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同志们: 《中国国土资源年鉴》、《国土资源通讯》工作会议今天就要结束了。会上,李元副部长作了重要讲话,刘允洲、吴哗同志分别作了年鉴和机关刊的年度工作报告。江西、山东、陕西、吉林、四川、辽宁、湖北等省的同志介绍了办刊做法和经验。与会同志认真学习了李元副部长的讲话精神,就进一步提高年鉴的质量和时效、增强机关刊的可读性和感染力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大家集中精力、热情参与,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进一步统一了办刊思想,交流了办刊经验,明确了办刊思路,达到了预期目的。这次会议,年鉴工作和机关刊工作两个会议一起开,降低了成本,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取得了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安徽省安庆市国土资源局在作风效能建设上下真功夫,彻底改变了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人难找和吃喝成风、拖拉成风、议论成风、玩乐成风的“五难”、“四风”状况,彻底摘掉了戴了多年的落后“帽子”,风清了、气正了、劲足了、各项工作进步了,实现了省国土资源厅党组、安庆市委市政府、人民群众“三个满意”局面。  相似文献   

3.
经过大家一天半的共同努力,首届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县(市)表彰大会完成了预定议程,就要圆满结束了。这次会议正如大家总结的那样,规模大、规格高、内容实、效果好,令人鼓舞、催人振奋,既表彰了先进、宣扬了典型,又交流了经验、提高了认识,明确了任务,会议开得很成功。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是一次重大国情国力的调查,摸清了最新、最全的土地资源家底,查清了土地利用现状,掌握了各类土地资源底数,建成了全国土地利用基础数据库,实现了调查成果管理的数字化,自下而上建成了县、市、省、国家四级土地调查数据库,构建起土地变更调查新机制,实现了常态化土地利用变化监测,形成了国土资源管理“一张图”,构建起覆盖土地“批、供、用、补、查”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等综合监管平台,大大提升了国土资源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工作中存在的审计多级协同难、数据汇聚发布慢、共享利用率低、人工作业量大任务重等问题,尝试创新了审计作业模式,建立了在线分析、深度挖掘、发现疑点、分散核实、精确定位和多级应用的多层级一体化审计作业流程,提出了一种时空语义自适应的审计数据融合处理方法,构建了审计在线智能分析模型,利用地理信息、遥感AI提取、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研发了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一体化云服务平台,支撑了山东省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工作开展,提升了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着力践行了“科技强审”理念,推动了审计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国土资源信息化》2009,(3):I0006-I0006
浙江省嵊州市国土资源局2002年成立信息中心,启动了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经过几年努力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一、加强基础平台建设,保障了系统网络安全。几年来,建设了比较规范的管理机房,配备了核心交换机、三层交换机、数据服务器、防火墙、物理隔离器、UPS电源等硬件设备。2003年组建了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军民融合战略的背景和天基信息系统发展的现状,阐述了建设军民融合卫星通信、遥感、导航(通导遥)一体天基信息实时服务系统的重大战略意义,提出了中国定位、导航、授时、遥感、通信(positioning,navigation,timing,remote sensing,communication,PNTRC)一体的天基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构想,分析了系统建设目标、建设思路、路线图及应用前景,并对系统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论证,提出了PNTRC关键技术及相关建议,最后对中国PNTRC系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以广西苗儿山地区机载成像细分红外高光谱数据为例,探讨了高光谱数据的特点及其处理方法。编制了一系列数据预处理软件,对图像进行了条带去除、波段间配准、航向压缩、镜向变换、辐射校正、正切校正、相对反射率转换等预处理,获得了高质量图像; 在 ENVI软件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野外实测光谱曲线库及分类子库,并对各子库进行了系统研究。同时,提出了正确的图像配准方案,对图像进行了精校正和镶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在纯净像元提取、混合像元分解、匹配滤波、光谱特征拟合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提取了该区铀矿化的特征光谱信息; 最后,探讨了高光谱数据的地质应用潜力,尤其在硅化带识别方面的应用取得了成功,发现了一系列的新的含铀硅化断裂带,预测了三个成矿有利地段。经验证,其中两片地区的铀明显偏高并有矿化显示。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土地管理信息系统体系结构、土地管理业务处理模式,建立了土地管理业务数据多层共享模型,提出了土地管理业务数据组织管理模式、分析了土地管理业务数据的逻辑管理关系,并应用于土地全要素信息系统,实现了地理信息与土地业务审批流程信息的一体化流转,为土地业务"批、供、用、补、查、登"信息的集成整合提供了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基于GIS的虚拟景观平台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传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体系的局限,提出了集成地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技术,以"图、文、数、声"一体化形式,向公众直观、形象、简洁、有趣地呈现了景观真实环境、多种交互方式和身临其境的用户体验,实现了动态3D场景展示和人机互动的虚拟景观平台,提升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服务水平。研究结果为虚拟景观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技术手段,促进了地理信息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结合。  相似文献   

