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发展,磷酸铁锂(LiFePO4,LFP)电池的报废量逐年剧增,由于其有价金属锂含量低,回收经济性差,近年来废旧LFP的低成本回收成为研究热点。基于同构诱导置换浸出,以FeCl3为浸出剂,在固-液反应体系中探究了FeCl3对LFP中的锂浸出的影响因素,利用未反应核收缩模型探究了两个浸出阶段的宏观动力学。结果表明,增大FeCl3/LFP摩尔比、减小固液比和升高反应温度可以显著促进锂的浸出;在浸出前4 min内,锂浸出速率主要受固态产物层内扩散过程控制,表观活化能为6.68 kJ/mol; 4 min后锂浸出速率受流体膜外扩散、产物层内扩散和化学反应混合机制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为了揭示焉耆县良种场的土壤水热盐动态变化,对有膜覆盖和无膜覆盖条件下各土壤层进行水热盐的系统观测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土壤温度的日变化呈现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有膜各层土壤温度高于相对应的无膜各层土壤温度,各层土壤温度和大气温度变化趋势一致。(2)有膜各层土壤盐分要高于相对应的无膜各层土壤盐分,表层土壤水分小于底层,有膜10~20 cm土壤水分含量比较低,无膜10~50 cm土壤水含量比较接近;滴灌后,土壤水分和盐分经历快速下降和缓慢下降两个过程。由于文献对于有膜覆盖与无膜覆盖条件下土壤水热盐变化的研究相对较少,文章通过研究焉耆县农田生育期有膜和无膜条件下土壤水热盐的变化特征,为研究区土壤盐渍化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Thea.  WH 何元庆 《山地学报》1999,17(4):289-293
通过在北欧AustreOkstindbreen冰川积雪内的实际测定结果,证明野外测量积雪内液体水含量的新方法-酒精量热法是可行和适用的,解决了过去测定积雪内液体水含量时遇到困难。5个雪坑剖面的测定结果清楚地显示雪内液体水含量的区带性和随高度的变化,积雪内液体水含量的垂直变化与雪层中物理结构,温度和密度的分布有关。  相似文献   

4.
电解氯化锂溶液制备氢氧化锂的过程中,水分子伴随阳离子通过离子膜发生移动,从而使阳极液中的氯离子迁移到阴极液中,增加了阴极液中Cl-的含量,影响氢氧化锂产品纯度。采用自制的电解槽装置,用DF988膜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实验研究,在阳极液初始浓度、阴极液初始浓度、电流密度、循环流量和温度等不同条件下,测定了阴极液中氯离子的含量。结果表明,电流密度和温度对氯离子迁移有明显的影响。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加,氯离子迁移的速率明显降低;反应温度越高,电解中氯离子的迁移速率越大;阴、阳极液初始浓度对氯离子迁移影响明显;循环流量对氯离子迁移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地理教学》2009,(7):48-48
膜下滴灌是把地膜栽培技术与滴灌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型节水灌溉方式。它通过地膜覆盖,减少了土壤表面的水分蒸发;又通过可控管道,将水、肥融合液均匀、定时、定量地滴人作物根系发育区域,实现节水、增产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地理教学》2009,(7):48-48,F0003
膜下滴灌是把地膜栽培技术与滴灌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型节水灌溉方式。它通过地膜覆盖,减少了土壤表面的水分蒸发;又通过可控管道,将水、肥融合液均匀、定时、定量地滴人作物根系发育区域,实现节水、增产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采用电沉积法在碳钢片表面制备Cr2O3微纳膜层,并用硬脂酸对其进行表面修饰降低其表面能。通过单因素法依次优化电流密度、铬酸浓度、极间距和电沉积时间,并分析所得Cr2O3超疏水膜层的表面形貌和润湿性。当电流强度为4A、铬酸浓度为1.5 mol/L、极间距为5 mm及电沉积时间为1 h时,经硬脂酸修饰后Cr2O3膜层的超疏水性能优异,其静态接触角达到153.52°且滚动角为2.17°。  相似文献   

8.
应用循环曲线法研究了在353 K的乙酰胺-尿素-NaBr熔体中Co2+在Cu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获知Co2+电还原为金属Co是一步不可逆过程,测得a=0.25和Do=3.24×10-6cm2.s-1;而Ce(Ⅲ)、Sm(Ⅲ)不能单独还原为Ce和Sm,但可以被Co(Ⅱ)诱导而共沉积;由恒电位电解法得到非晶态的Ce-Sm-Co合金膜,合金膜中Ce和Sm的含量随电位、时间和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其合金膜中Sm的最高质量分数可以达到47.98%,Ce的最高质量分数可以达到47.32%。  相似文献   

9.
测定了25℃时同步辐射光源下的Rb2SO4水溶液结构,发展了液体结构测定的新方法;通过数据处理给出了溶液的结构参数和径向分布函数;由几何模型的精修得到了溶液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第一、二水合层的结构参数。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电沉积法在碳钢片表面制备Cr2O3微纳膜层,并用硬脂酸对其进行表面修饰,降低其表面能。通过单因素法依次优化电流密度、铬酸浓度、极间距和电沉积时间,分析所得Cr2O3超疏水膜层的表面形貌和润湿性。当电流强度为4A、铬酸浓度为1.5 mol/L、极间距为5 mm及电沉积时间为1 h时,经硬脂酸修饰后Cr2O3膜层的超疏水性能优异,其静态接触角达到153.52°,且滚动角为2.17°。  相似文献   

