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9 毫秒
1.
为落实全国科学技术规划和全国自然科学地学规划中关于开展编制全国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基础图件的课题任务,1980年5月5日至12日在杭州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主持召开了1:1,000,000中国地貌图制图工作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是我国地貌学和  相似文献   

2.
焦鹏程 《盐湖研究》2019,27(1):132-132
<正>盐湖地学在地学研究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其地质内涵囊括了包含气候变化、古地理以及物质来源等一系列复杂的自然过程。回顾总结目前盐湖发展的趋势主要有:1)盐湖基础研究持续深化,水平不断提高;2)多学科交叉,现代与古代盐湖兼顾;3)找矿与开发研究并进,保障国家资源安全;4)盐湖环境与生态研究并重,服务可持续发展。我国盐湖具有世界数量最多、类型最全、盐类资源储量最大的特点,为开展盐湖地学提供了难得的契机。本期"盐湖地学"专刊,共收录13篇文稿  相似文献   

3.
为缅怀和发扬北京大学教授、著名地理学家、旅游学家、地学哲学家陈传康先生的贡献和学术思想,促进中国地理学和旅游研究的传承和创新.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中国地理学会、全国地学哲学委员会和中国区域科学协会联合举行了“陈传康教授逝世十周年祭奠暨学术思想研讨会”。会议于2007年10月14日在北京大学召开,  相似文献   

4.
(一)1983年12月5—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岩石圈保护学术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莫斯科举行(第一次会议于1981年6月1—3日在巴黎举行,第二次会议于1982年5月3—7日在布拉格举行。我所周必凡和丁锡祉同志分别参加了这两次会议)。学术委员6国10人(苏3人,美、法各2人,中、日、捷各1人),联合国官员2人以及英国、法国、联邦德国和苏联17名科学家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了会议。苏联地质部部长E.A.柯兹洛夫斯基和教科文组织地学司司长V.谢尔巴瓦主持了会议。这次会议的议程之一是讨论《滑坡和泥石流》专著的定稿及出版问题。会议认为,经6国(日、美、苏、中、英、法)6人编委于1983年7月24日至8月2日在东京全面审定并作了适当修改补充后,该专著第一卷——基础理论部分可以在1984年出版,而第二卷——区域性问题仍需在近期再举行一次编委会审定。《滑坡和泥石流》这一专著的出版,将有助于加强各国科学家在这一领域的学术交流,并促进研究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正>“湿地保护与生态建设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12月22日至23日在山东省滨州学院召开。本次会议由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中国生态学会、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办,由滨州学院承办。来自国家林业局、山东省环保局、山东省林业局、中国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矿业大学、黑龙江省科学院等30多个科研院校的50多名代表和滨州学院的约300名师生参加了本次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摘要或报告47篇(人次),内容涵盖生态系统服务、生态补偿、生态需水、生态系统评估、生态修复、生态系统管理等湿地生态热点研究问题,是一次高层次的湿地保护与管理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6.
赵志强  李双成 《地理研究》2007,26(6):1076-1076
为缅怀和发扬已故北京大学教授、著名地理学家、旅游学家、地学哲学家陈传康先生的贡献和学术思想,促进中国地理学和旅游研究的传承和创新,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中国地理学会、全国地学哲学委员会和中国区域科学协会联合举行了“陈传康教授逝世十周年祭奠暨学术思想研讨会”。会议于2007年10月14日在北京大学召开,陈传康先生的生前好友、同事、同学、学生以及家人共70多人_出席,许多本拟出席但临时另有要事的同人专门书面致意。会议由蔡运龙教授主持,北大城市与环境学院莫多闻教授、中山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保继刚教授、中国地质大学王恒礼教授、北大政府管理学院杨开忠教授分别代表北大地理学团体、中国地理学会、全国地学哲学委员会和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并以弟子或朋友的身份先后致词。  相似文献   

7.
经上级批准,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将于1985年8月7日至13日在乌鲁木齐召开《干旱地区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国际学术讨论会》。会议主要内容是:1.水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2.动植物资源保护和利用;3.盐碱土改良和利用;4.沙漠治理和利用;5.环境与生态变化等。  相似文献   

8.
地学信息共享是地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也是地学 (数字地球 )发展的趋势之一。促使或完成地学信息共享的核心技术主要为技术标准化规范、空间数据库、互操作 (元数据 )以及传输信道技术等。知识发现是建立在共享的地学信息基础之上 ,能有效地实现知识的增值以及知识的再生。知识发现与信息共享二者共同促进 ,相互发展。  相似文献   

9.
为了促进我国雪冰研究工作为“四化”建设服务,总结我国开展应用雪冰学研究的成果及其经验和教训,拟于1985年9月底在新疆伊宁市召开“全国应用雪冰学术讨论会”。会议内容有:1)积雪、雪崩、风吹雪及有关灾害防治;2)河、湖、海、水库冰及其冰害防治;3)现代冰川与冰雪物理;4)雪冰测试技术;5)融雪及其融雪径流预报研究;雪冰资源的  相似文献   

10.
为贯彻科技工作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交流我国滑坡科研成果和防治经验,提高滑坡研究和防治水平,更好地为四化建设服务,经与有关部门,院校和科究单位商定,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将于1987年10月下旬在成都召开全国滑坡学术讨论会。 会议交流内容是:1.滑坡勘探调查研究方法;2.滑坡发生的机理分析和稳定性计算;  相似文献   

