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雾的误区     
在市局组织的测报复评中发现 ,有的站在雾的记录与发报中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和误区。其一 ,能见度 <1km有雾时 ,天气加密报中现在天气现象电码应从 42~ 49中选择。有的站只要观测时有雾 (有其他天气现象时除外 ) ,现在天气现象电码就固定编报 42。但如云量纪录为 1 0 / 1 0 ,云状栏记雾 ,现在天气现象电码仍编为 42 ,显然电码反映的天空状况(电码 42反映天空可辨明 )与实际天空状况 (完全不可辨 )不一样。其二 ,有的站能见度记 0 .0km ,而云量记为 0 / 0 ,即天空完全可辨 ,这种情况极为少见。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观测员对雾的记录判断存在…  相似文献   

2.
天气报观测时15分钟内、航空报观测时10分钟内出现的现象都是“观测时的现象”.当观测时先后或同时出现两种或以上天气现象时,应合并选码. 雨或毛毛雨并有雨淞生成和雾并有雾淞生成时,现在天气电码的选择,可以说是合并选码,也可以说是按大码编报原则.因为雨、毛毛雨、雾都有单独编报的电码,而雨淞、雾淞却没有相应的电码,但编报电码中有雨或毛毛雨并有雨淞结成和雾并有雾淞生成的电码,且电码较雨或毛毛雨、雾单独  相似文献   

3.
对“雨(毛毛雨、雾)并有雨(雾)淞结成”的理解在陆地测站地面天气报告电码(*D一of皿)现在天气现象电码表中.电码48、49、56、57、66、67所反映的是“观测时有雨(毛毛雨、雾)并有雨(雾)琳结成”。对这些电码我站理解不一,争论较大。一部分同志...  相似文献   

4.
以下是本人对天气现象编码的一些观点和看法,现提出来与广大测报人员共同探讨。1通过WWW1W2的编码,比较完整地反映出某测站现在和过去天气时段内出现的各种天气现象。1.1WWW1W2编码规定的原则精神是:优先考虑最接近观测正点的天气现象。从现在天气现象WW电码表中可以看出,一般情况下观测时15分钟时段内出现的天气现象WW编码要比观测前1小时时段内出现的天气现象WW编码大,WW编码17、18、19、28、29作为特殊规定除外。1.2当有几种天气现象存在时,优先考虑最重要的天气现象。一般而言电码大所指示的天气现象要比电码小所指示的…  相似文献   

5.
利用天池气象站1981—2018年的雾凇天气现象资料分析天山天池的雾凇特征。用2004—2018年雾凇天气现象出现时的逐小时气温、温度露点差、相对湿度、风等数据,分析雾凇与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天山天池年平均雾凇27.8 d,冬季最多,春季次之;每年11月—翌年3月是雾凇的多发时段,其中3月最多;雾凇出现的开始时间多在夜间,结束时间多在12—17时。年雾凇日数以9.8 d/10 a的速率呈波动减少趋势,冬季减少速率为4.4 d/10 a。天山天池出现雾凇最有利的气象条件是,气温在-4~-10℃,温度露点差≤2.0℃,相对湿度>90%,风速≤3.0 m/s。选取气温、温度露点差、相对湿度、2 min平均风速、雾等对雾凇形成影响较大的气象因子,建立天山天池雾凇气象等级指数并进行典型年份检验,该指数可以作为旅游气象服务业务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武斌 《气象》1991,17(3):2-2
1990年第1期《气象》刊登了《关于雾伴有雾凇时危险报中ww的编报》一文。其中有些提法是不妥的,违背了有关电码规定,试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7.
《地面天气报告电码》中3.13.3(1)条规定:如果在天气现象可以用几个码来编时,一般应选择其中最大的一个码编报。但是17、18、19应比20—49优先选用,电码28,29应比40优先选用。对电码28应比  相似文献   

