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矿山测量学科的发展与创新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综述我国矿山测量学科3S技术在矿山的应用、数字矿山、开采沉陷与防护、矿区资源环境信息与空间决策、矿区土地复垦和生态环境重建等方向的最新研究进展与创新成果.近年来,空间信息技术在矿山的应用日渐广泛和深入,数字矿山在不少矿区正由理念变为行动,一些重要的国际及国内高层学术会议相继召开,矿山测量学科多个科研成果、论著与学者获得国家级大奖.这些都表明,这一交叉学科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研究领域正不断扩展与深化,学科地位日显重要.  相似文献   

2.
1引言开采沉陷及其防治是矿山测量学科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国内外都重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效益。广义的开采沉陷是指开采矿藏、建筑材料和地下水资源引起的有关沉陷问题及其防护技术,它们有许多共性。本文以开采固体矿藏为目标来论述有关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适性。目前,这一研究方向涉及如下主要研究领域:开采沉陷规律及其预计预测,野外测量技术方法和数据处理,开采沉陷模拟,沉陷的防护(包括减沉技术、“三下”采矿等),以及沉陷区的整治和利用等。“3S”等测绘新技术在开采沉陷研究中具有广泛而深邃的应用潜力。不…  相似文献   

3.
1引言在传统上,矿体几何学是矿山测量学科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正如挪威矿产资源部的ErikLudvigsen所说[1]:矿山测量技术和矿体几何制图是矿山测量学科的核心,而空间信息理论正日益成为这些领域的重要内容。传统的矿体几何学,其英文是mineraldepositsgeometry或geometryoforebody,其俄文是,是研究矿体的几何形态及矿产性质的分布。利用数学模型和图像方式表示矿体的空间关系,进行储量计算和动态管理,实施合理开采监督和质量控制的一门学科。近10多年来,矿产经济学从国际到国内得到迅速发展,它是矿体几何学的必然扩展和延伸,它的…  相似文献   

4.
白立飞  潘宝玉  张兰 《测绘科学》2013,38(5):178-179
随着数字矿山概念的提出,矿山管理对空间三维信息的需求也显得更加迫切,三维可视化的管理模式已经成为数字矿山的主要内容之一,而目前常规的测量方式所获取的数据很难满足三维数字矿山的需要。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具有高分辨率、高采样率以及非接触式测量优势,非常适用于获取矿山的复杂表面和高危区域的空间三维信息。本文结合三维激光扫描的技术优势探讨该技术在数字矿山中的应用和方法,总结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数字矿山领域的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5.
《测绘科学》2005,30(3):i004-i004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的测绘学科起源于阜新煤矿学院的矿山测量专业,1958年招收第届本科生.至今已有45年的历史,是我国测绘领域内成立较早、专门从事测绘科学高级人才培养的单位。伴随着现代测绘技术的飞速发展.我校测绘学科在出传统的矿山测量基础上融合当今GPS/RS/GIS等高新技术,历经几代人的努力.发展到今天拥有一个二个博士点、三个硕士点,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二个师资硕士授予权.三个本科专业.一个辽宁省重点学科二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现已发展成为我国测绘领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相似文献   

6.
CH982779 国际矿山测量的发展现状与展望—第十届国际矿山测量大会观感/郭达志(中国矿业大学)∥测绘通报.—1998,(4).—36~38 介绍了第十届国际矿山测量大会的主要学术内容。其中包括:先进的矿山测量仪器设备和技术方法、采矿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开采危害安全和沉降预测、矿体制图和资源保护、土著人居住区的土地利用和管理问题、信息交换及标准化、矿山测量的任务、法规、人才培养和教育。  相似文献   

7.
工程测量学的发展评述(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对工程测量学重新进行了定义,指出了该学科的地位和研究应用领域;阐述了工程测量学领域通用和专用仪器的发展;在理论方法发展方向,重点对平差理论、工程网优化设计、变形观测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扼要地叙述了大型特种精密工程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结合科研和开发实践,简介了地面控制与施工测量工程内外业数据处理一体化自动化系统--科傻系统。最后展望了21世纪工程测量学若干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目前矿山地面沉降监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利用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进行矿山开采沉陷监测的数据处理流程与误差来源,丰富发展了矿山开采沉陷监测技术。  相似文献   

9.
基于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ifferential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D-InSAR)技术的开采沉陷监测理论和方法是矿山变形监测领域研究的热点,当前已有学者融合单视线向D-InSAR技术和开采沉陷规律成功构建了开采沉陷三维监测模型,然而由于该模型仅融合了水平煤层开采地表沉陷规律,其并不适用于倾斜煤层开采地表沉陷监测。针对上述问题,根据D-InSAR监测的视线向变形与三维变形的关系,融合倾斜煤层开采地表沉陷规律,提出了基于单视线向D-InSAR技术的倾斜煤层开采地表沉陷监测方法。模拟实验表明,所提出的方法下沉监测相对误差绝对值小于9.53%,平均为1.31%,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水平移动监测相对误差绝对值小于9.78%,平均为3.71%,满足开采沉陷监测精度要求。并利用该方法成功监测了中国山东省兖州矿区南屯煤矿9310工作面在2012-01-27—2012-02-07期间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与变形。  相似文献   

