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EN1型测风数据处理仪是取代原有EL型测风指示器和记录器的新产品,自91年投入使用以来,以其精度高、功耗低、自动打印、运行稳定可靠等优点,受到气象观测员的充分肯定,成为气象台站不可缺少的测风仪器,我省已在十个台站试用,为了使该仪器处于最佳工作状态,更好地为气象部门服务,对该仪器的日常维护及掌握其常见故障的修理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现将本人在维修中遇到的故障及其维修方法作简要介绍。1上电和线路板故障1.1故障现象:上电光显示:即接交流电后乱打发警报或时钟不走。此故障是上电不可靠,在仪器上电过程中发生多次电源通…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江西省地面气象台站沿革情况,通过资料对比,分析了观测仪器、仪器安装高度和观测方法等的变化对观测资料序列均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气象台站历史沿革,特别是台站迁移以及观测仪器类型、仪器安装高度、观测时制的改变,直接影响观测记录的连续性和气候资料序列的均一性。研究认为,气象台站历史沿革信息,在检验、订正、分析气候资料序列时不可忽略。在使用历史资料时,应分析和判断台站沿革对气候资料序列均一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了对一定范围内的气象要素,气象状况及其变化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和测定,给天气预报、气象情报、气候分析和科学研究提供重要依据,各地气象台站都要定时地对云、能见度、各种天气现象气压,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日照、蒸发、地温等等进行观测。 要使台站的观测记录具有代表性、准确性,要求各级台站所使用的气象仪器要有足够的准确度,以满足使用上的需要。而目前各气象台站所使用的气象仪器如:水银、酒精温度表、水银气压表、压、温、湿、雨量自记仪器、电接风等,在制造时由于受客观  相似文献   

4.
陕西气象台站历史沿革信息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气象台站历史沿革数据文件格式(QX/T 37-2005)>,制作陕西地面、高空气象台站历史沿革数据文件,对陕西省气象台站历史沿革档案状况和历史沿革信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发现陕西台站历史沿革信息主要存在:对台站位置的变化记录不详细或记录错误、台站周围障碍物没有记录或记录不全、观测仪器记录不详细或没有记录、台站沿革有关记录相互矛盾等问题,造成台站沿革数据不完整,使资料的利用存在缺憾.  相似文献   

5.
禄铁轮 《气象》1976,2(1):21-21
为使电接风向风速计与大风警报器更好地配套使用,我们对两套仪器认真地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在线路结构上,两套仪器共用一只微安表,只要将电表分别接于两个仪器中使用,就不会产生干扰。大风警报器与指示器有四根联接线,只要将正极线切断,并将其他三根线的任意两根切断,就不会影响风速观测。在不观测风速时(扳键开关处在中间位置)则可接通大风警报器。而电接风向风速计的扳键开关共有8组24个接线片,只利用了其中很小一部分,大部分未用。我们根据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立足于不增换原仪器中的零件,认为主要改动电接指示器的接线,就可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6.
我省具有预报业务的县级气象台站共57个,1988年有30个建立了警报发射系统,1989年有40个,建立了警报发射系统,为了使我省的警报系统能够科学和合理的发展,有必要对它们的效益作出评价。下面就县级台站警报系统效益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7.
自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以来,气象科研工作有了很大发展,寒潮、大风方面也大有成绩。全国广大台站对群众经验和谚语进行了大量、广泛地调查验证使用,数理统计方法也得到普遍开展,各气象台站都建立了一些客观定量的天气预报工具,初步解决了天气预报客观化的问题。这对于广大台站预报服务工作的开展会有很大作用。寒潮、大风方面的研究工作近年来较其它方面(如暴雨、冰雹、台风等)相对要少些,这主要是由于对这方面的总结研究在文化大革命以前的十余年中已做了大量工作,已有一定的经验基础,在天气预报服务工作中也绝大部分可以掌握。而暴雨、冰雹等方面则过去的研究相对地显得少些,“两个服  相似文献   

