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D401螯合树脂在盐酸介质中对铂,钯的吸附性能及分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在HCl介质中,D401螯合树脂对铂,钯的吸附性能。实验表明,在pH=2-4范围内,树脂对钯有良好的吸附性能,饱和吸附量70.5mgPd/g-R。pH≥4时对铂不吸附,钯的负载柱可用「0.1molTu+0.5molhcL」/L混合液定量洗脱,洗脱率为99.2%,  相似文献   

2.
何金兰 《岩矿测试》1995,14(3):231-233
在PH5-7的缓冲介质中,鱼腥藻吸附Au^3+,然后用6mol/LHCl洗脱,回收率在98%-100%。在选定条件下,鱼腹藻对Au^3+的最大吸附量为15.7-18.8mg/g。所拟方法可供低含量Au^3+溶液中Au^3+的富集。  相似文献   

3.
中国主要类型锑矿床矿物包裹体地质球化学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讨论了中国主要类型锑矿床矿物包裹体形态、大小、气液比值、包裹体爆裂温度、均一化温度和盐度。认为锑矿床中辉锑矿最佳形成温度为180-220℃,盐度变黑(5-10)wt%NaCl。矿物包裹体成分变化较大,均敢相成分主要为CO2,液相成分中以Na、Ca^2+为主,K^+、Mg^2+次之;K^+/Na^+比值一般小于1,Ca^2+/Mg^2|比值一般大于1,说明锑矿床的成矿流体液相级全以H2O、Na^+、  相似文献   

4.
硫化物吸附金属离子的实验研究:——Ⅱ类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大清  彭金莲 《地球化学》1996,25(2):181-189
合成PbS、ZnS对金属离子Ag^+、Cu^2+、Cd^2+、Zn^2+、Fe^2+、Mn^2+、Mg^2+、Sb^2+和Bi^3+的吸附等温线(50℃)研究表明,其可分为A、B、C三类:A类,线性型,即吸附量随吸附离子浓度增加而呈线性上升,并表现出百分之百吸附,属于此类的吸附有PbS对Ag^+、Cu^2+离子吸附和ZnS对Ag^+、Cu^2+、Cd^2+离子的吸附;B类,朗谬尔型,即随吸附离子的  相似文献   

5.
河北牛圈热泉型银(金)矿床成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牛圈银(金)矿床是冀北地区近几年来新发现的重要银矿床之一。本文从硅质角砾岩成因,成矿的阶段划分,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矿物包裹体等方面入手探讨了该矿床成因并提出了成矿模式,该矿床成矿温度稍高(220-350℃),成矿压力很低(小于260×10^5Pa)形成深度为0.42-0.86km亚地表环境,成矿流体以低盐度(小于3.35wt%NaCl)富K^+,Cl^-,F^-,SO^2-4,贫Na^+,Ca^2  相似文献   

6.
P350萃淋树脂分离微量镓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利用微色谱柱研究了甲基膦酸二甲庚酯对Ga的吸附在4mol/HCl介质中镓的上柱率为100%,吸附在柱上的镓可用1ml H2O 1mol/L HCl或1.5mol/L HBr洗脱,在φ3mm色谱柱上的吸附容量为18.2mg/g干树脂,同时采用静态法研究了酸度,时间,温度,浓度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淡—咸水界面切换中矿物表面吸附性变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吴大清  彭金莲 《地球化学》1999,28(2):155-162
实验研究表明,当电解质离子浓度从有低上升到极高时,矿物吸附金属离子的普遍下降,例外的仅有石英、水云母、CaCO3和三水铝矿对Pb^3+、Zn^3+离子的吸 云母对Cu^2+的吸附和石英对Cr^3+的吸附。理论研究表明,一方面,电解质NaCl的加入,使矿物表面Sten的层电位发生变化,△ψ(ψ0-ψβ)的绝对值增大,提高了矿物表面吸附离子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Na离子的竞争吸附和Cl离子与深液中金  相似文献   

8.
共同-疙瘩沟地区金-多金属矿床(点)多产于燕山早期花岗岩中,矿体石英中流体包裹体较发育,以气液包裹体为主,通过流体包裹体的研究认为:成矿流体属于Na^+-Ca^2+-Cl^--(SO4)^2-型中,中一低盐度(5.7%~8.5%),成矿温度为中(偏低)温(225~275℃),压力为75.1~115.8MPa,pH为5.23~6.05,Eh为-0.57~-0.62V,推断Au最可能的搬运形式为(Au  相似文献   

9.
薛良伟  周长命 《地球化学》1999,28(5):473-478
用石英流体包裹体Rb-Sr、^40Ar-^39Ar法测定了小秦岭303号石英脉的形成时代为石元古代。其流体包裹体属H2O+CO2+CaCl型,盐度为6.5%-12.98%,CO2含量高,Na^+〉K+。303号石英脉Rb-Sr等时线年龄为(2382±336)Ma-(2234±47)Ma,(^87sR/^86Sr)i为(0.7351±0.0019)-(0.7416±0.0004),^40Ar^^39  相似文献   

