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三稀"资源概念三稀资源是指稀有金属、稀土元素及稀散元素构成的矿产资源,其中,稀土元素指的是La、Ce、Pr、Nd、Sm、Eu、Gd、Tb、Dy、Ho、Er、Tm、Yb、Lu、Y;稀散元素主要包括Ga、Ge、In、Se、Te、Cd、Tl、Re;稀有元素主要包括Zr、Hf、Ta、Nb、Bi、Li、Be等。2011年随着我国计划项目"我国三稀金属资源战略调查"的开展,广东省开展了"广东省  相似文献   

2.
正一、《工程地质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主办的,与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中国委员会有密切联系的,关于工程地质学、面向国内外发行的工程地质学的高级学术期刊。二、主要刊登涉及到地质科学、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学、地球化学、应用地球物理学、物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铁道、交通、公路、矿山、能源、水利水电等方面的研究论文、简报、动态、进展和新技术、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埃塞俄比亚地层、构造、岩浆岩及矿产分布与特征的研究,初步认为:①埃塞俄比亚的地质研究程度普遍偏低,尤其基础地质及其成矿作用和成矿规律方面急需开展重点研究。②地层单元可划分为3类,分别为前寒武纪基底岩系、晚古生代—中生代沉积岩系和第三纪—第四纪火山岩沉积岩系,大地构造位于"泛非构造带"中的东非造山带,多期次构造岩浆活动强烈。③前寒武纪变质岩区主要矿产为金、铂、稀有金属、镍、铜、铁、铬、高岭土、长石、黏土、石棉、滑石、大理岩、花岗岩等;中生代沉积岩区主要有石灰岩、砂岩、石膏、黏土、油气资源等;新生代火山岩沉积岩区主要有褐煤、蛋白石、油页岩、红土型铁矿、斑脱土、黏土矿、珍珠岩、硅藻土、钾盐、石盐、油气及地热资源等。  相似文献   

4.
建科[2008]126号北京市建委、市政管委,天津市建委,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山东省、河南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自治区、新疆自治区建设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  相似文献   

5.
流域上游基岩与下游冲积平原土壤化学组成的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迟清华  马生明 《地质通报》2008,27(2):188-195
对海河水系流域、鄱阳湖水系流域上游的基岩与下游的冲积平原土壤之间化学组成的对比研究显示,下游冲积物土壤的化学组成明显地受源岩成分、形成过程和形成环境的影响。流域上游基岩的一些特征元素在冲积物土壤中被明显地继承,如海河流域基岩和土壤中的CO2、CaO、MgO、FeO、Sr,鄱阳湖流域基岩和土壤中的W、Sn、Bi、U、Th、Pb、Rb、Tl、As、Sb、Se、Hg、Nb、Ta、Hf、B、Be、Ge、Pt、Pd、Y。受形成过程和形成环境的影响,处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下的海河流域冲积平原土壤以极富集CO2、CaO、Na2O、Cl,显著富集MgO、FeO、Sr,富集P、S为特征;而处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下的鄱阳湖流域冲积平原土壤则以显著富集Hg、Se和富集Al2O3、Fe2O3H2O^+、W、Sn、Bi、Mo、U、Th、Pb、Rb、Cs、Tl、Li、Be、B、Ga、Ge、Nb、Ta、Zr、Hf、As、Sb、Co、Cr、Ti、V、Zn、Pt、Pd、REE、Y为特征。无论是海河流域还是鄱阳湖流域的冲积平原土壤,均富集As、Sb、Hg、B、Cl、W、Sn、Bi、Pb、Se、Ge、Li、Cs、Cu、Au、Fe2O3、V、Cr、Ni、Zr、Hf、Y。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勘察设计》杂志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主办的综合性科技类期刊。本刊刊登的论文围绕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的中心工作,涉及有关工程勘察、规划设计、工程技术、建筑施工、检测监理、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技术问题的探讨、研究、实践和思考等。基本栏目包括专题研究、技术应用、技术交流、规划设计、建筑节能、建筑文化、信息化建设等。  相似文献   

