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坚润堂  李峰 《矿物学报》2007,27(Z1):268-270
1 质概况 1.1 区域地质 锡铁山铅锌矿床位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北缘(图1),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成矿区带塞什腾-绿梁山-锡铁山加里东褶皱带岩系中(邬介人等,1987).矿床成因为喷流深积型(SEDEX)(张德全等,2005).矿区构造线方向与区域构造线方向一致,呈北西-南东向展布(邓吉牛,1999;祝新友等,2007)(图2).区内褶皱基底出露在北缘,由元古代的达肯大板群(Pt1dk)的混合岩、片麻岩及片岩等变质岩系组成.矿区内主要出露上奥陶统滩间山群(O3tn)含矿岩系以及上泥盆统(D,a)和下石炭统(C1)砂砾岩系.矿区火山活动较强烈,主要火山喷发物为中基性火山岩-基性凝灰岩、玄武岩夹安山岩和中酸性火山岩一流纹岩及英安岩等.  相似文献   

2.
柴北缘锡铁山地区滩间山群构造变形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初步构造变形分析表明 ,柴北缘锡铁山地区的早古生代变质火山岩系 -滩间山群在加里东期碰撞造山过程中经历了两期构造变形 :第一期为垂直造山带的挤压缩短变形 ,形成一系列紧闭褶皱、区域片理和大型韧性剪切带 ;第二期为平行造山带的挤压缩短变形 ,形成区域透入性共轭破劈理或膝折带。这两期变形是柴北缘加里东期碰撞造山带的斜向碰撞造山过程中不同阶段变形特征的体现。这种构造型式可能对于认识斜向碰撞造山带的构造动力学的转换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云国 《地质与勘探》2014,50(2):246-256
太子沟钨锡多金属矿床地处青海都兰县柴北缘阿尔茨托山多金属成矿带,产于上奥陶统滩涧山群的沉积岩系,为一矽卡岩型矿床,矿体呈层状,受地层控制明显。矽卡岩的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形成矽卡岩的岩浆热液源自加里东晚期侵入岩。该矿床的形成主要经过"滩涧山群沉积岩系形成"、"俯冲及HP/UHP变质带的形成"、"HP/UHP变质带的折返及加里东晚期岩体侵位"和"矽卡岩型等矿床形成"四个地质构造演化阶段和"热水喷流沉积"和"热液交代"两个成矿期。滩涧山群的岩石特性、HP/UHP变质带的形成与折返和加里东晚期侵入岩对该矿床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HP/UHP变质带两侧的滩涧山群围岩接触带及构造破碎带和深部岩体接触带是重要的找矿部位,该区具有找寻钨锡铜铅锌等多金属矿床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4.
柴达木北缘达肯大坂群与滩间山群的接触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元祁 《地层学杂志》1996,20(2):123-127
柴达木北缘古元古界达肯大坂群片麻岩系与上奥陶统滩间山群绿片岩系之间先存的角度不整合已经受到后期滑脱构造变形的强烈改造,是一种变质岩区特有的构造接触关系——隐蔽不整合,从而明确"过渡带"片岩系实质上是一条变质滑脱带,是伸展体制下低角度正断层沿不整合面滑脱拆离的产物,其主体应划归达肯大坂群。  相似文献   

5.
位于中亚造山带与塔里木克拉通结合部位的新疆库鲁克塔格是研究中亚造山带及塔里木克拉通关系的一个关键地区。野外观测、显微构造分析以及Ar–Ar测年结果揭示:(1)库鲁克塔格地区震旦纪—早古生代岩系地层变形样式为底部强烈褶皱,面理密集向北缓倾,顶部褶皱较宽缓、劈理稀疏向北陡倾,构成具有向南构造指向的铲式构造样式;(2)库鲁克塔格地区基底与盖层之间存在一条E–W走向、厚度约2 km的韧性滑脱带,带内普遍发育糜棱岩及A型剪切褶皱等,糜棱岩面理向N或S缓倾、拉伸线理向NW或SE倾伏,不对称旋转构造及糜棱岩中石英晶格优选方位图(EBSD测试)指示韧性滑脱带上盘滑脱方向为自NW向SE;(3)韧性滑脱带中糜棱岩内白云母的Ar–Ar测年结果表明滑脱时代早于383 Ma。滑脱–褶皱构造是塔里木地块与中天山岩浆弧带碰撞后发生陆内俯冲的产物,说明塔里木盆地东北缘库鲁克塔格存在早古生代造山事件。  相似文献   