10.
麦饭石在腐殖酸及重金属离子的吸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麦饭石对腐殖酸和重金属离子(Hg^2+,Pb^2+,Cu^2+,Zn^2+,Cd^2+)的吸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麦饭石对腐殖酸和重金属离子都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且腐殖酸的存在有利于麦饭石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pH值是影响吸附的重要因素,当pH值5.0~6.0时,麦饭石同时吸附腐殖酸和重金属离子的效果最好,麦饭石在吸附腐殖酸和重金属离子的同时能溶出微量元素硒,这对于大骨节病的防治有得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钢铁工业废水淋溶钢铁工业渗漏区土壤,不同pH值,不同含Ca^2+,F^-浓度与放心水与工业淋溶各种土壤,以及电厂冲灰水淋溶粉煤灰的三种试验,讨论废水中C6H5OH、CN^-AS、Cr,Pb,Zn,H2S,BOD,COD,F^-,Cl^-,SO^2-R,NO^-3,NH^+4,Na^+和硬度等的污染与自净规律,并提出了防治地下水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新试剂邻羧基苯基重氮氨基-4-苯基-2-噻唑与Cu^2+的显色反应,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nitonX-100存在下,于PH8.6的Na2B4O7-HCl缓冲介质中,Cu^2+与该试剂生成1:1的红色配合物,其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10nm,摩尔吸光系数为5.4*10^4L.mol^-1.cm^-1。  相似文献   

13.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在pH8.5的Na2B4O7-HCl介质中,Fe^3+催化H2O2氧化茜素红褪色,建立了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Fe^3+的方法。方法检出限0.043μg/ml,线性范围0 ̄0.17μg/ml,除Mn^2+、Co^2+等离子外,其余共存离子基本无干扰,实测了天然水和化学试剂中痕量Fe^3+,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安徽沙溪斑岩铜矿床成矿流体演化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安徽沙溪斑岩铜矿床流体包裹体进行了详细研究,得到气液包裹体的均一化温度为100 ̄500℃,盐度为2.0wt% ̄60wt%NaCl,并且流体包裹体的成分和温度随时间、空间变化而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对热液脉石英及其流体包裹体中H2O、CO2的氧、氢、碳同位素组成分别进行了测定,得到热液δ^18OSMOW为+3.51‰ ̄+5.52‰,δDSMOW为-60‰ ̄-82‰,δ^13CPDB为-3.61‰ ̄  相似文献   

15.
蒙脱石中Cu2+的吸附态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对在PH≤4.5、痕量浓度条件下吸附了Cu^2+的蒙脱石的X射线衍射(XRD)进 行了研究。该蒙脱石的d(001)由原始蒙脱石的1.479nm变为1.523nm,说明水合铜离子置换了蒙脱石的层间阳离子;在该蒙脱石的EPR谱中记录到了g=2.07、g =2.14精细结构线和g为约2.7~2.2超精细结构线三组有关Cu^2+ 的信号,说明其中的Cu^2+有三种不同的结构状态。同时,该蒙脱石热处理产物的EP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以(NH4)2CO3为沉淀剂和以吡啶聚苯乙烯螯合树脂为柱床分离Ca^2+、Mg^2+的各种条件,制订了吡啶聚苯乙烯螯全树脂分离-原子发射光谱测定Rb、Cs的方法。其检出限为0.06μg/g(Rb)、0.02μg/g(Cs)相对标准偏差分别是8.76%、10.5%。方法应用于碳酸盐岩中Rb、Cs的测定,其结果与其它方法十分相近。  相似文献   

17.
邻羟基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与铜显色反应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敏思  王曙 《地质实验室》1997,13(4):240-243
研究了邻羟基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与Cu^2+的显色反应。在乳化剂OP存在下及PH10.0-12.0的Na2B4O7-NaOH缓冲介质中,Cu^2+和o-HDAA形成1“3的红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46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4.20*10^4L.mol^-3.cm^-1。  相似文献   

18.
由灰色关联分析、模糊聚类结果,提取出反映四川盆地水化学主要特征的最有效特征指标:二叠系为三维荧光指纹图形、顶空气总烃与重烃、矿化度、Na^+含量、Ca^2+/Ca总、Mg^2+/Mg总;上三叠统为三维荧光指纹图形、顶空气C1-C3的D函数、Li^+/Na^+、矿化度、Ca^2+/Ca总、Mg^2+/Mg总、Na^+含量。由上述特征指标及成因指标δ^18O、水溶甲烷δ^13C,构成了天然气保存的水化  相似文献   

19.
吴大清  彭金莲 《地球化学》1996,25(3):242-250
合成PbS和ZnS对Ag^+、Cu^2+、Cd^2+、Fe^2+、Mn^2+、Mg^2+、Sb^2+和Bi^3+等离子吸附量与温度关系的实验研究表明,其遵从Kelvin公式:在A类吸附,即抗衡离子交换型吸附中,温度上升,其吸附量升降由反应热决定,本实验中A类吸附多为上升型;而大部分B和C类吸附,即朗谬尔型及反朗谬尔型的吸附量则随温度上升呈指数下降。例外的仅有PbS对Bi^3+离子的吸附,其吸附量随  相似文献   

20.
恒山鹿沟金矿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及同位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恒山东段鹿沟金矿形成的温度,压力,fCO2,fO2,成矿溶液的成分,盐度,pH值,Eh值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同时利用硫、铅、氧、氢、锶同位素资料,对成矿时代、物质来源进行了论证,得出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围岩,成矿溶液以变质水为主的结论。溶液性质属Na^+-Ca^2+-CI^- -SO^2-4型,富CO2,高盐度,偏酸性。成矿时代与区域变质年龄一致,为2214.5±64.1Ma。燕山期岩浆活动对其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