11.
由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主持召开的“中国城市地貌研究学术座谈会”于1990年5月20~24日在四川成都举行,来自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有关单位的4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摘要39篇,宣读论文25篇。会上丁锡祉教授、穆桂春教授分别介绍了国际城市地貌学的最新动态和我国城市地貌的研究概况,《城市地貌试点研究》课题组就成都、重庆两试点城市近两年来的部分研究成果向大会作了汇报,会议代表亦交流了所在省市的城市地貌研究情况。会议主要讨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城市环境地貌演变与城市形成、发展的关系;(2)人工地貌在城市地貌中的地位和作用;(3)城市地貌  相似文献   

12.
申元村 《地理研究》1986,5(3):108-109
中国1:100万土地类型图编制研究是国家六五科学规划重点研究课题,是我国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研究的基本内容。该课题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主持,全国42个单位参加协作。为了及时总结经验和推动今后的编图任务,于1986年3月27日至4月2日在广州中山大学召开总结与学术交流会议。参加会议的共119人。15位同志在大会上做了专题报告。  相似文献   

13.
申元村 《地理研究》1982,1(3):91-92
为了完成全国科学技术规划重点项目108项第一项“农业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的研究”和全国自然科学规划中地学规划第五项“水土资源和土地利用基础研究”以及1979年4月全国第一次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会议上所确定的1:100万土地类型图的任务,同时也为了发展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理论和充实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于1982年4月10日至16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国1:100万土地类型分类系统及制图规范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14.
地学信息图谱的基础理论探讨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陈燕  齐清文  杨桂山 《地理科学》2006,26(3):306-310
文章在分析地学信息图谱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基本概念与特点、研究内容与目标、研究意义等几方面来阐述地学信息图谱的基本理论,最后对地学信息图谱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宋正海 《地理研究》1983,2(2):108-109
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地学史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一次全国地学史学术讨论会于1982年12月20-24日在广州召开.来自44个单位的73位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75篇.这次会议是建国以来地学史研究的一次大检阅,充分显示出我国在地学史研究方面已经具有一支可观的队伍,取得了一批可喜的成果. 会议开幕式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常务理事陈传康副教授主持.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所长严杰教授、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研究会会长夏湘蓉总工程师作了国际上地学史和地质学史研究动态的报告.  相似文献   

16.
在河南大学建校90周年之际,由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承办的资源环境与区域规划学术研讨会于2002年9月24日至25日在河南省开封市举行。这次研讨会以3S技术的地学应用、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资源信息系统与资源可持续利用、区域规划等为主要内容。陈述彭院士、王家耀院士、高俊院士、孙九林院士和来自全国的近百名代表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会议开幕式由河南大学副校长王发曾教授主持,李小建副校长致辞祝贺。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蔡运龙教授向河南大学建校90周年表示热烈祝贺。中国科学院陈述彭院士在“地球信息科学与数字地球:学科建设与应用…  相似文献   

17.
基于知识的空间图像专题分析与制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傅肃性  傅俏燕 《地理学报》2001,56(Z1):98-102
重点论述了遥感专题制图信息、源的地学分析,从不同的层面、不同角度,运用相应的技术方法进J探讨,包括空间图像信息的地学特性和时间特性的研究.如不同地区的作物(水稻、玉米和小麦等)的物候期(分蘖、拔节和抽穗等);以及基于专家知识的图像空间信息分析与制图和地球信息融合体系在遥感制图中的应用与发展.将专业知识(专家知识等)运用于空间图像的分析、处理与制图是地学信息图谱研究的重要组成内容与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推动遥控遥测等新技术在地学研究中的应用,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于1982年10月14日至19日在山东省禹城县召开了“中国科学院地学遥测遥感技术经验交流会”。参加会议的80余名代表中,除中国科学院地学部所属的各研究所以外,还邀请了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南京土壤研究所,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土肥所,河北省水科所、山东省仪器仪表所、新乡地区水科所,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所,河南地理研究所,南宫县、封邱县、禹城县等二十三个兄弟单位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9.
地学数据集成的理论基础与集成体系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地球空间数据 (简称地学数据 )来源的拓宽、更新手段的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使数据集成或集成使用的研究和实用化成为必需。简单地理解 ,地学数据集成是指不同来源、不同性状数据在相同环境下的使用。地学数据是对地理现象和过程及过程时空特征认知基础上的表达 ,地学数据集成的基础主要表现在 :地理现象和过程的空间和时间统一性、地学过程时空过程的连续性、地学现象和过程的层次性、地学数据认知的一致性、依赖于元数据的地学数据的透明性、数据内容和形式的相对独立性等 ;在此基础上 ,作者在论文中描述了基于地学知识和地理信息系统功能的地学数据集成概念模型和过程 ,并对地学数据集成过程中涉及到的问题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地学类SCIE收录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丽  盛春蕾  倪四秀 《地理学报》2014,69(11):1725-1733
依据美国科技信息所 (ISI) 公布的2009-2013年连续5年JCR数据,选择17种中国地学及相关学科英文版期刊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影响因子、五年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源论文数、自引率等指标进行了五年的统计分析,同时利用web of science检索平台分析了各期刊的篇均被引频次、单篇被引最高频次、国际论文比情况。分析表明,五年间SCIE收录的地学类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有所增大,各刊的影响因子总体上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从国际论文比来看,大多期刊国际稿源量少,国际化水平较低;而且中国地学类期刊虽然研究范围较广,但影响因子、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均不高。因此,需要着眼于刊文的高质量和知识创新,进一步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实现从稿源、编辑加工、出版和发行等方面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