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介绍了阿深高速公路湖北省南段控制网基准检测的外业实施和数据处理与分析,并用F检验方法对原测量成果和检测成果差异进行了显著性检验,得出了一些建议和结论。  相似文献   

2.
Kalman滤波异常误差检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检测动态导航观测异常和动态模型异常误差,本文利用状态方程预测残差二次型构造了整体误差检验法,即观测误差和动力学模型误差整体检验法;讨论了三种观测异常检测法,即以模型为基准的观测异常检验,以当前历元可靠观测为基准的异常检验,以状态Kalman滤波估值为基础的观测异常检验;分析了三种动力模型异常检测法,即状态不符值检验法,以状态参数Kalman滤波估值为基础的动力模型误差检验法,以可靠观测为基础的动力模型误差整体检验法。并对这几种异常检测法进行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3.
控制网基准稳定性的检验方法很多,本文在现有方法基础上,给出了一般平差检验模型,这个模型特色是在原平差模型中附加了待检验基准的参数和基准稳定性约束方程;导出了适用于各种情形的基准稳定性检验的统一模式,由此可方便地导出有关基准稳定性检验的实用公式。最后讨论了其在变形分析中的应用和扩展,并给出了一系列检验公式。  相似文献   

4.
基准点决定控制网的位置、尺度和方位。监测网平差中,基准的定义相比普通平差的基准有着更高的精度,对于监测网的基准稳定性,需要通过多期复测的观测值估计的位移加以检验。检测基准点稳定性,一种"绝对"的位移或接近"绝对"的位移,通过经典平差模型中伪逆矩阵来检验后续测量中基准点是否存在动点,并用平均间隙法检校模型正确性,分析伪逆矩阵网点稳定性分析与平均间隙法平差检校进行单独平差,证明伪逆矩阵来判断检测基准网中基准点是否变动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5.
昆明市GPS差分基准站系统是昆明市城市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建或由苦干连续运行的GPS差分站组成的基准站网.实时获取基准站的位置信息.通过数据通信网络将其按一定的格式提供给用户,再与用户的GPS观测数据联合解算.从而得到用户的空间位置。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供统一的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基准框架和满足高精度、实时、动态需要,天津市建立了基于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的三维测绘基准体系。本文对该系统进行了功能、性能和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模型正确性等方面的检测,结果表明其各项功能指标、性能指标、精度指标均达到了设计及规范要求,满足了建立高精度统一基准框架的需要,能够实时向用户提供米级的导航服务以及提供厘米级精密定位服务。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大气、海洋、土壤水与积雪质量变化对我国25个GPS基准站地壳垂直形变的影响。谱分析结果表明,垂直形变周期为12个月,半周期为6个月,基准站高程主要表现为季节性变化,最大可达20mm。通造对负荷效应与GPS监测结果的相关分析和显著性检验可知,96%的基准站相关系数在99%的置信度水平上,也说明两者有较强的线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模拟退火算法在动态建立基准地价模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阐述了传统基准地价评估模型建立流程将地价样本检验与模型建立分离的不足,引入了模拟退火算法思想,对目标函数、初始状态、新状态产生、新状态接受、初温、温度更新函数以及抽样准则、算法终止准则等关键问题进行设计,将地价样本检验、优化组合与模型建立有机结合,并设计了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动态建立基准地价模型的流程,最后应用实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徐忠燕  张传定  刘建华 《测绘工程》2007,16(3):23-26,30
局域差分GPS中,用户到基准站的距离对定位精度有着决定性影响。利用基准站生成用户误差改正数,其算法很多。文中针对局域差分GPS的数学模型空间相关性,介绍几种常用的内插方法,如加权平均法、线性内插法、低次曲面模型法及三角形内插法,并分析各种方法的内插系数和内插质量因子。利用局域差分GPS进行定位时,只有当用户站位于基准站构成的多边形网内时,才可能得到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
在某一区域内建立多个(一般为三个或三个以上)GPS基准站,对该地区构成网状覆盖,并以这些基准站中的一个或多个为基准计算和发播GPS改正信息,对该地区内的GPS用户进行实时改正的定位方式,称为GPS网络RTK,又称为多基准站RTK。除这些基准站外,通常还包括一个系统监控中心和若干用户构成。与常规(即单基准站)RTK相比,该方法的主要优点为覆盖面广,定位精度高,可靠性高,可实时提供厘米级定位。总的来说,网络RTK的关键问题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基准站的综合误差计算,主要是基准站的模糊度确定问题;二是流动站的综合误差消除与定位,即流动站的模糊度解算问题。当基准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按地面同坐标和协方差参考系中的位置基准和方位基准作GPS网平差和转换的各种方法,在采用GPS定位技术检测和改善原有城市或工程控制网时,宜根据不同情况而选择采用。  相似文献   

