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翀 《中国地质》2000,(2):16-18,20
江泽民主席对西部大开发问题作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朱镕基总理就西部大开发工作作了专门部署.这对西部地区是难得的发展机遇.必须真正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依托资源优势,加快矿业开发步伐,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矿产资源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地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余瑞祥  洪水峰 《地球科学》2001,26(6):661-664
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工业化贡献、市场化贡献、城市化贡献和交通贡献4个方面, 是区域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引擎.从总体上讲, 中国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体现在矿产资源而不在农业资源.由于历史的原因, 西部地区的智力支持系统和科技能力发育程度比较低, 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还有一个资金积累和市场发育过程.工业化是实现西部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以矿业为主导产业, 大规模地开发矿产资源并注重矿业后问题, 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中国西部矿产资源开发有关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国平 《中国地质》2000,(12):25-26
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内容之一.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其后续产业可为地方增加致富就业的机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的优势,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但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条件十分脆弱.如何才能发挥西部资源优势,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同时又不至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将矿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笔者谈一些不成熟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矿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业为国内提供了95%以上的一次能源和80%以上的工业原料。我国地质条件多样,成矿条件优越,目前已发现矿产171种,其中探明储量的有157种,矿产地2万多处。特别是我国西部地区,有着全球非常储量的潜在价值占全国的51%,而且勘查程度不高,找矿潜力巨大。目前,矿业开发已成为西部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1999年,西部地区固体矿产矿石总量为12亿吨,占全国总产量的28.68%;煤炭产量为2.67亿吨,占全国总产量的26%;石油产量为2771万吨,占…  相似文献   

5.
走绿色矿业之路——西部大开发矿产资源发展战略思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寿嘉华 《中国地质》2000,(12):2-3,6
从我国经济格局和区域发展看,西部必将成为我国21世纪能源和矿产原材料资源的接替地.这不仅是因为西部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利用程度低,找矿潜力巨大;而且由于曾支撑我国工业发展半个多世纪的东部大部分矿山面临后备资源严重不足,矿山面临转产关闭,矿业城市亟待转型的局面所决定的.但是我们站在跨入新千年门槛,制定西部大开发宏伟计划时,我们不能不冷静回顾和面对新中国走过的51年和世界100余年的矿业发展历史,反省工业文明与环境、生态失衡的经验与教训.我国西部大开发立足于什么?西部矿业开发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回答这些问题,必须立足两个基本点;第一,从全局出发西部矿产资源必须开发,这是国情;第二,西部生态脆弱必须保护,这是国策.  相似文献   

6.
新疆矿山地区环境地质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杰 《地质找矿论丛》2002,17(4):277-281
新疆矿产资源极为丰富,矿业开发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但由于人为不合理开发,加上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导致了资源破坏、地质灾害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的环境地质问题。引起矿山地区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有历史因素、政策、经济技术、地方保护主义及环保意识差等。随着西部大开发,我国将进一步加大矿业开发力度,走出“先开发、后治理”的误区,使矿业开发和环境保护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矿业开发已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之一。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矿产资源的开发引起了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在西部大开发进程中,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环境地质问题,将会阻碍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在论述西部地区矿产资源概况、由矿产资源开发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对这些环境地质问题进行防治和环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8.
邹光富  毛英 《地球科学进展》2004,19(13):444-448
中国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矿业开发已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之一。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矿产资源的开发引起了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在西部大开发进程中,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环境地质问题,将会阻碍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在论述西部地区矿产资源概况、由矿产资源开发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对这些环境地质问题进行防治和环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西部地区出现了很大的发展差距,党中央作出的西部大开发的重大决策,为西部地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契机.如果说东部的开发与发展凭借的是地理区位优势,那么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基础则在于丰富的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10.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树立积极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服好务的观念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重视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全国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全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最终达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江泽民总  相似文献   

11.
黎谊锴 《广西地质》2002,15(1):49-51
矿业是广西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西部大开发中,必须认清矿业发展面临的形势,研究对策,才能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2.
黄汉 《矿产与地质》1993,7(5):366-368
根据梧州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的特点,从矿业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制约矿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探讨加快开发步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1 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树立积极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服好务的观念 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重视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全国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全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最终达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江泽民总书记近年来多次强调,加快开发西部地区,对于推进全国的改革和建设,对于保持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是一个全局性的发展战略,不仅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政治和社会意义.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时机已经成熟.  相似文献   

14.
厂坝铅锌矿区民采开发引发的问题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80年代中期至1998年,国有大型露天矿-厂坝铅锌矿矿区及其周围大量无序的民采开发,导致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十余年间,矿区先后有过多次大的矿业秩序整顿,但其后均出现大的反弹,引发了更大的问题,在西部大开发中,类似于该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的边远贫困地区较多,如何在开发矿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合理协调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避免类似的破坏性开发带来的环境地质恶果,走绿色矿业之路,是反思厂坝矿区民采开发问题思考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树立积极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服好务的观念 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  相似文献   

16.
同志们: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国土资源部应当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西藏自治区矿山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及防治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藏自治区矿产资源丰富,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矿山环境问题,特别是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和地质灾害日益显现,不仅影响到矿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危害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本文在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的基础上,论述了矿业开发在西藏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及矿业开发存在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和建议.以期达到合理开发和保护矿山地质环境,促进人与资源、环境之间协调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李国廉 《吉林地质》2001,20(4):77-79
通化地区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山区,矿产资源丰富,有较大的潜在经济价值,开发前景很可观。开发矿业,为本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服务,应加强对矿业的宏观指导,强化市场意识,制定优惠政策,加大地质勘查和矿业开发力度,促进矿业经济稳定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9.
川藏金沙江地区是我国最大的铜、铅、锌、银多金属矿集区。尽快开发利用该区丰富的矿产资源,构筑我国新的大型有色金属矿业基地,是建立我国矿产资源安全供应体系的战略举措,对加速川西一藏东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该区探明的矿产资源极为丰富,找矿潜力巨大;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已极大地改善了该区的交通、通讯和能源条件;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条件已基本成熟。因此,建议相关部门和各级领导,尽快规划和建设川藏金沙江地区大型有色金属矿业基地,并为加快基地建设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吉尔吉斯斯坦坐落于中亚东北部,在中亚地区具有战略通道的作用,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一个重要节点,矿业是吉国支柱产业,具有良好的国际合作前景。本文采用时序数据,分析吉国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并总结吉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特征及存在问题;分析显示吉国矿业存在矿产开发程度较低且过渡依赖金矿开发、矿业开发产业链不完整、本国黄金储备需求增加、环境污染等问题;未来重点发展方向包括:优化矿业发展政策与环境、加大矿产资源开发、广泛应用现代采矿技术。结果表明吉国在矿产开发利用、建设矿业和工业产业链、完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相关基础设施等方面有较为强烈的国际合作需求,中国相关单位、企业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加强与吉国的矿产开发利用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