8.
吴兴洋  潘徐燕  周成霞 《贵州气象》2011,35(2):50-52,59
总结应用气象观测记录薄、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表及信息化A文件,准确、完整地建立和审核一个气象台站历史沿革数据文件时的技术方法。提出了应用分析气象资料的连续性方法,考证台站环境变化、海拔高度这些对气象观测数据的代表性、比较性、准确性影响最大的台站历史沿革信息的正确性,并发现有些气象台站早期的海拨高度数据有误。在建立贵州省解放前所建气象台站的历史沿革数据文件的过程中,面对一些台站该时期气象记录本的陈旧和腐损,提出须尽快完成解放前所建气象台站气象观测记录的信息化和拯救工作,为气候变化研究提供长序列气象观测数据。  相似文献   

9.
AMS-Ⅱ型地面有线综合遥测气象仪(以下简称Ⅱ型遥测仪),已在湖北省16个气象台站正式投入业务运行。综合房县站Ⅱ型遥测仪的运行情况和湖北省局业务处所反馈的其它台站使用该仪器的情况发现,Ⅱ型遥测仪虽在设计及其性能等方面存在某些不足,但其也有明显的优点,如操作简单、维护方便、采集数据基本准确等。为了更好地发挥Ⅱ型遥测仪在基层气象台站的作用,促使基层台站测报人员尽快熟练地操作、运用Ⅱ型遥测仪,该文根据房县站的前期使用情况,并结合省局业务处反馈的有关信息,指出了使用AMS-Ⅱ型地面有线综合遥测仪运行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前,气象警报系统已经广泛使用,多数台站是用甚高频电话机代替警报发射机的,由于甚高频电话机上没有专门的气象警报频率信号源,使接收机无法自动开机报警,现在多数台站是另外购置专用的气象警报频率盒来解决警报频率信号问题。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根据警报频率信号是一种单音频信号的特点,采用磁带录制警报频率信号的方法来解决,这种方法经济实用,制作和使用方法比较简单方便,在实际使用中效果良好,完全可以达到自动开机和报警的目的。一、制作和使用方法 1.警报频率信号源采用专用的气象警报发射机上的警报频率信号来解决。可以到  相似文献   

11.
AMS-Ⅱ型地面有线综合遥测气象仪(以下简称Ⅱ型遥测仪),已在湖北省16个气象台站正式投入业务运行.综合房县站Ⅱ型遥测仪的运行情况和湖北省局业务处所反馈的其它台站使用该仪器的情况发现,Ⅱ型遥测仪虽在设计及其性能等方面存在某些不足,但其也有明显的优点,如操作简单、维护方便、采集数据基本准确等.为了更好地发挥Ⅱ型遥测仪在基层气象台站的作用,促使基层台站测报人员尽快熟练地操作、运用Ⅱ型遥测仪,该文根据房县站的前期使用情况,并结合省局业务处反馈的有关信息,指出了使用AMS-Ⅱ型地面有线综合遥测仪运行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并作了相应的讨论.  相似文献   

12.
童乐天 《气象》1984,10(2):12-14
华东地区天气雷达联防组网在1983年春夏正式投入业务使用,同年12月召开会议对这项业务工作作了总结。实践表明,天气雷达联防组网,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雷达监视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的良好作用,弥补了单机观测范围小、时效短的缺陷。为广大气象台站做好强对流天气、暴雨和一般降水的短时预报提供了及时可靠的依据,使各气象台站能较早地发出较准确的灾害性天气预报和警报。从而在减少工农业生产的损失中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前气象台站地面气象观测仪器中,有许多需要用直接电源,且基本上用稳压直流电源。但是,由于目前市供电很不正常,特别是遇到复杂天气时,我们急需用电,而供电部门却停止供电。此时如果不能及时把干电池接上或者正好此时值班员不在,就会大大影响自记仪器的正常记录。另外,长期外接干电池既麻烦费用又太高,许多台站都不  相似文献   

