简单,地图要素信息传输受限。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几何法的线状矢量数据与规则格网DEM无缝叠加算法,并通过纹理映射的方式实现矢量数据符号化,最后以道路数据为例进行实验,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遥感影像符号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华  刘强 《四川测绘》2010,33(2):58-62
单纯的遥感影像信息量不够丰富,为了突出表现某些地物,充分反映地物的属性,需要对影像进行符号化。结合传统线划矢量地图的表现方法,采用将遥感影像作为底层,上层叠加矢量符号的方案来实现遥感影像的符号化,主要从影像与矢量符号的坐标匹配、矢量符号的设计等方面论述了遥感影像符号化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7.
新一代全空间信息系统提出了新的空间数据模型——多粒度时空对象模型,多粒度时空实体对象通过唯一实体标识、多元特征信息记录空间实体,能够较好地支持空间实体的空间和语义表达。矢量地图数据作为现有重要的基础地理空间数据,记录了地理实体具体属性和位置信息,为实体对象生成提供了强大的基础数据支持。本文提出了路网矢量地图数据生成实体道路对象的研究方法,通过地图数据特征分析、实体对象生成策略和关键技术研究、实体对象转换3个方面对矢量地图数据的实体对象生成展开研究,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实体对象转换方法为矢量地图数据生成实体对象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王志东  杨帆  杨磊 《东北测绘》2012,(10):224-226
在测绘生产中,我们常用的GIS软件不能直接使用源数据,需要进行数据预处理及数据准备。矢量数据符号化是地图可视化的关键步骤,是在进行数据预处理及数据准备时工作量大、耗费时间长的一项工作。本文从实际测绘生产任务出发,设计了地图数据符号化方案,开发了相应的符号化软件,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9.
矢量地理PDF(portable document format)地图具有数据量小、通用性强等特点,是一种具备查询、量算等功能的新型电子地图,其应用需求和前景广阔。单纯利用数字线划图(digital line graphic,DLG)数据,通过符号化和制图编辑等处理制作矢量地理PDF地图的过程持续时间长,工作量大。充分利用已有的地图制图成果来快速制作矢量地理PDF地图,避免影响已有的制图生产工序流程,对提高矢量地理PDF地图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一种矢量地理PDF地图制作的方法,利用出版原图(publication originals of map,POM)与DLG数据,通过数据预处理、地图坐标系统构建、数据聚合处理与压缩流程,快速生成矢量地理PDF地图。该方法省略了符号化和制图编辑处理流程,经试验验证,制作矢量地理PDF地图的效率高,成果数据量较POM和DLG数据总量显著压缩,适用于DLG和POM数据源条件具备的矢量地理PDF地图大规模快速生产。  相似文献   

10.
存入到空间数据库中的DLG基础地形图数据,原数据文件中的线型文件、块符号等信息都丢失了。读取空间数据库中的矢量数据进行显示时,为了保证数据表达的直观性、准确性和合理性,需要对矢量图层重新进行符号化显示。研究采用ArcSDE和ArcEngine技术开发DLG数据显示系统,实现了DLG矢量图层的动态投影和自动符号化显示。  相似文献   

11.
逯跃锋 《测绘学报》2014,43(8):879-879
本文提出将矢量空间数据与影像数据间配准转换到矢量空间数据间匹配的思路,并开展了相关研究。本文主要思路是通过对影像数据进行基于形状特征的提取及矢量化,然后利用矢量空间数据间匹配方法对矢量化后数据和现有矢量空间数据进行匹配,获取匹配实体对;在获取的匹配实体对中选取控制点对,在矢量化后数据中选取控制点,将所选取的控制点反馈到原始遥感影像上进而获得控制点相应的像元坐标;最后应用矢量化后数据中控制点的像元坐标数据和现有矢量空间数据中对应的同名点坐标数据对原始影像进行几何纠正,从而实现矢量空间数据和影像数据的配准。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移动GIS开发技术,并且接入北斗接收机实现移动GIS的手簿差分,在Android端实现厘米级RTK定位,在地图方面切片高精度栅格和矢量底图,实现GIS数据的符号化显示、放样、数据采集及属性查询,矢量GIS的分级数据加载,避免了GIS数据运行卡顿的情况,在巡查中定位精度可达2—5 cm,已应用在管网巡检项目中,且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面向对象空间实体矢量描述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李景文 《测绘通报》2006,(5):57-59,70
在分析传统空间实体矢量描述方法的特点基础上,提出面向对象空间实体矢量描述方法,定义元对象和组合对象及其构成,并探讨面向对象空间数据共享方法。这些方法的研究为空间数据库的建设和数据共建共享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4.
MicroStation是进行地图生产的图形编辑平台。把地图矢量在MicroStation中进行全素符号化是实现其地图生产出版的首要条件。文中就符号化的各项工作者了全面的论述,内容包括属性编码研究,符号库建立,分层规定,符号化控制表定义等,最后通过MDL编程实现了地图全要素的符号化。  相似文献   