7.
对青岛莱西中华寿桃产地的岩土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花岗岩的K2O、Na2O,基性岩的B,透辉岩的MgO、CaO,变粒岩中的Mn、N、P含量较高,与其对应的土壤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差异.桃树生长所需营养元素在不同岩性的土壤中含量相差较大,透辉岩、基性岩中的Ca、Mg、Mn、N、P,变粒岩中的N、P、Fe、B含量丰富,而面积较广的花岗岩土壤中营养元素较为贫乏.桃园土壤有效态N、P等主要营养元素含量较高,B、Mn、Mo、Fe等微量及有机质含量偏低.建议在保证N、P、K施用充足的条件下,增加B、Mn、Mo、Fe、Ca、Mg等微肥及有机肥的施用.  相似文献   

8.
正《水科学进展》是以水为论述主题的学术期刊,主要反映国内外在暴雨、洪水、干旱、水资源、水环境等领域中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重要进展,当代水平和发展趋势,报道关于水圈研究的新事实、新概念、新理论和新方法,交流新的科研成果、技术经验和科技动态;她涉及与水有关的所有学科,包括水文科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地质科学、地理科学、环境科学、水利科学和水力学、冰川学、水生态学以及法学、经济学和管理科学中与水有关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广东中生代与壳幔岩浆活动有关的成矿作用十分强烈,多期成矿作用明显.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根据矿床的成矿时代、成矿地质构造环境、主要成矿作用及形成的矿床组合,将中生代与岩浆作用有关的矿床厘定为6个矿床成矿系列:1)云开与印支期岩浆活动有关的铌、钽、磷、铁矿床成矿系列;2)粤北与燕山期花岗岩有关的有色金属、稀有金属、贵金属、非金属、铀矿床成矿系列;3)深大断裂带与燕山期基性-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铜、铅、锌、金、铁、钼、钨、水晶、砷、硫铁、钒、钛矿床成矿系列;4)深变质带与区域变质、动力变质及燕山期花岗岩类有关的金、银矿床成矿系列;5)沿海与燕山期火山-侵入活动有关的铁、铜、金、银、铅、锌、钨、锡、钼、铌、钽、硫铁、水晶、萤石、叶蜡石、重晶石矿床成矿系列;6)阳春-罗定与燕山晚期壳源花岗岩类侵入活动有关的锡、钨、钼、铜、铁、铅、锌、银矿床成矿系列.论述了各成矿系列的基本特征,并对成矿系列形成的构造背景和成矿作用的时空分布及演化规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正苏州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83年,从事工程设计、规划、咨询、勘察等服务,是拥有市政(给水、排水、道路、桥梁、城市隧道、燃气、环境工程)、水利、公路、轨道交通、地下空间开发、规划、建筑、城市景观、照明、雕塑、咨询、岩土、测量、勘察等专业的大型综合类甲级设计企业。下设"市政交通设计院、建筑规划设计院、景观园林设计院、勘察及岩土工程设计院"四大专业设计院,并在全国各地设立众多分支机构开展勘察设计业务。该公司专注于城市建设的设计咨询服务;不断追求专业素养、文化内涵和服务品质有机融合,公司业务涵盖众多专业领域,拥有先进、齐全的技术装备和大量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拥有较强的技术优势和骄人业绩。近几年来,该公司抓住机遇,不断开拓,完成了大量高水准的市政工程、公路交通工程、建筑工程、景观工程勘察设计及咨询任务。  相似文献   

11.
李建民  滕延京 《岩土力学》2011,32(Z2):463-468
结合大量不同土性土体的回弹再压缩试验、模型试验,提出再加荷比、再压缩比率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土体再压缩变形的基本规律:当再加荷量为卸荷量的20%时,土样产生的再压缩变形量已接近回弹变形量的40%~50%;当再加荷量为卸荷量的80%时,再压缩变形量与回弹变形量大致相等,则此时回弹变形完全被压缩;当再加荷量与卸荷量相等时,再压缩变形量大于回弹变形量,且再压缩变形的增大程度与土性有关。可见在土样的再压缩过程中,在初始阶段再压缩变形增长速率较大,之后增长速率随着加荷量的增加反而逐渐降低。由此得出土体的再压缩变形发展规律为两阶段线性规律,这一规律具有工程实用意义:基底以下土体的回弹再压缩变形对于减小主群楼之间的差异沉降是一种有利因素;再压缩变形的发展规律为建筑物基底以下土体的回弹再压缩变形而产生的沉降计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桂林市七星区五个采样片区的土壤热释汞含量、部分样品汞的赋存形式以及其污染性状进行了分析,并对主要相态汞的来源进行了简单的分析。结果发现:桂林市七星区部分区段土壤汞存在轻度的污染,污染主要源于原始岩石背景含量较高;区内土壤中汞的赋存方式多种多样,组成差异也较大,其中以硫酸汞为主的高温热态汞含量最高,其次为硫化物形态汞,再次为以氧化物形态为主的中温热态汞,而吸附态汞和低温热态亚汞及低温热态汞含量较低,所占总汞含量小于10%。  相似文献   