6.
藏东巴青县北部酉西岩组构造片理形成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西藏巴青县以北酉西岩组主要由石英构造片岩、钠长石英构造片岩、白云母石英构造片岩组成,构造片理为近水平韧性剪切作用产物。宏观上构造片理构成了宽缓的背形、向形褶皱构造,构造片理上广布一期透入性拉伸线理,将构造片理展平,分布在透入性片理上的线理具明显优选方位,方向为280~100°。根据微观构造分析,韧性剪切指向为自西向东运动,构造片岩内发育多硅白云母。多硅白云母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认为其形成环境为低温高压蓝片岩相,变质温度确定为320~500℃、压力0·6~1·1GPa。多硅白云母40Ar/39Ar测年结果为(230±1)Ma,为中三叠世末期。酉西岩组构造片理(韧性剪切作用)与查吾拉—吉塘印支期构造岩浆带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辽南中生代造山期缩短滑脱与晚造山伸展拆离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区的构造格局主要由早期近东西向紧闭的褶皱带和晚期北北东向构造组成。早期的南北向缩短构造以龙王庙平卧褶皱和大小长山岛的直立紧闭褶皱为代表,分别具有扇状间隔性压溶劈理和透入性轴面片理,褶面倒向以北为主。北北东向构造切割近东西向构造,表层表现为北西西向薄皮逆冲推覆构造,浅层构造具有扇状压溶劈理的紧闭褶皱,深层表现为基底与盖层间的拆离断层及其下的韧性剪切带。早期的研究者将该断层作为辽南推覆构造底部的滑脱面,现今则压倒性地采用变质核杂岩的构造理念。根据相关剪切带早期面内褶皱发育,晚期伸展褶劈理发育,通过运动学涡度和应力状态分析,论证早期滑脱-推覆到晚期伸展拆离的演化过程。野外观测证明,辽南基底变质岩西侧的金州断层为一伸展拆离断层,它切割东侧的董家沟断层,前者平行于下伏糜棱岩中的同向伸展褶劈理,后者平行下伏糜棱岩的糜棱面理。金州拆离断层的形成及其东侧的隆起标志着辽南构造体制从缩短到伸展的转折。根据相关的年代学研究,这一构造体制转化发生在早白垩世(约120~107 Ma)。该区最新的构造事件是北东-南西向的缩短,相关的北北东向的右行走滑断层与晚白垩世以来的郯庐断层活动方式一致。  相似文献   