14.
虹吸式雨量计是气象台站普遍使用的用于连续自动记录降水变化的仪器。目前多数台站使用的是承雨口面积 314cm2 的虹吸式雨量计 ,每 10mm雨量虹吸一次。在测定较小雨量时其效果较好 ,但在降水强度较大或降水时间较长时 ,其误差大、故障多 ,较压、温、湿等自记仪器易出故障。《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 ,对虹吸式雨量计安装与使用做了较详细的讲解 ,但由于多方面原因 ,虹吸式雨量计使用中仍有一些故障发生。该文对房县站虹吸式雨量计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故障进行了分析 ,并找出了故障的成因及相应的排除方法。1 主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多年来 ,房…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近地层湍流运动是局地性地面大风的主要物理背景.对于我区几种大风过程中湍流运动的作用有人已做过初步讨论,在感性基础上认识到局地大风过程中空气运动的形式与湍流运动的密切关系.但是这里提到的“感性”是指我们在东南大风过程中感觉到湍流运动的存在却无法将其具体化或定量化.这是由于迄今为止,我们得不到不属于一般气象台站常规气象观测的梯度  相似文献   

16.
赵振东 《气象》1991,17(7):22-22
气象台站在夏季使用虹吸式雨量计前或更换虹吸管后,都做虹吸管作用情况检查,检查虹吸后笔尖是否回到零线位置、是否在10mm处产生虹吸、在虹吸过程中是否漏气。这种检查是完全必要的。然而,许多台站往往忽略对虹吸管是否产生滴流的检查,观测  相似文献   

17.
气象台站历史沿革信息包含了可能影响气候资料序列均一性的重要信息, 是分析、检验、订正气候资料序列的科学参考依据。文章介绍了气象台站历史沿革信息的基本内容及我国气象台站变动的基本情况, 通过对气象观测资料比较分析, 说明台站迁移、环境变化、观测仪器类型以及观测时制改变, 直接影响到观测记录的比较性和连续性, 对长年代气候资料序列的均一性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利用四川现有156个国家级气象台站历史沿革数据,统计分析了沿革内容05~11项(台站位置、观测仪器、观测要素、周围障碍物、观测时制、观测时间、守班情况)变动情况。结果表明:从建站到2016年,四川气象台站05~11项变动总次数为42588次,平均每站变动273次,其中观测要素和仪器占变动总数的88%。观测仪器变动主要发生在1953、1960、1980、2003、2013、2015年,各观测仪器变化趋势接近,风速风向仪器变动最为频繁。四川省共有132个台站发生过迁站,迁移总数264次,占站点总数的85%,建站初期迁移台站较多,迁移距离一般较近,而2010年后迁移次数呈上升趋势,距离相对较远。   相似文献   

19.
选用河北省143个气象台站1975-2004年10 m高年平均风速资料,以及1990年和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根据人口增长、台站迁移、仪器高度变化、台站微观环境变化等影响地面风速变化的台站历史信息,把所有气象台站分为4类,并分别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绝大多数台站风速变化呈减小趋势;城市化进程、台站观测环境等因素均在不同程度上对地面平均风速变化趋势产生了影响,其中台站所在城镇城市化程度是风速减小趋势不可忽略的原因,其影响程度约在1/4左右;台站观测环境因素中观测场附近微观环境变化对风速减小趋势具有重要影响,超过了区域背景风速减小趋势.台站观测环境因素对风速资料序列均一性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至少有1/3的平均风速序列非均一性断点是由观测环境变化产生的.  相似文献   

20.
目前各气象台站上,使用的EL型电接风向风速仪和SL型遥测雨量计,由于此二种仪器的结构原因,在使用中故障较多。为了使仪器能正常运转,保证记录的可靠性和连续性,达到小修不出站,中修不出地区的目的。我们制作了一个EL型电接风向风速仪、SL型遥测雨量计综合检查仪。本仪器置有自动检查和手动检查,并且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之特点,便于各台站仪器检修人员的制作和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