8.
《气象》1981,7(2):22-23
一、过去天气电码应着重反映天气演变 编码的任务应当是:第一、把已出现的各种天气现象(或云况)尽可能都反映出来;第二、尽可能比较完整地把这些天气现象(或云况)的演变表达清楚。 要达到这个目的和要求,首先需要在时间概念上,区分现在天气、过去天气和特殊天气,同时这三个方面所反映的天气内容又应有所区别,各有侧重点,有机联系,密切结合。因此,现在天气电码应该是尽可能反映近期主要的天气现象(或云况),而过去天气电  相似文献   

9.
在新的地面天气电码中,与旧电码比变动较大的是7wwW_1W_2组,它不但增加了一个W,而且提出了几个新的概念,初略地看,似乎难以掌握,但通过反复学习,只要领会好雷暴期间和雷暴停止后的降水等新的概念,按照天气现象出现及持续时间的编报规定,就可以用四句话,十二个字来归纳7wwW_1W_2的编报程序,既快、又准,四句话是:“选现在,列种类,去对应,定1、2”共十二个字。 “选现在”选现在天气现象电码。 “列种类”列出整个过去天气时段所出现的天气现象种类。 “去对应”去掉现在天气电码所对应的过去天气现象。  相似文献   

10.
实现地面气象要素自动观测是近年来我国气象观测领域的发展趋势,观测自动化给地面观测业务和观测数据的应用推广带来较大改变。本文研究了基于自动观测的天气现象代码表WMO4680,分析得出WMO4680简化了视程障碍和降水阵性的代码分类,比WMO4677编码更适合自动观测设备的特点。结合我国业务天气现象电码编制原则,设计实现了现在天气现象电码和过去天气现象电码的自动编制。根据我国目前可自动化观测的要素数目,经过流程设计和当前最新业务改革内容,可以实现46个天气电码的自动编报。  相似文献   

11.
张深毅  赵翠兰 《气象》1980,6(9):20-20
读了上期蔡恒荣同志的文章,深感在现行的GD—01电码中,确实有一些问题值得探讨。现就蔡文所提的几个问题,谈一下我们的看法,和同志们商榷。 在例1中,14时的ww编报70,W报6而不报7,我们是同意的。除蔡文所述理由外,我们还认为过去天气现象表、中把雨夹雪归为电码7而不归为电码6是不妥当的;这是和现在天气电码表把雨夹雪归为60  相似文献   

12.
游焕 《气象》1991,17(3):47-47
拍发每小时一次的航空报台站,《GD-21Ⅱ》电码规定:“从50分钟开始观测,正点前发出。”而天气现象雷暴的记法,《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两次闻雷时间相隔15分钟或以内,应连续记载。”因航空报观测与编发报时间为10分钟,现在天气现象(ww)电码17与29的区别,过去有特殊规定,随着一九八二年一年一日执行《GD-01  相似文献   

13.
利用卫星气象信息提高地面测站测报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测报接班前或观测前,调看地面图、高空图和红外线云图。借助这些卫星气象资料,初步掌握值班期间控制或影响测站的天气系统、云系等,对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进行技术上的分析和编报方面的预习。如夏季从地面图和700hPa高空图看出测站受东北冷涡影响,并从云图上发现低涡内有中尺度云团发展,根据天气学和实际测报经验,低涡天气在本站出现时,一般会产生阵雨、雷暴天气,有时会出现短时大风、飑线、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对于这样复杂天气的观测编报,如果观测前没有对天气系统和云系的认识和了解,观测时就会感到天气现象出现的突然,有可能顾此失彼,产生误测、误编电码等人为错误。如果在天气现象出现以前,有了对天气系统中可能产生的天气现象的预见,就能在复杂天气出现以前复习有关天气现象观测标准,进行天气电码选择,云的正确编报,“现在天气”和“过去天气”的配合编报。当某些观测项目达到“规范”标准时,根据“天气电码”规定编重要天气报、航危报等。针对可能临时出现的增加项目,要把量器准备好。这样,使测报在任何复杂天气情况下观测,做到心中有数,稳中有序,做到不误测、不漏测项目、不误编天气电码,提高了地面气象站的测报质量。  相似文献   