11.
某矿区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区内主要出露岩性为花岗岩、安山岩、凝灰岩,通过对施工的ZK15SG001和ZK15SG002两个钻孔进行自然伽马、井温、双收时差、侧向电阻率、井液电阻率、自然电位的综合测井工作,划分了不同的岩性层,划分了层间破碎带、地温梯度等井内信息,为该矿区进行下一步工作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2.
采用生物测定的方法研究了荒漠植物骆驼蓬(Peganum harmala)对受体植物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1)骆驼蓬茎叶水浸液对黑果枸杞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且随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增强;(2)苗干重和苗鲜重对水浸液作用表现最为敏感,其次为根鲜重和苗高,根长和根干重表现较不敏感;(3)丙二醛含量的综合化感效应指数(IR=34.22)明显大于其他指标,相对电导率也表现出较为敏感的抑制效应,而水浸液对受试植物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最小(IR=0.52)。由此推断,骆驼蓬茎叶水浸液中化感物质多种效应的生物起点可能是对膜系统的伤害。  相似文献   

13.
由X射线衍射获得的液体径向分布函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主要介绍单原子液体、同核分子液体、杂核分子液体和水溶液电子径向分布函数、原子径向分布函数和分子径向分布函数的定义 ,简明阐述了气体、液体和晶体 ,尤其是二维晶体的径向分布函数的物理意义和几何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来,粉煤灰和盐湖老卤镁资源的综合利用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绿色制备低成本类水滑石是有效的解决方式之一。本文以Na2CO3和NaOH为沉淀剂和pH调节剂,以高浓度粉煤灰浸取液中Al3+和近饱和富镁卤水中的Mg2+为金属离子源,采用共沉淀-水热法,成功制备了镁铝水滑石。通过XRD和SEM的测试分析探讨了陈化温度、陈化时间、镁铝摩尔比、碱液浓度等因素对镁铝水滑石形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加料方式A:将铝源与镁源依次加入碱液中;陈化时间6h;陈化温度140℃;Mg/Al摩尔比为3;摩尔比为1;粉煤灰浸取液滴加速度为0.3mL/min(料液体积为9mL);富镁卤水滴加速度为0.6mL/min;反应温度60℃;NaOH浓度4mol/L时,合成的镁铝水滑石为六边形片层结构,形貌更为规整(颗粒粒径为100-200nm),结晶度更高。本文研究为粉煤灰浸取液和盐湖老卤废弃物的高值化利用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比了彩虹方头鱼和树脂-半透膜对养鱼污水中铜的吸收。同时在野外条件下对比了鲤鱼和树脂-半透膜对铜的吸收。研究结果表明,树脂-半透膜囊的铜吸收量与钱鱼的金属吸收量存在显的线性正相关关系,利用树脂-半透膜囊可以有铲地模拟鱼对重金属的长期累积吸收。  相似文献   

16.
刘振敏 《盐湖研究》1997,5(2):51-56
青海察尔汗盐湖采卤试验区中固体钾矿储量很大,固体钾矿与液体钾矿在静态条件下存在着一定的平衡关系,但单独开采价值不大.应考虑在开采液体钾矿的同时,我钻孔的不同部位从下至上轮流抽卤,使整个钾矿层中的固体钾矿转化到液相中来,则能充分利用其资源。  相似文献   

17.
纳滤膜技术以其环境友好、装置集成度高和智能化控制等优势,在卤水锂资源绿色开发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实验通过添加聚乙烯醇对纳滤膜功能层进行改性,考察了聚乙烯醇相对含量对纳滤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乙烯醇参与界面聚合反应,纳滤膜功能层O/N比增加,聚乙烯醇分子链间氢键作用降低纳滤膜表面粗糙度。羟基官能团的引入有效改善纳滤膜材料亲水效果,膜面羧基密度随聚乙烯醇相对添加量的增加逐渐增加。聚乙烯醇改性纳滤膜截留效果优异,纳滤膜对镁离子的截留率高于95%,锂离子截留率低于-44%,不可逆通量衰减指数低于15%。聚乙烯醇改性纳滤膜材料具有较好的镁锂分离选择效果及抗污染能力,为用于盐湖卤水镁锂分离国产化纳滤膜材料的开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唐公梁——大营西段直罗组下段上亚段铀成矿与砂体的非均质性密切相关。砂体非均质性主要表现在平面和垂向上,其中砂体平面非均质性可以通过砂分散体系来表征,而垂向非均质性则可以通过隔挡层表征,在平面上铀成矿主要分布于三角洲沉积体系河道边缘一侧,最佳成矿区则位于分流河道分流间湾背水面砂体的边缘部位以及水流方向改变,且受侧向氧化较弱的砂体一侧和从无隔挡层到隔挡层突发区的河道砂体边缘,随着隔挡层数量和厚度的增加,铀成矿几率逐渐降低。在垂向上隔挡层的存在可以导致多个垂向序列单元、层间氧化带和铀矿卷头的发育,泥岩隔挡层对流体方向的改变,使矿化的形成受多方向流体控制。铀的成矿机理,一方面可能是砂体非均质性通过对成矿流体运移状态的影响进而实现对铀成矿的控制;另一方面与沉积环境相变导致还原性物质的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离子交换膜电渗析技术,在工业上已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这项技术的核心问题,是要制取性能优良的离子交换膜。国内外许多科技工作者已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制备出对一、二价同性离子具有一定分离效果的膜,在日本投入了工业生产,导致了日本海水浓缩制盐工业的一场革命。但是,研  相似文献   

20.
H,Li,Mg/Cl-H2O对体系的相平衡关系研究对于从锂的液体资源中有效的分离提取锂盐有重要意义。用实验的方法研究这样复杂的气-液-固多相体系是耗时费力、难度很大的工作。利用现代电解质溶液理论,开展这种体系的溶解度预测,显然有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报导我们在这一方面的前期工作,即适用于高离子强度的HCl的Pitzer参数的获得的问题。文中给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