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9 毫秒
1.
远离陆地的浩瀚海洋有着多种类型的海底世界,其中珊瑚礁海底五彩缤纷、扑朔迷离,是最迷人的海底世界。珊瑚礁一向被科普作家、旅行家称之为“海底公园”。而公园的框架则是由  相似文献   

2.
若在珊瑚礁鱼类中选美,那么冠军非富丽堂皇、引人遐思的蝴蝶鱼莫属。蝴蝶鱼的美名是因为它像陆地上多彩美丽的蝴蝶而来。海洋爱好者对蝴蝶鱼的评价就是一个字:“酷!”它缤纷的色彩很酷;它在海洋中快乐的生活很酷;更酷的是它们那种两情相依的感情。  相似文献   

3.
珊瑚的美是大自然的恩赐,那飘飘欲仙的样子非人工能做出来的。由珊瑚形成的珊瑚礁同样美丽非凡。珊瑚礁的形态可谓五彩缤纷:有的顶着个大大的圆顶,就像一朵硕大的花椰菜;有的笔直窄长,俨然海底耸立的摩天大楼。成熟的珊瑚礁可能在海底生长了数千年,绵延达几百海里,庇护滋养着成千上万种水下生物,就像一座城市那样,给大自然增添美景,给人类带来财富。  相似文献   

4.
人们往往把珊瑚礁比喻成“海洋中的热带雨林”,与陆地上的热带雨林相媲美。这是因为珊瑚礁中有着丰富的物种,除了有大量色彩艳丽的鱼类和形状奇特的珊瑚外,还有隐藏在珊瑚礁缝隙中的大量其它生物。这些生活在缝隙中的生物种类组成了珊瑚礁中最大量的生物体,形成了食物链的基础。无论从生物学上还是从进化角度来说,作为物种的形成和生物多样化的来源,它们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海南岛珊瑚礁鱼类的初步研究及前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静  田明诚 《海洋科学》1995,19(5):28-32
鱼类是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纲,根据Nelson1984年的估计,全世界有28000种现生鱼类,目前记录到的约为20000种,其中海洋鱼类约12000种。我国海洋鱼类已知有2000余种,约占世界海洋鱼类种数的六分之一。然而尚有一些种类还没有被记录到,其中很多是生活在珊瑚礁区域的小型鱼类。珊瑚礁只分布在地球上南、北纬30°线之间,且具有高温、高盐的少数浅海岸地区,我国的海南岛即位于其间,海南岛沿岸有较丰富的珊瑚资源和珊瑚礁鱼类,遗憾的是这一自然生态环境正在遭到人为的破坏,因此如何加强对珊瑚礁鱼类的…  相似文献   

6.
一个身穿潜水服的潜水员,正漫游在枝叶繁茂的海底珊瑚丛中,活泼灵巧的蝴蝶鱼在他身边穿梭往来,美丽的海葵,花斑各异的贝壳点缀着珊瑚的四周,令人悠闲自得。突然,蝴蝶鱼惊慌地四处逃散,海葵掀起一股  相似文献   

7.
赵叶 《海洋世界》2005,(3):43-45
一部美国电影《威廉潜水探险记》,展现出海底世界的奇妙:美丽的海葵、花斑奇异的贝壳、往来穿梭的蝴蝶鱼、茂密的珊瑚丛、还有凶猛的鲨鱼……这一切都使观众心驰神往,惊叹不已。然而,恐怕没有多少人知道在海底拍摄的困  相似文献   

8.
海底向导     
你到过海底世界吗?那一条条五光十色的珊瑚鱼、凶猛无比的大鲨鱼、温文尔雅的大海龟就在您眼前自由地游来游去,你不觉得心旷神怡和惊心动魄吗?漫步海底之中,穿梭于透明的亚克力海底隧道之下,领略海底的旖旎景致,一定会给你留下许多欢乐而难忘的记忆。到海底世界看什么当您来到海底世界进行参观,在这里不仅可以看到五彩缤纷的珊瑚鱼类,凶猛可怕的大鲨鱼,还可以欣赏那些受到国家保护的濒危种类及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的动物,更可  相似文献   