13.
滑坡敏感因子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提出了用灰色关联模型对滑坡进行敏感性分析,建立了以滑坡敏感性影响因子为子序列、以其稳定性系数为母序列、以极差变化为数据转化方法、以关联度为评价结果的滑坡敏感因子分析灰色关联模型。本文以三峡库区水田坝下土地岭滑坡工程为例,选取滑带凝聚力c, 内摩擦角φ, 地震加速度及库水位为子序列,以剩余推力法计算的滑坡稳定性系数为母序列,得出了滑带的c,φ值对滑坡稳定性影响最为敏感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杨巍然  王杰  梁晓 《地学前缘》2012,19(5):1-17
根据中国学者的开合构造观点,分析了亚洲大地构造基本特征和演化规律,提出“构造集群”、“构造运动程式”等一些新的认识。(1)亚洲划分为11个大地构造旋回并归纳为大陆基底形成、泛大陆和超大陆形成与发展以及现代板块构造与陆内演化三大阶段。(2)以23条俯冲带或碰撞带为骨干,划分了以西伯利亚陆块、古中华陆块、印度陆块和太平洋板块为核心的北亚、中亚、南亚和东亚4个构造集群,以及11个二级和86个三级构造单元。构造集群系指具有成生联系的陆块、大小不同的地块和各个时期造山带的聚合体;两个构造集群间存在一个构造结合区。(3)亚洲构造变形特点为:中亚构造集群基本呈东西向展布,分别受围绕西伯利亚陆块分布的向南突出的弧形构造和围绕印度陆块分布的主体向北北东突出的弧形构造(仅内弧出现了向南突出的喜马拉雅弧)的挤压,它们同时又被北北东向展布的东亚构造集群强烈改造,从而形成了复杂的构造格局,表明古中华陆块在亚洲大地构造演化中起着“中流砥柱”的重要作用。(4)亚洲大地构造时空演化与全球同步经历了哥伦比亚古陆、罗迪尼亚古陆和潘基亚古陆形成的3次重要造陆事件。在此过程中,中亚构造集群独具特色:哥伦比亚古陆1 850 Ma形成,稍早于南亚构造集群(1 800 Ma)和北亚构造集群(1 800~1 600 Ma);罗迪尼亚古陆830 Ma形成,晚于南北两侧的900~1 000 Ma;潘基亚古陆210 Ma形成,也比全球普遍于250 Ma形成的时间晚。印支运动的广泛发育和强烈影响是中亚构造集群乃至亚洲最显著的特征。(5)总结出背向俯冲对接式、单向运移拼贴式和原地开合手风琴式3种构造运动程式。背向俯冲对接式的动因是地幔对流(软流圈对流或地幔柱对流);单向运移拼贴式可能与地幔上升产生的地幔层流有关;原地开合手风琴式推测是深部地幔“热点”周期活动所致。  相似文献   

15.
应用渗流力学的基本原理,研究油气初次运移的机制问题。研究认为,油气的初次运移是以连续相、而不是以溶液相和扩散相的形式进行的;油气初次运移的动力是浮力,因而初次运移的方向是向上的;油气初次运移所需的时间与源岩的渗透能力有关,与油气的粘度有关,还与源岩的厚度有关;油气藏的异常高压是一种暂时的压力状态,气藏的异常高压多于油藏,新生油气藏多于古油气藏;油气初次运移的通道就是源岩的粒间孔隙,源岩的非均质性和微裂缝对油气初次运移十分不利,因形成微油气藏而降低油气运移效率;源岩的厚度越大,越有利于油气聚集;“倒灌”现象是不存在的,缺少基本的动力驱动,基岩油气藏的形成是二次运移过程中侧向运移的结果。初次运移与二次运移具有相同的动力机制、运移相态和运移方向,因而两者是完全统一的。  相似文献   

