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述了韩国济州岛各类型火山与熔岩隧道的地质特征,与中国五大连池、雷琼火山进行对比,指出其各自具有的特色。简述了济州岛世界自然遗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与世界地质公园概况,并对世界地质公园研究、博物馆建设与室内外石文化解说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云南石林世界地质公园位于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距省会昆明市约78公里,海拔1500m-1900m之间,属亚热带低纬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约16度,是世界上唯一位于亚热带高原地区的喀斯特地貌风景区。该公园有“天下第一奇观”、“石林博物馆”的美誉,是首批中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与北京故宫、西安兵马俑、桂林山水齐名,属中国四大旅游胜地之一,并于首届中国地质公园“选美”活动中获得“中国最美地质公园”称号。  相似文献   

3.
地质遗产科学价值的突出性与普遍性评价流程及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涛  孙洪艳  田明中 《地球学报》2011,32(5):623-631
地质遗产的科学价值大小是申报国家地质公园或者世界地质公园最根本的依据之一,也是地质公园得以存在和保护的基础.随着全球地质公园建设的快速发展,地质遗产科学价值的突出性与普遍性评价成为国内外学者与地质公园建设者逐渐关注的焦点.本文根据世界地质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的申报要求和国际、国内价值评价的方法,针对目前地质遗产科学价值评...  相似文献   

4.
e地质应用系统包括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地质灾害、在线博物馆、城市地质等模块,支持PC端和移动智能终端,实现北京市各大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地质灾害、地质科普等信息服务于广大群众。e地质应用系统部署在市级政务云平台,通过物联网、云计算技术的介入,同时根据e地质应用系统的访问量需求特点,使用弹性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的云平台技术,为广大的地质爱好者提供获取地质信息的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了地质公园旅游导览服务、地质科普知识服务和突发地质灾害预警服务。  相似文献   

5.
<正> 由国土资源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第一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将于2004年6月27-29日在北京召开。本届大会的宗旨是“地质遗迹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目的是交流各国地质遗产保护和地质公园建设的经验,推动世界地质公园健康发展,更好地保护地质遗产;促进地质遗产为科学普及服务,  相似文献   

6.
兴文石海世界地质公园地质环境敏感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兴文石海是四川省最先入选的世界地质公园,独特的焚、苗文化与“兴文式”喀斯特的完美结合使其成为我国20处世界地质公园中的奇葩。为评价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将敏感度概念引入地质环境的评价中。在分析石海区域地质环境基础上,选取气候、区域地质条件、地质灾害、土壤背景质量、地质环境破坏速率等7个评价要素和相应的20个评价因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采用权重加权平均法,对公园内地质环境敏感度进行定量评价,提出兴文石海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程素珍  华金玉 《城市地质》2013,8(1):47-50,56
地质遗迹资源开发评价,在地质公园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地质遗迹资源特性和地质公园建设要求,提出了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和德尔菲法,进行多轮专家咨询,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灰色系统理论,建立地质遗迹资源开发潜力评价模型;并运用该评价模型,对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8个园区的地质遗迹资源进行评价,确定模型和各评价值指标选择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为地质公园建设和地质旅游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蔡胤璐  韩晋芳  张志光  刘宝印 《地质论评》2022,68(2):2022030002-2022030002
截至2022年1月,日本共有9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其“自下而上”的社区参与对于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笔者等梳理了日本世界地质公园的发展历程、基本情况、管理体系;从经费来源、基础设施建设、地质遗迹保护角度概述了日本世界地质公园建设情况;以科普、旅游和社区发展的视角,探索了日本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活动的开展。了解日本世界地质公园的发展模式对我国世界地质公园增强社区参与、推动地质公园产品开发、加强地质公园科研工作和科普活动的开展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截至2022年1月,日本共有9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其“自下而上”的社区参与对于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笔者等梳理了日本世界地质公园的发展历程、基本情况、管理体系;从经费来源、基础设施建设、地质遗迹保护角度概述了日本世界地质公园建设情况;以科普、旅游和社区发展的视角,探索了日本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活动的开展。了解日本世界地质公园的发展模式对我国世界地质公园增强社区参与、推动地质公园产品开发、加强地质公园科研工作和科普活动的开展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地质科普和发展旅游经济是地质公园的两大主要任务,本文在分析光雾山-诺水河世界地质公园科普旅游现状、科普旅游资源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公园在资源潜力挖掘、创新科普宣传、品牌运营管理、园企合作模式、旅游项目开发等方面的探索和尝试,对推动地质科普旅游和促进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地球学报》2015,36(6):728-728
<正>2015年9月15—20日,在日本山阴海岸世界地质公园(San’in Kaigan Global Geopark)举行了第四届亚太地质公园网络研讨会。期间,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执行局(GGN Bureau)在此举行了工作会议,根据对候选地质公园的申报材料、地质专家的函评意见、地质公园专家实地评估报告及其他材料的综合评估,同意接纳其中9个地质公园进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它们是:敦煌地质公园(中国)、织金洞地质公园(中国)、特罗  相似文献   

