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山西大同晚古生代含煤地层的沉积特征及其层序地层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论述了山西大同晚古生代含煤地层的沉积特征及其层序地层学意义,该区的含煤地层虽包括碎屑-碳酸盐屑混合滨岸沉积,三角洲沉积及河流沉积三大类,但以河流沉积为主,通过这些沉积相特征的研究,分析了基准面升降沉积相带的迁移规律,总结了碎屑储层和沉积相带分布与层序界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福建三明万寿岩船帆洞砾石层成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福建三明万寿岩船帆洞遗留有古人类活动遗迹,经考古发掘出大量旧石器、哺乳动物化石及一面积逾百平方米的砾石层。详细论述了该砾石层 分布特征,应用沉积学原理系统分析其沉积特征,认为克石层是经地质作用自然堆积而成,但其顶面的砾石不具有自然沉积特征,应属人工铺就而成。  相似文献   

3.
中国中东部沉积盆地在中-新生代的沉积演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德发  陈建文 《地球科学》1996,21(4):441-448
论述了中国东部沉积盆地在中,新生代各沉积时期的发育特征,沉积相和沉积体系分布,古气候特征,清楚地反映了各沉积盆地的沉积演化和全区范围内的沉积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4.
四川盆地白垩纪沙漠石英沙颗粒表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石英具有较大的硬度和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因而其颗粒表面特征能很好地反映沉积环境。而通过扫描电镜研究石英颗粒表面微细特征是分析沉积环境行之有效的方法。虽然多数人认为四川盆地白垩纪地层存在沙漠沉积(打儿凼组和夹关组),但仍有人对沙漠沉积的存在持怀疑态度,并认为是河流成三角洲沉积。过去关于其沉积环境的判别主要是根据沉积结构和构造,并未对其石英沙颗粒表面特征进行过系统分析。笔者对采自四川盆地白垩系不同层位地层的样品进行了石英沙颗粒表面特征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石英沙颗粒表面特征分析可以成功地将石英沙区分为风成和水成沉积。因此,本文从石英沙颗粒表面特征方面进一步肯定了四川盆地白垩纪古沙漠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软岩沉积特征及其力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矿软岩为沉积岩,其力学特性与沉积特征直接相关,本文从沉积动力学和沉积环境两个方面阐述了那龙二井软岩的沉积特征,并进而探讨了沉积特征对软岩力学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李彦芳  辛仁臣 《地质论评》1993,39(6):484-489
河流的沉积特征是多样的。实际上,多数河流沉积序列与经典曲流河沉积模式存在一定差别。在松辽盆地茂兴地区泉三段地层中阶梯状曲流砂坝河流较为发育,其特征为:发育2层曲流砂坝沉积,下曲流砂坝厚度较大,一般厚2-5m,发育较完好的正韵律,与经典曲流砂坝沉积模式特征相似;上曲流砂坝亦为正韵律,但泥质含量偏高,层理发育较差。上、下曲流砂坝间多为突变接触,或被紫色或杂色泥质层隔开。  相似文献   

7.
王联社 《华南铀矿地质》2003,20(2):18-25,47
本文从中西部地区中小盆地沉积与演化特征出发,分析了区域沉积和沉积体系特征,总结了区域沉积体系组合和沉积模式与铀矿化的关系,指出了中西部地区的主要找矿目的层和主要盆地的下一步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8.
沉积盆地的突变特征及尖点突变模型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云南第三系盆地为例,详细论述了沉积盆地构造、沉积的复杂多变性及成藏的特殊性。沉积盆地的复杂多变性使沉积盆地具有剖分性、平衡特征的复杂多变性以及不连续的突变性等特征,这些特征与尖点突变特征相似或相近,建立起与尖点突变模型的关系,并利用反映沉积盆地多种突变特征的地震反射序列来检测其是否突变和突变程度,从而,可获得沉积盆地结构和地层介质结构的变化情况以及油气分布。良好的应用效果表明,尖点突变模型为油气勘探提供了可靠的新方法技术。  相似文献   

9.
高抒 《沉积学报》2023,(6):1673-1680
【目的】早三叠世碳酸盐沉积揭示了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之后的沉积环境剧变,如何用沉积动力学方法获取沉积环境信息,其主要困难是现场观测不可实施、初始和边界条件未知、沉积物来源和去向未知。新的思路之一是根据复杂系统理论重构控制方程,以达到正确计算或模拟的目的。【方法】针对南京地区早三叠世和龙山组24个周期的泥质—碳酸盐沉积,构建沉积环境参数计算方法,提取沉积记录信息。【结果】各周期性沉积的垂向尺度为100~102 cm,碳酸盐层与泥质层交替出现,沉积构造以纹层为特征,在24个周期中碳酸盐沉积厚度占74%,沉积构造以纹层为特征;根据泥质层的沉积速率推算每个周期的时间尺度为5~40 ka,虽然泥质层厚度只占总厚度的26%,但却占总时长的73%;泥质和碳酸盐物质沉积速率、沉降通量、水层悬沙浓度、碳酸盐物质产出、生物生产等各项环境参数与现今深海碳酸盐沉积环境相当。【结论】该沉积记录反映研究区域古海洋环境和气候变化特征,但计算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有赖于碳酸盐沉积的杂质含量、纹层厚度和保存潜力、沉积物和有机质来源等约束条件的确定。  相似文献   

