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如果人工增雨炮弹弹丸在空中不爆炸 ,既起不到增雨效果 ,又易造成事故 ,危及地面人员安全或损坏建筑物。1 弹丸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要弄清楚弹丸不爆炸的原因 ,须弄清弹丸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弹丸由引信、弹体、高爆炸药组成。引信是用来引爆炸药的装置 ;弹体是用来盛装炸药和安装引信的 ,弹体后有曳光管 ,曳光管内装有曳光剂 ,曳光剂燃烧发出红光 ,以便于观察弹迹 ;高爆炸药内混有碘化银 ,在爆炸时将碘化银播撒出去。引信由引信体、着发装置、自炸装置、保险装置和传爆装置组成。着发装置在击中目标时引爆弹丸 ;自炸装置在规定的时间引爆弹丸 …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在各地政府及广大气象科技人员努力下,取得了显著成绩,在防灾减灾中发挥出重要作用。现在全国1167个县开展了高炮防雹增雨作业。本书由多年从事高炮防雹增雨工作的杨联章、陈群编著。全书分4章:第1章介绍人工影响天气的基础知识、观云识天的方法、利用常规气象设备探测信息识别冰雹云的方法、作业技术及效果评估等。第2、3章介绍37高炮的构造、使用及维修保养方法。第4章介绍炮弹的一般知识,人工增雨防雹弹的构造、生产过程、运输、储存、使用以及安全处理哑弹的简便方法。本书由气象出版社出版,定价2…  相似文献   

3.
高炮人工增雨(消雹)作业参数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郧西县17个高炮人工增雨(消雹)作业点1979-2001年的统计报表资料,统计分析了人工增雨(消雹)作业时的云状、云量、云向,作业时间、耗弹量等参数。结果表明:积雨云最适合于高炮人工增雨(消雹)作业,云量以2-4成(较为开阔的作业点云量为3-6成)为宜,在5-9月份特别是7-8月份(一天中以15-21时)进行作业效果最佳,一次高炮人工增雨、消雹的适宜耗弹量分别在30发以内和50发左右。  相似文献   

4.
人工增雨工作在我区已开展4年,为了更好地掌握分析气象因素对高炮人工增雨的影响,分析了云层条件(包括云状、云厚、云高、云顶温度等),作业部位,用弹量等在人工增雨中的客观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高炮人工增雨作业中,作业参数的选择和催化区的分布是一个重要问题。根据梯度输送理论,计算了人工增雨作业中单发和多发炮弹AgI最大扩散半径和时间。以不同AgI浓度阈值模拟分析了湍流扩散系数、方位角、仰角和风速对人工增雨炮弹催化区的影响,依据等角度作业思路,提出了高炮人工增雨迎风半圆多轮作业方案。  相似文献   

6.
1.新气成91007 成果名称:三七高炮退弹加力器主要完成单位:新疆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主要完成人员:马官起内容简介:该退弹加力器的研制,为排除高炮炮弹卡膛和打不开炮闩的故障及确保炮手不失时机的操作,提供了一种实用工具。经试验该加力器退弹可靠率达100%,且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操作容易,有利于消除事故隐患,减少高炮机械损伤。可用于人工影响天气的高炮作业,也适应于部队应用。专家评鉴其有推广价值,已安排小批量试生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工影响天气事业的不断发展,曾作为军事装备的37mm高炮(简称37高炮)也越来越多地用于人工增雨、防雹作业,但是近年来,随着37高炮使用数量和使用频率不断增加,该炮故障发生率大大增加。针对作业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活动梭子起保险作用(即跳梭子),压不下炮弹,造成火炮停射的现象,分析其原因和排除方法,供高炮维护和操作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 4月2 5日夜到2 6日下午,喀左县受河套倒槽天气系统影响,有1次降水过程。县气象局抓住这次良机,开展人工增雨,确保了全县春耕播种。2 5日夜,局长孙立德率领6名气象科技人员,深入各炮点组织人工增雨作业。共发射“三七”高炮炮弹2 2 7发,施放气球携带碘化银焰弹132枚。作业区和受作业影响区雨量明显增大。全县平均降水量15 5mm ,最大降水量2 0 4mm。通过人工增雨,全县增加降水量4 4mm。2 9日该局抓住有利天气过程又搞了1次人工增雨作业,施放气球携带碘化银焰弹85枚。全县平均降水量7 1mm。人工增加降水量1 9mm。雨后老百姓积极抢墒…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省人工增雨防雹作业工具主要以37高炮为主,高炮系部队退役装备,装备老化而且磨损大,在增雨防雹作业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故障,装备保养、装备老化及弹药原因引起故障的几率同时存在.2012年7月毕节市发生两起高炮身管断裂,故障发生后,专家对故障的判断分为高炮保养不善,身管有异物;高炮身管材质达到使用年限;炮弹药筒或弹丸变型;弹丸引信失效的等几种情况,该文通过在出故障炮站的调查,结合在现场收集到的弹丸残留物及碎片,作出这两起高炮在作业过程中发生身管断裂故障产生原因的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0.
通过碘化银等物质的引晶催化作用,对某些云系人工增雨的试验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已进行了多年,有一定的效果。我们根据省政府的决定,于1988年在定西县开展抗旱人工增雨科学试验。由“三七”高炮发射带有碘化银的炮弹,轰击具有一定降水条件的云系,促使自然降水过程时间延长,降水量  相似文献   