15.
以南京市规划局矢量地形图数据建库为例,详细地描述了矢量数据入库的处理过程.首先对入库的矢量图形数据要求做了概述,如要素的分层设色标准、地形图要素属性项定义等;然后讲述了矢量数据入库的流程和步骤;最后介绍了基础地理信息库的符号化处理.  相似文献   

16.
针对利用几何匹配技术建立多源数据间的映射关联关系这一空间关联领域的热点,该文提出面向空间关联的多源矢量数据空间实体匹配方法,通过对点、线、面实体进行几何匹配,得到多源矢量数据空间实体间的映射关系,进而建立起多源矢量数据间的空间关联。此外,以深圳市标准导航数据与深圳市开放街道地图(OSM)数据为例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阈值的选取对匹配精度有很大影响,当阈值选取合适时,该文算法能较为有效地进行点、线、面实体间的几何匹配,从而建立起多源矢量数据空间实体间的关联关系,其精度及正确率较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影像地形图是为了直观判读地形地物而利用数字正射影像数据和矢量地形数据经叠加、整合处理和符号化形成的复合地形图,是测绘领域又一新兴的地图产品.  相似文献   

18.
矢量地图数据缺陷识别方法是地图数据质量检查软件研制的基础,关系到地图数据质量控制的正确性和执行效率。本文通过对矢量地图数据缺陷特征分析,研究了矢量地图数据的缺陷类别和内容,归纳了点、线、面3类目标的几何关系基本算法。针对不同缺陷类型,研究了几何缺陷、属性缺陷、接边缺陷、元数据缺陷的自动识别方法;提出了基础算子组合规则,实现了灵活、便捷的缺陷识别功能重组;并通过实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9.
3维数字地球快速缓冲区分析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崇俊  赵彦庆  王锋  方超  伍胜 《遥感学报》2014,18(2):353-364
提出一种应用在3维数字地球中的通过图形处理器(GPU)快速实现矢量数据缓冲区分析的算法。使用一张4通道的纹理图作为容器将地理实体的矢量数据传入GPU,利用GPU的高效并行特性,将目标缓冲区纹理中的每个像素所对应的矢量坐标与原实体进行距离量算,在一次渲染中得到缓冲区纹理,最后提取出缓冲区纹理的边界。选择中国的流域和湖泊矢量数据,将本文算法与两种传统的CPU算法进行了缓冲区分析计算、测试和对比。结果显示,本文算法相对于传统矢量算法效率提高了9—16倍,相对于传统栅格算法效率提高11—20倍。实验证明,该算法计算简单,效果明显,特别是随着数据量增大,缓冲区计算速度显著优于传统算法,并能有效解决传统矢量法缓冲区分析中的数据自相交问题。  相似文献   

20.
针对以往拓扑关系计算方法的缺陷,提出一种利用改进的扫描线算法计算矢量数据拓扑关系的算法(TCBSL)。该算法以平面扫描转换法的思想为核心,通过改进扫描线算法结构,并引入拓扑关系判别参数,实现了较为高效地计算矢量数据空间实体之间的拓扑关系。此外,以该算法思想为依据,利用eclipse构建了矢量数据拓扑关系计算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深圳市OSM矢量数据进行实验。实验显示,该算法可以较为正确地计算点线、点面、线线、线面及面面之间的拓扑关系,且效率较高,易于计算机系统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