12.
沉降监测在工程施工和运营管理中起到重要的安全保障作用,基准网点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着监测成果是否真实可靠,因此,基准网点的稳定性检验是对监测成果科学分析与准确预报的关键环节。本文讨论了两期观测精度同一性检验方法,分析了平均间隙法和t检验法进行基准点稳定性检验的原理,并且给出了检验流程。最后,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两种方法的可行性和一致性,为沉降监测基准点稳定性检验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地铁精密水准控制网点布设于地铁沿线,由于施工影响和区域沉降影响,其点位高程难免会发生变化。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两期测量数据探测移动点并选择合理的、兼容的参考基准的方法。在等精度的前提下综合运用单点位移显著性检验和参考基准可靠性检验,最终得到合理、兼容的参考基准。并以此为基础编制程序,对实测数据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得到更合理、更兼容的参考基准。  相似文献   

14.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基准站通常直接存储传输原始观测量,导致了两种不利情况:①没有形成对用户的分级授权机制,任意用户通过原始观测量都可以获取基准站的精确空间基准、时间基准和大气基准数据,这会对基准站的安全构成潜在威胁;②原始观测量之间的强相关性导致其数据量很大,在北斗接收机观测显现网络化、不间断、高采样和多波段的趋势下,观测数据的海量爆发给数据的存储和传输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本文提出利用状态和残差来表达北斗基准站观测数据。与通用的基于RINEX、Compact RINEX和RTCM等国际协议的数据服务相比,其优点是不但可以对不同级别用户进行信息分级授权,从技术上保障数据服务的安全,而且大幅减小了存储传输数据量和用户端计算量。同时本文证明了新的表达方式与原始数据等效,不会降低最终计算结果的精度。利用该方法可以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观测数据存储和传输协议,并为高精度星基数据播发服务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何玉晶  杨力  李平  徐周 《测绘工程》2006,15(3):70-73
广域增强系统可以提高GPS系统的导航和定位精度,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其基准站的布局和数量对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实施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基准站上空的格网内的电离层穿透点个数进行统计分析,讨论了我国广域增强系统基准站的布局与数量问题。  相似文献   

16.
面向大规模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基准站网和差分定位用户同时接入GNSS差分服务系统的需求,为解决1 000个以上GNSS基准站实时数据流处理和5 000个以上差分用户实时服务问题,该文提出微服务调度和维护模式,合理设计了大众位置服务云平台的架构及功能,初步构建了位置私有云平台,开发提供了位置服务产品.并对云平台进行了大规模并发用户接入性能测试,测试表明大众位置服务云平台具备同时管理和并发接入基准站数据流超过3 000个,单格网区域可同时服务用户超过5 000个.以湖南省为例,大众位置服务云平台设计3个服务格网,可同时服务在线并发用户数超过130 000个.  相似文献   

17.
我国建立现代大地基准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提出了现代大地基准要考虑和顾及高精度、涵盖全部国土、三维、地心、动态、国际接轨等6个要素。建议在国家GPS2000网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密GPS网点和永外性跟踪站,构建有足够数量和密度合理分布的新的大地坐标框架点。现代大地基准应为用户在我国任何地点、任何时间测定高精度的三维地心坐标提供可靠的地理空间基础框架。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单基准站和多基准站的三角级数模型和多项式模型,设计了利用邻近站数据进行两种模型内外符合精度检验的方法,分析了两种模型在精度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基于GPS基准网的GPS快速静态定位及动态定位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基于GPS基准网进行GSP快速静态定位和动态定位的原理和方法。通过计算基准网改正数及其空间分布,利用内插方法求出用户站的模型误差改正数,不仅可以提高GPS整周模糊度的可靠性,而且能够大大改善GPS测量的精度。利用香港GPS基准网2001年3月的实测数据进行了解算,发现地区在该时间段内受强电离层活动的影响,采用常规GPS测量方法很难确定整周模糊度。利用传统的快速静态定位方法对香港GPS基准网其中一条边(9.2km)24h的观测数据按每15min计算,模糊度确定的准确率仅为45%。采用基准网内插改正数后,仅利用L1的观测数据模糊度确定的准确率提高到100%。点位精度平面位置由2cm提高到5mm,高程精度由4cm提高到3cm。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地理空间框架基准体系建设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重点介绍了北京市地理空间框架基准体系的实现过程,包括空间坐标基准、高程基准、似大地水准面和全球卫星定位测绘服务系统建设。基准体系检测结果表明,北京市地理空间框架基准体系达到设计要求,在国内率先实现了测绘基准的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