11.
根据沂源县近几年高炮人工增雨作业实践,总结了对流云催化作业经验,指出适宜的作业时机、部位和用弹量。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国产37m m口径高炮(以下简称三七高炮)仍然是我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与服务中的主要装备。在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时,三七高炮连续射击中有时会出现复进不到位的故障。遇到复进不到位时,必须先退出三七高炮压弹机和输弹线上的炮弹,才能将其排除。实际上,采取常规方法无法将输弹线上的炮弹退出。其原因是,后座部分虽未复进到位,而复进超过26m m后,活动梭子已开始向下压弹,炮弹已压到输弹线上并被输弹钩抱住,由于输弹机体不能向前到位,输弹钩便位于滑动孔中间,不靠近后扩张部。在这种情况下,按常规方法退弹拉握把向后,握把上的歪柄虽能带动…  相似文献   

13.
从37高炮榴弹配用的榴-1式引信和人雨弹的引信结构和工作原理入手,对两者的区别以及人雨弹安全性进行了分析。结合实际,提出人雨弹安全使用及常见故障排除的一些建议,供人工影响天气管理和操作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4.
2001年至2005年青海省形成了由东部11个防雹县125门高炮组成的防雹作业网;形成了以空中飞机人工增雨为主,以高炮、火箭、燃烧炉、焰弹地面为辅的多种作业方式的人工增雨模式,青海省人工影响天气已初具规模。通过对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效益进行评估分析,为今后持续科学组织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利用雷达资料量化人工增雨作业参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利用多普勒雷达的VIL(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ETP(回波顶)产品,确定人工增雨作业的最佳发射时间,根据以往人工增雨作业的经验,建立适合当地数学模式,定量计算作业中发射的炮弹用弹量、方位角及发射仰角。并通过2005年2月17日的人工增雨作业检测计算参数的可用性,结果表明,该计算模式可以实现人工增雨作业定量化,且作业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俞香仁 《气象》1977,3(9):16-16
在人工降雨的高炮作业中,气象员根据不同的云况、仰角和引信,要求高炮炮手按一定弹距发射炮弹,一般为每隔300、400或500米打一发。而炮手在作业中,足有密位数(即把炮管旋转一周分为6,000个密位  相似文献   

17.
高炮人工防雹作业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陕西省人工防雹业务工作的特点,通过对高炮射击特征的分析,利用雹云催化人工引晶数值模拟、陕西省积云的云水含量探测和37 mm防雹弹爆炸的实验结果,寻找一种适合陕西高炮防雹定量化作业的技术方法。提出的高炮人工防雹作业技术操作简单、方便,符合《高炮人工防雹增雨作业业务规范》的要求,同时贯彻了防雹支撑理论在业务工作中的应用,定量化的参数指标为规范化业务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朱聿来 《气象》1983,9(11):24-24
我国用三七高炮炮弹进行人工降水作业已有多年,近年来,我站在某工厂大力配合下,又对用大口径高射机枪弹进行人工影响降水做了探索。 在1979年和1980年夏季,工厂组织了技术力量对12.7毫米高射机枪弹进行了设计。经改进之后,12.7毫米高射机枪弹头重量约37—38克,装有特1式雷管和黑索今炸药。对改进的高射机枪弹进行试验,效果良好。第二步,在机枪弹内加装碘化银,按不同的规格数量分别进行实弹爆破试验,取得良好效果。第三步,特制一个正方形钢板试验箱,体  相似文献   

19.
杨维林 《气象》1984,10(3):33-33
我国自七十年代初期以来,将碘化银37高炮弹,用于人工降雨和消雹作业,为减轻农业灾害,促进农业增产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使用这种人工降雨炮弹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使用的催化剂——碘化银较多(每发炮弹内装4—6克),因而白银耗费量较大;二是爆炸后弹尾部碎片较大(最大的单块约重200克),落地时影响人畜和房屋的安全。 有关工厂从1978年开始,在科研单位和使用部门的密切配合协助下,经过几年努力,研制成功了“83型人工消雹催雨弹”。该弹的特点是: 1.每发炮弹只用1克碘化银装于上下炸药柱中间,其成核率和产生的冰晶数不低于旧炮弹,甚至还有所增加。 2.采用已定型投产的37高炮大威力弹作为催化剂的运载体,炸药量较旧弹增加90%,综合爆炸威力增大80%以上,作用空域广并能提高消雹效果。  相似文献   

20.
高炮、火箭人影催化作业云层高度的确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碘化银的成核机理、高炮火箭撒播特点以及对不同类型云的特征分析,确定了使用高炮、火箭进行人影作业时云顶温度和人工增雨炮弹炸点及火箭播撒催化起点的温度:作业催化云层的云顶温度应处于-10~-24℃,最适宜为-15~-20℃;对层状云进行播撒催化,人工增雨炮弹炸点的高度应在-10~-15℃温度层,用火箭进行播撒作业时,起始播撒点的高度应确定在-10℃温度层;对积状云进行催化作业,人工增雨炮弹炸点的高度应选在-4~-10℃温度层,火箭起始播撒点的高度应确定在-4℃温度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