8.
早前寒武纪多期变质变形区的韧性剪切带,根据其与变形变质的关系可分为(1)早期主变形变质作用形成的韧性剪切带,简称主期韧性剪切带;(2)晚期叠加变形变质作用形成的韧性剪切带,简称叠加韧性剪切带。主期韧性剪切带糜棱岩,退变质和新生面理等标志,其高应变特征主要通过岩石中片理和线理发育程度,矿物定向程度,矿的粒度及应变大小表现出来。由于主期声望生剪切带内的片理和线理及矿物组合与围岩中的相同,因此相同岩石的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中部中元古代韧性剪切变形及其形成的构造背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内蒙古中部新太古界色尔腾山岩群、新太古代和古元古代片麻状英云闪长岩(基底岩系)与白云鄂博群长城系都拉哈拉组、尖山组和渣尔泰山群长城系书记沟组、增隆昌组(盖层)之间的韧性剪切变形特征相同。糜棱面理走向近东西,总体倾向北,倾角变化较大。不同区域的糜棱面理上发育程度不同的矿物拉伸线理,其指示的运动学方向为上盘岩系向北(北西或北东)的斜落。接触带基底岩系由糜棱片岩、糜棱岩等组成;接触带盖层下部岩系由糜棱岩化石英岩、糜棱岩化灰岩、板岩等组成,盖层上部岩系书记沟组、都拉哈拉组石英岩发育掩卧褶皱,尖山组、增隆昌组板岩和灰岩发育石香肠构造和褶叠层构造。变质相由基底岩系的低角闪岩相—高绿片岩相逐渐过渡为上覆盖层的低绿片岩相。沉积特征、变质变形特征、运动学特征等均显示白云鄂博群、渣尔泰山群长城系为同一被动陆缘沉积,韧性剪切变形是同一期构造作用的产物。形成机制为长城系相对于基底岩系的大规模向北(北西或北东)伸展拆离,形成于低温、低压环境,起始时间为长城纪末期(1400Ma)。内蒙古中部中元古代韧性剪切、隆升、裂谷作用是同一伸展构造作用不同阶段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新疆阿祖拜地区发育两种类型的区域变质作用,第一种类型属于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第二种类型属于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变质作用时代发生在晚古生代华力西期,其间有3个阶段变形变质作用发生,早期阶段以形成低温绿片岩相变质岩石组合为主,构造片理(S1)与原岩沉积层理(S0)基本一致。中期阶段以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为主,形成典型的递增变质带,并使早期构造片理(S1)发生紧闭褶皱,也是阿尔泰华力西期造山带变形变质的主期。晚期阶段为退化变质作用,变质作用轻微,变形作用不明显。不同阶段和不同的变形变质作用类型代表了不同的大地构造环境,记录了造山带的演化历史和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11.
刘斌 《矿床地质》1985,4(1):22-30
一、地质概况锡铁山铅锌矿床位于柴达木盆地北缘的赛什腾—小绿梁山—锡铁山加里东地槽褶皱带内。矿区构造线方向与区域构造线方向相一致,为北西-南东向单斜构造。沿走向和垂向,地层有波状扭曲,次级小型褶皱发育。走向逆断层及北东-南西向斜移断层亦较发育。区内无岩基出露,只有岩脉零星分布。矿床产于下古生界上奥陶统的绿岩系中。它为一套变质火山-沉积岩系,由上而下分为  相似文献   

12.
青海锡铁山矿区褶皱构造及其找矿预测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对锡铁山矿区地层进行了地层层序关系分析,建议该区上奥陶统滩间山群划分为5个岩性段,自上至下分别为中基性火山碎屑岩段,正常沉积岩段,火山碎屑沉积岩段、基性和酸性火山岩互层段和紫红色砂岩段。锡铁山地区的区域褶皱构造为一复式向斜,呈中央隆起两个翼部向斜的“W”型。区内铅锌多金属矿化主要分布于中央隆起两侧的次级向斜内靠近隆起的部位。在锡铁山铅锌矿床的两端与次级向斜核部均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3.
柴达木盆地北缘滩间山群火山岩及形成环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庄儒新  李峰 《云南地质》2006,25(2):209-217
上奥陶统滩间山群以浅变质的中基性火山岩为主,均历经不同程度蚀变,选用相对稳定的高场强元素、稀土元素及Th、Y等研究火山岩原岩组成。岩石化学和微量元素判别标志指示火山岩形成于岛弧环境。  相似文献   

14.
闽北前加里东期变质基底的多期变形和构造层次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闽北前加里东期变质基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构造层:下构造层下亚构造层的麻源群(古元古代)、下构造层上亚构造层马面山群(中元古代)和中构造层长汀浅变质岩系(新元古代—早古生代)。麻源群存在四个世代的变形,前两个世代以深构造层次共轴叠加的平卧褶皱为特征,后两个世代则发育浅构造层次的斜歪褶皱和膝折带构造。马面山群发育三个世代的构造变形,自早而晚分别为:深构造层次平卧褶皱、浅构造层次的紧闭相似褶皱及膝折带构造。长汀浅变质岩系除局部地段可能存在紧闭褶皱外,以膝折带构造及宽缓褶皱变形为主。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查干通格地区中浅构造相韧性剪切变形地质体中构造形迹保存较好的有柳树沟岩组绢云石英片岩、石英岩,祖宗毛道基性岩墙和哈拉霍疙特组三段灰岩.变形岩石片理、矿物拉伸线理均非常发育,在不同构造部位和不同岩性中,矿物的变形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出现不同的构造样式.白云鄂博群哈拉霍疙特组三段灰岩中发育大量同斜倒转褶皱,且矿物拉伸线理与褶皱枢纽平行;绢云石英片岩中发育大量杆状构造、鞘褶皱.矿物拉伸线理、杆状构造均属a型线理,其延伸平行剪切运动方向.横向上中间变形强,向两侧逐渐变弱.宏观及微观的“S-C”组构、“云母鱼”等指示的运动方式为北东东向的斜下落剪切运动,变质程度为低绿片岩相.  相似文献   