11.
贵慧宏  张锦  陈永剑 《测绘科学》2010,35(4):166-168
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知名的自动化监测系统和测量机器人产品,阐述了测量机器人在当代变形自动化监测中的重要性。通过分析测量机器人的自动化作业流程,定义了测量机器人通用类,并且对测量机器人自动化监测软件开发过程中所涉及的不同坐标类型进行了介绍;最后以拓普康公司的GTS901A测量机器人为例,实例化测量机器人通用类,获取GTS901A测量机器人对象,开发了GTS901A变形监测自动化软件(GROMA,GeoRobot Online Automatic Deformation Monitoring software),并完成现场测试。  相似文献   

12.
激光跟踪仪是目前精度最高的移动式坐标测量系统,其实际测量精度是否符合标称精度,直接决定了测量精度能否满足需求精度,因此对仪器坐标测量精度的分析显得十分重要。坐标转换模型是反应多站测量坐标精度的理论基础,不同模型在反应仪器精度的准确性、精确性、稳定性和计算速度等方面有较大差别。本文对常用的坐标转换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结论是四元数模型具有算法严谨、抗奇异性、表达简洁、运算快速和易于实现等优点,适用于计算坐标转换精度。本文以Leica AT901_b激光跟踪仪为例,进行坐标测量精度分析。多次设站获取同一组目标点数据,每测站与目标点保持良好网形结构,数据处理时首先排除粗差并检验可靠性,然后采用四元数模型计算坐标转换参数,并通过最小二乘平差算法解算参数精度及坐标测量精度。另外,为了反应激光跟踪仪的坐标测量精度与目标点距离的关系,本文以Leica AT901_b为例进行实验,在测程内由远及近多次设站获取数据,计算坐标测量内符合精度并给出了目标点距离与坐标精度的关系曲线。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企业和个人开展基于在线空间信息服务数据源以及技术问题,对基于地图API的Web地图服务及应用模式进行了研究。首先对企业和个人Web地图服务的需求和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当前Web地图应用开发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其次,对开放式地图API的特点、功能和工作原理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基于地图API的Web地图服务技术框架;最后,以一个校园地图服务应用系统为例开展了基于开放式API的Web地图服务应用实践。结果表明,地图API可解决网络地图服务数据源问题,节省开发成本,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巩慧 《遥感学报》2010,14(1):7-22
利用贡格尔实验场对CBERS02B卫星进行场地反射率基法辐射定标, 获得CCD相机可见近红外波段的绝对辐射定标系数, 利用敦煌实验场对定标系数进行了真实性检验。结果表明: 此次定标结果和测量值非常吻合, 定标系数可信度高。  相似文献   

15.
提出基于差分GPS(DGPS)技术和超短基线水声定位技术的水下运动目标定位方法,并推导出定位解算数学模型。所构建的水下运动目标定位系统,经工程实践证明,定位精度优于2m。  相似文献   

16.
为了模拟出不同时刻覆盖我国内陆区域的气象数据,基于网格法建立了气象数据模型,并在网格点上分别建立了静态的均值模型和动态的日变化函数模型;从多角度对仿真得到的气象参数与实测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说明了模型的精度情况及其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仿真结果表明,利用该模型模拟的我国绝大部分区域的气象数据接近于实测值,即使是在模型精度相对较低的西藏地区,也可以进一步提高对流层延迟改正计算的精度。因此可为对流层延迟改正模型提供更好地气象数据支持,并最终为提高我国新一代卫星导航精度的应用研究服务。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基于工作流技术管理系统软件的优势,阐述了数字社区的应用软件和工作流引擎整合的通用途径,并设计了一个基于工作流的应用系统。实验表明,结合知识库、规则库的应用软件可以极大地提升数字社区管理软件的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18.
国土资源卫星遥感数据应用评估系统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国土资源应用出发,在“指标-模拟-评估-指标修改-模拟-评估”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了由软件系统、硬件系统、技术标准和技术方法4部分组成的评估系统,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卫星数据应用评价技术方法体系,为实现在卫星研制初期就真正开展天地一体的我国卫星研制和应用的发展路线,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体系支撑。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基于权重与混合像元模型的遥感图像分类方法。该方法在现有光谱混合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实际应用需要确定地类权重,通过地类丰度与权重因子加权平均确定像元的隶属类型,从而实现遥感图像分类。以SPOT-5土地覆盖遥感分类为例,对权重与混合像元模型结合的图像分类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遥感图像分类精度,在一定条件下更具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高光谱遥感是一门正在兴起的极具发展潜力的应用科学技术,能直接快速地识别岩矿组成、丰度及其分布;高光谱图像丰富的空间信息也包含一定的地质构造信息。目前,光谱分解模型和修正的高斯模型在岩矿信息定量研究中极具潜力;对纹理信息的提取侧重于空域的灰度剪切与有效平均梯度相结合及频域空间内的小波包等技术。根据目前高光谱遥感信息的地质应用,总结出高光谱地质应用的技术流程。在此基础之上,以青藏高原为例,阐述了高光谱遥感的地质应用前景。最后,对高光谱遥感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的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