16.
基于非平稳时间序列分析的滑坡变形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滑坡的位移监测资料通常可用来预测滑坡的变形发展趋势,位移的发展反映了滑坡的变形过程.为了预测在现有条件持续情况下的滑坡变形趋势,将滑坡位移监测数据视为非平稳时间序列,应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建立了滑坡变形趋势的预测模型.以三峡库区秭归县白水河滑坡为例,通过对变形预警区监测点位移实测时间序列的分析,取监测点ZG93和XD-04为代表,建立了时间序列预测模型,从第17个月开始向前做6步预测,分析预测曲线与实测曲线之间的关系,并计算预测误差,结果显示除个别数据点之外,预测误差均在±9%以内,曲线吻合较好,说明所建模型效果良好,从而为判断白水河滑坡未来的变形发展趋势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李顺群  栾茂田  杨庆 《岩土力学》2006,27(9):1575-1578
当地下水位上升或地面遇水浸润时,土的饱和度将因毛细作用而变化,以此使土体产生变形。其中由于含水量增加而使土的重度增大,从而引起压缩变形;同时含水量的增加而使基质吸力下降,从而引起土的回弹变形,因此最终变形取决于上述两种变形趋势的综合效应。根据广义Hook定律、Fredlund的双应力状态变量及Brooks和Corey关于基质吸力与饱和度之间的经验关系,建立了K0状态下非饱和土的一维本构模型。将这一模型与分层总和法相结合,可以计算基质吸力变化时土的竖向变形。通过研究发现,非饱和土的地面变形不仅取决于土的性质与土层的厚度,而且依赖于土中吸力变化前后的分布及应力状态等因素。所建议的一维本构模型可以用于非饱和土地基上基础的沉降估算。  相似文献   

18.
基于P-R相关性研究的岩石地基承载力优化取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维树  黄志鹏  周火明  景锋 《岩土力学》2009,30(12):3700-3704
岩石地基承载力是建筑工程中一个重要的力学指标,大多数建筑工程主要依据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的标准值R确定,重要建筑工程还需要通过岩体载荷试验的承载力特征值P确定,那么两种方法必然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实践经验表明,用R确定承载力的方法简单易行,但R代表的是岩石材料的特性,与工程岩体的情况有显然的不同,而原位载荷试验是在半无限条件下进行的,与工程实际条件更为接近,因此,用P确定地基承载力比用R要合理。在总结多达43点的岩体载荷试验及对应部位至少3组的单轴抗压强度对比试验成果与收集248组重庆地区岩石的三轴强度试验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P-R相关关系及围压条件下的强度特征。通过揭示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提出采用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的1.5倍作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重要结论,为岩石地基承载力优化取值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陈建功  张永兴 《岩土力学》2007,28(Z1):730-736
建立了锚杆-围岩结构系统三维轴对称有限元计算模型,并利用动力有限元法对锚杆系统瞬态动力响应进行了分析。对于完整锚杆系统,围岩质量较好、较为坚硬时,杆顶速度响应信号的衰减速度较快,锚杆杆底反射信号较不明显;围岩质量较差、较为软弱时,信号衰减速度较慢,杆底反射信号较清晰;在损伤锚杆系统中,当锚杆系统筋材存在损伤时,损伤处反射波较明显,而当锚固砂浆存在局部损伤时,损伤处的反射波不明显,但杆底反射波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20.
冻土融沉系数的评价方法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融沉系数是估算冻土融化后沉降量的重要参数指标。融沉系数与冻土中的含冰量和干容重有关,含冰量大则冻土融化后的沉降量大,因此融沉系数大,在饱和状态,干容重较大的冻土,融沉系数较小,基于冻土融沉试验结果分析,建议引入界限孔隙率以此界定过大的冰含量完全用于沉降。将融沉分为3个状态来分析:非饱和、饱和以及过饱和(超过界限孔隙率状态),给出的3个状态下的融沉系数计算方法与实验测试结果对比,具有较好的预报结果,从而使得融沉系数更容易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