10.
新疆盐湖沉积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喜玉  单兰娣 《沉积学报》1996,14(2):137-143
本文通过盐湖钻井剖面资料分析和研究,重点论述了新疆盐湖的沉积类型,沉积时代,沉积韵律,沉积旋回和沉积特征。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研究耿马晚第三系盆地的沉积特征及沉积相类型的基础上,建立沉积模式,分析沉积盆地特征和演化,并讨论了成油气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12.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石炭系羊虎沟组沉积厚度变化大,岩相组合多样,沉积演化序列不明确,沉积模式复杂。在对羊虎沟组12条野外剖面、28口钻井岩心详细观察的基础上,结合岩石薄片、粒度分析、化石遗迹、古流向分析、地球化学特征以及测井资料分析,系统开展了羊虎沟组岩相及岩相组合特征研究,讨论了羊虎沟组沉积相及沉积演化过程。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羊虎沟组沉积期发育18种岩相类型、8种岩相组合类型,分别反映了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潮控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湾—潮坪(潮道、潮汐沙坝)、潮坪(沙坪、混合坪—泥坪)、障壁岛—潟湖及陆棚沉积特征。羊虎沟组南北向展布的中央古隆起横亘在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分割了祁连海和华北海,盆地西部总体处于祁连海域。羊虎沟组沉积期总体为海陆过渡沉积环境,经历了水体变深又变浅的过程:羊三段沉积期,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仍为剥蚀古隆起,仅西缘局部地区接受沉积,研究区北部水体较浅,乌达—阿拉善左旗发育潮控三角洲—潮坪—障壁岛沉积,中南部水体相对较深,主要发育障壁岛—陆棚沉积;羊二段沉积期,受中央古隆起影响,东西海域尚未沟通,但沉积范围及水体深度较早期明显增加,潮汐作用较强,河流作用受限...  相似文献   

13.
本文充分运用地质、测井、地震资料,对塔里木盆地东河塘石炭系障岛壁岛后冲溢扇进行了研究。从岩性特征、结构、沉积构造、垂向层序、地球物理、沉积背景、古地理条件等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冲溢扇的沉积特征。概括总结了冲溢扇的沉积模式,并对冲溢扇含油气性进行了论述,指出冲溢扇沉积特征研究不仅可以丰富沉积学理论,而且为寻找上倾尖灭油气藏提供了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14.
本文充分运用地质、测井、地震资料,对塔里木盆地东河塘石炭系障岛壁岛后冲溢扇进行了研究。从岩性特征、结构、沉积构造、垂向层序、地球物理、沉积背景、古地理条件等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冲溢扇的沉积特征。概括总结了冲溢扇的沉积模式,并对冲溢扇含油气性进行了论述,指出冲溢扇沉积特征研究不仅可以丰富沉积学理论,而且为寻找上倾尖灭油气藏提供了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15.
龙永煤田童子岩组一段沉积特征与聚煤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砂岩体的微观特征、岩性相及沉积组合、相的空间配置等方面,重点分析研究含煤段的沉积特征与聚煤规律:提出了滨海碎屑沉积体系、潮坪沉积体系、障擘岛一泻湖沉积体系和浅海沉积体系为童子岩组一段的沉积环境,并阐述了聚煤规律。  相似文献   

16.
该文综合利用沉积学、古生物学及地球物理学标志,对东营凹陷通61断块的沉积微相类型及其特征进行了详细划分和描述。系统编制了区内沙二段7个砂层组中51上小层沉积微相平面展布图,展示了各小层沉积时的地理面貌和沉积格局,阐明了各类储集砂体的平面分布特征,文中还详细讨论了沉积微相对油藏形成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沉积、成岩和储集性三者结合起来研究,建立了泥云坪压实沉积成岩相区、含膏云坪岩溶孔洞沉积成岩相区,膏泥云坪浅凹压 实交代充填沉积成岩相区等 三种沉积成岩类型,分析了各相区的沉积构造特征,成岩特征,储集性能,指出了含膏云坪岩溶孔沉和只成岩相带是天然气富集的最有利储集相带。  相似文献   

18.
熊兴武  印纯清 《地球科学》1996,21(3):254-260,T001
江西修水县西北部元古代九岭群大坑组露头较好,各种原生沉积构造及次生变形构造发育,运用地层学,沉积学与构造地质学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其地层层序,探讨了其变质变形变形特征,沉积古地理与构造古地理根据大坑组的岩石学特征,沉积相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推测其为活动大陆边缘弧后盆地浊积扇沉积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
泌阳凹陷东南缘下第三系红层成因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泌阳凹陷东南缘下第三系红层的砾石特征,沉积结构和构造特征,基质的矿物成分、粒度特征待多方面研究,认为红层是陆表冲积扇环境中的泥石流沉积,同时指出,泥石流沉积发属于近源快速沉积、沉积时遭受的物理风化作用和化学风化作用的均较微弱。  相似文献   

20.
西秦岭三叠纪沉积盆地演化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笔者在概要介绍了西秦岭三叠系的分布与建造特征、沉积环境、生物区系特征,三叠系的构造形变特征以及与相邻地质体的形变差异性的基础上,论述了该区在中三叠世短暂的地质发展演化过程中,由扬子型稳定浅海碳酸盐岩沉积快速演变为特提斯型深海巨厚复理石沉积的演化历史,讨论了特提斯型裂陷槽由裂开接受沉积—关闭结束沉积。快速关闭并褶皱形变这一完整演化过程中的构造特征,总结了三叠系的盆地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