10.
MREIS是矿山测量重要的研究方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MREIS是矿山测量重要的研究方向范爱民邱立存(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唐山分院063012)一、概述矿区是一种特殊的地理区域,其地理空间要素、资源环境信息和社会经济信息的内容广泛、综合、复杂、变化迅速。矿区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MREIS)运用GPS和遥感等...  相似文献   

11.
随着露天矿山的不断开采,边坡处于不稳定状态,矿山边坡监测已成为保证矿山作业安全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广州某露天矿山边坡作为研究场地,采用测量机器人监测技术,辅以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和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实现对边坡由点到面的全面监测,并通过对监测数据的整合分析,实现各种监测方法的优势互补,为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和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工程测量学的发展评述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本文对工程测量学重新进行了定义,指出了该学科的地位和研究应用领域,阐述了工程测量学领域通用和专用仪器的发展,在理论方法发展方面,重点对平差理论、工程网优化设计、就业菜观测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扼要地叙述了大型特种精密工程测量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结合科研和开发实践,简介了地面控制与施工测量工程内外业数据处理一体化自动化系统--科傻系统。最后展望了21世纪工程测量学若干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随着量子信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量子导航技术以更高的测量精度、更小的设备体积、更广的使用范围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逐渐成为能够升级下一代导航定位核心能力、并有望在2030年前投入使用的新兴技术,是导航定位方向后续发展中具有技术引领作用的核心研发领域.本文梳理了量子导航领域的主要技术、重点发展方向及研究现状,并给出了后续发展建议,以期对量子导航技术发展起到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矿山测量的学科性质和现代任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达志 《四川测绘》1998,21(1):13-16
1矿山测量学科的发展简史矿山测量学科的发展是与社会的需求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密切相关的,并且显示出不同的时代特点和内涵。当今,人类社会正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和灾害等影响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严重问题。面对这种挑战和机遇同在的关键时代,广大矿山测量科技工作  相似文献   

15.
随着合成孔径雷达(SAR)影像数据源增多和数据质量的提高,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的使用相继得到快速发展,SAR复数影像配准作为影像干涉处理最重要的步骤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以SAR影像振幅、相位、灰度值为核心信息,对现有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归类,从控制点选取优化、影像几何关系特征及深度学习三方面总结了配准方法的研究发展现状;对各类研究方法优势和局限性进行对比分析,论述了当前关于SAR影像配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该领域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矿产资源的大力开发,矿山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利用遥感手段进行矿山环境与灾害动态监测成为保护环境和防灾、减灾的重要手段。本文针对单一遥感手段在矿山监测中存在的缺陷,开展了天、空、地多源遥感监测技术在矿山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分析了该技术的特点和优势,提出了将天基的卫星遥感技术、空基的无人机遥感技术以及地面的热成像、测量机器人等遥感测量方法结合起来,进行矿山生产、安全、环境、灾害的协同观测。  相似文献   

17.
数字建筑仿真技术专业方向是测绘学、建筑学和计算机科学3个学科交叉的专业方向,由我校测绘系牵头,测绘系、建筑系和计算机系共同组织教学。在办学理念上体现高等教育创新并弘扬城市学科的优势。本专业方向主干课程为利用3维激光扫描、GPS测量和数字摄影测量等技术获取城市和建筑3维信息的理论与方法;探索城市3维数字景观建立与表现方法,虚拟建筑与数字仿真,研究古建筑的细部纹理制作工艺等。该专业方向体现了当今相关学科发展的趋势,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翟国君  黄谟涛 《测绘学报》2017,46(10):1752-1759
从学科研究内容拓展与交叉融合发展、海底地形测量与海岸地形测量、海洋重力测量与海洋磁力测量、海洋测量信息应用等方面,对我国海洋测量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主要论述了边缘学科增长点的兴起、多维立体测量平台的建立、测量设备的国产化研制、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以及信息的应用等方面。基本概括了海洋测量技术发展的全貌,并对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极化SAR干涉测量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小英  洪峻 《遥感学报》2002,6(6):475-480
极化SAR干涉测量将极化测量技术和干涉测量技术巧妙地结合,能够提高干涉测量精度,尤其是在植被覆盖的情况下,不仅能够测量地表地形,而且使得估计植被高度成为可能。因此,近几年来国际上对极化SAR干涉测量技术的研究越来越重视,极化SAR干涉测量已成为SAR应用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模拟技术深入研究极化SAR干涉测量理论和方法,并提出了一种新的极化SAR干涉测量改进算法,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进一步提高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国内外利用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监测地震周期(同震、震间、震后)各个阶段地表形变的最新研究成果,分析了现阶段利用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研究地震周期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展望该领域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