9.
人们常常有一种习惯,对某一种东西或物体的称谓,其实名不符体。即使后来知道错了,也就那么下去了。珊瑚礁实际上也是一种习惯成自然的命名。不肖说人们最早在珊瑚礁最易看到的是最显眼的五彩缤纷的珊瑚,因此人们就把有珊瑚生长的礁就叫作珊瑚礁,这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因为必竟珊瑚是一类重要的造礁生物。但随着科学的发展,深入的调查研究,人们不仅发现了礁上还生活着其他容易分辩出的造礁生物,还发现了一些微小的不起眼的造礁生物。以上是生物学家观察礁的表面所得出的结论,礁并  相似文献   

10.
红海美丽的海岸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这儿的珊瑚礁养育着1000多种鱼类,其中10%是这片海域独有的。然而,越来越多的潜水爱好者的来到不断地破坏着这些神奇美妙的珊瑚。珊瑚本性脆弱,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在艾因苏卡、古赛尔、阿莱姆港等旅游胜地拥有世界上少有的珊瑚生态系统。但由于不断兴建旅馆和度假村,珊瑚栖息地受到侵害。而日益增多的人工垃圾和淤泥在大海中沉积,造成珊瑚窒息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 ,最近数十年来 ,珊瑚构筑物深受气候变暖、海水污染和其他因素之害。所有这些给珊瑚礁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其中包括沿澳大利亚东海岸延伸 2 0 0 0多公里的世界上最大的自然构筑物———大堡礁。澳大利亚海洋科学研究所的生物学家 ,提出了死亡珊瑚礁复生的方法。早在 1 997年他们就注意到在珊瑚湾的试验过程中珊瑚虫的大量繁殖。科学家们用桶从水中舀出微小的珊瑚幼虫 ,并将它们分置到锚泊在珊瑚礁受损位置之上的浮动水池中。将已成熟的幼虫放在瓦片或板上 ,在浅水处将它们沉降至底部并注意它们的发育 ,同时用网盖保护它们不受入侵者…  相似文献   

12.
在人类社会中,我们有“民以食为天”之说,也有自我保护的本能,并总结出众所周知的三十六计。而在海洋动物中,为了求生、避敌、觅食,它们也使用了不少独特的计策。欲擒故纵在热带珊瑚礁中,生长着浑身是刺的长棘海胆。长棘海胆是有名的“海刺猥”,只有口部周围没有棘,可算是“不设防”的区域。可它偏偏生长在海底,趴在岩石上,其他的鱼类对之无可奈何,唯有聪明的鳞鲀才能够吃到它。鳞鲀用口咬住长棘海胆身上长刺的顶端,把海胆从海底拖到海面,然后将其  相似文献   

13.
广西涠洲岛地处世界珊瑚礁分布的北缘,其造礁石珊瑚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然而近30年来涠洲岛的造礁石珊瑚资源呈逐年下降趋势,正面临生物多样性衰退和生态服务功能下降的威胁。本研究针对涠洲岛珊瑚礁生态衰退区域,参照珊瑚礁生态恢复潜力评估决策流程进行恢复可行性评估和恢复策略探讨。结果显示,该区域有造礁石珊瑚5科10属21种;表征海水水质质量的6项指标均在 I类水质标准范围,且常年处于贫营养化;大型海藻覆盖率不足1.00%,90.00%以上的珊瑚礁鱼类为杂食性,且该鱼类种群结构有利于调控大型海藻的暴发性生长,与大型藻类和浮游动植物的多样性相适应,适宜珊瑚生长。但该区域造礁石珊瑚平均覆盖率仅有5.60%,底质类型57.27%为礁石,34.30%的底质为非稳定的碎石和砂,珊瑚幼体补充量平均为3.17 ind/m2,珊瑚幼体更新缓慢。以上结果表明,涠洲岛珊瑚礁具有一定的自然恢复潜力,但珊瑚覆盖率低、幼体补充量少以及部分底质结构不稳定是限制涠洲岛珊瑚礁自然恢复的主要因素,需要加强人工干预。在减少人类活动干扰的前提下,适时进行园艺式培育珊瑚苗种、批量珊瑚原位种植和构建人工珊瑚礁立体生境景观应是涠洲岛珊瑚礁生态衰退区的主要人工恢复策略。  相似文献   

14.
如果要问海洋中最美丽的海底公园在哪儿,我会脱口而出是珊瑚礁。不是吗?那精致的紫海扇,赤红的海绵体,还有那长刺的河豚、巨形红、毒蝎鱼、大蛤蚌、黄唇蛇,这些令人难以置信的海洋动物,绘成了一幅形状奇特、荧光般色彩的珊瑚礁彩色图画。在这个奇妙的世界里,身带彩虹般光晕的形态各异的鱼儿  相似文献   