14.
郁洪江  陈水 《气象》1982,8(2):30-31
新地面天气电码中过去天气和现在天气配合的规定,条款较多,不易记忆。我们把它归纳成几个表,这样头绪清楚,易于查对。现在介绍如下。 一、不对应码W和对应码W] W:是指与ww码不对应的过去天气现象,要优先选报。 W]:是指与ww相对应的过去天气现象,且该类现象开始出现于过去一小时以前。若该类现象只出现在过去一小时以内,就不再重复编报它,此时作为没有W]码看待。 在每次编报中,W或W]码可以有好几个,也可以没有。W_1W_2电码就从它们中间挑选。表1中列出对应电码,那么对应电码以外的码就是不对应的电  相似文献   

15.
20 0 0年 2月 1 8~ 1 9日 ,本地区出现雨夹冰粒现象 ,相邻台站现在天气现象电码有的编报“68” ,有的编报“79”。笔者对电话询问的台站观测员的答复 :应选电码“79”。现在天气编码表中 ,电码“68”是指小的雨夹雪 ,电码“79”是指冰粒。电码表中没有雨夹冰粒的特定电码。于是 ,有的观测员认为 ,雨夹冰粒是液态和固态同时下降的稳定性降水现象 ,符合雨夹雪的电码意义 ;也有的认为 ,所谓雨夹冰粒是雨和冰粒并存的现象 ,应为电码“60”和“79”并存 ,按照选码原则 ,理应选数值大的电码编报。笔者赞同第二种意见。因为在气象学中雨夹雪是一个…  相似文献   

16.
2000年2月18~19日,本地区出现雨夹冰粒现象,相邻台站现在天气现象电码有的编报"68",有的编报"79".笔者对电话询问的台站观测员的答复:应选电码"79".  相似文献   

17.
台站观测和百班验收中,发现能见度和天气现象记录中存在问题:①能见度观测记录偏小,如在记录中湿度不是很大但有雾记录;②云量较多的低云与雾并存,如有10成的Scop或St与雾同记;③有较大降水影响能见度时记录了短时雾。  相似文献   

18.
7wwW_1W_2组反映台站过去天气时段内出现的天气现象。如何准确、全面反映当时的天气情况,首先必须熟练掌握各种天气现象的定义及生成条件和特征。观测天气现象时要对该现象的外形特征、结构、形状、颜色、下降情况等进行全面观察,并结合当时天气条件综合分析正确判断其符合哪一种现象。另外还得熟记电码,根据天气现象的性质、强度(及其变化)、出现时间、地点等,才能准确编出本组电码。  相似文献   

19.
安开忠 《气象》1990,16(1):57-57
测站出现雾,按规定航危报站必须编发危险报。一般情报下,危险报中WW应编报46或47。那么,当雾伴有凇而拍发危险报时WW应如何编发呢? 雾伴有雾凇在航空报正点观测时段出现,或一日内第一份航空报之前已有雾和雾  相似文献   

20.
在地面气象观测工作过程中,有些天气现象经常出现,也有些天气现象则不常出现。对于经常出现的天气现象,观测人员记得非常牢固。但对不常出现的天气现象,有时会忘记现象名称或是忘记该现象是否记录其起止时间。遇到此类问题时,就得翻阅《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进行查对。如果将记录起止时间和不记起止时间的天气现象,分别编成顺口溜背熟,即节省时间又记得牢固,给工作带来很大方便。记录起止时间的天气现象:三雨二雪阵雨雪①米雪冰粒雨夹雪雾松雨凇沙尘暴极光雷暴加②冰雹霰雾不怨③龙卷风吹雪雪暴刮④大风不记起止时间的天气现象:针⑤冰⑥积雪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