16.
大兴安岭绿林林场一带兴华渡口岩群属于中元古代层状变质岩系 ,受长期热动力变质事件影响 ,形成三个世代褶皱变形构造 ,其中以第二世代褶皱变形为主。此外 ,发育两套大型的韧性剪切带 ,它们在该区构造格架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变质与变形作用关系密切 ,由第一世代至第二世代变质表现为角闪岩相的递进变质作用 ,之后发生了绿片岩相的退化变质  相似文献   

17.
白瑾 《地球学报》1987,9(2):201-213
分布在五台山区的早前寒武纪五台群和滹沱群,遭受了多期变形和变质,小型构造发育。层理配置反映变形性质和程度;片理(劈理)为早世代挤压-剪切褶皱的轴面片理,又成为晚世代弯滑褶皱的滑动面;线理(压扁拉长的砾石、杏仁体和矿物集合体)垂直于早世代褶皱枢纽,为a线理;这一运动学特征在显微组构中亦有反映。本区发现了“折射变位”、“非共面反射变位”和“共面反射变位”等褶皱枢纽变位轨迹。上述构造形迹可为运动学分析提供依据,可对造山带的重要性质获得广泛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大别变质地体的构造样式及变形序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大别山区晚太古代大别群变质岩系,经历了复杂的变形过程。在大别变质地块内部识别出两套大型剪切带,它们在该区构造格架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还分析了变质的上壳岩、片麻岩和剪切带内的变形特点。实际资料说明,剪切带内的褶皱是由于剪切的不稳定性及平行面理局部缩短形成的,这些大型地壳剪切作用多伴随有挤压流动或伸展流动。根据褶皱叠加关系以及剪切带、新成体交切关系建立了大别群总体构造序列。该区提供了一个研究中下地壳作用的窗口。  相似文献   

19.
大兴安岭北段兴华渡口岩群多期褶皱解析及变质变形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兴安岭绿林林场一带兴华渡口中岩群属于中元古代层状变质岩系,受长期热动力变质事件影响,形成三个世代褶皱变形构造,其中以第二世代褶皱变形为主。此外,发育两套大型的韧性剪切带,它们在该区构造格架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变质与变形作用关系密切,由第一世代至第二世代变质表现有闪岩相的递进变质作用,之后发生了绿片岩相垢退化变质。  相似文献   

20.
柴北缘锡铁山韧性剪切带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时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柴北缘锡铁山地区元古宇达肯大坂群与奥陶系滩涧山群之间发育一条呈NW向展布的基底韧性剪切带。本文对该韧性剪切带中的宏观构造(鞘褶皱、不对称褶皱、塑性流变组构、S-C组构、旋转碎斑系、构造透镜体、粘滞型石香肠构造)和糜棱岩微观构造(云母鱼构造、压力影构造、动态重结晶、雪球状旋转构造、波状消光和云母扭折)特征作了详细的研究。对锡铁山基底韧性剪切带中花岗质糜棱岩进行白云母Ar-Ar同位素测年,获得坪年龄为398±4 Ma,等时线年龄为399±4 Ma,二者基本一致,代表了锡铁山基底韧性剪切带的形成时间。综合上述特征判断,锡铁山韧性剪切带是一条由元古宇达肯大坂群向SW斜向逆冲所形成的右行逆冲韧性剪切带,该韧性剪切带与早古生代柴达木地块向NE斜向俯冲碰撞造山作用有关,并可能导致了超高压变质体折返到浅部地壳层次。同样,该韧性剪切带的存在,也对锡铁山铅锌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后期构造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