15.
海洋中的动物也会生病。如果它们得了病,到哪里去医治呢?请别担心,海洋中设有“医疗站”“医疗队”,还有许多不辞辛劳、手到病除的“医生”。热带海域的“医疗站”:有一种叫做彼得松岩的清洁虾,常在鱼类聚集或经常来往的海底珊瑚中间,找到适当的洞穴,办起“医疗站”,全心全意地为海洋动物免费医病。开始,彼得松岩虾在洞口,舞动起头前一对比身体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在北海海底发现了主要以Lopbeliapertusa为代表的珊瑚礁。2002年10月挪威海洋研究所的QFossa和挪威地质调查局的ThorsnesT借助多道回声仪在挪威海勒斯特获得了世界上最大的喜冷珊瑚礁的详细三维形态。礁分布在4Ma前产生的巨大的水下滑坡上。在珊瑚中记录到海洋桂鱼的大量  相似文献   

17.
新加坡国立大学生物学院年轻的博士冯敏仪,对该国海域常见的石珊瑚,进行了为期三年的研究。发现在这种石珊瑚中,蕴含着能对抗癌细胞的成分。冯敏仪之所以选择石珊瑚作研究对象,是因为这一种珊瑚的生命力和侵袭力都特别强,即使在最污浊的汹涌的海洋中也能生存,甚至消灭其它种类的珊瑚,垄断印度洋、太平洋中的某些海域的整片珊瑚礁。冯敏仪为了对石珊瑚的这种杀伤力进行彻底研究,她亲自潜入海底采集实验样本,提取石珊瑚的粘液,然后分别对老鼠肝脏的正常细胞或癌细  相似文献   

18.
人类活动对徐闻灯楼角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珊瑚礁生态系统被认为是“热带海洋沙漠”中的绿洲,有着非常高的物种多样性和生物生产力,可为当地居民提供食物和生活来源,并为游客提供美丽的海底景观,还可保护岛屿和大陆的海岸线免受海浪侵蚀。但是,随着珊瑚礁的利用在不断的变化和增长,珊瑚礁的退化也是触目惊心的。世界上很多地方珊瑚的死亡和珊瑚礁的退化状况都有研究和报道。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自然压力,即自然环境的剧烈变化,如全球气候的变暖、长棘海星的数量剧增、厄尔尼诺事件以及强风暴、强烈泥沙活动与沉积事件和火山爆发等;另一个是人为的压力,也就是人类活动的影响,如采集、污水扩散、挖掘造成的再沉积等。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西沙宣德环礁海底地貌特征及珊瑚分布情况,采用舷挂侧扫拖鱼的方式对环礁区域海底进行地貌扫测,从采集的侧扫声呐图像上可以识别出环礁区域珊瑚分布情况及珊瑚礁区地貌特征,利用侧扫声呐图像识别方法结合实物样品比对可以圈定出珊瑚分布范围、暗礁区域及环礁区域底质类型分布,采用基本的数学处理方法定量分析了水下珊瑚礁体的海底高度及疑似沉船的大小,分析了侧扫声呐图像显示的调查船转向效应。  相似文献   

20.
高纬度珊瑚栖息地能否成为气候变暖背景下热带珊瑚物种的“避难所”仍不明确, 南海北部的相关研究更是稀少。本文以取自涠洲岛的2根珊瑚礁沉积岩心为研究对象, 通过U-Th定年、沉积组分分析以及珊瑚种属鉴定等方法, 探讨近千年以来珊瑚礁的发育过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结果发现, Core1(石螺口)岩心沉积的3个快速堆积阶段分别与罗马暖期、中世纪暖期和现代暖期大致对应; 而2个缓慢堆积阶段则分别与黑暗时代冷期和小冰期大致对应, 证实了温暖的气候对珊瑚礁发育有促进作用, 而寒冷的气候则不利于珊瑚礁的发育; 此外, 现代强烈的人为干扰可能也导致了涠洲岛珊瑚礁的迅速退化。Core2(南湾)中陆源沉积含量高, 珊瑚年龄主要集中在800AD—950AD和现代这两个时间段内, 其原因可能与环境变化、风暴作用及湾内现代珊瑚分布特征有关。通过对比这两个站位的珊瑚礁沉积特征, 本文进一步提出“完全避难所”和“非完全避难所”的概念, 揭示涠洲岛珊瑚可能同时具有低纬度热带珊瑚礁和高纬度珊瑚群落这两种发育特征和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