12.
江西三清山国家地质公园内的重大地质事件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三清山于2005年3月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2008年7月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以花岗岩地质与花岗岩峰林地貌著称。拥有10亿年演化历史的三清山,不仅是一个地学等多个领域具有全球研究对比意义的地学宝库,而且是拥有重要科学价值及科普意义的地质遗迹。在申报世界地质公园野外考察的基础上,本文综述了三清山地质遗迹代表性的9个重大地质事件,这也是世界自然遗产开发和保护基础工作以及地质公园管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柏林  朱洪 《安徽地质》2021,31(2):188-192
近20年来,安徽省已建设各级地质公园16处,其中世界地质公园3处、国家地质公园11处、省级地质公园2处,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为安徽省地质遗迹和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科学研究与地学知识普及,地质旅游事业发展,地方经济繁荣与扶贫攻坚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新时代,回顾安徽省地质公园的建园过程和发展历史,对促进安徽省地质旅游和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赵志忠  正元  张伟 《河南地质》2009,(12):12-13
本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兴起了保护地质遗迹和建设地质公园的热潮。我国幅员辽阔,拥有许多具有世界意义的地质遗迹。2000年首批国家地质公园建立以来,我国在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公园建设方面卓有成效。但毋庸讳言,地质公园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一些问题也随之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15.
莫萍  陶琦 《广西地质》2012,(2):57-57
2012年1月16~17日,由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和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办公室共同主办的中国世界地质公园2011年度工作会议在广西召开。来自16个省、市、自治区的国土资源厅(局),26家世界地质公园及相关单位的200多名专家、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16.
刘晓玲  王芳图 《河南地质》2012,(11):I0003-I0003
9月21日,在葡萄牙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评审会上传来喜讯: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再评估检查。喜讯传来.济源市委、市政府领导热切关注,市委书记何雄、市长王宇燕、市委副书记王天顺、市人大主任薛兴国.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星等领导纷纷挥毫题词表示祝贺.并对地质公园提出了殷切希望。与此同时,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副司长陈小宁、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处调研员袁小虹也纷纷发电表示祝贺。  相似文献   

17.
世界地质公园的发展近况和东南亚地质遗迹 的保护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汀  赵逊 《地质通报》2008,27(3):414-425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少地球科学家致力于世界地质遗产的保护工作,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学部的领导下,历时4年开展了2轮地质公园的可行性研究,并于1997年正式获得教科文组织大会批准,推动了地质公园的建立。在1996年北京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上,欧洲地质学家酝酿了欧洲地质公园网络的组建,取得了欧盟的支持。2000年,欧洲地质公园网和中国国家地质公园正式建立,2004年首批25家世界地质公园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正式通过评审并批准.经4批评审现已有52家世界地质公园正式建立。10余年的发展为地质公园的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中国和马来西亚为代表的东亚、东南亚国家,不仅具有丰富的地质遗产,而且在推动地质公园建设方面也发挥着榜样的作用,但各国的发展还很不平衡。  相似文献   

18.
世界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公园建设的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4  
赵汀  赵逊 《地质论评》2005,51(3):301-308
在2004年6月在中国北京召开了第一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和2004年8月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举行第32届国际地质大会,来自五大洲数十个国家的地质学家和地质公园管理者发言,展示了各国地质遗产保护现状,地质公园建设中地质遗产的科学研究,公众教育;保护方法技术;与文化遗产的关系;与城市和区域发展规划的关系;与旅游产业发展的关系,地质公园与国家公园的关系;欧、美及非洲、大洋洲和亚洲各国地质公园发展前景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照各国的近况,我国在地质遗产的研究和保护方面要保持世界领先地位,在相关法规建设,地学背景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相似文献   

19.
省内     
《湖南地质》2011,(10):12-13
湖南省地质公园科学与美学价值研究项目启动9月10日,湖南省国土资源摄影协会地质遗迹美学专业知识培训会举行,标志湖南省地质公园科学与美学价值研究项目正式启动。湖南省目前已设立20处地质公园,其中世界地质公园l处,国家地质公园8处。面积累计6636.8平方千米,拥有约90个景区。为介绍和宣传地质公园科学价值与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世界地质公园格局浅谈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是一项重要的国际合作机制,借助此机制,中国近15年来申请并建立了39家世界地质公园,成为当前全球世界地质公园最多的国家。文章通过世界地质公园建立以来的一系列相关统计资料,分析中国世界地质公园的类型、岩石构造、分布特征,阶段性地总结当前发展成果与优劣势,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期望。总体上看,中国世界地质公园囊括的地质遗迹类型丰富,源自岩石、构造、化石、水体、冰川等类型的地质遗迹不一而足。依据核心地质遗迹所处地貌特征,可以将中国现有的世界地质公园划分为山麓型、低山型、荒原型、滨海型、湖沼型、洞穴型6个类型。另外,中国世界地质公园分布广泛,64%的省级行政区都建立了世界地质公园,公园涵盖了多种不同的地质、地理、人文历史区域,具有丰富的区域类型。这一系列成绩与我国疆土辽阔、世界级品牌众多、地质公园研究基础深厚、地质与原住民关系度高、国家与地方支持力度大的优势密切相关。但通过不同分区模式进行剖析,也暴露出了公园建设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东部公园远多于西部,人口密度与公园密度较为相关,并且已建成的公园也逐渐出现了一些管理上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分别梳理了根源和影响因素,认为自然条件、经济建设发展速度是对公园当前格局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归纳了当前世界地质公园管理上最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文章针对未来的资源整合与申报,尤其是西部公园申报,提出了四个可能的有利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