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地勘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在地勘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阐述了在现阶段地勘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单设是必要的,论述了如何看待地勘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单设问题。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西部大开发对地勘单位的影响,分析了地勘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中的优势,提出了地勘单位呼应西部大开发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网络计划技术在地勘单位管理中的应有及其应用步骤,通过实例说明了应用网络计划技术对缩短工程工期,均衡工程资源的作用,指出在地勘单位应用网络计划技术会获得较好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4.
地勘单位属地化后,如何实现企业化经营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企业经营的实质是地勘单位体制由事业性质转为企业,它是地勘单位体制改革的方向,地勘单位企业化决定了地勘单位的改革必须纳入国有企业的改革之中,这是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本文就如何适应改革形势的要求,加大地勘单位体制改革的力度,促使地勘单位早日实行现代企业制度谈一下本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地勘单位属地化后,如何实现企业化经营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企业经营的实质是地勘单位体制由事业性质转为企业,它是地勘单位体制改革的方向。地勘单位企业化决定了地勘单位的改革必须纳入国有企业的改革之中,这是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本文就如何适应改革形势的要求,加大地勘单位体制改革的力度,促使地勘单位早日实行现代企业制度谈一下本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魏建全 《中国煤田地质》2004,16(6):63-64,66
分析了非公有制经济对国有地勘队伍经济体制的影响,论述了适时改革地勘单位产权制度的必要性,提出了地勘单位应该建立混合经济架构的设想,为其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地勘单位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产权制度,是地勘单位企业的发展方向,但由于诸多原因造成改制中国有资产大量流失与分配不公在分析了地勘单似企业改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具体表现的丛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规范和加强地勘单位改制工作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周鑫 《地质与勘探》2015,51(4):772-775
党的十八大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国有地勘单位该如何深化改革,走好改革发展的道路,需要进行认真分析和思考。本文概述了陕西省国有地勘单位改革的基本情况,梳理了改革推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分析了当前深化改革面临的地勘事业经费拨付渠道的疏通、事业单位享受到的优惠政策延续、依附于事业单位的各种资质、矿权、贷款过渡转换、公益性地质队伍与商业性地质队伍的关系等新的问题,提出了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地勘行业发展和改革的指导,为国有地勘单位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建立专门的协调机构推动地勘单位改革,继续关注陕西省国有地勘单位改革进展的若干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地勘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地勘单位管理水平和价值的全面提升,然而地勘单位的内部控制现状堪忧。根据地勘单位面临的环境,分析地勘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就加强内部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国家改革的趋势入手,分析了地勘单位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认为地勘单位要在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生存和发展,必须抓住时机、转变观念,尽快使地勘单位具备企业功能。作者就如何使地勘单位转变观念,增强企业功能作了探索。  相似文献   

11.
钟诗杰 《江西地质》2001,15(2):157-157
本文论述了地勘单位实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出实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有利于推动地勘单位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有利于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提出推动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的实施,必须贯彻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必须立足基层、注重实效,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和环境,通过实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的,从而不断加快地勘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罗卫江  危泉香 《江西地质》2000,14(2):157-160
本文在分析地勘单位改革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地勘单位向企业化转变中的矛盾和问题,提出了实施企业化改制的战略目标及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3.
陈正宁 《江苏地质》2004,28(1):50-54
对地勘单位属地化后发展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属地化促进企业化和大部分地勘单位正处于企业化经营历史阶段的认识,指出在这一发展阶段应着力催生企业化市场机制,循序渐进地推进地勘企业改制,地勘企业将进一步属地化管理。  相似文献   

14.
王金花 《城市地质》1998,10(3):30-3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的不断深化,地勘单位的经营机制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地勘单位内部基本上形成了以地质勘查为主,三产经营为辅的多元化的经济结构。随着地勘单位经济活动、财务关系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原计划经济条件下的财务管理机制已经跟不...  相似文献   

15.
探矿权之灭失,裹挟走了地质信息成果产权,等于是地勘单位丢失了库存商品、资本金和走向市场的条件,地勘员工可能会因地质成果产权的丢失而失掉对利润的占有权和主人翁的基础与地位,劳动力资本应该与货币资本一样实现增殖,国家应把丢失的这库存商品还原给地勘单位,而使其具有取向市场化的条件,使员工做真正意义上的主人翁。  相似文献   

16.
张琳 《中国煤田地质》2006,18(5):64-66,69
通过分析地勘单位现行经营业绩考核机制,提出了地勘单位在实施企业化进程中,如何构建以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结合行业实际,立足于调动经营者积极性的绩效考核体系,并提出了构建经营业绩考核体系要把握好的几个问题,以促进地勘单位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于秀芳 《城市地质》1999,11(2):32-32,F003
《劳动法》中明确指出:“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力和义务的协议”。职工和单位以签订劳动合同的方式,明确双方的责、权、利,这是在地勘单位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劳动关系。1996年初,大部分地勘单位都实行了全员劳动合同制,劳动合同签订...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煤田地勘行业产品的质量特性,煤田地勘行业的一般工作流程及过程控制的方法,并从识别过程、文件的有效性、采购的合法性、产品要求的评审、项目部的审核五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对煤田地勘单位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审核。  相似文献   

19.
杨荆舟  杨光炽 《云南地质》1996,15(4):382-389
论地勘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杨荆舟,杨光炽,赵虹燕,王珏(云南省地质矿产厅)改革地勘工作的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多年来,地质勘查工作为我国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地勘单位主要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  相似文献   

20.
武音茜  武国辉  杨涛 《矿物学报》2007,27(3):519-523
地勘单位由企业化管理转型为企业化经营已是必然,在这种情况下,各地勘单位应依据自身优势,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彻底摆脱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树立起战略发展的观点。为此,本文从大地质大市场战略、组织创新战略、资本经营战略、品牌战略、人力资本战略、企业文化战略等六个方面对地勘单位企业化经营发展进行了分析探讨,认为各地勘单位必须在充分了解和研究市场形势、技术发展趋势和自身基础条件的前提下,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它是关系到地勘单位企业化经营生存和发展的具有决定性、全局性和长远性的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